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姑村醫李買雲:願一生守護村民健康

除夕夜,剛剛和家人一起吃著年夜飯的會澤縣娜姑鎮石咀村衛生室所長李買雲,接到了鎮中心衛生院向他發來的一串名單和電話,稱由於疫情防控時間緊任務重,要求立即他對本村從武漢返鄉的學生和務工人員進行排查。

娜姑村医李买云:愿一生守护村民健康

李買雲立刻放下碗,按照名單入戶詢問登記信息。

“在這個大雪紛飛的夜晚,沒想到我們家的恩人還會親自到家裡瞭解一家人的健康情況!告訴我們疫情防護的知識。”石咀村張學明一家激動地對冒雪來到他家李買雲說道。

李買雲來到張學明家,張學明一家怎麼會如此激動呢?

那得從2017年初說起,村民張學明不慎跌傷致腦出血,雙下肢癱瘓,行動不便,長期臥床;其妻子付兆蘭,確診抑鬱症6年餘,三個子女,一個外嫁他鄉,一個在讀高中,另一個在讀初中。

意外發生後,該家庭生活狀況一落千丈,入不敷出,陷入困境。得知情況後李買雲,第一時間趕到張學明家中,在瞭解到張學明還患有合併高血壓病史,需要長期監測血壓、規律服藥,他便給張學明制定了一個治療方案,並隨時上門瞭解情況。一次偶然機會,他在新聞上看到上海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他隨即查閱資料,瞭解家庭醫生服務內容、對象等相關工作要點,當時會澤縣還沒有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他根據自學掌握的內容,結合基本公共衛生工作,上門開展慢病隨訪工作,提供健康體檢及每季度進行隨訪評估,擔起了“家庭醫生”的角色。2017年10月,健康扶貧政策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全面落實,張學明和妻子果斷選擇李買雲做家庭醫生。身份來了,服務卻沒有遲到;政策來了,醫療保障更全面了;措施來了,健康扶貧工作更細更實了,而李買雲,是赤腳醫生也好,還是家庭醫生也罷,“醫者仁心”的初心使命一直在路上……。

娜姑村医李买云:愿一生守护村民健康

除夕當晚,李買雲完成本村從武漢返鄉的學生和務工人員進行排查信息採集工作後,看了看時間才發現已經晚上10點多了,匆匆忙忙回家隨便吃了一點東西,又趕到衛生室將信息整理完善後才回家。

疫情期間,他每天堅持和村委會工作人員一起開展人員排查工作,切實保障抗“疫”戰友的生命健康安全,共排查出來自疫區的重點人員10人。疫情期間,他們嚴格按照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守土擔責的要求,對重點人員進行居家隔離觀察,觀察期間每天按時上門測量體溫監測其健康狀況,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報告,在觀察期滿後仍然電話追蹤其健康狀況。

娜姑村医李买云:愿一生守护村民健康

“我熱愛我的職業,雖然日子過得清貧,錢也不多,但我喜歡我的村民。”48歲的李雲買1993年畢業於曲靖衛校鄉村醫生專業,主動回家鄉幹起了“赤腳醫生”,妻子陳秀娟同樣是醫學生,在他的影響下,放棄在城市工作的機會和高薪工作,選擇與他在基層一起“戰鬥”。

一晃二十多年過去了,兒子李春虎在家庭的薰陶下,2019年毅然選擇報考了大理大學的臨床專業,第一個假期就在石咀村衛生室實習,立志做一名合格的家庭醫生,像父親一樣為村裡的鄉親提供基本醫療保障服務,做村民健康的守門人。

27年間,他走遍村子的每條小路,將健康送到村民家裡,成為全村5653名群眾的健康守護人。村裡大大小小的病症無不經由他的診斷,上至年邁老人,下至鄰里小孩。

“患者對我的信任就是最大的鼓勵,我願意一輩子為村民服務,做一名幸福的鄉村醫生。”被問及時,他卻靦腆地撓撓頭,黝黑的臉上露出笑容,樸實無華卻真誠地格外動人。諸多讚譽和標籤不敵這言簡意賅的幾個字,在他看來,村醫是他的職業,是他花了無數個晝夜鑽研的技藝,是責任和使命,更是他堅持踐行的人生信仰。

娜姑村医李买云:愿一生守护村民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