怎樣才能寫好詩詞?

用戶765982645592


首先,得有深厚的文字功底,對字詞的理解要有自己獨特的認知和領悟。其次,要對詩詞的意境有感覺,要知道自己想表達什麼。要有美感,禪意或情感的自然流露。第三,是要進行打磨和修改。好的詩詞都是一遍遍改過的。第四,對韻的掌握要熟練。第五,對平仄工仗粘貼合孤要清楚。第六,切忌口語化。




雪落黃河清


做一件事情要做好,首先要喜歡做,堅持,懂得方法才行,像我初中文化未畢業,以前就喜歡有內涵的東西,比如彈琴,下棋,寫詩,品酒,易學等,當你特別喜歡這個愛好後,你有時做夢都會夢到這些事情,就不會擔心怎麼樣才能寫好詩詞了。



Geomancer藤原龍一


答:

在動筆學寫詩詞之前,必須掌握詩詞內在的基本規律。從上述古人撰寫的詩詞看,我們從中應該學到三條規律:

第一、必須掌握漢字的平仄聲律。不管是寫詩還是寫詞,你所使用的每一個字、詞是屬於平聲還是仄聲,你必須心中有數。特別是本應仄聲、卻很容易當成平聲使用的入聲,必須下些力氣學習和掌握。為了便於大家學習和參考,我們特意編纂出一張《入聲漢字表》,附於文後。這張表中所列的漢字是按秦趙語系選定的,基本不包括吳越語系所用的入聲字,因此入聲字的數量不是那麼寬泛,比較容易掌握。如果結合現代普通話的廣泛施用,這個表列雖然保守一些,但卻非常實用,而且可能使得詩詞寫作會有一些新的發展空間。這個入聲表,可以對你起到吸收和排除兩個功能:既可以幫助你尋找、吸收、使用入聲韻腳字,又可以幫助你排除在平聲字位誤用入聲字的可能。

第二、掌握平仄之間的換聲規律。對於絕句和律詩而言,一個是有“奇數字不論”的規律,但有另一個規律作為補充,即“寧以平換仄、不以仄換平”,這從詩詞格律的通式中儘可發現,它與儘量“避免孤平句、防止無平句”是協調一致的。對於寫詞而言,除了有“奇數字不論”之律大體與詩律相同外,還有與詩律不同之處。從上述通式可見,在有的詞牌中 “()”內所標之平或仄,儘管該字處於偶數字位,但卻亦為可平、可仄之聲,這一點需要初學者特別注意。

第三、如何起筆寫作?我認為通式要背,但不一定全都背會才開始寫作,完全可以採取“學一寫一”的方法循序前進。寫詩,你可以先從絕句開始,先寫五言,再寫七言;寫好絕句,再寫律詩,因為律詩中有兩個對聯比較難寫。把詩寫好以後,再著手寫詞。不管是詩還是詞,其格律通式都是可以背會的。你可以一首一首地學,一首一首地背,甚至可以把平仄通式抄在面前照著寫。其實對於寫詩而言,只要把第一句寫出來了,第二句、第三句……按照相對和相粘的關係,即可自然推衍出來。詞要難記、難寫一些,雖然它的句型長短參差自由,但每句的字數和格律都是固定不變的,這樣要求反而更高。如果你把詩句寫熟了,對舊體詩的平仄格律一旦掌握,寫詞就比較容易了。比如,你想寫一首《蝶戀花》,只要把《蝶戀花》的通式背熟,或者抄錄在前,就可以動筆寫作。寫好以後,再去分析、修飾其中的平仄聲律,使其符合通式。這樣一首一首地學寫,你就可以穩步前進。我相信用不了幾年時間,你就會成為一名熟練的詩詞寫作者了。

第四、寫好韻腳。初學者在安排韻腳用字的時候,完全可以按照現代普通話的拼音來做,這樣做絕不會違背古韻,而只能更加上口易讀。當然,你要好好學學《入聲漢字表》。你會很快掌握其中的規律,如果你能比較自由地使用入聲,學會古韻的用法,那在寫詩、特別是寫詞時,會使你的路子更加寬敞明亮。

韻腳的用字是非常嚴格的,要求必須嚴格地“押韻”,亦說“葉(xié)韻”;對於慣用和限用入聲字韻腳的詞牌子,其韻腳就一定要使用入聲字。偉人毛澤東之詞作,絕大多數都非常地嚴謹,但有一首《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中有“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句,其中的“迫”字,似應是“逼”字之誤。因為只有用“逼”字才合“急”字的韻腳。當然,古人、名人有時也是寧可殺“聲”成“仁”,不願舍“義”求“聲”的。對於我們初學者來說,仍以遵從詩詞格律為好,不可輕易脫離規律而自行其是。

第五、關於書寫格式。關於舊體詞的書寫格式,作者也在這裡提出自己的見解。現在,幾乎所有的出版物都把唐詩分句印刷,使讀者看上去非常清晰明朗。這對願意學習舊體詩的人,是十分有利的。然而,卻很少有把宋詞也按每句一行的形式印刷的,幾乎所有的文學印刷品仍然按照古人所用的散文形式印刷,使人看起來缺了層次感。其實,在過去所有的線裝古書中,唐詩和宋詞都是以豎行的散文形式自右向左印刷的。現在的出版社,不知為什麼只把唐詩按照現代詩的分行書寫方式印刷,而卻一直不願把宋詞也實行分行印刷,大概是由於宋詞不好分行的原因所至吧。其實,宋詞是最需要分段、分句印刷的。因為,每一個詞牌子不論字數多少,都是分作兩段的:前段叫“上闋”或“上篇”、“上片”,後段叫“下闋”或“下篇”、“下片”。每一段的句數都是一定的,每一句的字數也是一定的。只要搞清“上闋”、“下闋”各有幾句,則分段、分句印刷的困難便迎刃而解了。在本文中,作者便有意列出了各詞牌中的句數,以便大家按照每句一行的方式書寫。在作者自己的詞作品中,也全部按照每句一行的方式來書寫。但願今後在新的出版物中,對於宋詞的印刷都能夠按照新的印刷方式來進行,這對願意學習的青年朋友是很有益處的。

學習詩詞是個慢功兒,需要平時的積累。詩詞的創作方法主要是韻和格律、粘對、拗救等等,在這裡一兩句話是說不清楚的,建議買些詩詞入門的書籍看看。比如中華書局出版的《詩詞常識名家談四種》,包括王力的《詩詞格律》、啟功的《詩文聲律論稿》、夏承燾等的《讀詞常識》和吳丈蜀的《詞學概說》。這幾本書通俗易懂,深淺適度,網上也有相關下載。

古體詩,要是是律詩的話,平仄規矩多點,要是是雜詩的話,平仄一般隨便,只求壓韻了。

律詩也很簡單,古人讀詩是兩個字兩個字的讀,所以要想詩讀的好聽,偶數的字必須平仄交錯才好聽。說白了就是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就是說第一,三,五個字可以不管平仄,但是二四六一定要分明。

一聯之中平仄相對,比如“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第二四個字上句為仄平,下句相應的則應為平仄。兩聯之間,平仄應相粘。就是說,兩聯與兩聯之間,上一聯的後一句與下一聯的前一句的二,四六的平仄應該一模一樣。如“黃河入海流”與“欲窮千里目”二四個字的平仄應一樣。七言和五言的道理也是一樣的。閣下可以用基本上任何律詩來試,只要不用什麼打油詩來試就行了。另外除了上述規則,還有一些其他要注意的,比如不能三平調,不能犯孤平等等。






默道18K


謝謝提問者,我來試著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明確一點:我這裡說得詩詞指的是格律詩詞,不是餘某華之流的“白日”派。

1)要想寫好詩詞,首先要有一顆詩心❤。

何為詩心?通俗講就是作詩之心,詩人之心。這樣的心敏銳而靈動,能夠快速捕捉到常人所不能的感受。

有些朋友要說來,這很難吧。其實,只要感興趣就能做到。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具備了一顆靈動的詩心,才會體驗到詩別有的風味。

那麼要想具備這顆詩心,除了天賦成分外,那就是多讀書。常言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這一點無論你寫平水韻的還是新韻的詩都有幫助。讀唐詩,建議您最好出聲誦讀,這樣,無論是韻字、韻律的熟悉,還是詩感,都會與日劇增。

2)可以練習一下對句。

在對句中,更能更好的把控上聯和下聯之間平仄對應的工整和義對的完美。

因為在格律詩中,承句和轉句必須是偶句,雖然這偶句與一般對聯有區別,但平仄上工整上是相同的。

建議朋友們可以熟悉一下《聲律啟蒙》或《笠翁對韻》。這裡面的對句經典而標準,而且有不少典故在裡面,是不可多得的對句和聲律啟蒙的範本。

😀🧚‍♀️🧚‍♀️🧚‍♀️🧚‍♀️

在此也順便說明一下,在我的頭條下(把酒沐唐風),有我讀的一整套《聲律啟蒙》加了字幕的視頻。以及1~99首《唐詩三百首及賞析》加字幕誦讀視頻(前期少首無賞析),這些唐詩字幕中,我特別標註了《平水韻》下的入聲字,如果有感興趣的朋友可關注我的頭條號去看看。

3)深入生活,有感而發。

好的詩詞之所以感人,不是憑著聲高和響亮,而是詩意具有普世的價值觀。否則可能還會被你的高大上給嚇著。

所以儘量少唱些高調,那些空洞的言而無物的詩句,只有你自己陶醉的份兒了,讀者喜歡的詩不是那些順口溜式的口號。

要做到不空洞的口號式,就必須有感而發,先景後情。這樣才能你哭讀者跟著哭😭,你笑,讀者跟著笑。否則你的悲喜,儘管很賣力,讀者卻莫名其妙。

4)要寫好詩詞,有必要依據傳統的章法。

唐詩宋詞之所以能流傳下來還如此熠熠生輝,其璀璨價值不言而喻。所以我們一定不要辜負了老祖宗留給我們的詩詞瑰寶,加強學習,繼承下來併發揚光大。

詩詞學習章法網絡上可以搜到,比如格律詩的起承轉合,比如詞的詞牌已經詞牌要求,這些內容網絡上都有,我這裡不再贅述。

只有你想寫好詩詞,就不會怕麻煩去學。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興趣,就不覺得學習是苦差事。

綜上所述,是我個人十幾年來學習詩詞的一點感受,希望對您有所幫助。但由於水平所限,難免有欠妥言辭,還望大家海涵。

最後,希望更多的朋友喜歡詩詞。也希望能結識更多好朋友,在詩詞路上結伴而行!

把酒沐唐風2020.02.19


把酒沐唐風


首先確定一個題材,題材要新穎。然後擇韻,擇韻很關健,這通常會決定一首詩的優劣。

起句要耳目一新,不落俗套,中間要善於鋪敘,夾敘夾議,但要不露痕跡。對句工穩,張弛有度。

尤其是要注意的是,尾聯一定要有寄意或感悟。注重結束語,歷代許多大家的觀點都是極一致的。

標準

一、意境:作者必須獨立完成立意造境,意境可以採用情景雙兼的手法。

二、詞采:作者必須具備豐富的語言能力,高超的想像空間,且表達自如。

三、形象:詩應主旨分明,形象生動。言之有物,言之有據,言之有理,言之有指。

四、寄興;也就是寓意。古人云,詩言志。詩為心聲。就是要把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和與強烈的思想感情充分地展示出來。

特徵

1、詩情:詩中應有的情致情調。也就是主情。可以表現為曠達,也可以描摹成悲情,但作者一定要感情真摯。俗語說:不能感動自己,何以感動他人。

2、詩意:詩中應表達的給人以美感的意境。也就是尚意。詩的語言是優美的,詩的層次是分明的,詩的脈絡是清晰的,詩的意象是理性和有形的。

3、詩味:首先又牽涉到詩情,情味一定要厚重,又要自然,更要巧妙地化有形為無形。融情融物於一爐,使人看不到,摸不到,但細細品味卻又能領悟得到。

4、詩趣:詩人以靈動的觸筆,充滿個性化的色彩來表現的一種審美情趣。來塑造完美的藝術形象。

5、詩旨:主題應鮮明,形象要生動,發言遣意必須迥異於常人,並蘊含哲理。給人以美的享受和靈魂的震撼。

6、詩品:大凡好詩,必有風骨、格調和神韻。而俗詩幾乎沒有。好詩通常為人賞析,也常為詩家、詩評家品鑑。

7、詩風:同兼幾種風格的詩人基本上是不存在的。詩風反映的是作者的自身修養、精神面貌、處世態度以及孕含的人生哲理。大致可分為曠放、豪逸、幽憤、蘊籍、沖淡、清婉等等。也有的詩家詩風較平易,隨機,不在此列。只要是見功力、見丰采、見骨概,都是佳章。


李啊啊呦耶


有句俗語叫“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謅”,雖然是俗語,但卻是最為有效的方法,詩詞也是語言,語言就是要多讀多練,當然音律也要學,基礎還是讀誦,就像學英語,本人語法很差,但是英語成績不錯,四六級都過了,靠的什麼?就是讀誦,背誦自己認為好的文章,即使不懂語法,語感有了,也差不到哪去。一點體會,希望對你有幫助。




每日一句智慧語


一、情感積聚

普通人寫詩,最好是去寫自己真實的心境和感觸,儘量避免寬泛的敘事。我們小時候寫作文,為什麼題目要求有一句“文體不限,詩歌除外”?因為那時候對作文能力的培養重點就是敘述完整、表意清晰、邏輯合理,而詩歌體現出來的文字處理能力與其大相徑庭。詩歌可以是殘缺的、模糊的、跳脫的,更加對應心理抽象的部分,這是更高階的技巧表達。我們所要做的,是如何選擇合適的詞語,以簡潔的形式表達出心情。

二、建立意象

這是寫詩的重中之重。“詩也者,有象之言,依象以成言,舍象忘言,是無詩矣。”這個“象”,不僅僅是眼前真實的景象,更強調是經過你的心理描繪後所成的“意象”。所謂詩人眼裡的世界和常人的正常認知是不一樣的,他們更敏感、更具想象力,就像朱光潛所言“內心的視覺”,用流行話講,腦洞要開的大一點。

先看一個造境:“看吧,在那鍍金的天空中, 飄滿了死者彎曲的倒影。”顯然這不是個寫實之境,但是我們得到了一個意象:荒謬、絕望而悲涼的世界。組成這個意象的字詞:鍍金、死者、彎曲、倒影,既具備詩歌語言模糊性、遊移性的特點,又符合人們的一般認知。比如“鍍金”,很容易就讓人理解為“看上去很美但是過於虛偽”,那麼這個在作者和讀者之間心領神會的暗喻就達成了。

三、選擇能指

我就不解釋能指是什麼鬼玩意了,通俗來講,我們要選擇一些合適的字詞,來把這個意象表達出來。這是個見仁見智的事情,但是有嘗試寫詩或者經常讀詩的人會明白,還是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就我看來,首先是形容詞的運用要極其審慎,不能直接運用於意象。因為詩的本意就是喚起自發的感受,主動使用形容詞去限定看法,不僅手段上拙劣,形式上就是個錯誤。

比如里爾克《沉重的時刻》,全篇刻畫的情緒是悲傷,你就不能把這個總結性的形容詞給拎出來用在詩裡:“此刻有誰在世上的某處死,無緣無故地在世上死,望著悲傷的我。”這就典型的畫蛇添足了。

然後是抽象化。“我打江南走過,那等在季節裡的容顏變化”,這就不像個詩句,缺乏美感。把“變化”一詞形容為“如蓮花的開落”,給人的想象空間既具體了,又開闊起來。

再比如擬人化和異化。“它叫’厭倦’!眼中帶著無意的淚,它吸著水煙筒,夢想著斷頭臺”,所有作者想重點刻畫的,非人化或非生物化的東西,甚至一些情緒,你可以通過擬人化去豐滿強調,去誇張延異。同樣道理,人性化的東西,你也可以用機械、器物的特點去非人化:“軟弱的王,斜跳的象,殘暴的 後,直行的車和狡詐的卒子在黑白相間的道路上,尋求和展開它們全副武裝的戰鬥。”無論怎麼比喻,其根本目的只有一個,去強化你想表達的意象。

說難聽點,寫詩就是不好好說話,但是不好好說不等於亂說。你用的字詞引起的理解,如果符合大眾的理解,那麼這詩就比較通俗;如果只有一部分人能感受,這可能是你用的晦澀(不排除用的好),也可能是選錯詞了。

四、調整節奏

我一直認為,對古詩詞有研究的人,寫些像模像樣的現代詩輕而易舉。“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你體會一下,寫出這種極富詩意和畫面感,同時在字詞和韻律上又嚴格工整的詩句有多難。寫現代詩,很多時候不是不講韻律,而是可以為表達放棄格式的嚴謹。

所以對節奏的控制,很大程度上通過斷句分行就可以解決了。但是,這絕對不是靠頻繁回車就完事了,誤認為現代詩就是回車鍵大法,正是因為現代詩控制節奏的方法過於貧乏,給了附庸風雅者可乘之機。

技巧本身建立在大量的閱讀吸收和模仿練習的基礎上,一篇答案估計寫不完。高票的嘲諷答案恰好在做他不屑的東西,只是給文字分行。

但是光練習修辭也不行,因為好的詩人有自己的理念,這涉及到他怎麼處理素材,這個需要進行反思,學習的就不限於音律學和修辭學了。





米粉娛樂甄選


這個寫好詩歌呢用經驗來說就是天賦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這裡有兩個概念,努力和天賦,二者缺一不可。

首先呢,不努力,什麼都白扯,就不用去想成不成功的問題了,努力了還得堅持,堅持還得技巧幫扶。否則也不一定成功。

而天賦若是沒有或者不滿格,就會遇到天花板。但是,就算有天花板,這個也是你到一定程度時候的事了。

其次,這裡的寫好看到什麼程度了,像李白,杜甫,蘇軾,之類的,這個就是汗水和天賦都得滿級。像蘇門四學士這樣的,就是天賦條不用滿格,但是努力必須到位。再再次點的,就是技巧加上努力,天賦看個人了,但是努力還是會有收穫的,前提是你會技巧。

再次,像郊寒島瘦,就是孟郊和賈島,這兩個人是典型的天賦不足,努力來湊的典型,但是人家湊得還挺出名。《遊子吟》和僧敲月下門的典故是不是很熟悉?

綜合以上可以看出,努力是成功的前提,這個努力包含了堅持和變通。堅持就是在寫詩這條路上不能半途而廢,變通就是你得會些寫詩的技巧。

若是您有興趣的話,可以互相關注下,相互交流,近體詩格律多少會點,現代詩也有點經驗。





飛雲冉冉


要想寫好詩詞,個人總結了三點,歡迎指正:

1.押韻押韻,還是押韻,尤其第一聯詩的上半句和下半句要押韻,這樣才能起勢。

2.要學會使用意象,春光,秋水,夕陽,星辰,遠山,落木等。

3.要學會形容詞動詞話,如綠了江南,瘦了西風等。

近日為家鄉疫情,得小詩一首,請點評

七律 憶晴川

霧薄悠然上塔尖,黃鶴低鳴望晴川。

逐浪逆行到此處,大愛無私更無言。

春光苦澀無人撩,麻城五月看杜鵑。

吾願天降鳥九頭,噴雷吐火保家園。



照母山Frank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我自己本身就非常喜歡詩詞,然後孜孜不倦的學習創作到現在有十二年了。首先聲明,我是從參加工作之後才開始學習的。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談,要寫好詩詞,說難也難,說不難也不難。這個要看自己對詩詞的喜歡程度,如果真的特別喜歡,就會不自覺的去看它,學它,而且樂在其中。這樣下來的話,其實並不難。如果不是很喜歡,那就特別難了。

要寫好詩詞,首先是格律的問題,很多初學者對格律非常頭疼,覺得太繞了,其實它是有規律可循,可以自己推演的,完全不用死記硬背。它就是一層窗戶紙,一捅就破,並不很難。

然後要多看古人的作品,過了格律關,就開始學習寫法了,主要是起,承,轉,合這四個方面,要注意揣摩古人優秀的詩作的寫法,然後模仿古人的作品,這是寫好詩詞的捷徑。模仿不是抄襲,是模仿它的寫法,模仿的多了,自然你就會運用自如。

再然後,就要進行煉字,錘鍊自己的句子,很多人寫得詩立意不差,但是讓人讀著直白,缺乏美感,就是遣詞造句上差。當然這個是需要長期積累的文字功底。

寫好詩詞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在逐漸的練習過程中一點點進步的。藝無止境,這就好比登山,雖然付出了很多汗水,但當你越登越高的時候,看到的風景絕對是不一樣的。在學寫的過程中,就會越來越深的領悟到詩詞之美,它真的能陶冶性情,讓心靈豐盈,讓生活增添很多詩意,而這種精神的享受不是金錢能買得到的。我覺得這也是這些年詩詞帶給我的最大收穫。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希望詩詞能成為我們一生的愛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