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賈家非親非故的妙玉,為啥能躋身金陵十二釵正釵第六?

我就是竹韻


妙玉真的跟賈家非親非故嗎?恐怕沒有那麼簡單。

《紅樓夢》中,妙玉的身世跟秦可卿的身世都是一個巨大的謎團,讓人總是忍不住去要探究番。只是,每個人讀後都會讀出屬於自己的感悟。

一、妙玉的來歷很奇怪。

賈薔本來是去姑蘇採買戲子的,卻意外帶回來一個與唱戲班的丫頭們截然不同的女子,祖上是讀書仕宦之家,父母俱已亡故,本人自小多病,帶髮修行,十八歲,法名妙玉。文墨極通,模樣兒又極好。作者一下給了她兩個“極”字,對她才貌的肯定。

因聽見“長安”都中有觀音遺蹟並貝葉遺文,去歲隨了師父上來。師父去冬又圓寂了,妙玉本欲扶靈回鄉的,偏偏師父說他“衣食起居不宜回鄉。”

如此一細看,原來妙玉並不是跟著賈薔來的呢,她去年就進京了。怎麼跟自蘇州回來的賈薔碰上的呢?為什麼就那麼巧?這很令人疑惑。小小年紀為何要出家?父母俱不在了,為什麼又不宜回鄉?更令人疑惑。

二、王夫人的態度很奇怪。

王夫人不是急性子,平時別人跟她彙報個事情,她總是要想一想才確實給出答覆。可是,在妙玉的事上,王夫人對來回話的林之孝家的有態度是:“不等她說完,便說:‘既這樣,我們何不接了他來。’”按理說,妙玉出身這麼奇怪,又跟賈家“無親無故”,以王夫人一向辦事的風格,是不是要問問清楚啥情況呀。但是,以王夫人現在的態度來看,她似乎早就知道這麼件事曉得這麼個人,而且那麼爽快的說接了她了,彷彿生怕她受了委屈似的。讀到這裡,我們還能說妙玉跟賈家“非親非故”嗎?這其中只怕大有藏掖。

而且王夫人還說要下貼子請,因為她是官宦小姐,自然驕傲些。王夫人平時對人也沒有那麼熱情,在妙玉的事上她表現出了少有的熱情。

三、作者用邢岫煙的話想側面證明什麼。

第六十三回,寶玉和岫煙的一段話,似乎是給妙玉的身份作了補白。當年妙玉在蘇州玄墓蟠香寺修煉,岫煙因為家境寒素,租的是廟裡的房子,跟妙玉做過十年的鄰居。無事經常去廟裡跟妙玉作伴,兩人的關係是半師徒半友鄰的關係。

但是,當岫煙看到妙玉給寶玉的拜貼的時候,說了這樣一句話: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成個什麼理。是啊,在世俗的眼光裡,哪有妙玉這樣的出家之人主動給寶玉這樣的男子“遙叩芳辰”的呢?雖然岫煙並不習慣妙玉這樣的作派,但是,她卻也很懂得她想要表達的意思。所以給出寶玉的提示便是:她自稱是“畸人”,你便還她個“世人”,她自稱“檻外人”,你就稱“檻內人”,真正是對得好,幫寶玉解決了一個難題。卻也讓我們看到了妙玉的過去,還有她在“檻外”修行這麼多年,一顆仍舊不死的心。

四、妙玉的身世像極了黛玉。

妙玉和黛玉一樣,同來自姑蘇,都生於讀書仕宦之家,且都自小多病,都文墨極通,模樣兒又極好。黛玉自小也是有和尚道士要渡她出家,因父母不捨,最終沒有出,病便一直不得好。

更重要的是,黛玉和妙玉骨子裡都有一股孤傲之氣。黛玉在她的菊花詩中寫的“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花開為底遲?”其實用在妙玉身上也非常合適。如果去細細推敲,這兩個人簡直就是一個人,或者是孿生姐妹?

再細看,書中跟妙玉關係最好的既不是一向人緣超好的寶釵,也不是跟她有師徒之情的岫煙,恰恰是同樣孤高的黛玉。兩個人之間講話隨意到比任何親近的人關係都更親近。而書中最最理解妙玉也恰恰是黛玉。妙玉拉了寶釵和黛玉進去喝茶,寶玉也跟進去了。坐了一會兒,黛玉就拉著寶釵出來了。這是黛玉看出了妙玉對寶玉的情意。

有紅學家推測,書中的黛玉和妙玉在真實生活中的原型是蘇州織造李煦的兩個孫女兒李紋和李綺。如果真的如此,那就很好解釋妙玉和黛玉的關係,也很好解釋王夫人對妙玉進府的態度。不是“非親非故”,而是沾親帶故。

都看到這兒了,點個贊再走唄。我是蘇小妮,喜歡我的回答請點擊關注並轉發分享!


蘇小妮



從書中看,妙玉確實是迷一樣的人物。

來路不明,去向也不明。最奇怪的是她能躋身於金陵十二釵的正冊,位置還很高,高於鳳姐等人!

她似乎很有錢,日常起居比賈府的千金小姐還講究。

在她的眼裡,賈府也不過是尋常之所,她對賈寶玉直言,她日常用的喝茶杯子綠玉斗,也不是俗物,整個賈府也沒有能和她的杯子媲美的!

賈府喝茶也算是講究的了,茶葉也有貢品,和皇帝喝的差不多。但是人家妙玉喝茶用的是舊年蠲的雨水,待客用的是梅花上的雪水。

連林黛玉這樣的神仙妹妹,都沒猜出來到底是什麼水!

而且妙玉的才華橫溢,從書中的細節來看,她的才華比賈府千金,薛寶釵,林黛玉,史湘雲都強。

而且她還會扶乩,預知未來。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她卻沒有算清楚自己的命運,最終陷入溝渠!

綜上所述,妙玉確實有資格躋身於金陵十二釵正冊的。

讀者往往會糊塗,認為金陵十二釵應該是四大家族的貴族小姐。其實作者一開始就說得很清楚:能入冊子的是金陵城裡出類拔萃的女子!不是單指四大家族。


凡眼看紅樓


妙玉出身不低,生官宦人家,自小受家境影響自然也是嬌生慣養大家閨秀,讀書寫字也不在話下,再加上生的漂亮聰明,精通琴棋書畫,後來家庭發生變故,我想遁入空門也不是她的本意,這麼一個優秀的姑娘怎麼會進入尼姑庵?也是為生活所迫,文人的那種安靜和超脫情懷在當時那個時代,一般在社會上沒有達官貴人的照顧是難以立足的。

在我看來,妙玉在生活的現實面前為求生存,走的是高端路線,找一個可以生存,又可以接近達官貴人的場所,但是需要一點閒需要自由。賈府是京城有名的大戶,她沒有親戚做依靠,正好府裡建尼姑庵,需要拜佛的場所,當尼姑自然是接近賈府最好的選擇,她不是真正的想出嫁,要不然早剃度了,就不會帶髮修行了,她塵心未盡,自從進了賈府,與岫煙情誼更深,對寶玉暗生情愫,又取中黛玉、寶釵、湘雲、惜春諸釵,相與為友。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賈府的丫鬟打成一片後,自然就變成賈府的一分子。


人間有你我


蔣勳老師在說《紅樓夢》認為曹雪芹通過一個一個不同形式的生命,使我們知道他們為什麼“上進”,為什麼“潔癖”,為什麼“愛”,為什麼“恨”。

生命是一種“因果”,看到“因”和“果”的循環輪替,也就有了真正的“慈悲”。

“慈悲”其實是真正的“智慧”。

妙玉就是另一種形式的存在。

先看賈寶玉在太虛幻境看到的情景:

後面又畫著一塊美玉,落在泥垢之中。其斷語云:

 

欲潔何曾潔,雲空未必空。

可憐金玉質,終陷淖泥中。

這是妙玉的判詞。曹雪芹的《紅樓夢》沒寫完,但是從判詞可以讀出妙玉的命運。

再看妙玉的身世:

第十八回林之孝家向王夫人介紹妙玉時說她才十八歲,本是蘇州人氏,祖上也是讀書仕宦之家。因自小多病,買了許多替身兒皆不中用,於是親自入了空門,方才好了,所以帶髮修行。如今父母俱已亡故,身邊只有兩個老嬤嬤、一個小丫頭伏侍。文墨也極通,經文也不用學了,模樣兒又極好。因師父遺言衣食起居不宜回鄉,所以竟未回鄉。”

 

於是,賈家大觀園修成後聘買尼姑和道姑,請了妙玉來。所以妙玉無論身份還是才華均不輸於十二釵的其他人。

她列入十二釵沒毛病!


好風讀書


十二釵裡,我感覺湘雲和妙玉最難解讀。

關於妙玉,有一點點心得。

關於湘雲,也有一點點心得。

但都只是一點點。

總的來說,我想可能是指那個特定年代的某種社會存在,各有其代表人物。

只能說這些。


TeaC


妙玉這藝術形象也比較複雜。

曹寅寫的妙玉是石濤。

曹霑寫的妙玉是李香玉。

曹霑雪芹筆下的林黛玉,史湘雲,妙玉,李香玉,是一個人。

因為有曹寅前稿的手筆,把人都弄糊塗了。


郝明41


妙玉能躋身第六,說明她在整個小說裡很重要,雖然關於她的篇幅不多。脂硯齋有批語,瓜州口屈身於老枯骨,代發修行的人,父母不在,按她的個性,為活命,屈身,沒必要,她的屈身可能是交易,更可能是為賈府,甚至可能是為寶玉,她在寶玉的人生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曹公將她排在第六位。妙玉家族和賈府應該是非常熟悉的,賈府知妙玉的待客茶水,妙玉也只賈母的喜好。


用戶9779074337290


賈寶玉神遊太虛幻境的時候也是隨意翻閱女子命運冊,翻到了妙玉就有了妙玉,作者在塑造眾多女性形象時,給每個女子賦予不同的家庭環境和人生閱歷,然後在大觀園中集中展現,妙玉作為一個未真正脫離凡塵的修行者,對賈寶玉有獨特的吸引力。


鈐邑長樂人


首先,她與寶玉有一段姻緣(見癸酉本),這應該是她入選正冊的主要原因;其次,她日後的結局可能也是作者要表達的一類的(文)人(明亡後有其清高卻最後無奈事清——風塵骯髒違心願)。


窺夢紅樓


妙玉是出生官宦人家,也是精通琴棋書畫,一生在佛院庵堂度過,可她塵心未盡,自從進了賈府,與岫煙情誼更深,對寶玉暗生情愫,又取中黛玉、寶釵、湘雲、惜春諸釵,相與為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