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每天玩遊戲,是上癮了嗎?有什麼方法讓他少玩手機?

陳軍得


遊戲確實影響了我們的生活,我玩了好幾年的遊戲現在基本不玩。我的小表弟現在和你兒子一般大也是炒炒玩遊戲。我建議你讓他玩,但是得有時間限制,比如說只有週末能玩,一天就只能玩你規定的時間。同時可以跟他溝通必要時自己也瞭解瞭解知道他每天都在想什麼,遊戲進入我們的生活躲是躲不掉只要正視他合理娛樂他也不像網上說的像老虎,主要還是人的自制力。青少年本身就愛玩他身邊的同學朋友在玩他自己要不懂就會被人嘲笑,其實這就是為什麼這麼多人在玩。還有千萬別叫他去網吧。在家你起碼還可以看到在外邊就麻煩了。一味阻撓不會有好結果不管更不行。記得初中那會我也是開始接觸電腦遊戲,媽媽知道後說玩可以但是規定了時間並且不能影響學習。現在學習壓力大,學生玩遊戲其實有時就是逃避自己的責任,這與大人們打牌賭博是一樣的道理。


6619小哥哥


可能這麼建議不太妥當但我已知的最有效的就是把網斷了手機收了沒別的招。可能這麼做有點過分嚴重但這個最有效。你兒子以後的路還很長現在玩不管是有怎樣的藉口像是發誓絕對不影響學習什麼的。我就告訴你那絕對不可能不影響。我是從那種階段過來的戒掉很難但我真的做到了。家裡人都開心現在工作也不錯也自己在北京買了房子怎麼玩也不會有人管因為真的學習的時候很重要。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瓶子愛視頻


我女兒也是天天玩遊戲。

上癮不好忌了!

原因是陪孩子太少,旅遊,戶外運動太少。現在是非常時期,等疫情過後,一定讓孩子多運動,打羽毛球,游泳,爬山等。找到孩子喜歡的項目,持之以恆。

這些我都試過,我女兒對運動不太感興趣,現在學習聲樂吶,主要是調節情緒。

上課的路程比較遠,可以一路走過去,達到運動的目的。

運動是放在第一位的,身體夠健康一切才能上得去,快樂和自律才能上去!


美術程老師


大家好,隨著現在網絡社會的日新月異,各種電子產品數不勝數,別說孩子就連大人也都成了低頭手機一族,有事沒事抱著手機不放,一旦丟下手機或斷了網絡就像丟了魂一樣不知所措

那針對孩子玩遊戲應該怎麼做呢?

首先從環境下手,父母以身作則儘可能的不去觸碰手機,和孩子多做互動,比如聊聊學校的事情、同學之前的問題、有關學生或年輕人的最新信息或方向,亦或是家裡的親朋好友什麼的,引導孩子正確的時間觀念或價值觀,大環境下他就沒有多餘或無聊的時間去玩遊戲

其次看遊戲本身,如果孩子大一點可以講述長時間看手機對眼睛對身體的危害,其實現在很多孩子包括很小的學生都帶了眼鏡,除了先天因素外大部分歸罪於現在豐富的電子產品,過度依賴電腦電視手機也會三孩子厭惡書本甚至丟掉了最基本的讀寫能力,而且遊戲都是虛擬世界都是不現實的,沒有任何意義

最後根據孩子的性格用心引導,父母一味地強硬打罵沒有任何效果甚至還會適得其反,現在的小孩一般家裡都比較溺愛,尤其在爺爺奶奶、姥爺姥姥老人年輕尤為明顯,所以作為父母也要就事論事,不提之前不算老賬,細心講道理述利弊讓孩子從心底裡慢慢接受,也只有這樣效果才能明顯,而不是被強制鎮壓讓他叛逆越挫越勇

什麼事情都具兩面性,定時定量的看一些必要的信息或簡單的玩個小遊戲也是可以的,畢竟也可以開拓眼界長知識,也可以消除他們心中的學習壓力小煩惱,但凡事都要有度,這就需要父母的多用心多陪伴。個人認為孩子的性格養成包括他的幸福指數都是基於父母的良好溝通和長情陪伴,沒有任何捷徑可選

謝謝大家,希望有所幫助



唐山崔同學


  被孩子打電腦遊戲困擾的家長,這裡有份最理性的應對策略大全

  反省了自己,開始更注意多用溝通和引導的方式,制度也隨之做了些調整,比如我不再監督他,但他不能帶iPad進自己房間、必須在客廳使用電腦。兒子對很多方面的興趣也隨著年齡增長,向我提出了一些要求,我也做了一些調整,比如增加了他在電腦上社交和娛樂的時間。

  現在,在兒子違規的時候,我有時也會表達不滿、指出問題:“不是有規定現在不能玩嗎?”,有時表達理解和期望、心平氣和地說:“自控確實不容易,是嗎?沒事,慢慢來,下次再努力!”因為我堅信:溫柔的鼓勵遠勝於嚴苛的指責。別指望幾次交談或管教,孩子就老老實實一勞永逸。

  交流是一門藝術,與孩子的交流更是如此,需要用孩子能接受的語言與他們交流。有效的溝通不是想說就說,想做就做,而是要冷靜考慮時間、雙方情緒狀況、從什麼角度說、怎麼說、以什麼樣的切入點去說等等因素。也許需要等幾天找到合適的時機,這時大家情緒平和,你也比較有準備,孩子才比較能考慮我們的想法,這樣往往會事倍功半。

  3個方法之三:轉移注意力,引導孩子的興趣、強項

  在意志力的心理學研究中,孩子吃糖是個很著名的實驗,結論是在小時懂得自我剋制(不馬上吃糖),長大後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衝動和慾望,具有更堅強的意志力,從而更能成功。

  有意思的是,研究還發現,最能抵禦甜糖誘惑的,不是那些緊緊盯著棉花糖,運用意志去抗衡的孩子,而是那些東張西望、研究天花板或者門窗的孩子。轉移注意力是培養自控力的另一個好方法。

  在面對孩子玩遊戲的問題上,心理學有同樣的發現。遊戲和互聯網之所以有那麼大的魅力,其實在設計上是通過我們大腦的獎賞中心,提供即時的滿足和瞬間的刺激。所以,如果我們能夠讓現實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也像遊戲和虛擬世界這樣,就能重建正常的家庭生活。

  轉移注意力的方法有:

  ●發現孩子的天賦,引導電腦遊戲相關領域的興趣:比如電腦遊戲編程、機器人、做視頻、畫動漫,寫故事、音樂創作,甚至創辦遊戲


潤澤小蔣


兒子天天痴迷玩遊戲,時間長了,肯定會形成一種怪癖——上癮。這些可能也是新生代的一場災難。他雖有開發智力的作用,但長時間的痴玩,也肯定會直接損傷眼睛,會累垮身體,勢必影響兒子身心的健康成長。那未,怎樣引導他合理安排時間,學習翫耍兩兼顧呢?首先,要正確引導,切忌粗暴干預,給孩子心靈造成傷害。相信,孩子的良好習慣都是家長誇出來的。對此,平時要多誇孩子如何聽話,某某方面表現最好,父母最滿意,真是爸媽的小寶貝等之類讚美的話,啟迪他要聽話的心靈。其次,要幫助孩子制定出每天學習和玩耍的時間表,並敦促孩子嚴格執行,且長久堅持,形成習慣,其間還要經常誇獎孩子如此照章行事好極啦等。再者,要多安排時間,帶孩子去風景秀麗的地方去遊玩,陶治孩子情操。也可經常去少年宮,科技館徜徉,增添孩子的樂趣,廣泛獵取知識,激發孩子的求知慾,提高孩子廣泛的興趣愛好。讓孩子深深地知道,世界之大,樂趣眾多,不單單隻有網上游戲可玩。另外,若有興致時,也可給孩子猜猜謎語,做成語接龍,培養孩子良好地生活和學習習慣。這樣長久堅持,習以為常,孩子痴迷玩手機的頑疾就慢慢的被消除了。


馬現合


孩子玩手機上癮是正常現象,一般是因為孩子沒有其它事可做,或者對其它事不感興趣。適當娛樂還好,若孩子過分沉溺就需要父母做些強制,這在孩子還沒有足夠分辨好壞能力和自制力時候,是父母的責任所在。家長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帶著孩子經常參加一些活動,多出去旅遊,多讓孩子接觸一些其它的興趣愛好,比如音樂、舞蹈、書法等等,讓孩子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佔用掉孩子的上網時間,這樣可以降低孩子的網癮。

如果孩子現已涉網好久,已經沒有辦法管教了,就必須採納強制措施了,比方嚴格控制每天的上網時刻,對孩子進行監管,或送孩子去鄭州晨楓教育學校這樣的青少年教育學校,對孩子進行一段網絡隔離,強制戒網。

其實孩子的“網癮”問題,父母有很大的職責,假如在孩子的成長的道路上能多加的重視。讓他有正確的三觀和很強的自控才能,這些事都是能夠防止的。所以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蛋鴨小張


我對你的情況不明瞭,我可以分享一些我對此的心得,希望能有幫助。

1、遊戲的本質是什麼?遊戲是提供一個虛擬的環境,其中包括了規則、目標和謎題。

2、玩家如何會在遊戲中獲得快樂?玩家在達成遊戲目標的過程中,通過學習遊戲規則,來克服困難(謎題)最終達成了目標,大腦分泌多巴胺,從而產生成就感、快樂感。所以人們沉迷遊戲實際是沉迷於多巴胺帶來的感覺。

3、遊戲並不是獲得這種快感的唯一途徑。那為什麼孩子選擇了這樣的方式?問題出在遊戲之外。

4、我時常注意觀察周圍玩遊戲沉迷的孩子,常有如下特徵:

1、小小年紀,就有自己的手機,家長難以控制。很多時候大人陪著孩子,也只不過是家長拿個手機看,孩子拿個手機玩。其實這樣的情況根本不算陪伴。

2、家長比較忙,孩子鬧,給丟個手機玩去吧。一玩一個小時,兩個小時,甚至很晚不睡。最後壞了眼睛,還養成不好的習慣。這是家長把孩子推向了遊戲。

5、如何防止孩子沉迷遊戲

1、遊戲不是不能玩,孩子玩遊戲的好處是鍛鍊手眼協調能力、鍛鍊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鍛鍊面對困難不放棄的能力。但是要立規矩,控制每次玩遊戲的時間,限定遊戲類別。孩子儘量別玩網遊,只玩單機遊戲、休閒遊戲,動腦筋的遊戲。孩子自控能力差,最好不要讓孩子有自己的手機。我給孩子玩的遊戲,都是我自己玩過的,確認了可以玩的,比如小鱷魚洗澡、比如割繩子、還有一些動腦筋解謎類的。

2、提高陪伴質量。陪孩子一起戶外活動,一起體育運動,一起去看個電影,讀些故事給他講。能吸引孩子的事兒肯定不止遊戲一種,但是很多事孩子自己去不了。帶著孩子儘量不要看手機。哪怕帶著孩子一起玩一個單機的遊戲也好,關鍵是讓孩子體會到陪伴,體會到遊戲之外的樂趣,那自然就對遊戲的依賴少了。

3、在陪伴過程中留意機會,讓他體會到通過自己努力克服困難達到一個目標。這同樣能獲得成就感,跟遊戲的套路是一樣的。

4、孩子還是比較容易掰過來的。孩子是個種子,你給他提供什麼樣的外部環境,他就長成什麼樣。

5、要改變孩子,先改變自己。強掰不是辦法,先找到問題的根源,從源頭治理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動漫家星子


子不孝父之過,小孩的培養,不能間單的靠學校,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更重要,小孩的天性就是好玩,任性,特別是任性父母決不能放任!良好的習慣靠點滴積累,壞的習慣是父母的忽視,放任而造成,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關愛和付出!

孩子玩遊戲,是好事也是壞事,父母要正確引導,要把學習放在首位,其次就是強身健體,道德,法治教育等,一旦習慣於玩遊戲,必然影響其成長!

當然要改變孩子玩遊戲的不良習慣,不是粗暴和恐嚇,而是要有好的方法,比如、和學校老師一起來規範,規定孩子玩遊戲的時限,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開發有利於孩子身心健康的知識,如巜書法》,巜朗讀》等等。

父母千萬不能急於求成,要有耐心,功夫不負有心人,只要方法得當,孩子的不良習慣一定能得到改變!


老頑童007來了


遇到這種情況千萬別對他以命令或通諜式的口氣說話,會產生逆反效果。如果和你兒子溝通還正常的話,建議先搞清楚他在玩什麼遊戲,然後和他討論並參與,不會的誠懇向他請教,每天抽出一點時間陪他玩。這個時候你再和他說玩遊戲的危害他會聽的。並慢慢培養他參與到家務中,他也會願意的。建議可以試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