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號》票房21.87億,《阿凡達》票房27.88億,誰更有含金量?

看一看視界


你好,讓我來回答你的問題。

《泰然尼克號》和《阿凡達》兩部作品都很有含金量,都是劃時代的一部作品。

《泰坦尼克號》是美國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派拉蒙影業公司出品愛情片,由詹姆斯·卡梅隆執導,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凱特·溫斯萊特領銜主演。

影片以1912年泰坦尼克號郵輪在其處女啟航時觸礁冰山而沉沒的事件為背景,講述了處於不同階層的兩個人窮畫家傑克和貴族女露絲拋棄世俗的偏見墜入愛河,最終傑克把生命的機會讓給了露絲的感人故事。

一部1997年的作品,在2012重映《泰坦尼克號》第一次上映全球票房超過18億美元,是1997年至2010年間票房最高的電影。 《泰坦尼克號》在2012年4月4日以3D版形式再度上映,紀念泰坦尼克號沉船100週年,3D版上映後中國票房是9.87億元,北美票房5700萬美元,全球票房3.44億美元,總票房已達到21.87億...這些成績註定這部作品的不平凡。

《阿凡達》的劇情簡介

  戰鬥中負傷而下身癱瘓的前海軍戰士傑克•薩利(薩姆•沃辛頓 Sam Worthington 飾)決定替死去的同胞哥哥來到潘多拉星操縱格蕾絲博士(西格妮•韋弗 Sigourney Weaver 飾)用人類基因與當地納美部族基因結合創造出的 “阿凡達” 混血生物。傑克的目的是打入納美部落,外交說服他們自願離開世代居住的家園,從而SecFor公司可砍伐殆盡該地區的原始森林,開採地下昂貴的“不可得”礦。在探索潘多拉星的過程中,傑克遇到了納美部落的公主娜蒂瑞(佐伊•索爾達娜 Zoe Saldana 飾),向她學習了納美人的生存技能與對待自然的態度。與此同時,SecFor公司的經理和軍方代表上校邁爾斯(史蒂芬•朗 Stephen Lang 飾)逐漸喪失耐心,決定訴諸武力驅趕納美人……

  本片採用3D技術拍攝,共耗資5億美元製作發行,是電影史上最為昂貴的作品。本片榮獲第82屆奧斯卡最佳攝影、最佳視覺效果、最佳藝術指導等3項大獎。

兩部作品我覺得都有劃時代的意義,不能單論票房就能來比較兩部作品那部更加出色。




吉李大比


個人感覺《泰坦尼克號》更有含金量,原因有兩點∶

第一:票房

《泰坦尼克號》1997年上映票房就有18億美元,靠著2012年3D重映才有21.87億美元的票房。而《阿凡達》2009年上映票房27.88億美元,相差了十二年,票房卻差了不到十億,單票票價《阿凡達》幾乎是《泰坦尼克號》的兩倍,算上通貨膨脹等因素,《泰坦尼克號》的票房要高於《阿凡達》。

第二:內容

《泰坦尼克號》雖為災難片,但更多的觀眾是衝著傑克和羅斯的唯美愛情去的,幾乎所有觀眾都羨慕和渴望他們的愛情,都在影片最後為“你跳,我也跳”而感動的落淚。而《阿凡達》主要因為其第一部3D電影,而且場景做的也特別好,才有如此高的票房,單輪電影內容《阿凡達》除了炫酷的場景和稀奇古怪的潘多拉星球動植物並沒有給觀眾留下其他方面深刻的印象。

總得來說觀眾更多的是喜歡《泰坦尼克號》畢竟這部電影當年帶給很多情侶太多的美好回憶。




尿不溼影視


兩相比較,我個人還是覺得《泰坦尼克號》比較有含金量。

首先,《泰坦尼克號》比《阿凡達》早上映了十多年,那個時候願意去電影院看電影的人數肯定沒有後來的多,而且由於通貨膨脹,,我相信《泰坦尼克號》的票房並不弱於《阿凡達》。

其次,《泰坦尼克號》獲得第7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等11項獎。《阿凡達》 2010年,獲得第8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攝影和最佳視覺效果3項大獎;同年,該片獲得第67屆美國金球獎電影類-劇情類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2個獎項。從獲得的獎項來看《泰坦尼克號》也更勝一籌。

另外,《阿凡達》這麼高的票房,也有可能是因為沾了3D電影的光。





噼啪噼啪s


《泰坦尼克號》於1997年12月19日在美國上映,《阿凡達》於2010年1月4日上映。

1997年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維持在8.3左右,而2010年美元兌人民幣已經跌破7,維持在6.8的樣子。

簡單的乘法,97年泰坦尼克號的票房相當於181億元人民幣,而阿凡達的票房相當於189億元人民幣。

可以發現,如果按同期的人民幣來說的話,兩部電影的票房是差不多的。

我們再考慮到每年3%左右的通脹率,答案就顯而易見了——《泰坦尼克號》的票房的含金量更高。



雷子的空間


這兩個電影我都不是從電影院看的,不比較只說說我的感受吧。泰坦尼克是典型的好萊塢大片模式,從主題策劃到音樂,從特效到宣傳,都是完美演繹了好萊塢電影的製作模式。電影也很優秀,幾乎無瑕疵,主題有爭議點適合炒作熱點,音樂有史詩感,演員顏值在線,特效很震撼,拿到今天也是很優質的。

阿凡達的主題,對比泰坦尼克,哦,對不起怎麼又比較上了呢,不比較不比較啊。

阿凡達的主題,有點需要思考,不是單純看劇的時刻就能讓你落淚的那種,還是需要觀影后才能說出保護地球保護環境的重要性的,整體上說阿凡達的創意很新,人物造型也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但是劇情有尬點,不是特別完美,這也許還是科幻電影的統一問題:畢竟是想象來的,總會遇到脫離實際,或者有些劇情想象不下去了只能強行發展的難題。阿凡達的音樂也很優秀,但沒造成轟動效應。

打臉了,比較下吧哈哈:

泰坦尼克是下午茶的摩卡,品味的時候有苦澀有絲滑;阿凡達是草莓蛋糕帶著有點歪的櫻桃,時而清爽時而清涼有點甜有點滑稽。泰坦尼克是睡前的狄更斯的大厚本小說,一邊覺得舉著手累一邊感嘆人家文筆真好描寫手法真現實,是經典名著無疑了;阿凡達是最新一期的漫畫,摸著封面都覺得新鮮有意思想讀想再來包零食。泰坦尼克是今春必選款百搭風衣,內襯格子紋和外搭的絲巾圖案一定要整整齊齊的,阿凡達是逛夜市一眼看中的柳釘褲,沒試就買下了回來有點腰低了硌骨頭但保證明天穿出去賊帥的那款。


小方479


肯定是泰坦尼克號。不管是視頻網站,還是電視臺,播得多的還是泰坦尼克號。時間證明一切,話說頭兩年泰坦尼克號還重映來的。


雷電王2


這個要看你如何定義含金量了,是劇情,還是特效,還是演員的表現力,但是我覺得沒必要拿這兩部片子比較,就像是你用悍馬跟法拉利比,哪個車好,這個沒辦法去比,都是各類電影領域的扛鼎之作,不論從劇情,還是特效,還是演員的演技,都是無可挑剔的。

但是我個人來說,我更喜歡阿凡達一些,或許因為我是個畫面黨,哈哈哈,迴歸正題,阿凡達的特效,就算是放在今天的電影市場上,也絲毫不顯的落後,劇情什麼的更是沒的說,個人還是更喜歡阿凡達一些,泰坦尼克號也很棒,小的時候看,看不動什麼,就知道一艘船,撞冰山,然後沉了,等過了幾年,再去看,又看到了許多以前所未曾看到的東西,都是好片子。



Vulcan-


毫無疑問泰坦尼克號


混血王子2006


個人覺得肯定是《泰坦尼克號》。

畢竟

首先《泰坦尼克號》可是1998年拍的,而《阿凡達》是2010年拍的,相差了十幾年,但票房還能差不了多少,而且十多年前的物價能跟現在比嗎,那個時候《泰坦尼克號》的票房價值肯定跟《阿凡達》差不多才對甚至超越都有可能。

其次,電影的歷史意義不一樣。《泰坦尼克號》的愛情故事劇情方面都很好,甚至那個時候運用的特效也不差,這樣的經典愛情故事可以說無論在之前還是之後應該是寥寥無幾了,在影迷心中和世界電影史上可以說是一座里程碑了。而《阿凡達》在3D方面雖然可以說是開拓者,但在它之前也並非沒有過,而且它無論成久多大,說到底還是晚了十幾年,十幾年電影工業可想而知前進了多少。

最後獲獎情況來看,《阿凡達》獲得了奧斯卡獎最佳視效,奧斯卡獎最佳藝術指導,奧斯卡獎最佳攝影,而《泰坦尼克號》呢?

第七十屆(97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泰坦尼克號》它是美國電影史上迄今為止製作時間最長(五年),製作費用最高(二億五千萬美元),獲奧斯卡獎提名最多,獲奧斯卡獎項最多,票房最高的影片。在70年的奧斯卡獎歷史上,只有1959年的影片《賓虛》獲得過11項奧斯卡獎。儘管如此,它卻與四項表演獎無緣。

1998年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泰坦尼克號》共獲11項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編輯獎、最佳插曲獎、最佳音樂獎、最佳藝術指導獎、最佳攝影獎、最佳視覺效果獎、最佳音響獎、最佳音響編輯獎和最佳服裝獎。《泰坦尼克》1997年底公映以來,獲得巨大的成功,曾獲得金球獎的四個獎項。很明顯,不否認《阿凡達》的成就,但《泰坦尼克號》的電影成就還是比《阿凡達》高上不少的。





陽陽Vivian聊電影


有人說,泰坦尼克號是20年前上映的,應該計算通貨膨脹率!

理論上是沒錯,但是別忘了,泰坦尼克號的投資就是3億美元,即使擱在2019年也是絕對的大投資、大製作。況且《泰坦》當年實際票房是18億3500萬美元。而21億指的是多年的累計票房,其中也包括了2012年上映的3D重製版,在中國拿下了近十億RMB票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