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孩子有這三方面異常,是自閉症的信號,家長要提早進行治療

經常有父母說:“我的孩子不愛說話,也不喜歡和其他小朋友玩,是不是有自閉症啊?”“我兒子經常一個人玩積木,一玩就是一整天,他是不是有一點自閉啊?”

發現孩子有這三方面異常,是自閉症的信號,家長要提早進行治療

“自閉症”這個詞開始變得流行甚至氾濫起來,孩子不愛說話、不愛參加集體活動等,就莫名其妙地被父母貼上“自閉症”的標籤。殊不知孩子在這種標籤下就真的成了自閉症兒童。

被貼上標籤的孩子,絕大部分並沒有任何問題,有的孩子只是比別的孩子安靜一點,並不是自閉症。

發現孩子有這三方面異常,是自閉症的信號,家長要提早進行治療

咪咪快2歲了,但她還不會說話,經常用尖叫來表達自己的各種情緒。一旦有什麼事情不合心意,她就會歇斯底里地哭,一直哭到沒有力氣為止。在日常生活中,她喜歡圍著茶几跑圈玩,但很少和家人交流。即使媽媽帶她去遊樂場,她也不願意和其他小朋友接觸,有時小朋友靠近她,她就會哭。咪咪不僅不願意跟別人交流,有時爸爸媽媽當著她的面跟其他人聊天,她也會用哭來表示反感。

發現孩子有這三方面異常,是自閉症的信號,家長要提早進行治療

媽媽懷疑咪咪得了自閉症,但不能確定,感到很擔憂,就帶她去看心理醫生。原來媽媽在懷孕期間情感上受到重創,情緒非常糟糕,因此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流露出了壓抑、冷漢、抑鬱的情緒。而孩子的爸爸很少回家,少了爸爸的陪伴,孩子的自控力差。在孩子的眼裡,她只看到一種單一的、封閉的人際互動模式。當她走出這個圈子時,就會感到很惶恐,只能用哭泣的方式來表達。

發現孩子有這三方面異常,是自閉症的信號,家長要提早進行治療

心理醫生了解情況之後,便告訴媽媽:“孩子確實有一些自閉傾向,但不必過於焦慮,媽媽需要先做出改變,尤其要在情緒方面進行有效的調整改善,這樣才能逐步改善孩子的成長環境。

很多時候,媽媽懷孕期間的情緒跟孩子的性格有著很大的關係,而兒童自閉症大多是受生活環境的影響。

發現孩子有這三方面異常,是自閉症的信號,家長要提早進行治療

既然說不要隨意給孩子貼上“自閉症”的標籤,那麼真正的自閉症早期有什麼症狀呢?主要有以下三點:

1、對任何事情都漠不關心

對玩具不感興趣,別人要抱他時,他不伸出手臂。對周圍環境缺乏興趣,獨處時很滿足。沒有好奇感,對環境的變化感到不安或害怕。

發現孩子有這三方面異常,是自閉症的信號,家長要提早進行治療

2、語言、動作遲緩

與父母之間沒有目光交流,不能分辨其他人,且對聲音刺激缺乏反應(像耳聾,聽不到),不用手指指人或物品,不會模仿他所看到的動作,語言發育遲緩(發音單調,或發出莫名其妙的聲音,不模仿發音)。可能出現學舌,但遲緩,對詞語理解能力差。

發現孩子有這三方面異常,是自閉症的信號,家長要提早進行治療

3、目光呆滯、行為刻板

喜歡看固定不變的東西,目光呆滯,有刻板的手部動作。長時間哭叫,常出現刻板行為(搖晃身體、敲打物品等)。即使給他玩具,他也不會玩要,而只是重複某個固定的動作。

發現孩子有這三方面異常,是自閉症的信號,家長要提早進行治療

一般來說,對兒童的自閉症,越早發現越好,越早介入專業的矯正和康復訓練越好,必要時要配合藥物治療。雖然自閉症是一種比較頑固的心理疾病,不容易痊癒,但必要的康復訓練對自閉症患者的矯治作用是不可忽視的。

發現孩子有這三方面異常,是自閉症的信號,家長要提早進行治療

2、父母日常引導

自閉症兒童父母對他們的教與不教,教得是否得當,對他們未來的發展有著完全不一樣的意義。“好的方向”就是他們在父母的耐心引導下,

能夠逐漸的擁有生活自理能力、人際交往能力以及適應社會的能力。甚至可以從事某項工作。

發現孩子有這三方面異常,是自閉症的信號,家長要提早進行治療

但如果聽之任之,他們的病症並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好轉,反而會更加嚴重。由於受到周邊人的排斥,自閉症兒童經受了太多的挫折,這會逼得他們更加自閉。

我是【靠譜爸媽】,歡迎留言關注,如果喜歡也可以收藏起來或轉發給家人哦。一起學習靠譜的育兒知識,做靠譜的爸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