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寄宿好嗎?為什麼?

發哥發嫂生活日記


看自己的條件決定的。如果家庭教育條件好的,家裡有孩子獨立學習空間或父母都是高學歷的,初中生寄宿不如走讀,因為在家裡學習得到父母更多的輔導,寄宿一個老師看幾十個孩子,肯定沒有在家裡的都輔導的條件好。還有家庭離學校近,走讀不會耽誤太多學習時間,像這樣的家庭最好是走讀更好。

如果家庭條件不利於學習:比如父母吵鬧;家有病人干擾;家裡住宿條件差,學習沒有獨立空間;家裡沒人能輔導你學習;家離學校太遠。這樣的孩子寄宿學習更有利於孩子學習。


教學自媒體學堂


初中寄宿總體來說還是比較好的,我個人是從初一開始寄宿的。因為初中要去縣城上學,當時家庭條件不好為了省錢只能週六騎自行車上學,單程43公里,大約需要一個半小時才能到家。寄宿的好處是學習時間能夠得到保證。初中就會有很多舍友,下了晚自習大家三五成群在操場玩耍,知道熄燈號吹響才會回宿舍,那是學生生涯最快樂的時光。

初中寄宿雖然年齡小一些,但更能培養獨立自主的習慣與能力。生活要自己安排,洗衣服、打飯、與人交際等方面的能力能得到提升,同時寄宿也能得到班主任的關注和接觸時間更長關係也比較好。


大學升online


我倒覺得,初中生能夠不住校還是儘量不住的好。

初中生的年齡,從十一二歲到十四五歲不等,這是一個人成長的重要階段,是他們情商智商各方面性格逐漸成形漸趨穩定的重要階段,更多的和諧融洽的親情陪伴,對他們的健康成長是極為有利的,這是其他任何方式都不可取代的。

或許有人會說,他通校,晚上九十點鐘回家,在家裡只是睡一覺,早上六七點又走了,家長能做什麼?又有什麼用?其實就是那點時間,洗漱時的閒聊,早餐間的囑咐,都能體現家的溫馨,親情的暖意,都能讓孩子倍感快樂。

還有人說,早點住校,可早點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其實,我們不用擔心我們的孩子不獨立。上了高中、上了大學,這時候他們成年人了,從心智到生活,基本上能夠獨立了,完全可以放心。

許多的初中生甚至小學生住校,人獨了,卻立不起來。

住在學校,老師或者管理員只能把大致的紀律習慣管控一下,細緻之處根本照顧不過來。初中學生的自制力不強,好壞善惡不分,很容易沾染上不良的習氣習慣,如果老師發現及時糾正了還好。那反之呢,就有些鬧心了。

偷偷抽菸,躲在被子裡吃東西,半夜還在談著遊戲談著其他不該談的東西等等之類,老師有有操不完的心,家長也不省心。

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住校生中大部分是好孩子的。

我只是覺得,多與親情相伴,會讓孩子熱情、大方、有禮、心會更柔軟。

不住校比住校好點,我以為。你覺得呢?





文章千古沐清風


我反對一刀切的初中生寄宿。

初中生寄宿,為留守兒童提供了科學的關愛,為願意寄宿的孩子提供了更多的獨立成長的時空。

但是,初中生寄宿,一週七分之五的時間脫離親人的呵護,人為地給父母子女關係中塞進去了時空距離,不利於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

獨立生活的能力不是靠寄宿制提高的,通過寄宿制培養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是拔藥助長。

尤其是應試教育下的寄宿制,它讓學生失去了許多寶貴的親近自然、親近親人的時空。學生的空間壓縮了,學生的時間形式上規律化了,但更多的結果是學生七分之五的時間生活在一個他們不樂意的時空中,導致更易產生叛逆和厭學。

一刀切的寄宿制是對教育的閹割,是對孩子自由成長的時空的搶奪。


紫流星


初中生寄宿,這件事具有兩面性,要一分為二地看待。如果孩子自制力差,自覺性不高的話,那麼最好選擇走讀。如果孩子時間觀念強,生活自律,自覺性強,又想讓小孩能夠獨立自主的,可以選擇住宿。

住校的好處有以下這些方面

1.學校的統一管理,能提高孩子對群體生活的適應能力,也更容易與同學相處。孩子如果能處理好與舍友的關係,可以鍛鍊孩子的協調能力。

2.學校宿管制度嚴,孩子住校後能夠更好的接受學校教育,有些學校形成了很好的宿舍文化氛圍,生活上互相幫助,學習上互相激勵,這對孩子的學習和成長都有很大幫助。

3.住校能節約更多的時間來學習,這可以說是住校最大的好處。對於任何一個學生,確保時間的投入是取得好成績的前提,同時,寄宿制學校都會組織學生上晚自習,每晚都由班級任課老師負責跟自習,我們這邊的是從晚上七點半到十點半,這段時間學生都在教室學習,這比在家裡的學習效果要好。對於那些離家較遠的學生,每天在路上好耗費很多時間,如果住校則省去了這些時間,對學習很有幫助。

在有這些好處的同時,住校的也有一些弊端。

1.初中階段孩子的性格、心理都會發生很大變化,有些性格非常內向、不善交際的學生,宿舍生活會讓他感到不舒服,嚴重的則是一種痛苦,長期下去會形成心理問題。還有些同學和同學相處很不愉快,對於這樣的學生,家長要及時關注孩子精神、心理狀況。

2.自制力差的孩子不適合住校。這一點也是孩子住校的最大不利因素。雖然學校對宿舍都有嚴格的管理,但是對於一個玩心重的學生,對於玩手機、打遊戲,都會有足夠的辦法應對學校的檢查。除了玩手機,打遊戲,自制力差的孩子還會沾染上其他的不良習氣,比如早戀、吸菸、喝酒、打架等,這樣的住校就是在危害孩子的成長。家長也要及時的關注。

家長在孩子初中寄宿這個問題上,最好認真分析,慎重決定孩子的住校問題,選擇適合自己孩子的、有利於促進孩子成長的上學方式。


我家有學童


這要看學校的管理和校風怎麼樣了?如果學校封閉式管理,或者軍事化管理,校風比較純正,沒有那種校園暴力或者管理混亂的現象,可以考慮寄宿,這樣不僅可以鍛鍊獨立生存的能力也可以提高群體參與能力,大大提高情商,對以後進入社會有很大幫助,要適應群體生活。當然也有缺點,這樣會遠離父母,得不到父母的關愛和監督,比較隨意,散漫,如果自律性不強,很容易叛逆,學壞,初中是青春叛逆期,一個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尤為重要。還是要多多考慮。


戰狼霸唱


初中生寄宿學校,我個人認為有以下好處:

一是學生生活自理能力會提高。學生小學階段都住在家裡,衣食住行基本是父母或爺爺奶奶承包了,初中生住校以後,以上問題要靠自己解決,必須經過斷奶期,才能適應學校生活。

二是可以培養學生協作精神,提高適應社會能力。社會大學挍,學校小社會,每個寢室由不同家庭、不同個性的學生在一起,要彼此和諧相處,必須要克服各自不足,更好適應人際關係環境。

三是學生有更多學習時間,利用好了可提高學習成績。早晩自主學習或同伴互助機會多了,教師個別輔導時間也多了,對其學習是很有幫助的。

四是有利於培養學生個性特長。初中生學習任務較重,時間相對緊張,如果住校,學生會少了來往奔波,多出的時間可多參加一些興趣活動。

當然,住校生要加強管理,強化宿管職責,也要依靠學生自治,發揮好樓長、室長作用,避免發生校園暴力事件。


文昌雅士


對於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把利與弊分為兩個方面!

第一方面:我們得知道自家孩子的生活習慣,自律能力,作息時間,獨立能力等一系列問題進行綜合考慮!

第二方面:綜合考量,住校生“三點式”(宿舍、教室、食堂)的生活,看起來非常有規律。但是一個條件比較好的住宿初中,也只能提供至少四人一間宿舍。如果孩子自律性比較差,分到了紀律好、學習好的舍友,那當然是大好事。如果其中有一個“不良少年”,其他孩子會很容易學壞。也就是說,如果要寄宿,那麼學校選擇很重要!

如果學校離家很遠,或者對所在片區的學校不太滿意的家長來說,住校是個很不錯的選擇,能夠節約大部分路途中耽誤的時間。如果正好住在相對不錯的初中附近,建議不要因為一些莫須有的排名或者口碑捨近求遠,讓孩子早早“離巢”。

相信很多家長都想培養孩子獨立!“住校能夠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相信掙扎在“本地走讀還是外地住校”這個重大命題之初,很多家長最後是用這句話來作為“選擇住校”的最終理由。住校生到底有多大的自理能力,我想所有上過高中、大學的人都心知肚明。父母才是孩子自立自強的最佳榜樣,不要指望初中生通過互相學習能養成什麼好習慣。

所以沒有絕對的利與弊!對於自律能力好,但是成績平平的學生,可以在初中階段選擇住宿性學校。如果孩子平時在家就不怎麼讓人省心,建議還是不要幻想有一位未曾謀面的教師,能夠幫助解決困擾了你六年的“頭疼病”,脫離了父母的“緊箍咒”,離家在外更會讓人放心不下。最後,自律、勤學的學生,無論在哪裡都會出色,倒不如多陪伴他們幾年。畢竟,眼皮子底下最安全。

我是博遠老師,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





博遠老師


初中生寄宿是一件好事,有很多好處。

1.可以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現在很多孩子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甚至連衣服都不會洗,讓他寄宿可以培養他的生存技能,學會最基本的生活操作。

2.宿舍也是一個小社會,寄宿相當於提前進入社會,舍友關係和社會人際交往關係有很多相同點,你搞好了舍友關係,以後你進社會的人際關係也比較容易搞定。

3.寄宿可以節省來回路程的時間,時間就是金錢,多餘的時間可以讓你的孩子有充足時間來學習以及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陽江小哥


個人觀點,不是很好。

初中生住宿的好處是,可以提早培養孩子的自立自理能力。熟悉集體生活,更容易適應高中大學生活。一般寄宿制學校成績比較好。

那麼壞處呢?這個年齡的孩子自律能力很差,很容易被同宿舍的孩子帶壞(這個是有概率的)。寄宿一般是5天在校,2天在家,父母對孩子的瞭解關注會降低。孩子的教育是父母學校社會共同進行的,單一環境不是很好。有人會說還有2天在家,說實話這兩天回家寶貝的很,好吃好喝伺候著,關注點會偏,即使詢問孩子在校情況,孩子很多會撒謊應付。寄宿學校一般上課時間很長,而初中生又處於身心發展的關鍵期,壓力過大孩子能否承受?另外就是一些小問題,在校飲食,食堂飯菜是否合孩子口味,我見過很多寄宿學生食堂飯菜不吃或者吃很少一部分,倒掉去吃商店零食。

簡單列述一些觀點,結合自身情況考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