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為什麼皇帝不需要錦衣衛這種機構了?

jiaoyangdier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個人覺得是因為:一方面清朝的家族性質決定了其不需要錦衣衛這機構,另一方面清朝吸取明朝的經驗,採用了更好的制度替代了錦衣衛這機構的功能。

首先來看明朝為什麼設置錦衣衛機構?

在總頭目胡惟庸的帶領下,文官官僚集團密謀造反,朱元璋鎮壓了胡惟庸事件,在這之後,為了改變皇帝和官僚集團鬥爭中的不利局面,明太祖建立了錦衣衛,錦衣衛而是由皇帝的禁衛軍所改組成的軍事組織。錦衣衛衛的是皇帝,錦衣衛的敵人就是文官官僚集團。其實不管錦衣衛,東廠和西廠都是皇帝政治上對抗官僚集團的工具及機構而已,性質都是一樣的。

第一:為什麼說清朝的家族性質決定了不需要錦衣衛

其實中國古代朝代按性質可以分為家天下和族天下兩種。漢,唐,明是家天下的代表朝代,而元和清則是族天下的代表朝代,一個是一家姓氏的天下,一個是一個族氏的天下。

家天下的朝代皇帝往往勢單力薄,需要宦官集團及其領導下的特務機構來做政治上的支持。族天下的朝代皇帝,則有一個統治民族站在他身後,勢力強大。這個統治民族站在社會權利最上層,把關著從中央到地方的所有權力要處。皇帝只是統治民族的代表人物而已。

拿清朝來說,天下既是愛新覺羅家的,也是所有八旗族子民的,是家族利益共同體。

縱觀中國歷史上的朝代共同特點是,作為家天下的漢、唐、明有非常嚴重的宦官專權問題。而族天下的元和清則是宦官勢歷弱小,不足為患。根本原因在於後者宦官根本沒有登上政治舞臺的機會可言,皇帝不需要依靠他們。

第二,清朝有更好的制度替代了類似錦衣衛機構的功能

因為清朝建立在明朝的滅亡廢墟上,必定對明朝的弊政和不足之處做出一定的改革處理。

首先看一下明朝的上行文書制度。明朝大臣給皇帝的奏摺,要有通政司抄錄,內閣轉遞,基本上一定品級以上的官員都能看到。皇帝能看到的奏摺都是經過層層的官員審核通過才能看到的。皇帝要想探聽點文官集團中的各種秘密事情,非常困難,只好成立專門的特務機構來做這事,一個錦衣衛還不夠,後來又加上東廠西廠。

清朝覺得明朝的上行文書過於麻煩,而且看不到基層的真正奏摺意見,實行秘密奏摺制度。從康熙開始,鼓勵官員給皇帝上秘密奏摺,勿需經過內閣等程序,而是直接與皇帝一對一交流。這樣一來,各級官員之間誰也不知道別人跟皇上說了些什麼。對於皇帝來說,這個制度使他能非常方便地瞭解各地各部官場及政治情況,根本用不著再成立專門的特務機構了。

同時清朝大興文字獄制度,跟文字獄比起來,廠衛辦事效率只能稱為低效。廠衛想人定罪,雖然不走常規的刑部程序,還是需要一定的流程,必須需要人證物證,人證還可能打死也不招,物證也可能做得不細,給人留下把柄,導致想殺的人殺不了,想抓的人抓不到。所以說廠衛在清朝皇帝眼裡只能是低效機構。

文字獄實行就容易多了,把文官家裡翻個底朝天,帶字帶畫的東西都拿出來,按乾隆皇帝的思路來說,十個有八個都是大逆族誅的罪行,到時候想咋辦就咋辦。

插一句話,其實錦衣衛在清朝存在了一年,後面改名鑾衣衛,是負責掌管皇帝皇后車駕儀仗的機構,負責皇帝出行儀仗及其保管,保衛皇帝的工作,沒有以前特務機構的性質了。

總之,清代皇帝為什麼取消了錦衣衛?一方面因為清朝與明朝的性質不同,另一方面,清朝吸取明朝的經驗教訓,清朝採用了更好的制度取代了錦衣衛這機構的功能。


叨說歷史


錦衣衛實際上是一種特務機構,和東廠西廠一起構成了明代的廠衛制度,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對朝臣進行監視和控制。

清代的時候之所以不需要這樣的機構,其本質原因在清代的權力制衡機制和明代已經完全不同了,採用了一批另外的人和機制來實現同樣的目的。

因此首先必須比較一下兩個王朝的權力制衡機制。從整個王朝來看明代的權力制衡機制,是以廠衛為代表的特務機構和宦官集團,對抗官僚集團。官僚集團內部又分為以六部為代表的行政官員系統,內閣系統,言官系統。相互之間再次制衡。皇帝就是通過這樣一種模式,防止官員做大,從而控制權力。

清代的時候由於是少數民族執政,所以清王朝最依靠的權力集團是滿清貴族體系。這樣一個集團實際上承擔了明代時候宦官集團的責任。他們和宦官不同,可以直接出任官員。因此就形成了權力制衡機制當中的滿漢制衡模式。在中央政府層面上,絕大部分職位滿漢平行設立,但是滿族官員的地位更高一些。在地方政府層面上,高級官員以滿人為主,低級官員以漢人為主。這樣就形成了滿族官員,雖然數量較少,但權力較大,漢族官員雖然權利較少,但人數較多。也就形成了一種相互制衡。

兩相比較就可以看出,在清代的運作模式下是不需要錦衣衛這樣一類機構的,因為滿清貴族已經實現了同樣的作用。

清代雖然沒有專門的特務機構,但是在監控官員這一方面,其實也是有相應的制度安排的。

對於江南地區,這樣一個當時的賦稅和人文重地,皇帝利用內務府的派駐機構三大織造,作為其在當地的耳目。實際上也就具有了半特務機構的身份。同時從康熙時代開始,高級地方官就擁有了密奏權力,可以直接的秘密地向皇帝報告。而從雍正時代開始,這項權力向中低層地方官開放。這樣一種制度,實際上就把所有的官員都變成了特務。通過這樣一種制度安排,有效的強化了對於官員的控制。

滿清貴族這樣一個利益小團體,對於維護清政府的權力確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到了晚清時期,這樣一個小團體的負面性就完全展現了出來。他們成為了阻礙中國進步的最主要的反動集團。這就是為什麼中國要想取得近代化轉型的勝利,就必須要徹底推翻清王朝的主要原因。從這個角度上講,滿清貴族的歷史危害性其實並不比錦衣衛來的小。


用戶4325101516


答案:主要原因有兩點,但是在這兩點原因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秘密奏摺的誕生。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秘密奏摺,秘密奏摺又起了怎樣的作用?

事件回顧

在這裡我們需要講一點,這一點叫做制度。

我們不妨先做一個假設,作為一個皇帝,他不可能每天只會去聽三公六部的話,他也需要聽一聽基層的話對不對?

那這些基層的話是從哪裡傳過來的呢?答案是各個地區、各個縣衙甚至各個官吏身上對嗎?

好的,那我們再做進一步的假設,這些官吏、這些縣衙他們的意見是怎樣傳到皇帝的耳朵裡面來的呢?這不是廢話嗎?當然是寫奏摺呀。

好的,所有的問題就出現在這個奏摺上。

明朝為了保證奏摺的準確性,也為了保證能夠及時的追究責任,所以明朝基層的官吏給皇帝上書奏摺的時候,需要由通政司抄錄。簡單來講,如果你是一個九品官員,你給皇帝寫的奏摺,往往三品及三品以上所有官員都能夠有權利查閱。

這就相當於是一份公開信,我們再想一下,在這份公開信當中,基層員工敢彈劾高層官員嗎?如果基層的官員敢彈劾高層的官員,他能彈劾的動嗎?

彈劾不動對不對,為什麼呢?因為高層官員他們更有權利,分分鐘就能夠把這個奏摺撰寫者給抹除,更要命的是他們可能連你全家都給抹除了。

那麼如果皇帝想要聽一聽民間的聲音,皇帝想要聽一聽最底層官員的聲音怎麼辦呢?錦衣衛成為了當時最具有主觀價值、最具忠心的一個部門。

那麼我們把同樣的一件事情對比到清朝,清朝在做什麼呢?

很簡單,清朝康熙年間就已經進行了變革,變革什麼呢?准許有秘密奏摺的誕生。

什麼叫秘密奏摺呢?我們再來講,如果一個九品官員想要彈劾一品官員,他把這份奏摺明目張膽的遞交上去會怎麼樣?自己會消失,奏摺會抹除對不對?

但是有了秘密奏摺之後,自己的這份奏摺,其他官員誰都看不到,一旦看到這封奏摺就會改變原來的樣貌,而且皇帝就可以知道誰在查閱。所以說一旦有秘密奏摺,高層官員是不敢染指的,這個時候把這份奏摺直接給皇帝遞交過去,皇帝就已經瞭解了基層的一些變故。

沒錯,這就是事實

我們會發現歷朝歷代的皇帝都非常希望能夠聽一聽基層的聲音,因為只有聽到基層的聲音,才能夠讓自己的統治更加完美、更加安全。

而針對於明朝和清朝而言,他們所聽到基層聲音的措施不同罷了,明朝更希望錦衣衛能夠暗中窺探清朝,則更希望通過秘密奏摺來上交。

除此之外還涉及到一個敏感的問題,這個敏感的問題叫做家天下和族天下的問題。

簡單來講,朱元璋的天下是朱家的天下,清朝的天下是滿族的天下。

而我們經常會發現朱元璋想要對抗文武群臣、文武官員往往只能動用家人的力量,而清朝可以依託整個滿族的力量。

相比較而言,明朝更希望藉助外來力量幫助自己,比如:錦衣衛,比如東廠和西廠。

歡迎大家關注@趣談唐宋元明清 ,每日分享新鮮歷史冷知識,解決歷史趣問題,愛你們!

趣談唐宋元明清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清代不是沒有錦衣衛這種機構,任何一個政權機構都會需要類似錦衣衛的機構存在,他是不可或缺的統治機器零件。

清代類似錦衣衛的機構大量存在,如血滴子、粘杆處、密摺奏聞等等不一而足。

他們只是沒有大明朝錦衣衛那種強烈的歷史存在感而已。

明朝的錦衣衛之所以具有強烈的歷史存在感,是因為死太監們的緣故。

歷史是由文官們記錄下來的,死太監們是文官集團的天然仇敵,下筆當然要狠了。

太監們做過的惡事要寫,沒有做過惡事的也要創造性地寫,反正太監們也不會寫是不是,怎麼爽快怎麼寫,寫死他們。

而太監們呢?他們借用錦衣衛的權力整治文官也下得了黑手,再慘絕人寰的事情太監們做起來也沒有心理負擔。

讓你們天天的寫摺子罵人!當我們看不懂嗎?

就是說,大明自朱棣之後,太監和文官的鬥爭一直就很白熱化,一直到南明滅亡,他們雙方也斗的你死我亡,大明錦衣衛吃的是太監們的瓜撈。

到了大清朝,太監們沒有那麼風光了,有名的李蓮英再厲害也從來沒有干涉過文官政治,他的權力出不了故宮,小德張做過干涉文官的企圖,被幹淨利落的殺掉了,至於康熙乾隆雍正這些人的身邊從來也沒有什麼太監有過話語權。

大清的“錦衣衛”之權力一直在文臣們手中,文臣們寫自己做的噁心事當然會筆下留情了,有些事可做就不可寫了,沒人寫下來往下傳,後人能知道到個啥呢?

最重要的,文人領導錦衣衛整治起文人同僚來,也沒有那麼狠,那麼多花活呀!

要人死,死成楊漣那種死法,非太監的心理不足以為也。

大清的錦衣衛鬥爭在文官們之間進行的缺乏戲劇性,後世的電影導演們找不到戲劇衝突點不是,也就沒有人去拍電影電視了宣傳大清的錦衣衛了。

大清朝的戲劇衝突點全在康熙乾隆雍正的風花雪月上呢!

在古代中國,不要得罪拿筆桿子的人,尤其那些大筆桿子。

比如曹操得罪了羅貫中,秦始皇得罪了儒教徒,朱元璋得罪了東林黨......,大明朝太監得罪了文官集團。


葭明通半瓶歷史


第一要明白錦衣衛為什麼設立,明朝初期,幫朱元璋打天下的哪些文武大臣,居功自傲,以為自己功勞大,又有免死牌,經常做一些欺壓百姓,搜刮民財,欺瞞聖聽的事情。這種情況下朱元璋設立了特務組織錦衣衛來監視全國各地的官員,以此來震懾他們。第二,到了清朝,隨然沒有了錦衣衛這個名稱,同樣有這樣的組織,比如血滴子的組織,都是保衛皇權,維護皇家利益的機構,只是換了個名稱而已。


百姓談畫


回答這個問題前,先要明白為什麼明朝需要錦衣衛這個機構。

其實答案很簡單,明朝時期的君主獨裁專制和公開透明的文官體系一直在增加矛盾,皇帝無法公然對抗整個國家的文官,因此錦衣衛就開始成為了明朝皇帝的對抗文官的工具。

明朝時期的國家政治運作是跟著開國皇帝定下來的制度走得,這就造成了皇帝和大臣的意見會被公佈於大眾,成為公共話題。而當大家都知道話題的內容後,官僚系統就會跟皇帝的意見產生分歧,其結果是皇帝通常會被牽著鼻子走,這種事情不是發生過一次兩次。

天長日久後,皇帝的慾望不能在官方體制內隨意施展時,就要另想方法找出路,接著錦衣衛機構就出現了。不管是東、西廠還是錦衣衛,他們都是作為皇帝意志的代表,也是皇帝對官僚系統進行直接干預的一種工具。

這樣皇帝就可以控制官員或者繞開制度與體系,來滿意明朝皇帝的獨裁慾望,而廠衛的出現也恰恰證明了明朝皇帝和官僚系統之間的矛盾。

清朝為什麼不需要錦衣衛?

清朝時期出現了兩個非常大的變化,導致錦衣衛這種幾個並不適合生存:

  • 滿洲

首先是,滿洲作為一個組織,其跟文官系統區別很大,文官大臣們怎麼樣都算是外臣,但滿洲是完全屬於皇帝的“家人”,他的性質和宦官一樣,但比宦官更好用。

作為皇帝控制百官體系的工具,宦官和錦衣衛自然就失去了地位,也因此我們可以看到明朝時期的皇帝非常寵信宦官,而清朝時期的宦官地位極低。

  • 軍機處與奏摺制度

明朝時期的政治不是機密,國家一旦有任何風吹草動,先是通過官員閱覽最後才到皇帝手中,因此百家都知曉國家事件後,有了心裡決斷就會跟皇帝對抗。

而清朝則發明了奏摺制度和軍機處,這就讓過去的國家事務徹底成為了政治秘密,皇帝和重要大臣之間的政治討論外人是不知道的,只有在討論出結果後才會公之於世。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皇帝可以確定對百官的有效控制,而百官只能看皇帝的臉色來辦事,獨裁者的專權慾望可以隨意施展。

兩個大的變化就註定了,不管是東、西廠還是錦衣衛都無法生存在清代,皇帝也不需要廠衛這些用低劣的手段來控制百官,貫徹自己的獨裁慾望。

綜上所述,皇帝跟官員的矛盾才產生了長衛這些機構,而矛盾的產生主要還是因為國家的“政治秘密”的原因。


官員話語權和知情權,讓政治事件不再是秘密

這裡我再理一下明朝廷對於國家事件的決策流程是怎樣的,總的來說就是“公事公辦,大家都能看”。

奏題—通政使司(審查/校對/分揀)—文書房(備份)—內閣(票擬)—皇帝(批紅/留中)—六科(抄發/封駁/備份)—部署衙門(討論執行覆命)

這套程序也就是明朝中央決策的流程,而這只是大概的流程,還不是完整版,可想而知如果一份文件送到皇帝那裡再到執行是多麼的複雜。

而在這一整套的決策流程中,國家的政治事件還沒到皇帝那裡就被大家知曉,對於事件的決定百官都已經有了答案,這也就形成了不是秘密的政治事件,皇帝成了最後的知情者。

明朝中書省被撤銷後,儘管皇帝才有徹底的決策權,但朱元璋時期的改造並不徹底,他還是沒能把文官體系改造成皇帝的工具,這是因為有幾個重要的政府機關和職能被一直保留著。

這幾個政府機關和職能就是:知情權和話語權。

為什麼“政治秘密”會給明清兩朝帶來這麼大的影響?

全國官員的奏章在進入通政使司開始,裡面的內容就已經對整個政府已經公開,在經過文書房和內閣後,可以確定某一項議題在皇帝知曉前已經不是秘密了。

而在皇帝批紅下達命令後,六科將這一信息傳達到全國政府,並用邸報將其在官場內公開。而六科也有著反駁和建議的權力,通過這些人的上疏鼓動,就會有更多的官員上奏對皇帝進行文章轟炸對抗,繼而引發全國範圍對議題的討論,最後對皇帝的獨裁產生阻礙。

在這樣的制度性,政治議題從頭到尾都是對官員公開的,大家知道發生了什麼,而官員就會對議題進行提前的公事公辦,繞開政府流程,政治秘密就不再是秘密。

而清朝發明了奏摺和軍機處後,就讓政治議題完全的私密話,百官只能施行皇帝決斷後的命令,無法公開討論和對抗皇帝旨意,這就是明清兩朝對待“政治秘密”的處理方式,但結果卻不一樣。

很顯然,如果清代延續了明朝的奏章流程制度的話,那麼也必然會出現廠衛機構,但清朝很聰明地繞開了這些制度,把百官完全成為了皇帝的政治工具,所以錦衣衛也沒必要存在了。


歷史紅塵


清朝一直沒有設立嚴格意義上的類似明朝錦衣衛的特務機構,但秘密奏摺制度客觀的起到了一些特務機構的部分作用。明朝的皇帝為了牢牢地控制著自己的權利而設立的廠衛制度顯然沒有起到太好的療效,反而招來了無窮無盡的罵名,昏暗殘忍的政治再加上接連幾個昏聵無能的帝王,千瘡百孔的大明帝國早已暮西山行將就木了。

清朝康熙帝天資聰慧,他從鰲拜事件中深深的意識到了中央集權的重要性,但建立一個以自己為核心的特務機構是行不通的,明朝的廠衛制度就是一個很好的前車之鑑,絕對不能冒天下之大不韙。於是康熙就搞了一個自己的部門,就是清朝的“密摺奏事”制度。

原先這個制度是朝廷有一個“通政使司”機關,凡是京官奏本、地方官的本章、題本全要先交到通政使司,經過審閱後再另行轉呈,康熙帝覺得這種方式會造成洩露機密,所以就命令特別親信的臣子專摺奏聞。

到了雍正時期更規定了科道等官員每天一人以秘密奏摺輪流奏事,事無大小都可以照實稟報。這種方式極大的擴充了皇帝的權力,同時也使得各級官吏不敢欺騙和隱瞞。從康熙朝的奏摺來看,所奏之事內容主演是涉及各地糧價、雨水、收成、民間輿論、官員的清廉等。可見康熙皇帝所最關心的是老百姓的經濟生活,以及各地官吏的清貪與否。


文字看歷史


關於這個問題,以下具體講解。

錦衣衛來歷與作用

先說說錦衣衛的由來與職能。

錦衣衛是明朝專有軍政蒐集情報機構,前身為明太祖朱元璋設立的“拱衛司”,後改稱“親軍都尉府”,統轄儀鸞司,掌管皇帝儀仗和侍衛。洪武十五年(1382年),裁撤親軍都尉府與儀鸞司,改置錦衣衛。

錦衣衛設立之初,其職能主要分為以下三個方面:守衛值宿、偵查逮捕、典治詔獄。明朝初年的錦衣衛,由於具有司法職能,所以在“藍玉案、郭恆案”等重大政治案件中極為活躍,深得朱元璋信賴。後期錦衣衛發展到軍事領域,參與收集軍事情報、策反暗殺敵將等工作,如在萬曆朝鮮戰爭中收集了大量的日軍軍情。

錦衣衛的首領稱為錦衣衛指揮使,一般由皇帝的親信武將擔任,直接向皇帝負責。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親國戚,並進行不公開的審訊。錦衣衛審訊關押囚犯的地方,就是臭名昭著的“詔獄”。朱元璋生性多疑,錦衣衛成立五年之後就被他廢除錦衣衛“典治詔獄”之責,將他們的這一職能移交司法部處理。

朱棣登基後,由於得國不正,需要大量監視臣民以防復辟之人。於是他恢復了錦衣衛原先被廢除的所有職能,並進一步擴大其職權,甚至都開始插手朝廷中原由憲司所負責的事項;明成祖還設立了北鎮撫司,由此加強了錦衣衛的司法職能。

明朝初期的時候,錦衣衛的名聲還算可以,基本上能做到秉公執法,沒有後面出現的藉機盤剝,打擊報復等弊端。但隨著東廠的權勢日重出現,錦衣衛逐漸淪為了東廠的附庸與走狗,二者狼狽為奸,犯了許多天怒人怨的罪行,使得錦衣衛的口碑急轉直下。直到明朝滅亡,廠衛政治都始終存在。

清朝也曾有過錦衣衛

前面說過,清朝入關後,對於明朝的很多制度措施都承襲下來,繼續使用,這其中也包括錦衣衛。1644年(崇禎十七年,順治元年),剛剛繼位進入北京的順治皇帝(實際上應為多爾袞,畢竟順治還是個孩子)也設置了“錦衣衛”來拱衛京師,並且其一把手也叫“指揮使”,其餘屬官也與明朝錦衣衛的基本類同:

定在京文武官員支給俸祿柴直,仍照故明舊例……錦衣衛都督、一百六十八兩。都督同知都督僉事都指揮使、都指揮同知、各一百四十四兩。署都指揮僉事、都指揮僉事指揮使各一百二十兩。指揮同知、九十六兩。指揮僉事七十二兩。帶俸都指揮使等官、四十八兩。經歷、三十六兩。——《順治實錄》
以內大臣輔國將軍錫翰、總理錦衣衛事。——《順治實錄》

只不過轉過年來,到了順治二年,清朝的錦衣衛便被更名改姓了,改為鑾儀衛。在那個時代,剛剛建立起來的一個機構,在經歷了短短一年的時間就被改名,一切都還沒來得及鞏固完善,更不用說會留下什麼樣的具體影響。因此,在歷史上它當然不會廣為人知了。

所以不能說清朝沒有錦衣衛,清朝的錦衣衛存在了短短的一年。在我看來,其原因可能是錦衣衛的名聲太臭了,大清作為一個剛剛進入北京,還沒能統一全國的政權,必須要在道義上展現自己與腐朽沒落的明王朝不同之處,因此錦衣衛這種無論官民都深惡痛絕的機構,裁撤掉有利於樹立大清自己的招牌。

而改名後的鑾儀衛,主要負責掌管皇帝皇后車駕儀仗,以及皇帝的保衛工作,職責也很重大,只是沒有了錦衣衛的特務屬性。鑾儀衛的一把手被稱為“掌衛事大臣”,其全稱是“總理鑾儀衛事內大臣”,品級居然是“正一品”,和掌管皇帝宿衛的“領侍衛內大臣”平起平坐,通常都是由滿洲親貴出任。

清朝的一些“情報組織機構”

實際上,清朝也曾有過“十三衙門”“粘杆處”這種具有部分廠衛性質的機構。

“十三衙門”是清朝順治皇帝在位時期,仿明朝體例二十四衙門而設,前身是內務府,包括司禮監、御用監、御馬監、內官監(宣徽院)、尚衣監、尚膳監、尚寶監(尚寶司)、司設監、尚方司(尚方院)、惜薪司、鐘鼓司(禮儀監、禮儀院)、兵仗局、織染局(經局)等。

十三衙門明面上都是為皇家日常衣食住行等服務的機構,當然私底下這類機構都會有一些打探消息,監視監聽的作用,依照明朝舊例都是由宦官掌管。後來為了避免出現明朝宦官干政亂政的局面出現(實際上順治帝時期的吳良輔已經有此趨勢了,他與外官勾結,互相行賄受賄),公元1661年,康熙即位後殺掉吳良輔,裁撤十三衙門,恢復內務府建制。

“粘杆處”大家都比較熟悉了,血滴子的傳說更是深入人心。它的正式名稱叫尚虞備用處,是雍正皇帝還是皇子的時候就設立的。雍正皇帝喜歡安靜,最開始設立的粘杆處,只是一些普通的家丁,負責夏季時節捕捉樹上的蟬等噪音製造物,也幫著捕魚摸蝦什麼的。後來由於著名的“九子奪嫡”,雍正為了刺探情報,剷除異己,幹些要緊的卻又見不得人的勾當,於是找來一些能人異士充作粘杆處衛士,於是粘杆處就此有了特務機構的性質。

雍正去世後,乾隆繼續利用粘杆處控制京內外和外省大臣的活動。直到乾隆死後,嘉慶誅殺和珅,牽連清洗粘杆處,粘杆處的特務活動才逐漸廢除。

此外,大家所熟知的江寧織造(即曹雪芹他曾祖開始,曹家三代任職)、蘇州製造、杭州織造(隸屬於內務府,通常為郎中或員外郎)這些隸屬於內務府的官員,名義上管著江南的絲織品,實際上充作皇帝在江南的耳目。他們打探各類消息,彙報內容從晴雨物價到官員操守,包羅萬象。這其中以康熙的發小曹寅最為出名,也權力最重,說他是無冕的“江南王”也不為過,即使總督將軍這樣的人,對曹寅也是禮敬有加。我猜測,這些織造手下應該也有一批類似粘杆處衛士的人。

清朝為什麼不設立類似錦衣衛之類的正式特務機構

特務政治不得人心,這在明朝以及其他朝代身上都已經得到了驗證,可以說錦衣衛這種組織機構,對於維護統治有利有弊,就看統治者自己如何看待。歷朝歷代的君王都會有替自己打探消息的人,關鍵就在於這種人一旦擺到明面上來,就會干擾正常的司法程序。如果暗中使用,一來破壞力小了很多,二來能讓臣民安心接受。此外,由於滿清是異族入主中原,旗人同漢人的區別對使得所有八旗子弟都可以是滿清統治者的耳目。

同時,滿清還有自己一套行之有效的辦法。

前面說過的曹寅等織造,充作皇帝耳目,但這樣的耳目太少了,於是從康熙朝開始,清廷建立了“密摺奏事”制度。康熙命令特別親信的臣子專摺奏聞,專折不通過原先制度下的通政使司審閱就可直接奏呈皇帝。當然所奏之事內容主要是涉及各地糧價、雨水、收成、民間輿論、官員的清廉和貪汙。所以,可以看成是康熙皇帝和手下部分有密摺權力的臣子,共同構成了一個鬆散的特務機構。但“密摺奏事”畢竟只是制度,而不是真正的情報機關。

到了雍正皇帝即位後強化了風聞奏事的制度,允許官員風聞奏事,也就是可以在沒有充足證據,或者只是道聽途說的情況下就上奏皇帝知道。這種風聞言事很是造成了一大批的冤假錯案。後來因為所帶來的弊端太大,風聞奏事制度後來被廢止了。當然了,風聞奏事同樣也只是一種制度,並沒有設置行政人員,也不算有情報機關。

因此,總的來說清朝一直沒有設立嚴格意義上的特務情報機構。十三衙門也好,粘杆處和幾大織造也好,雖然兼職幹著情報機構的活,但畢竟都是暗中活動,沒有像錦衣衛那樣拿著“駕貼”就上門抓人的司法權力。秘密奏摺制度客觀地起到了一些特務機構的部分作用,但它畢竟不是專屬的特務行政組織。這一點上,清朝較之明朝是有很大進步的。


大黃扯點歷史


明朝的錦衣衛、東廠、西廠簡稱廠衛制度,都是特務組織。

錦衣衛是朱元璋設立的酷政組織,是高壓政治,為皇帝侍衛的軍事機構,從事偵察、逮捕、審問等活動,有自己軍隊、監獄,直接向皇帝負責,可不經過司法部門。

東廠是朱棣發動“靖難之役” 後設的,他覺得建文帝朱允炆的錦衣衛用起來不是很放心,且一些宦官、和尚為他出過很大力,很可靠的,於是建立東廠,由宦官掌管,目的為了監視錦衣衛。因其地址在東安門故名東廠,職能是“訪謀逆妖言大奸惡等,與錦衣衛均權勢”。

明憲宗朱見深為加強特務統治,又設了個西廠,其成員是從錦衣衛選拔來的,職權比東廠和錦衣衛更大,偵查民臣言行,對疑犯進行拘留、用刑,隨意逮捕朝中大臣,可不用奏請皇帝。漢人建立的漢、唐、明朝,都存在宦官專權。明朝就是被宦官禍害慘的,劉瑾“八虎”、李蓮英、魏忠賢都是有名的亂政宦官,還有宦官王振,導致了土木堡事變,生生葬送幾十萬明軍,至連皇帝也被韃靼俘虜,從此明朝不復強盛。

為什麼清朝不設立錦衣衛東廠西廠?

明朝是“家”天下,清朝是“族”天下,天下是愛新覺羅家的,也是所有八旗子民的。清朝八旗兵的地位就相當於東廠。入關以後,曾仿效明朝仍設立錦衣衛,下過僅僅改了名稱叫鑾儀衛,僅存在一年。

而蒙元和滿清入主中原時,宦官勢力相對較弱,他們不需要宦官說三道四指手劃腳。明朝大臣給皇帝的奏摺,由通政司抄錄、內閣轉遞,一定品級以上的官員都能看到;皇帝想探聽文官集團中的各種秘密非常困難,只好成立專門的特務機構來做這事。

而清朝從康熙朝開始,有個密摺制度,鼓勵官員給皇帝上奏密摺,無須通過關卡轉來轉去,可以直接與皇帝交流。這樣,官員之間誰也不知道別人跟皇上說了什麼,皇帝可以很方便地瞭解各地各部官場情況,用不著另外成立專門特務組織了。如曹雪芹祖父曹寅做過康熙帝的伴讀和御前侍衛,後任江寧織造,頗受康熙寵愛,他肩負著向康熙帝秘密彙報江南一帶的官情民情,算是康熙派駐江南的一大“眼線”吧。

清朝因自己是外族,有自己的作法。它以嚴刑懲治“異端”思想、推行文化專制政策、大興文字獄最為出名。如順治、康熙年間,浙江莊廷壠招集學人編輯《明書》,稱努爾哈赤為建州都督,不書清帝年號,而書隆武、永曆等南明年號,被告發立案。當時莊廷壠已死,清朝下令開棺戮屍,其兄弟、子侄及刻者、保存者和事先未發覺的地方官員共70餘人,一律處死。連一個文人隨口吟出“清風不識字,何必亂翻書”的詩句,也招來殺身之禍。

清代的文字獄長達百年之久,無辜被害者不可勝數,株連之廣,懲罰之嚴,是歷史上所罕見的。


天寧閣


明朝自從明太祖廢除相制後,到朱棣靖難奪位成立內閣,官制大致確定下來了,其後兩百多年沒有大的變化。明朝有內閣處理政務,有實打實的諫官:監察十三道御史和六科給事中,有專門的特務機構:錦衣衛和廠衛。

清承明制,但皇權進一步加強。清朝皇帝相對明朝皇帝更加一言九鼎,清朝的諫官就是個擺設,多爾袞當政時他參考明制制定官制,大多沿襲明制,唯獨錦衣衛和東廠沒有保留下來,不允許太監干政好理解,錦衣衛也廢除是為什麼呢?好解釋,有更好的辦法,武有八旗制度,八旗是滿清起家的親兵,八旗兵遍佈全國駐守,地位在綠營兵之上,地方督撫無權指揮;文有密摺制度,有關官員可以密摺呈奏,直陳皇帝御前。清朝的內閣倒是保留下來了,但和議政王大臣會議一樣一開始就是個擺設,最後讓位於軍機處,軍機大臣也是服耳聽命於皇帝,和明朝的內閣大臣完全不一樣,明朝的內閣大臣是可以封駁皇帝的旨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