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贾家非亲非故的妙玉,为啥能跻身金陵十二钗正钗第六?

我就是竹韵


妙玉真的跟贾家非亲非故吗?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红楼梦》中,妙玉的身世跟秦可卿的身世都是一个巨大的谜团,让人总是忍不住去要探究番。只是,每个人读后都会读出属于自己的感悟。

一、妙玉的来历很奇怪。

贾蔷本来是去姑苏采买戏子的,却意外带回来一个与唱戏班的丫头们截然不同的女子,祖上是读书仕宦之家,父母俱已亡故,本人自小多病,带发修行,十八岁,法名妙玉。文墨极通,模样儿又极好。作者一下给了她两个“极”字,对她才貌的肯定。

因听见“长安”都中有观音遗迹并贝叶遗文,去岁随了师父上来。师父去冬又圆寂了,妙玉本欲扶灵回乡的,偏偏师父说他“衣食起居不宜回乡。”

如此一细看,原来妙玉并不是跟着贾蔷来的呢,她去年就进京了。怎么跟自苏州回来的贾蔷碰上的呢?为什么就那么巧?这很令人疑惑。小小年纪为何要出家?父母俱不在了,为什么又不宜回乡?更令人疑惑。

二、王夫人的态度很奇怪。

王夫人不是急性子,平时别人跟她汇报个事情,她总是要想一想才确实给出答复。可是,在妙玉的事上,王夫人对来回话的林之孝家的有态度是:“不等她说完,便说:‘既这样,我们何不接了他来。’”按理说,妙玉出身这么奇怪,又跟贾家“无亲无故”,以王夫人一向办事的风格,是不是要问问清楚啥情况呀。但是,以王夫人现在的态度来看,她似乎早就知道这么件事晓得这么个人,而且那么爽快的说接了她了,仿佛生怕她受了委屈似的。读到这里,我们还能说妙玉跟贾家“非亲非故”吗?这其中只怕大有藏掖。

而且王夫人还说要下贴子请,因为她是官宦小姐,自然骄傲些。王夫人平时对人也没有那么热情,在妙玉的事上她表现出了少有的热情。

三、作者用邢岫烟的话想侧面证明什么。

第六十三回,宝玉和岫烟的一段话,似乎是给妙玉的身份作了补白。当年妙玉在苏州玄墓蟠香寺修炼,岫烟因为家境寒素,租的是庙里的房子,跟妙玉做过十年的邻居。无事经常去庙里跟妙玉作伴,两人的关系是半师徒半友邻的关系。

但是,当岫烟看到妙玉给宝玉的拜贴的时候,说了这样一句话: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成个什么理。是啊,在世俗的眼光里,哪有妙玉这样的出家之人主动给宝玉这样的男子“遥叩芳辰”的呢?虽然岫烟并不习惯妙玉这样的作派,但是,她却也很懂得她想要表达的意思。所以给出宝玉的提示便是:她自称是“畸人”,你便还她个“世人”,她自称“槛外人”,你就称“槛内人”,真正是对得好,帮宝玉解决了一个难题。却也让我们看到了妙玉的过去,还有她在“槛外”修行这么多年,一颗仍旧不死的心。

四、妙玉的身世像极了黛玉。

妙玉和黛玉一样,同来自姑苏,都生于读书仕宦之家,且都自小多病,都文墨极通,模样儿又极好。黛玉自小也是有和尚道士要渡她出家,因父母不舍,最终没有出,病便一直不得好。

更重要的是,黛玉和妙玉骨子里都有一股孤傲之气。黛玉在她的菊花诗中写的“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其实用在妙玉身上也非常合适。如果去细细推敲,这两个人简直就是一个人,或者是孪生姐妹?

再细看,书中跟妙玉关系最好的既不是一向人缘超好的宝钗,也不是跟她有师徒之情的岫烟,恰恰是同样孤高的黛玉。两个人之间讲话随意到比任何亲近的人关系都更亲近。而书中最最理解妙玉也恰恰是黛玉。妙玉拉了宝钗和黛玉进去喝茶,宝玉也跟进去了。坐了一会儿,黛玉就拉着宝钗出来了。这是黛玉看出了妙玉对宝玉的情意。

有红学家推测,书中的黛玉和妙玉在真实生活中的原型是苏州织造李煦的两个孙女儿李纹和李绮。如果真的如此,那就很好解释妙玉和黛玉的关系,也很好解释王夫人对妙玉进府的态度。不是“非亲非故”,而是沾亲带故。

都看到这儿了,点个赞再走呗。我是苏小妮,喜欢我的回答请点击关注并转发分享!


苏小妮



从书中看,妙玉确实是迷一样的人物。

来路不明,去向也不明。最奇怪的是她能跻身于金陵十二钗的正册,位置还很高,高于凤姐等人!

她似乎很有钱,日常起居比贾府的千金小姐还讲究。

在她的眼里,贾府也不过是寻常之所,她对贾宝玉直言,她日常用的喝茶杯子绿玉斗,也不是俗物,整个贾府也没有能和她的杯子媲美的!

贾府喝茶也算是讲究的了,茶叶也有贡品,和皇帝喝的差不多。但是人家妙玉喝茶用的是旧年蠲的雨水,待客用的是梅花上的雪水。

连林黛玉这样的神仙妹妹,都没猜出来到底是什么水!

而且妙玉的才华横溢,从书中的细节来看,她的才华比贾府千金,薛宝钗,林黛玉,史湘云都强。

而且她还会扶乩,预知未来。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她却没有算清楚自己的命运,最终陷入沟渠!

综上所述,妙玉确实有资格跻身于金陵十二钗正册的。

读者往往会糊涂,认为金陵十二钗应该是四大家族的贵族小姐。其实作者一开始就说得很清楚:能入册子的是金陵城里出类拔萃的女子!不是单指四大家族。


凡眼看红楼


妙玉出身不低,生官宦人家,自小受家境影响自然也是娇生惯养大家闺秀,读书写字也不在话下,再加上生的漂亮聪明,精通琴棋书画,后来家庭发生变故,我想遁入空门也不是她的本意,这么一个优秀的姑娘怎么会进入尼姑庵?也是为生活所迫,文人的那种安静和超脱情怀在当时那个时代,一般在社会上没有达官贵人的照顾是难以立足的。

在我看来,妙玉在生活的现实面前为求生存,走的是高端路线,找一个可以生存,又可以接近达官贵人的场所,但是需要一点闲需要自由。贾府是京城有名的大户,她没有亲戚做依靠,正好府里建尼姑庵,需要拜佛的场所,当尼姑自然是接近贾府最好的选择,她不是真正的想出嫁,要不然早剃度了,就不会带发修行了,她尘心未尽,自从进了贾府,与岫烟情谊更深,对宝玉暗生情愫,又取中黛玉、宝钗、湘云、惜春诸钗,相与为友。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贾府的丫鬟打成一片后,自然就变成贾府的一分子。


人间有你我


蒋勋老师在说《红楼梦》认为曹雪芹通过一个一个不同形式的生命,使我们知道他们为什么“上进”,为什么“洁癖”,为什么“爱”,为什么“恨”。

生命是一种“因果”,看到“因”和“果”的循环轮替,也就有了真正的“慈悲”。

“慈悲”其实是真正的“智慧”。

妙玉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存在。

先看贾宝玉在太虚幻境看到的情景:

后面又画着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其断语云: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这是妙玉的判词。曹雪芹的《红楼梦》没写完,但是从判词可以读出妙玉的命运。

再看妙玉的身世:

第十八回林之孝家向王夫人介绍妙玉时说她才十八岁,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于是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如今父母俱已亡故,身边只有两个老嬷嬷、一个小丫头伏侍。文墨也极通,经文也不用学了,模样儿又极好。因师父遗言衣食起居不宜回乡,所以竟未回乡。”

 

于是,贾家大观园修成后聘买尼姑和道姑,请了妙玉来。所以妙玉无论身份还是才华均不输于十二钗的其他人。

她列入十二钗没毛病!


好风读书


十二钗里,我感觉湘云和妙玉最难解读。

关于妙玉,有一点点心得。

关于湘云,也有一点点心得。

但都只是一点点。

总的来说,我想可能是指那个特定年代的某种社会存在,各有其代表人物。

只能说这些。


TeaC


妙玉这艺术形象也比较复杂。

曹寅写的妙玉是石涛。

曹霑写的妙玉是李香玉。

曹霑雪芹笔下的林黛玉,史湘云,妙玉,李香玉,是一个人。

因为有曹寅前稿的手笔,把人都弄糊涂了。


郝明41


妙玉能跻身第六,说明她在整个小说里很重要,虽然关于她的篇幅不多。脂砚斋有批语,瓜州口屈身于老枯骨,代发修行的人,父母不在,按她的个性,为活命,屈身,没必要,她的屈身可能是交易,更可能是为贾府,甚至可能是为宝玉,她在宝玉的人生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曹公将她排在第六位。妙玉家族和贾府应该是非常熟悉的,贾府知妙玉的待客茶水,妙玉也只贾母的喜好。


用户9779074337290


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的时候也是随意翻阅女子命运册,翻到了妙玉就有了妙玉,作者在塑造众多女性形象时,给每个女子赋予不同的家庭环境和人生阅历,然后在大观园中集中展现,妙玉作为一个未真正脱离凡尘的修行者,对贾宝玉有独特的吸引力。


钤邑长乐人


首先,她与宝玉有一段姻缘(见癸酉本),这应该是她入选正册的主要原因;其次,她日后的结局可能也是作者要表达的一类的(文)人(明亡后有其清高却最后无奈事清——风尘肮脏违心愿)。


窥梦红楼


妙玉是出生官宦人家,也是精通琴棋书画,一生在佛院庵堂度过,可她尘心未尽,自从进了贾府,与岫烟情谊更深,对宝玉暗生情愫,又取中黛玉、宝钗、湘云、惜春诸钗,相与为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