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宗寵愛一生的張皇后,為何晚年名號被奪,弟弟被殺,淒涼離世

回顧歷史,品味經典,感謝支持青年講歷史。

明朝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深受廣大歷史迷們的關注。因為在朱明王朝不僅可以看到,高超的帝王之術,同時也看到了皇帝們的另一面,“天真灑脫”。生於帝王家,卻非帝王才。雖然說明朝皇帝們的興趣愛好有些廣泛,但每位帝王都有值得去稱讚的地方。明朝的明孝宗朱佑樘(cheng)就可以稱得上是明朝歷史上最完美的帝王,沒有之一。明孝宗朱佑樘在位期間,勤政愛民,廣開言路,革除弊端,還創造了“弘治中興”。

要說朱佑樘最令人稱讚的還是他的一夫一妻制。明孝宗朱佑樘是歷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實行一夫一妻制的皇帝。在他的眼中只有妻子張皇后一人,但就是這樣一個被明孝宗朱佑樘寵愛了一輩子的人。晚年生活卻淪落到名號被奪,弟弟被殺,淒涼離世。究竟發生了什麼?為何明孝宗朱佑樘的妻子,明武宗朱厚照的親生母親晚年生活會如此淒涼?

明孝宗寵愛一生的張皇后,為何晚年名號被奪,弟弟被殺,淒涼離世

明孝宗朱佑樘


一帝王家最幸福的女人

一個女人一生中最大的幸福莫過於有一個愛自己的丈夫,但對於生在古代的女人來說,這簡直比登天還要困難。尋常百姓家還好,如果換作帝王之家可能就是一生的悲哀,在《阿房宮賦》中有這樣一句,“一肌一容,盡態極妍,縵立遠視,而望幸焉;有不得見者”。這就句話就是描述宮中的女子期盼著秦始皇的寵幸,但是隻能遠遠的相望,看著皇帝的馬車漸漸駛遠。甚至有些人到去世都沒有沒有見過秦始皇,實在令人惋惜。可能這就是那個時代女子的命運,她們僅僅是歷史長河中的一粒微塵,是皇權下任人擺佈的木偶。

對於明孝宗朱佑樘的張皇后來說,遇到朱祐樘這樣的一位專情帝王,是他一生的幸運。明孝宗朱祐樘是明朝開國後的第九位皇帝,是明憲宗朱見深的第三個兒子,生母是為孝穆紀太后。童年時期,命運悲慘,因憲宗的萬貴妃痛失皇子後懷恨在心,導致宮中懷有龍種的嬪妃女子,都遭受到了迫害。

孝宗朱佑樘生母紀氏僅是宮中的卑微宮女,因偶然機會與憲宗相遇,最後誕下朱佑樘。朱佑樘出生後,在一眾宮女太監的幫助下,多次躲過萬貴妃的迫害。因此吃百家飯長大的朱佑樘從小就寬厚仁慈,十分懂事,登基後勤政愛民,勵精圖治。

明孝宗寵愛一生的張皇后,為何晚年名號被奪,弟弟被殺,淒涼離世

明孝宗與張皇后

張皇后是北直隸興濟人(今天的河北滄縣),父親張巒是國子監生,母金氏。出生並不高貴,但卻十分幸運地遇到了明孝宗。明成化二十三年二月,張氏被立為太子妃,十月,又被立為皇后。據記載,明孝宗篤愛皇后,不曾另納妃嬪。明孝宗朱佑樘不納妃嬪,獨寵張皇后一人,可能有兩個原因,其一,張皇后出身書香門第,家教還是可以的,史料記載,張皇后本人的性格比較活潑,對孝宗有足夠的吸引力和約束力。史稱張後“驕妒”。其二,就是朝中大臣謝遷的勸諫。

左春坊左庶子兼翰林院侍讀謝遷上言說:“六宮之制,固所當備。而三年之憂,豈容頓忘。今山陵未畢,諒陰猶新,奈何遽有此事?”


明孝宗寵愛一生的張皇后,為何晚年名號被奪,弟弟被殺,淒涼離世

明孝宗劇照

謝遷的意思很明確,皇帝選妃,理所應當,但是現在明憲宗朱見深的陵墓還沒有完工,皇帝服喪的草廬還是新的,這種情況下談選妃的事,似乎不太合適。而且孝宗號稱以孝治天下,還為憲宗皇帝守孝三年之制,立下了三條誓約,“三年不鳴鐘鼓,不受朝賀,朔望宮中素服”。經過這麼一說,明孝宗朱佑樘也就把納妃嬪的事情擱置了下來。

二夫逝子亡冷深宮

明孝宗朱佑樘與張皇后的恩愛故事,是世人皆知,二人猶如民間夫妻,同寢同起,吟詩作對,令人羨慕。而且張皇后也非常爭氣,為明孝宗生了三個孩子,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其中兩個早年夭折。還有一個就是後來的明武宗朱厚照,拋開朱厚照評價好壞不說,對她生母張皇后還是可以的。常言道,“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古代就是這樣子,母憑子貴,家族憑女子而貴。張皇后的家族都被明孝宗朱佑安排得妥妥的,全都是高官厚祿。七大姑八大姨,什麼女婿妹夫,舅姥爺,只要跟張家有關係的人都得到了封賞。

明孝宗寵愛一生的張皇后,為何晚年名號被奪,弟弟被殺,淒涼離世

朱厚照劇照


弘治五年三月,封壽寧伯張巒為壽寧侯,弘治五年六月,甲子 升授壽寧侯張巒勳階為特進光祿大夫柱國,歲加祿米二百石,封號仍舊賜誥券,並三代妻室封贈。弘治五年十二月,丙辰 命故壽寧侯張巒之子鶴齡襲封壽寧侯,並升通政使司經歷。高祿為本司右參議,祿,巒妹壻也。復升故壽寧侯張巒次子延齡為都督同知中軍都督府,帶俸。並升張嶙為正千戶、張嶽張麒俱為副千戶、張倫張純張恪俱為百戶錦衣衛,帶俸。嶙,巒義兄、嶽從弟、倫從侄、純餋子、恪義侄。麒之妻則巒妻夫人金氏之妹也。弘治八年四月,乙丑 敕封中軍都督府都督同知張延齡為建昌伯。弘治十六年九月,加太保慶雲侯周壽太傅、瑞安侯王源、壽寧侯張鶴齡、長寧伯周彧俱太保。進封建昌伯張延齡為建昌侯。

按理說丈夫兒子都是皇帝,而且都是最疼愛自己的至親之人。為何晚年會淒涼離世呢?俗話說,“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生老病死,是天命,誰也無法改變。但是不幸的是明孝宗朱佑樘死後,正德十六年三月,兒子明武宗朱厚照也駕崩了,享年三十一歲,關鍵是明武宗朱厚照還沒有留下子嗣。在張皇后與眾大臣的一番商議後,決定迎立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朱厚熜為帝。正德十六年三月明世宗朱厚熜入繼,張太后被尊為聖母,上尊號曰“昭聖慈壽皇太后”,同時尊他的親祖母邵氏為壽安太后。

明孝宗寵愛一生的張皇后,為何晚年名號被奪,弟弟被殺,淒涼離世

明武宗朱厚照

起初在追封皇考的封號時,明世宗嘉靖皇帝就與眾大臣們引起了不小的爭論。明世宗堅持要追封自己的父親朱祐杬為興獻帝,大臣們之所以會反對因為不合禮儀,畢竟嘉靖皇帝不是順位繼承,他的父親只是藩王。最後胳膊擰不過大腿,人家是皇帝想要追封自己的親生父親也在情理之中。張皇后起初與明世宗關係還好,但是日子一久。

嘉靖皇帝對張太后的態度就慢慢的變得淡薄了,後來嘉靖皇帝又尊封自己的生母祖母,對張太后更加囂張,十分不禮貌。如果有臣子上奏嘉靖皇帝就會降罪。後來張太后的弟弟犯了錯,嘉靖皇帝要降罪。張太后為了保住弟弟的性命,只好硬著頭皮,去求嘉靖皇帝。後來苦跪求情沒有結果,張皇后傷心過度就一病不起。最終於嘉靖二十年八月,這個被明孝宗朱佑樘寵愛一生的女人離開了這個世界。張皇后死後不久,嘉靖皇帝就處死了張皇后的弟弟。

明孝宗寵愛一生的張皇后,為何晚年名號被奪,弟弟被殺,淒涼離世

嘉靖皇帝劇照


三集幸福與悲劇的一生

關於張皇后的一生,可謂是喜憂參半,有人說她幸福,嫁與帝王,受寵一生,孝宗皇帝用了自己一生去愛護這個女人。也有說她是一場悲劇,身為大明朝的太后,經歷了夫逝子亡後,又親眼看著自己的親弟弟被定下了死罪,而自己卻無能為力。這世間沒有一件事,比逝去至親之人更讓人悲痛的了,歷史總是看起來平淡無奇,但讀過以後卻又讓人充滿了心酸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