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摊牌:不只玩性价比,要涨价玩高端,对标华为P


雷军摊牌:不只玩性价比,要涨价玩高端,对标华为P/Mate与iPhone

2月9日,雷军转发了卢伟冰一条关于小米品牌的言论,并宣称要摆脱价格限制,做高端市场。

言下之意,并是玩性价比不是长久之计,我也要玩高端市场,玩顶级体验,做高端品牌。

雷军摊牌:不只玩性价比,要涨价玩高端,对标华为P/Mate与iPhone

雷总以前的小米发布会,非常喜欢与iPhone对标,以小米突出的价格优势,来显示碾压iPhone的性能。

随着华为P/Mate系列在高端市场的成功逆袭,小米要对标P/Mate了。毕竟,华为的成功案例摆在那里,不借鉴白不借鉴。

实际上,从红米品牌的诞生,以及Mix系列的试水,就能看出小米的野心,早不局限于性价比品牌。

毕竟这些年的硬件市场,没有以前那么好赚钱。所有的零件,生产等环节都非常透明,成本就摆在那里。性价比的价格战略,只能靠量来弥补微小毛利带来的薄弱。

卢伟冰和雷军的话,就表明了小米接下来的战略方向:

1.将性价比表示转嫁给红米,由红米承担性价比的品牌认知;

2.小米品牌认知,将从性价比,转型高端市场,向华为一样重塑高端品牌认知;

3.Mix系列作为探路先锋,小米10将成为转型的处女战。

雷军摊牌:不只玩性价比,要涨价玩高端,对标华为P/Mate与iPhone

主动放弃价格战的护城河,进行小米升级战,表明小米将不再便宜,将尝试打破原有的僵局,试图撕开新的战场。

实际上,玩双品牌甚至多品牌战略的手机企业不少,以前的中兴+努比亚、联想+乐檬等等。

但最后只要华为成功了。

华为成功的双品牌战略,在小米身上,是否能够成功呢?我们可以来回顾下华为双品牌战略成功的因素。

一、硬实力:研发、产品、供应链

1.研发

雷军摊牌:不只玩性价比,要涨价玩高端,对标华为P/Mate与iPhone

作为中国企业的骄傲,华为在研发上的硬实力是不可否认的,特别是硬件方面的实力。

麒麟处理器,就代表了华为在核心实力上的最大体现。所以华为才敢凭借自身硬实力,和美国打贸易战。

有着强大的研发实力,又重视研发投入,这样的企业在研发上面的竞争优势,是国内任何一家手机产生无法比拟的。

雷军摊牌:不只玩性价比,要涨价玩高端,对标华为P/Mate与iPhone

早在2014年,华为仅手机业务就投入了超过70亿元的研发费用。

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便是因为美国贸易战,华为未雨绸缪的自主系统研发浮出水面。

也是它还不是一个非常有竞争力的系统,但它代表了华为在研发上的重视与筹备。

2.产品

雷军摊牌:不只玩性价比,要涨价玩高端,对标华为P/Mate与iPhone

产品品质是一款产品能否长存下来的基础。

针对Android长时间卡、慢、续航减弱等问题,华为首次在Android中引入冷冻后台技术,甚至一度通过修改Android系统,来改善Android存在的很多问题。

2015年5月,荣耀更是为了让消费者放心,主动销毁了价值2000万受高温影响的手机。

雷军摊牌:不只玩性价比,要涨价玩高端,对标华为P/Mate与iPhone

经过多年努力,华为在全球最顶级的时尚之都巴黎、伦敦、米兰设立美学研究所,再加上覆盖全球的14个研发中心,36个联合创新中心。

年轻科技潮流的荣耀,稳重大气商务的华为P/Mate,再搭上无数的软/硬创新体验设计,让华为的品质消费者眼中站稳了脚跟。

3.供应链

早在2015年,华为并在英国、德国等14个重点国家建立了分支机构,构建全球化的供应链网络。

二、软实力:企业、品牌、体制模式

1.企业

雷军摊牌:不只玩性价比,要涨价玩高端,对标华为P/Mate与iPhone

说到中国民族企业在海外的门面,华为首当其冲。

原本的华为,更多的是在行业领域名声很响,但在普通民众中的知名度没有现在这么高。

随着华为消费级产品的延伸,特别是手机业务的快速崛起,加上华为近几年与大国之间的硬气较量(贸易战、芯片、5G等),让华为成为了大家心中的民族骄傲。

光“华为”两个字,就在大家心中有着不一般的分量。

2.品牌

不同于许多品牌用价格区分用户群体,华为的双品牌定位非常清晰,具有明显分界线。

荣耀,定位年轻用户,价格便宜,外观时尚,重娱乐体验;华为P/Mate,定位商务用户不同群体,价格中高端,外观沉稳大气,重商务品质感。

雷军摊牌:不只玩性价比,要涨价玩高端,对标华为P/Mate与iPhone

我在好几年前买过不足1000的荣耀,别人一眼看过去,都以为是几千元的中高端机。

雷军摊牌:不只玩性价比,要涨价玩高端,对标华为P/Mate与iPhone

一是,华为的双品牌战略产生了联动效果,二是荣耀对于年轻人的需求确实抓得很准。

加上华为其他方面的软硬实力结合,其品牌形象也愈加凸显。

3.体制模式

雷军摊牌:不只玩性价比,要涨价玩高端,对标华为P/Mate与iPhone

在内部,华为有赛马机制,鼓励内部竞争,认为自己找弱点,比被别人找弱点要好。

同时,华为在荣耀与P/Mate根据产品特性,制定了不同的发展模式。

华为手机,通过大力自建扩展线下渠道、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等传统方式来扩大自身实力,建立自身影响力。

荣耀手机,则是以互联网为主要载体,主要采用与各级经销商合作,共建线下渠道的轻模式。

华为手机,高举高打,慢步求稳,定位自己的中高端形象;荣耀手机,轻装上阵,快速扩散,形成自身不一样的品牌形象。

这两架马车,基于华为的综合软硬实力,并驾齐驱,给华为手机业务带来了中国市场乃至全球市场的快速增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