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多利亞時代全盛期的英國為什麼會在阿富汗一再折戟全軍覆滅?

劍膽琴心蜘蛛俠


沒錯,維多利亞全盛時代的英國,確實沒搞定阿富汗,卻輕鬆搞定了當時號稱東亞第一強國的大清帝國。

1839年,是大清國欽差大臣林則徐,奉旨來到廣州城查禁鴉片貿易的年代。大家讀中國近代史,很容易形成一種當時英國人千方百計,積極籌備對大清開戰的印象,但實際上,幾乎沒有發生。

倒是可以這麼說,大英帝國此時正在籌備入侵阿富汗。而理由,是因為當時的沙皇俄國,已經牢牢地控制了阿富汗的穆罕默德政權。換句話說,英國人是要從俄國人手裡,奪取這個亞洲內陸國家,以便將其與他的印度殖民地,打成一片。

所以,在1839年4月,當大清國的林則徐下令查拿英國鴉片販子顛地之際,英國派出一支2萬1千人的部隊,從印度入侵阿富汗(請注意,隨後的鴉片戰爭,英國在海運更為方便的情況之下,僅派出了1萬9千人)。

相對於擁有八十萬常備軍的大清國而言,阿富汗此時的國力幾乎可以說是微不足道,全部兵力只有1萬5千人。更不消說在武器裝備上遠遠被英軍拋開一個時代,所以英軍的戰術很簡單,第一是炸開城門,隨即便攻進城內。而阿富汗軍隊的抵抗也一塌糊塗,在坎大哈和加茲尼的戰鬥中,阿富汗人死了五百人,剩餘1600人則作了俘虜。隨後英軍挺進喀布爾,當時的阿富汗國王穆罕默德干脆棄城而逃。

但是,你要知道,攻破一個國家容易,治理一個國家卻很難。戰後,英軍大部分士兵都返回了印度,只留下數千人駐守在阿富汗,扶持了一個傀儡政權。而為了讓這些駐軍士兵安心,英國還允許士兵家屬隨軍駐守阿富汗——正是這一點,引起了阿富汗人的憤怒,他們認為自己將成為英國的永久殖民地。

於是,在1841年,英國殖民者便發出驚呼:“阿富汗全國居民都拿起武器反對我們了"。此時,阿富汗的英軍有4500人,加上家屬及文官隨行人員1.2萬人,顯然無法阻止阿富汗人的反抗,所以英軍迅速撤離,卻在途中遭遇阿富汗人的襲擊,全軍覆沒(其實是被阿富汗人包圍),據說只有一名軍醫逃了出去。

當然,阿富汗的這場勝利,其實僅僅是因為英軍軍事人員不足的緣故,隨後英國便從印度殖民地調兵遣將,解救了被圍困的留守部隊,隨後又進攻喀布爾。而面臨英軍的正式進攻,阿富汗人依舊打不過,一個撤字便放棄了喀布爾。應該說此時英國人也調整了策略,在營救出人質之後,他們便撤回了印度。從這個角度而言,有人說阿富汗大獲全勝,贏得了這場戰爭。

當然一次不行,便有第二次。隨後阿富汗完全投向俄國這邊,英國便決心再度入侵。1878年,即左宗棠在新疆大戰阿古柏之後(請注意:此時,阿古柏、阿富汗以及俄國佬,其實是站在一條戰線上的),英軍3.5萬人再度侵阿,一路之上,幾乎節節勝利。阿富汗人指望俄國佬出兵援助,最終卻遭沙皇拋棄。

所以阿富汗國王再度降英。這個時候,阿富汗老百姓卻不甘屈服。1880年,阿富汗反英武裝在坎大哈附近成功地打敗了英國殖民軍一個旅。隨即,乘勝向坎大哈進軍。

當然,反英武裝也沒勝利,但英國人畢竟感覺這個地方難搞,所以最終退了一步,允許阿富汗內政自主,但外交得聽英國的。而後,英國人便全部撤離了阿富汗。

這麼講吧,阿富汗這個地方,地形確實比較複雜,多山地,不利於近現代武裝力量大規模調動,更適合山地游擊戰。從英國佬到蘇聯人,幾度入侵阿富汗都難言成功,關鍵就在於無法搞定游擊戰這個東西(後來美國佬最終無法徹底清除塔利班,其實也是這個道理)。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先說結論:

英國指揮高層的昏聵和綏靖導致

前期勢如破竹,大軍成功打入喀布爾,冊立了阿富汗的新統治者,但是等到喀布爾民眾暴動的時候,英軍行動驚人的遲緩,錯過了將暴動撲滅在萌芽階段的機會。最後的結果就是整個阿富汗地區都開始進行反英大串聯。並且擁有了統一的領導人。

多斯特穆罕默德之子——阿克巴爾汗,在阿富汗暴動期間給英軍造成了極大傷亡

英軍接下來的反應更是昏招迭出,首先毫無鬥志,指揮官只想著“體面地”撤出阿富汗,而阿富汗方面抓住了英軍不願打硬仗的心態,向英軍不斷地施壓。英國指揮官的懦弱在這裡展露無遺,英軍在實力完全可以正面硬剛的狀態下放棄了抵抗,只求安穩撤退,阿富汗人連英軍派去談判的軍官都能殺,事後一通胡扯推卸責任。完全把英軍當成了氈板上的肉。

英軍為了避免開戰,甚至上交了一部分武器,更讓阿富汗人有恃無恐。

即使如此,阿富汗人也沒放過英軍,在大軍和家屬撤軍的途中,不斷地遭受阿富汗人的襲擊,每天都有幾十上百被殺掉或掠去,各部皆被分割,毫無還手之力。阿富汗首領阿克巴爾汗則睜眼說瞎話,表示這些襲擊跟自己毫無關係,根本不是自己指示的。

英軍最後毫無懸念的遭遇了覆滅。

所以說,與其說是阿富汗人太猛,不如說是英國人完全亂了方寸,英軍在一開始直取喀布爾,扶立新埃米爾的過程中一路高奏凱歌,對於阿富汗的武裝力量完全吊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