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做了個互聯網平臺,正在招商家入住,有什麼好方法能讓商家快速入住?

劈柴院i


現在的互聯網平臺已經不是10年前了,單純依靠免費基本無法吸引到商家。我們如果想要商家入駐,那麼首先應該站在商家的角度來思考問題,而不是站在平臺的角度,想我怎麼能夠空手套白狼。

如果我們是商家,我們關心什麼?

我們想要招商,自然先要把自己想想成為商家,然後用公司的運營策略來說服自己,如果你是商家都不願意入駐,就別去招商了,還是在家想運營策略吧。

那作為一個商家,第一目的自然是想要賺錢的。對於商家來說,入駐一個平臺也是有成本的,我需要進行我在這個平臺的商品或者店鋪的維護,有訂單來了,我需要進行操作,需要一個專職的人員投入。

那麼能夠我入駐平臺後,每天的單量能夠達到多少?平臺的現有流量是多少?準備怎麼推廣?前期用於推廣的資金是多少?入駐商家前期入不敷出的情況下,有沒有補貼政策?這些都會是我非常關心的問題了。作為一個商家,我可以不賺錢,但是我沒有必要為了一個別人的平臺去虧本。

如果我們能夠一一為商家解答這些問題,那麼自然就有可能有商家願意入駐。

有了問題,自然就需要答案了,怎麼來設計這些答案呢?

在設計答案之前,我們首先要明白,現在的商家已經非常的熟悉互聯網了,說不定比你還熟悉。因為各種互聯網平臺都可能忽悠過他們入駐。因此,別把商家當傻子,多一些實際的點,少一些畫餅的策略。

當我們流量是零的時候,怎麼吸引商家呢?

對於很多新興的平臺,剛開始的時候,流量就是零,這時我們去忽悠商家,商家也不是傻子,不會因為你隨便的一兩句話就入駐。這時,我們可以和商家達成一個協議,例如:3個月的保底銷量策略,如果平臺3個月沒有達到和商家約定的銷量,那麼平臺需要支付一定數額的補償金。這樣,平臺能夠在前期匯聚一定數量的商家,有了貨還好做平臺的推廣。

當然,如果自己有實力,也可以先自行成立一個團隊,先期推出一些自營商品,這樣來獲取一定的流量後,再邀請商家入駐,難度會更小一些。當然,這種需求設置一個單品策略,就是商家如果經營的商品品類,平臺不能去做,避免既當裁判又當運動員,商家會覺得平臺就是準備讓他們做出流量以後就踢開商家自己做。

當然,在招商的時候,還是需要為商家描述一個美好的未來的,沒有一個商家會願意和一個一毛不拔的平臺合作的

因此,我們要設計好我們的發展策略,就好像一個線下的商場要招商一樣,需要提供什麼停車免費啊、推廣活動這些,吸引消費者來光顧。那線上的平臺也一樣,要想好自己準備怎麼推廣自己的平臺,預計投入多少,能夠產生多少流量,這樣商家才可能入駐。

如果想要獲得用戶流量,前期送券自然是最簡單直接的方式,註冊就送50無門款代金券,消費50就可以使用。並且和商家談好,如果是用券消費的,商家也需要有一定的投入,從而吸引用戶,也是為商家的品牌做宣傳。

當然,就算這樣,還是有很多商家不會願意入駐的,我們就需要考慮找一些本來就有線上銷售經驗的商家,然後,不需要他們投入人力,我們來代為維護網上數據,然後線上的結算週期壓縮的方式,來吸引商家。

要知道,線上平臺的結算一定是商家非常關心的點。我的東西賣了,平臺多長時間能夠把錢結算給我。很多的大電商平臺,都會收取保證金,因此可以做到即使結算。但是一個小平臺,想要做即使結算基本不可能,收保證金就更不可能了。

因此,結算週期如果能做到T+2或者T+3,就已經非常不錯了,這也是可以作為一個亮點來吸引商家。

當然,這些都只是一些淺顯的招商點,如果還需要更深入,那麼就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


會技術的葛大爺


關於你這個問題,我們不妨換個角度聊一聊。

首先商家為什麼入駐?入駐以後對商家有什麼好處?作為一個商家,關心的肯定是,我入駐你這個平臺之後,你能不能給我帶來業務的增長?

如果能有增長,哪怕我賺的錢,分給你平臺一部分,都沒有關係。如果沒有增長,那我入駐你這個幹嘛?浪費時間嗎?

所以你們的核心是,得讓用戶相信,人家入駐了能給人家帶來什麼?如果光是說平臺免費的話,那這世界上免費的東西多了去了,憑什麼跟你玩?

免費不是價值,帶來增量才是價值。

我是 ,四年社群老炮

喜歡撩社群,聊營銷,探索新零售


寶大史聊社群


公司做了一個互聯網平臺,讓商家入駐,我不知道你指的是哪一類型的互聯網平臺。如果是像淘寶一類的,首先你公司的這個互聯網平臺一定要有流量。如果沒有流量的話,其他三家入住也是沒用的。

真正要做好一個互聯網平臺,首先流量是第一位的。為什麼抖音聽頭條之類做內容的。他不先做電商。而是有了內容,有了流量之後,才開始涉足電商。涉足電商之後,很快那些作家,頭條作家就開始轉型為電商。

如果你是做互聯網平臺,我想你應該要想到一個很好的方法,先讓你的互聯網平臺擁有流量和粉絲。

淘寶當年之所以能做到,是不是因為他的流量很大,而是因為他做的很早。而且他在很多小平臺上做了廣告,小網站是做完全形成了廣告封殺。

如果你是純粹的互聯網平臺,就像團訓那樣的公司,直接投的話也搞不起。

現在像抖音頭條開設了櫥窗,他們是擁有了大量的粉絲之後才形成的一個電商群落!

所以你們公司做互聯網平臺,我想知道你們公司究竟有什麼實力,他靠什麼去牽著他的粉絲,讓別人來關注他的平臺。

我的建議是你做一些特別專業的網絡知識平臺。

當一些特別專業的知識人群進駐到平臺之後。你就可以開始將這些人轉化為網商。但是現在這樣做也沒有必要啦。因為互聯網真的是一個太大的市場,這片肥沃的土地開發還不到0.5%,互聯網有太多的發展空間。

如果你的公司真的很有錢,你是你們現在需要的不是發展互聯網平臺,而是去尋找人才。

人才才是生產力。只有人才才能創造出無限的價值。如果你實在要做互聯網平臺,我有一個建議。這個想法是我設想了很多年的一個想法,最近才有了頭去,我希望這個想法對你的互聯網上創業能夠有所幫助。

現在很多平臺都開始做付費。然而我們可以做免費。

這些免費的內容關聯到付費平臺上。給付費,平臺找流量。

很多付費平臺顯示內容20%或者5%。

我們的平臺就可以給這些付費平臺顯示更多的內容,顯示35%到75%。

35%到75%,按照內容的不同和內容的重要性去定。

把剛需拉到我們的網站上來。通過這樣的渠道就可以做知識付費,賺取差價。

如果是要賣商品。我們可以聯繫很多廠家。我們的網站可以專門做試用裝。通過我們的平臺可以適用所有的商品,而且免費包郵。從而吸引很大一部分客戶群體。最後將客戶群體升級,加廠家商家升級進行我們的社群銷售。

有一部分客戶群體之後試用商品也可以分級。實行會員制。加收會員費,高級會員享受高級商品的試用,考級產品是指價錢稍微貴一點的。

會員費又跟商品的價格聯繫起來。那爸爸,總之按照這套思路去做,先圈粉在做客戶群體升級。


何老師vlog


建議先為入住了商家大量宣傳,做好引流推廣,提高商家轉化率,其次,協助商家做好客戶回購,人氣做起來了,入駐率就起來了


用戶100886596670


在會員企業交流中,歡迎這位互聯網創業人對接資源


匯眾天下張振


先想想你這個互聯網平臺是解決了目前現有交易場景中的什麼痛點沒有,如果沒有解決到什麼問題,那要做起來就是非常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