鴛鴦母親去世,賈母為什麼沒讓回去?

Mr卡季奇


鴛鴦是家生奴婢,就是說,她的父母也是賈家奴才!她的父母又在南京。那個時候,交通不方便,父母離的遠,奔喪主要是兒子的事情!還有一個原因,賈母事兒多,離不開鴛鴦!總合幾個原因,鴛鴦沒有回去奔喪!


花狸貓mm


《紅樓夢》中,鴛鴦可是榮國府的首席大丫鬟,是所有的丫鬟中地位最高的,鳳姐和賈璉見到她都得讓座。鴛鴦的母親去世了,賈母沒有讓她回去奔喪。母親去世,女兒不去守孝,這是不符合禮教的。為何賈母要這樣做?


鴛鴦身份卑微。元宵節,賈府在花園設宴,眾人都在那裡玩著。眾丫鬟婆子都在伺候著,獨獨不見襲人。賈母心中不高興,認為襲人拿大。旁人解釋說,襲人的母親去世,她在守孝。賈母不高興了,母親去世就不伺候人了?意思就是奴才是沒資格守孝的,她得時時刻刻伺候他的主子,伺候主子比什麼事情都重要。恰巧,鴛鴦的母親與襲人的母親是同時期去世的。


賈母離不開鴛鴦。鴛鴦寺後賈母,無微不至,盡心盡力。她非常細心,賈母吃穿一應經過她的手,在生活上,賈母嚴重的依賴鴛鴦,鴛鴦不在,她吃不下飯睡不著覺。

鴛鴦的母親,遠在南京,守著賈府的老宅。她是在南京去世的,京城距離南京太遠,鴛鴦又是奴才,賈母又離不開她,所以就不讓她回去守孝。


chen清英雅秀


原因挺複雜的。

1、

小說第四十六回,邢夫人為了給賈赦討鴛鴦打聽鴛鴦的父母,得知鴛鴦家裡的情況。

那邊邢夫人因問鳳姐兒鴛鴦的父母,鳳姐因回說:“他爹的名字叫金彩,兩口子都在南京看房子,從不大上京。

從中可以瞭解到鴛鴦的父母長年在南京。

鴛鴦所在的賈府書中交代在京都,大概就是北京。因為清代的京都在北京。為了躲避康乾時期殘酷的“文字獄”,曹雪芹對書中故事發生的時間和地點都做了模糊處理,但是跟據作者寫實的寫作風格,寫的一定是自己生活的年代——清代的事。

賈府的老宅在南京,也就是說賈氏家族是從南京後搬到北京,賈府老一代的奴才也都是南面的人。像鴛鴦父母的祖上很有可能就是南面的人,鴛鴦父母被派去南京看房子,死的時候正好也就埋在故鄉。

關於沒讓鴛鴦回去看看賈母是這麼說的:

“正好鴛鴦的娘前兒也死了,我想他老子娘都在南邊,我也沒叫他家去走走守孝,如今叫他兩個一處作伴兒去。”

鴛鴦的家應該就是哥嫂的家,但是母親又死在南邊,讓鴛鴦去哪裡呢!

如果去南京,北京到南京相隔這麼遠,一去一回起碼得個月期程,這麼長的時間賈母離開鴛鴦也不行。

如果叫鴛鴦回哥嫂家散散心,因為鴛鴦拒婚的事得罪了哥嫂,鴛鴦當時的話說得很絕,也不會再回去了。

伏侍老太太歸了西,我也不跟著我老子娘哥哥去,我或是尋死,或是剪了頭髮當尼姑去!

這應該就是賈母沒叫鴛鴦回去的原因,有點複雜吧!

2、

按理說父母死了,鴛鴦很應該回南邊盡孝,但終究是一個婢女丫鬟,不能在主人面前講究自己的孝道,就像賈母說襲人那樣:

“跟主子卻講不起這孝與不孝。若是他還跟我,難道這會子也不在這裡不成?皆因我們太寬了,有人使,不查這些,竟成了例了。”

賈母為鴛鴦做的,是在大年夜,讓鴛鴦跟同為失去母親的襲人說說話解解愁。

忽聽鴛鴦嘆了一聲,說道:“可知天下事難定。論理你單身在這裡,父母在外頭,每年他們東去西來,沒個定準,想來你是不能送終的了,偏生今年就死在這裡,你倒出去送了終。”

襲人道:“正是。我也想不到能夠看父母回首。太太又賞了四十兩銀子,這倒也算養我一場,我也不敢妄想了。”

本以為能為父母送終卻沒送終,本以為看不到父母回首卻看到回首,真是陰差陽錯,造化弄人!


似水流年sf


鴛鴦母親去世,賈母沒讓鴛鴦回去憑弔,我認為有三層原因。

首先,從禮法講,賈府裡有讓丫鬟出府盡孝的先例和習慣,例如襲人。但這是府裡對下人的福利。即使按照其他府裡習慣,不給下人這個機會,也是說得過去的。

其次,從現實講,賈母離不開鴛鴦。賈母親口說她的飲食起居離不開鴛鴦。我們不妨引申義一下,類比一下。如果一個公司離開某一得力干將將會造成公司巨大損失,那麼公司會不會輕易放人。

最後,做一個大膽的猜想,賈母對賈赦這個兒子對鴛鴦賊心不死有所不放心,鴛鴦回南京盡孝,來回時間太長,中間有太多機會給賈赦,難免有些不放心。把鴛鴦放在身邊還更加心安,一舉兩得。此條純屬個人猜測。

因此,鴛鴦母親去世,賈母沒讓回去,一是離不開,二是不放心賈赦,並且賈母自認為並不算太過分,才有如此結果。





秋陽lsl


鴛鴦的母親去世,賈母卻沒有讓她回去。我想原因大概有兩點。

第一,鴛鴦深得賈母歡心,她不僅心靈手巧,而且處事穩妥,尤其是在照顧賈母方面,可以說是盡心盡力。把賈母的日常起居,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照顧得非常妥帖。賈母不習慣別人的伺候,也可以說是她離不開鴛鴦的照顧。因此她不想放鴛鴦回家為母守喪。

第二,新鴛鴦的身份是賈府的家生奴才。所以在賈母眼裡,鴛鴦不是一個可以有自由的人。也就是在賈母眼裡,認為鴛鴦伺候自己應該是理所當然的,作為一個下人,她應該以主子的意志為轉移,不應該因為自己的事情而耽誤了自己本分的差事。

同樣一件事情發生在襲人身上,處理結果就是不同的。襲人母親去世,不僅可以放她回家守喪,而且太太還賞了40兩銀子。同樣是大丫鬟,待遇卻完全不同。可見賈母甚至把鴛鴦當成自己的私有物品一樣,而不考慮鴛鴦自己內心的感受。說到底,是賈母內心自私的一面的體現。



華滄海一粟


答:

鴛鴦,鴛鴦也算是賈母的心腹了。她在鴛鴦要被兒子賈赦強娶的時候,護下鴛鴦,並不是真心為鴛鴦打算,而是因為自己的“需要”。畢竟這是一個用起來很順手的“柺杖”。

鴛鴦母親去世時,賈母竟不準鴛鴦回去送殯舉哀,守孝盡心。我們甚至都不知道鴛鴦的娘死了。直到襲人的母親去世,在過節的時候沒出來伺候寶玉,賈母就說襲人“拿大”。王夫人和鳳姐解釋說,襲人的娘死了,熱孝在身,不便前來。

賈母道:“哦,原來如此,鴛鴦的娘前兒也死了,讓她們兩個一塊作伴去吧。”賈母說這話說的輕描淡寫,彷彿死了一隻貓。鴛鴦這期間根本沒離開過賈母,也就是說,賈母都沒有恩准鴛鴦回去為母守靈。何等自私冷血?

這一點上,王夫人比賈母強得多,雖然金釧是死於自己的行為過激。但王夫人當時也沒想到後果會這麼嚴重,之後,王夫人積極的贖罪和補救,厚葬金釧並且讓金釧的妹妹玉釧拿兩份工資。

襲人的母親死了,王夫人不但允許她回去守靈送殯,還賞了四十兩銀子,並體諒她熱孝在身,不到前方來伺候。同樣是自己的看好的丫頭,王夫人的做法和賈母的做法大相徑庭,令人欣慰。




默道18K


鴛鴦是賈母首席大丫鬟,賈母一應實務俱由她安排,在賈府丫鬟中地位很高,有些時候可以和鳳姐平起平坐,但在他她母親去世這樣重要場合,賈母沒讓她回去,其原因:

1、賈母確實離不開鴛鴦,每日起居飲食,一應奉承,貼心順意。如讓她去,來回行程,遷延數月,多有不便。

2、賈母心中丫鬟第一要務是伺候主子,無所謂孝與不孝。這從她對襲人的批評中可見一斑,身為封建大家族掌權人,等級制度根深蒂固。

3、鴛鴦自己的意願也不十分強烈。鴛鴦從小即為奴僕,和父母聚少離多。從賈赦欲娶她為妾這件事看她和兄嫂勢同水火,毫無親情,對家庭親情淡漠使她沒有強烈願望去和賈母爭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