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寶寶會粘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嗎?

舒小蔓


我感覺自閉症寶寶不會粘著任何人。由於她們存在很嚴重的社交障礙,對人對事都漠不關心,即使對和她朝夕相處的親人,也不理不睬。很多自閉症孩子沒有眼神對視,更不會對著大人的眼睛說些什麼,更談不上粘哪個人了。我女兒就是這種情況,從3歲到6歲,我一直和她在外做康復訓練,可以說母女二人相依為命,按說應該很粘著我,可是不是的,任何人去牽她的手她都會跟人走。所以在外的日子裡我都是緊握她的手,一刻都不敢放開,現在也是,只要在外邊路上,不管她多大,我都緊牽她的手,就怕哪一天她會走丟。

當然我只是結合我見到的自閉症孩子說了一下這種情況,至於有沒有特別粘自已親人的我不太清楚,我覺得自閉症孩子能粘著自己的親人也是好事,起碼她應該知道那是她的親人!


星星也閃亮


前幾天,也有家長提了一個疑惑:孩子比較粘人,這正常嗎?要怎麼幹預訓練,怎麼改正呢?這個問題,反映了很多家長的情況,當孩子患有自閉症時,總覺得自己孩子哪裡都有問題,許多行為都需要矯正,其實這是焦慮的表現。


首先要強調的是,需要改變的永遠是問題行為,也就是超過正常頻率和強度過大,有妨礙性後果,這樣的行為才是問題行為需要去改變。如果一個孩子只是做出年齡階段會有的行為,那麼這並不是所謂的“問題行為”。


然後我們回到問題上來,所謂的粘人不粘人,其實不是自閉症孩子的問題,家長切不可因為孩子身上的某些自閉症的孩子會粘人嗎?自閉症孩子會粘父母嗎?


其實每個孩子的性格情況都是不同的,自閉症的孩子也會粘人。粘人是小孩的一種非常正常的表現,從心理學角度來說,說明建立了安全的依戀關係,即孩子覺得在父母面前是安全的,快樂的,他們渴望得到父母的關注與愛,當他們面對陌生的,危險的情景的時候表現出來就是粘人。


孩子為什麼會粘人?

孩子粘人是渴望得到你的關注的表現。

心理學研究指出,當孩子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的時候,如果他們與父母建立了良好的依戀關係,那麼他們會以父母為中心逐漸開始外界的探索,而如果孩子沒有與父母建立安全的依戀的話,那麼他們一般有兩種表現,第一種是抓住父母手腳不放,另一種是一個人退縮在角落裡。自閉症孩子比一般孩子更加敏感,容易受到傷害,可以說父母是孩子唯一信任的人,所以會出現粘人的現象。

而其實自閉症孩子粘人的行為大體來說是好的。粘人其實是孩子尋求關注的一種表現的,至少說明他與被粘人者的關係是親密的,所以粘人可以說是封閉的心門的一扇窗,家長們要好好利用。然如果過於粘人,那麼家長們就要想一想是不是對於孩子過於寵溺,以至於剝奪了自閉症孩子自我表現的機會,進一步損害了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孩子粘人怎麼辦?

要多與孩子溝通,鼓勵他們與外界交流,要溫柔的清楚明白的告訴他們,為什麼不讓他們粘著自己不代表自己不愛他了,恰恰相反這是愛他們的表現。

可以給孩子樹立積極的榜樣。讓孩子跟那些情況相似的,但不可操之過急,帶給孩子壓力。


如何減輕粘人行為?

A、要有耐心,逐步創建開放的環境,讓孩子有跟外部世界聯繫的機會,比如鼓勵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B、當孩子表現出不粘人行為的時候即給予強化,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是實物,一步步鼓勵孩子,鍛鍊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


優加學院


據資料統計,自閉症多發生於男孩身上,且約3/4的孩子伴有明顯的精神發育遲滯,部分患兒在一般性智力落後的背景下某方面具有較好的能力。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寶爸寶媽們一定要注意分辨,孩子有可能只是內向不愛說話,切忌自以為是地認為孩子患有自閉症。


但是,對於確實患有自閉症的孩子來說,父母、甚至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一輩在他們心中的形象往往比較模糊,或者說趨向於陌生人。


而孩子畢竟還小,絕大多數人的內心都是敏感且脆弱的,父母如果在孩子的情緒出現較大波動的時候過於忽視孩子,漸漸地孩子會逐漸在內心和父母築起一道牆,變得內向不愛表達,什麼事情遇到的第一時間就選擇隱忍,久而久之,當遇到某個觸發點激發了孩子的負面情緒,結果可能非常糟糕。而此時,父母一般的噓寒問暖已經難以再到達孩子真正的內心世界,因而孩子把他們就會當做陌生人了。


另一種情況是父母過於嚴苛,在這類孩子心中,父母的形象就是山中猛虎。父母的嚴加責罵甚至大打出手,孩子幼小的心靈哪裡承受得了,或許一次兩次還行,到了後面,就會產生強烈的畏縮心理,久而久之和父母間的關係,也還是會逐漸走向冷漠。


對於確實患有自閉症的孩子,需要寶爸寶媽格外多花一些時間陪伴孩子,起碼,在孩子痊癒以前,他們才是你的“第一事業”。無論是父母太忙碌抽不出時間走進孩子內心;或是對孩子的成長過於急切,希望孩子能夠一步登天,都是在害孩子。


正向教育


真正自閉症是不會黏任何人的。

如果孩子會粘人,對家人有依賴,又沒有刻板行為,請放心,孩子不是自閉症。

而大人們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陪著孩子一起成長,帶著孩子出去玩,出去接觸大自然,接觸其他小朋友,多教孩子的認知。孩子還小,學東西肯定沒大人快,那麼就耐心慢慢地教,一遍不會就兩遍,兩遍不會就三遍,一直教,教到孩子會為止,當然這個教,不是說就傻坐那連續不斷地教哦。是日復一日地教,因為孩子在成長,可能今天不會明天就會了。大人一定不要心急。

在保證孩子的安全的前提下多讓孩子自己去摸索,然後適當示範引導。孩子哭鬧多安慰他,多哄哄抱抱他。


林小塊


我兒子快三週了,有自閉傾向。在家裡跟媽媽外公外婆都很親近。會叫爺爺然後趴在他腿上撒嬌。會親媽媽,會找外婆玩,在家裡很正常。也願意交流,就是在外面比較無視陌生人,跟熟悉的小朋友可以玩,跟陌生小朋友玩不起來。


善善善善1


每個自閉症孩子的症狀都不一樣,他們同樣是有感情的。但是他們不知道該怎麼表達。這就需要父母親人們更多的寬容、耐心和愛。自閉症的孩子更多的是在考驗父母。如果父母從容淡定,努力學習各種訓練技能,孩子可以走出來融入到這個社會中。孩子可以走的多遠,關鍵看父母。所謂一份汗水一分收穫。願天下的自己都擁有一對慈愛耐心又用心的父母。


紅葉zhy


這要看誰帶的寶寶,亦或者寶寶跟誰親。自閉症的寶寶都會比較認人。多跟寶寶相處。多帶他去人多小朋友的地方玩。


ck餘


看相處模式吧,有些自閉症寶寶雖然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帶,但由於經驗問題,可能在和自閉症寶寶相處過程中有少許的摩擦,所以有些不太粘,相反的和爸爸媽媽之間,有科學的育兒經驗者,更能深入的觸動寶寶,所以也會粘他們。

發現孩子有自閉傾向的話建議還是先帶孩子去好好的檢查,早發現早治療。


親寶聽


感覺是誰帶的多,他會比較粘誰。

朋友的孩子二歲多,檢查有自閉傾向,平時媽媽帶他多,比較粘媽媽。自閉症孩子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不會跟別人交流,需要父母更多的關愛和呵護。

早期干預治療,可能會緩解孩子的社交恐懼吧。每個孩子都是天使,自閉症孩子也是天使,我們全社會都要行動起來關心呵護這些特殊群體的孩子。


教育靜待花開


不一定的。誰帶誰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