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群年輕人,真的特靠譜!”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

在這次抗疫阻擊戰中

基層社區工作人員

黨員、團員、義工等

沒日沒夜地

堅守在抗疫一線

在龍華大街小巷

都能看到他們忙碌的身影

他們跟醫務工作者一樣

都是戰疫一線的“逆行者”

“这群年轻人,真的特靠谱!”

這些基層工作者也是血肉之軀

其中還有不少“90後”工作者

他們也有自己牽掛的家人

也害怕把病毒帶回家中……

但是

他們溫和而堅定地堅守著自己的崗位

“这群年轻人,真的特靠谱!”

阻擊戰打響後

龍華團區委、區義工聯立即制定

並下發了相關工作方案和指引

發佈“抗疫志願者招募令”

龍華區各街道也相繼組織成立了

抗疫青年突擊隊

挑選精幹力量,下沉社區

“这群年轻人,真的特靠谱!”

卡點體溫檢測

進出車輛詢問排查

社區居家隔離人員服務

很多人忙到連吃碗泡麵的時間都沒有

時常還會遇到一些不理解防疫工作的居民

……

為這次疫情攻堅戰

他們無私地築起了一道道“紅色屏障”

“这群年轻人,真的特靠谱!”“这群年轻人,真的特靠谱!”
“这群年轻人,真的特靠谱!”“这群年轻人,真的特靠谱!”
“这群年轻人,真的特靠谱!”

“這群年輕人,真的特靠譜!”

“这群年轻人,真的特靠谱!”

96年網格員:在疫情面前毅然拾起“接力棒”

96年出生的黃志穎

在許多同事眼裡還是個孩子

但在疫情面前

一夜之間他彷彿淬鍊成鋼

今年是他第一次不在父母身邊過年

春節期間

他選擇留在崗位上

“这群年轻人,真的特靠谱!”

黃志穎和同事到社區張貼通知。

黃志穎是龍華區福城街道桔塘社區的一名網格員,他還有另一個身份,即是龍華青年突擊隊的一員。他說信息採集和群眾工作,他很擅長,應該能幫得上忙,於是防疫站點總能看到他穿著制服穿梭的身影,登記、查找信息、電話跟進、入戶核實、幫助居民做好申報等工作一件不落。

“我做這些並不算什麼

我只是盡網格員的職責

加上我又是團員

這個接力棒我得接下並長跑下去。”

黃志穎說的“接力棒”

是因為他看到太多黨員、基層工作人員

義工們衝在前線

因此,他覺得他有必要拾起這一“接力棒”

以青年身份加入戰疫

和黃志穎一樣加入接力的青年還有很多。“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在區委領導和團市委指導下,龍華團區委火速集結一支支青年突擊隊伍,共召集了995名隊員組成了73支青年突擊隊。用社區老工作者的話來說,“這群年輕人,真的特靠譜!”這群小年輕全力協助防控一線任務完成,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期間社會民生,在這場戰疫中積極發揮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

社區青年突擊隊:小分隊多多,青年們各顯神通助力一線

圍合小分隊、數據小能手、跑腿小分隊

消殺小分隊、宣傳小旋風、滿天星心理諮詢小組

……

加入青年突擊隊後

不少隊員給自己的隊伍起了個可愛的名字

“这群年轻人,真的特靠谱!”

“我們圍合小分隊的優勢就是全手工,保質保量!”大水坑社區青年突擊隊一名在圍合小分隊的隊員打趣道。他所說的“手工”是指手工連接、手動拼合鐵馬——2月9日晚,深圳發佈消息要求所有小區封閉式管理,快速圍合城中村、非封閉式小區就成了圍合小分隊的重要工作。12小時、672個鐵馬、圍合大小路口57處,為了實現體溫檢測和人員登記工作全覆蓋,圍合小分隊們一刻也不停,只為抓緊時間將每一個鐵馬放置妥當。

“这群年轻人,真的特靠谱!”

圍合小分隊將自己的任務打趣為“全手工製作”。

而數據小能手,要面對的則是密密麻麻的數字表格——社區裡每天進出人員的資料體溫,回深人員信息,居民群眾行動軌跡,龐雜的數據此時此刻構成的正是防疫網絡的重要內容。“數據要快要準,少喝水少跑趟廁所”,為了將數據核實清楚,這個小分隊的隊員們待在辦公室裡,拿著人員信息表,電話一打就是好幾個小時。

“这群年轻人,真的特靠谱!”

數據小能手們每天面對著令人眼花繚亂的數據。

其他小分隊,更是在這非常時期“競技”起來——跑腿小分隊,原先是幫隔離人員跑腿買菜送快遞的,現在隊員們都在群裡“搶單”;消殺小分隊,隊員們已經習慣了隔著口罩都能聞到的消毒液氣味,常常比賽誰跑的樓層多;宣傳小旋風,線上線下齊聯動,昨天順口溜,今天小遊戲,今天是導演,明天是演員,他們比賽著誰的宣傳作品更朗朗上口……

疫情雖是殘酷戰場,但青年人卻以他們獨有的朝氣帶來了另一抹陽光。

“这群年轻人,真的特靠谱!”

接單,“配貨”,派送,平時連白菜多少元一斤的年輕人們卻為許多人走進超市“代購”。

醫療青年突擊隊:高感染風險中無聲堅守的鬥士

“你好,我們是龍華區中心醫院的醫生,按照要求,需要對您進行咽拭子採樣工作!”

“这群年轻人,真的特靠谱!”

龍華區中心醫院組織青年突擊隊員到居家隔離人員家中採樣。

2月12日早上7:30,龍華區中心醫院12名青年突擊隊員出征,以三人一組的形式分別開展入戶採樣工作,每組安排固定人員負責隔離住戶的採樣、洗消及核對登記。在接下來的全天時間裡,“三人小組”團隊穿戴著防護服,拎著檢測行囊,穿梭於每個隔離住戶進行採樣排查。採樣結束後,隊員們會對儀器設備及時消毒,嚴格保障每一個住戶的生命安全,全部樣本將送至指定的實驗室進行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集中檢測。

“这群年轻人,真的特靠谱!”

就在12日前幾天,龍華區疾控中心發出號召,招募青年人員對居家隔離醫學觀察人員進行上門採樣核酸檢測工作。消息一出,龍華區人民醫院、中心醫院、婦幼保健院積極響應,迅速組成了一支200人的“採樣突擊隊”,支援龍華區疾控中心開展上門採樣工作。

在團區委號召下,“採樣突擊隊”中的青年隊員組成青年突擊隊,衝在前方發揮青年先鋒力量。以龍華區中心醫院為例,首批青年突擊隊12名隊員均為26-32歲,平均年齡30.3歲,研究生學歷佔1/3以上,其中2名為青年黨員。

“这群年轻人,真的特靠谱!”

一天的採樣工作完成後,隊員們回到醫院累得直接坐在地上休息。

龍華團區委工作人員表示,黨建為引領,黨建帶團建,青年突擊隊在各級黨委的統籌安排下,與黨員突擊隊、黨員先鋒隊、志願服務隊相互銜接、協同配合,分清責任區、織密聯控網,構建黨員+團員(團幹)+志願者(社會組織)的工作力量,形成工作合力,築起社區聯防聯控“銅牆鐵壁”。

● 戰“疫”,我們一直在一起

● 好消息!深圳確診病例零增長

●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

晶報(記者 張丹珣 曾廣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