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研究:源自蝙蝠的病毒為什麼如此致命?

科學家通過以往多項研究已經發現,導致非典、中東呼吸綜合徵、埃博拉以及新近發生的新冠肺炎等嚴重傳染病的病毒都與蝙蝠有關。源自蝙蝠的病毒為什麼如此致命?美國《eLife》雜誌刊登一項最新研究表示,蝙蝠強大的免疫系統可促使病毒更快複製並增強毒性,一旦傳染到只具有普通免疫力的哺乳動物(包括人類)身上時,病毒就會造成致命性破壞。

美国研究:源自蝙蝠的病毒为什么如此致命?

為弄清蝙蝠的快速免疫反應如何影響以其為宿主的病毒,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研究員卡拉·布魯克博士及其研究小組對兩隻埃及果蝠和一隻非洲綠猴子展開了細菌培養實驗。當受到模擬埃博拉病毒和馬爾堡病毒攻擊時,蝙蝠細胞因干擾素的早期預警,可成功地隔離病毒感染;而根本不產生干擾素的猴子細胞,則會被病毒迅速擊潰並殺死。

研究人員通過蝙蝠免疫系統計算機模型實驗發現,一個強大的干擾素系統可永久性啟動機體免疫系統,以抵禦病毒,使細胞受到保護,免受感染。正因如此,病毒可在宿主體內持續生存,同時得以提高複製率,更快繁殖。這使得蝙蝠成為一個獨特的、快速繁殖並高度傳播的病毒庫。儘管病毒不會傷害宿主本身,可一旦擴散到包括人類在內的其他動物身上時,就會給新宿主帶來高致死性結果。此外,作為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蝙蝠在飛行中的代謝率會提高到同樣大小的齧齒動物奔跑時代謝率的兩倍。其免疫系統產生的干擾素α能幫助蝙蝠清除自身飛行活動和高代謝率導致的破壞性炎性分子。

布魯克說:“蝙蝠面臨的環境威脅正在加劇,這可能會增加人畜共患病的風險。”他告誡人們,破壞蝙蝠棲息地會導致蝙蝠壓力倍增,使其在唾液、尿液和糞便中釋放出更多病毒,從而感染其他動物。

頭圖:人民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