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热爱学习的你怎么又入了坑

警惕!热爱学习的你怎么又入了坑

作者/向蓝

疫情期间的同学微信群格外活跃,我看到热议话题主要有三个,一是动态播报防疫信息,二是时不时秀秀厨艺的,三是传递“宅家”学习资源的。

没想到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如此之高!看着他们拉伙结伴报名这个热点班、参加那个爆款课,我也选了个“小白理财速成班”,连当时班上总是逃课的山宝,也在群里不时晒出“直播获客带货”学习体会……

警惕!热爱学习的你怎么又入了坑

01 热爱学习的你,也报过这些班吗

再不学习你就落后了!甚至淘汰了!这是个信息爆炸、终身学习的时代,处处皆可学,时时都能学。何况是危机潜伏、焦虑弥漫的时候。

我进的这个“小白理财速成班”,从1月28日开班,每天至少要花2个小时看视频、听音频、做作业。第8天的时候,我退了群。

因为班长说“想要真正掌握实操技能的学员,可以交****钱加入进阶班,半年赚回学费”。所谓的“速成”,原来连“序章”也算不上。投入半年,乃至更长时间去学一个不热爱、不擅长的技能,不是我的本意。

我靠!8天的时间一晃而过,年度目标计划表里要读的书,还没时间好好看;要做的事,还没时间多想想......

花了钱的课半途而废,该做的事没进度,还愧疚着未能好好陪伴家人。我突然想起了一句话:低效率的努力,比懒惰更可怕!

这样的同伴却不是少数。想起去年支付宝年度账单刚出炉的时候,我刷了下消费记录傻眼了,买过那么多书,报过那么多班:好声音课堂、普通话强化班、演讲训练营、形象密码课、手机摄影实操课……

同学微信群里也是哭笑不得的吐槽,“哇擦买了这么多课啊,可我学到什么了我”、“我们是知识付费的韭菜吗”、“看得头疼,还是不看了”......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我们学过庄子的智慧,为什么还乐此不疲?

警惕!热爱学习的你怎么又入了坑

02 学习选择这3类,大多人会入坑

互联网时代以海量的信息传播着“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让无数人焦灼不安,使“热爱学习”的群体变得越来越大,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被各种“热点”带着走,从一个“坑”掉入另一个“坑”。

一旦碰到以下这3类选择,我们一定要引起足够的警惕。

第一、速成的:谁不想快点

人们总想着用最少的付出获得最大的收获,急功近利是人性的弱点。许多人不想错失涌现到眼前的机会:抄近道、一招灵、挣快钱的“速成法”,换来的是不断的试错和暂时的幡然醒悟。

比如减肥,明知“管住嘴、迈开腿”是铁律,许多人仍然愿意去试试“半个月甩肉10斤”;比如学英语,专家告诉你靠的是多读多听,许多人还是会选择轻松学习速成班。

记得吴军博士在《格局》一书中有个观点:任何能快速掌握的技能,都没有什么竞争力。

功夫没下够,用什么方法都是在浪费时间。急功近利,得不偿失。崇尚“速成法”成为“瞎忙族”的一大特点。

警惕!热爱学习的你怎么又入了坑

第二、全能的:大家都说好。

现在社会上一些“成功学”,也很容易让我们入坑。比如**明星代言的普通人逆袭必修课、比如**知名企业家教你轻松创业等等。

其实试过后,也不必有挫败感。因为适合人家的,并不一定适合你。有的人学了有用,并不代表你也需要它。

不要随大溜,拼劲全力去学人家都说好的,而是努力扎根对自己真正有用的。

第三、免费的:反正不吃亏。

很多人总是为各种免费、特价付出过多的资源和时间,比如双11买很多可有可无的东西,比如随时入单一些打了限时、限量免费标签的知识产品。省了就是赚了,没用也不吃亏。

算一算综合账,其实亏大了!近几年流行用“时薪”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也就是每小时的收益是多少?算一算自己的“时薪”,就不愿意用宝贵的时间去置换并不产生价值的东西。

时间是不可逆的,时间是容易忽略的成本。便宜的东西其实很贵,免费的东西贵得离谱。

谁都不希望花钱买的只是教训,谁都不希望一天到晚只是瞎忙。怎样学习才能摆脱低水平的努力?

警惕!热爱学习的你怎么又入了坑

03 要热爱学习,更要学有所成

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树林》一书中说到了努力与劳动的区别:所谓努力,指的是主动而有目的的活动。辛辛苦苦、拼死拼活地忙个没完,只是劳动。

竞争的时代赋予我们强烈的学习驱动力,却需要我们自己去摸索学习成长之路。学习一些高人的思维方式和有效做法,一定能让我们少走弯路。

第一、认知能力边界:在哪座山唱哪山的歌。

吴军博士还在《格局》一书中强调了认清自己能力边界的重要性。人贵在自知,知道自己能力的边界,在这个边界内最大化自己的收益。认清时代和环境,选择自己做事的方法和方向,就像“在哪座山唱哪山的歌”。

如今许多人的学习是追热点。看看网红能挣大钱,就去学抖音、学直播;发现逆商变重要,就去学心理咨询。

实际上,我们更需结合自己多年积累的优势,去找到在时代大背景下的胜出模式,而不是从0到1的学习和突破。

我是谁?我处于什么位置?我将来要成为这个行业怎样的存在?每一次选择都有机会成本,同一份时间,用来干这件事,你就没机会干那件事。决定一个人效率高低的,首先是把事做准确。

警惕!热爱学习的你怎么又入了坑

第二、坚持定时复盘:杜绝间断性自虐学习。

联想创始人柳传志使“复盘”脱离围棋领域,成为企业和个人提升的方法论。复盘,是对过去的事情做思维演练,避免重复犯同样的错误,从分析比对中掌握规律、校验方法、提升能力。

但凡有成就的人,都是复盘的高手。现在许多企业和个人,已将月、季、年度复盘作为常态。一些高能量的社群,甚至开始组织线上日复盘、周复盘,引领会员快速突破和成长。

比如我加入的三六五写作社群,每周复盘让会员自我反思4个问题:一是过去的7天,我创造了什么成绩?二是这些成绩是否与我的短期目标有关?三是创造出这些成绩的关键是什么?四是我怎样能做得更好?

通过复盘,能始终关注是不是聚焦目标和效率,通过系统化的学习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通过复盘,能及时觉察有没有往脑子里塞没用的东西,是不是做着间断性自虐,而不是持续性自律。

第三、做到及时止损:别让不甘心拖垮你。

股神巴菲特曾说:投资犯错不可怕,最重要的是不能连续犯错,要及时止损。

但是人们不甘心已付出的努力,总是盯着“沉没成本”,选择将错就错。比如为什么不愿意放弃听了一半的课,因为已经投入了时间;为什么一场电影看得打瞌睡也没有立即离开电影院,因为已经买票投入了金钱。

选择将错就错,将造成更大的亏损。没有及时止损,就是持续自损。发现自己不留神入了坑,不要想着挽回损失,立即跳出来,把损失限制在局部。

以结果为导向,以问题为导向,杜绝低效率努力,避免习惯性失败。热爱学习,更要学有所成。

当我们把“年度目标”贴到墙上,如果在左边加一条标语“时光不辜负每一份努力”,记得在右边放一个注意事项“切忌一再用错误的方式浪费大好时光”。

盲目的学习,是加速自我内耗。反思“做过的”,警醒“在做的”,聚焦“必做的”,实现“想做的”。用钉钉子精神,找对点,用上力,把钉子敲准订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