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符智庫:疫情不改網安產業上升發展趨勢

新冠疫情短期影響國內經濟,尤其是零售、餐飲等服務行業。但疫情不改網安行業上升趨勢,網安行業高速發展的驅動力並未因疫情而改變,網安市場存在較大需求空間。預計未來5年,網安市場將以25%以上的複合增速繼續增長。


No.1 疫情短期影響宏觀經濟,疫後重點將轉向經濟建設。


1、對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給中國經濟的影響,國內經濟專家研究數據顯示,疫情在第一季度給國內經濟帶來的損失超過1萬億,主要集中在零售、餐飲、娛樂、旅遊、酒店、交通、房地產等服務行業。中小微企業、彈性薪酬制員工和農民工受損程度較大。


2、與過去的非典、禽流感等疫情相比,新冠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可能更大。因為近年來國內的第三產業或服務業的佔比已經比過去高出很多。不過,由於國家疫情控制的動作迅速,疫情拐點有望在第一季度確認。


3、疫情過後的重點轉向經濟建設,政企客戶關注業務信息化升級(雲化、數字化轉型),網絡安全建設是信息化升級的重要保障和基礎,中長期利好網安產業高速發展。


虎符智庫:疫情不改網安產業上升發展趨勢

截止至2020-02-12 17:30:30新冠疫情數據圖表,數據來源國家衛健委官網


No.2 疫情對網安行業影響總體可控,中長期客戶需求不減


1、網安行業收入季節性特徵明顯,疫情短期或影響安全預算,中長期建設需求不會縮減。


相比其他服務行業所受到的疫情影響,網絡安全企業相對而言要好一些,因為安全行業銷售具有明顯的季節特性:第一季度在全年佔比小於14%。受疫情影響,企業客戶群短期內更關注業務可用性和連續性,疫情加大和促進了全社會對數字化轉型和信息化升級的需求。


綜合看來,疫情對網安行業影響可控。短期內疫情會影響客戶的預算,部分的安全項目投入可能會滯後,但安全需求不會削減,疫情結束之後很可能會追加安全預算。整體和長期來看,安全需求不僅不會降低,反而還會不斷擴增。


2、2019中國網安產業融資逆勢火爆,安全廠商持續受到資金青睞。


根據互聯網的公開數據統計:2018年,國內網安企業72家發生過融資、被併購及股權交易事件,累計交易金額67億人民幣;2019年,國內網安企業65家發生過融資、被併購及股權交易事件,累計交易金額200.6億人民幣,其中包含4起大額股權轉讓和投資(奇安信37億、美亞20億、綠盟22億、天融信8億)。


從融資額度上分析,綜合型的頭部網安企業,融資額度最大,被資本市場持續看好。科創板註冊製為中小型網安創企,提供了大額融資的彎道超車機會。國家安全市場被爭搶,國資紛紛入局網安企業,發生多起股權轉讓交易。互聯網大廠通過併購及注資的方式,補齊安全方案的短板。


虎符智庫:疫情不改網安產業上升發展趨勢


3、與宏觀經濟呈弱相關,國內網安市場未來5年保持25%以上年複合增速增長。


根據工信部 2019年9月發佈的《關於促進網絡安全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未來我國將“以服務國家網絡空間安全戰略需求為導向,主動應對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伴生的新風險,積極應對5G、工業互聯網、下一代互聯網、物聯網等新技術新應用帶來的新挑戰,…… 推動我國網絡安全產業高質量發展,為維護國家網絡空間安全、保障網絡強國建設提供有力的產業支撐。……到2025年,中國培育形成一批年營收超過20億的網絡安全企業,形成若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網絡安全骨幹企業,2025年中國網絡安全產業規模超過2000億。”


虎符智庫:疫情不改網安產業上升發展趨勢


參考第三方經濟機構的統計數據,預計國內網絡安全行業未來5年都將至少以25%複合增長率增長。宏觀經濟增速下降到6%左右,但國內網安市場增速與國家宏觀經濟增速呈現弱相關走勢,網安市場中長期增速韌性夠好。


虎符智庫:疫情不改網安產業上升發展趨勢


4、疫情未影響網安產業發展驅動力,產業中長期發展利好猶存。


網安產業發展的驅動力並未因疫情而改變。各類安全事件如數據洩露、勒索軟件、APT攻擊、網絡欺詐、網絡釣魚等持續爆發,安全事件驅動網市場持續增長。


國家對網絡安全愈發重視,各類安全政策、法律法規及行業標準極大利好產業發展。5G、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區塊鏈等新興信息化技術的行業應用普及,帶來客戶業務場景的變化,進而引發新的安全風險和安全建設需求。


虎符智庫:疫情不改網安產業上升發展趨勢


5、國內網安整體投入與國外差距較大,未來網安市場增長充滿想象空間。


當前,國內網安產業市場基本面足夠好,但網安市場在信息化佔比過小:IDC數據顯示:安全比例在1.7~2.8%左右。


隨著國家對網絡安全行業愈發重視,客戶安全意識逐步加強,網絡安全建設與信息化建設的投入佔比在逐漸增大,但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網絡安全整體投入差距還很大:根據美國聯邦政府2020財年網絡安全預算,美國政府網安投入佔比在19.8~25%。未來國內網安市場增長空間充滿想象力。


No.3 疫後經濟建設將帶來網安行業重要發展機遇


1、網安市場的大客戶群主要集中在企業級(ToB)領域。


尤其是涉及國家安全、行業安全的黨政機構及行業客戶,涉及公共安全的監管機構,網絡安全支出屬於剛性需求,將會較少受到疫情的影響。


網絡安全行業內很多企業是靠大集成項目拉動的,這些項目較少受疫情的影響而改變。因此,疫情可能帶來加速網絡安全行業的分化,平臺型巨頭企業會隨著疫情帶來更大的機會和空間。


網絡安全建設需求全景圖如下:

虎符智庫:疫情不改網安產業上升發展趨勢


2、疫情加速行業信息化升級,這一影響將涉及所有行業。


已有信息化基礎的行業會更加依賴信息化,將會繼續擴大信息化升級轉型的力度;缺少信息化基礎的行業則會重視和加大建設投入,這一過程是長期和持續的。


疫情帶來的新安全需求將圍繞數字化轉型展開,行業發展疊加多種新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如人工智能、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


疫情加速了行業數字化轉型,新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客戶對安全的遠程在線化、協同化辦公需求凸顯。傳統遠程辦公與新興遠程辦公最大的區別是對安全方案的重視與否。傳統遠程辦公缺乏對安全的足夠重視,受到新冠疫情的衝擊,安全的移動協同辦公訴求將成為政企數字化轉型的核心建設內容之一;同時,圍繞著遠程協同辦公的安全風險,客戶會更多考慮針對個人隱私合規與業務數據安全的防護、接入終端的安全防護、高級威脅防護等,以安全為核心的協同辦公方案將成為客戶數字化轉型升級的重要參考。


疫後經濟建設中,數字政府、智慧城市,在線招標、電子合同及簽章等場景的安全需求將大量爆發,雲數據中心的安全建設也將成為重點。


目前,各省都在加快智慧城市建設,網絡空間安全是核心也是重要保障。例如,上海市政府針對《關於進一步加快智慧城市建設的若干意見》中提出:智慧城市需切實保障網絡空間安全,增強關鍵信息安全韌度、提升信息安全事件響應速度、完善公共數據和個人信息保護、加大網絡不良信息治理力度等明確的網絡安全建設需求。


總體而言,疫情加速行業信息化的升級,中期安全需求將大量爆發,長期利好網安產業高速發展。


No.4 疫情環境下中小微網安企業面臨現金流壓力,應從三方面開展自救。


1、中小微安全企業短期受到新冠疫情影響較大。


中小微網安企業,具備安全細分方向的技術優勢,但缺乏廣闊客戶群及銷售渠道通路,受現金流限制。


疫情期間訂單可能不會取消,但延後的概率很大,回款也會滯後,中小微網安企業將會在短期內面臨較大的現金壓力。


2、網安企業在尋求國家扶持政策的同時,應積極自救。


一些短期困難的中小初創網安企業首先要爭取“活下去”,這樣才能有機會迎來中長期的行業利好。


中小微網安企業的自救可以從開源、節流與擴大合作三方面考慮:


虎符智庫:疫情不改網安產業上升發展趨勢


開源主要是短期內擴大資金入口、提前做好業務培訓、充分利用好扶持政策。


節流則考慮業務聚焦,提升細分領域產品及技術優勢、提升人效。


擴大合作是指安全中小創企可考慮與業內綜合大廠積極合作。客戶業務場景的安全需求過於複雜,專注細分領域專注的小廠商缺乏整體方案的實力和銷售渠道,需要重視並加強與能夠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和業內豐富資源的頭部安全公司合作,提升整體抗風險能力。


網安企業既需要正視疫情帶來的短期挑戰與壓力,更需要結合自身優勢和數字化轉型的趨勢,在多變的環境中尋求突破和發展的機會。


(本文基於2月11日創投平臺“安全創客匯”的藍信直播分享整理)


虎符智庫:疫情不改網安產業上升發展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