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管控期間,普通病人如何確保正常的醫療和用藥?

lierenhuichang


人類與微生物是共生死共存亡,微生物有的是人類的朋友,有的是人類的魔鬼和敵人,人類的生存離不開微生物,微生物也是大自然界裡維持生態環境平衡的重要因素,它是不可缺的因素,從宏觀上說微生物像細菌病毒與人類生存共存亡,從進化角度看,由於人類科學技術力量的干擾因素,一些生物如動物細菌病毒可以滅絕如天花病毒,一些生物本來不適應生存環境反而由於人類的干擾而得以生存去大熊貓。

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呼吸科專家王辰教授認為新型冠狀病毒像流感病毒一樣還會繼續存在,就是說武漢疫情過去了,新型冠狀病毒還能繼續在自然界存在,除非我們人類像發明了新型冠狀病毒疫苗不能感染人類了,人類得以保護了,但是在動物中還有新型冠狀病毒的宿主沒有消滅,這方面都說明新型冠狀病毒可以像流感病毒一樣長期存在,這方面也給人類提出了新的挑戰,我們要防患於未然,加大我們的科學技術力量的研究,包括病毒學,免疫學,流行病學,臨床醫學診斷學和治療學以及社會學的配套的生物重大疾病應急系統的完善需要大大加強。

讓我們人類一起共同團結努力,攜起手來,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奮鬥吧!人類的聰明才智就是為人類和整個宇宙服務的!






科學名人號


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展有一段時間了,很多普通病人,比如說有慢性病的很多普通人,都逐漸出現了各式各樣的不同問題。有的是病情波動怎麼辦?有的是藥快吃完了怎麼辦?總之,一句話,普通病人應該如何度過這個特殊時期,今天張大夫就試著來說一說。

可以理解長時間居家隔離,很多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難免出現情緒波動,情緒波動就可能引起血壓的波動,進而導致頭暈、頭痛等症狀的出現。同時因為大家長期在家隔離,很多人缺乏體力活動,進而導致血脂和血糖的異常,這都是很常見的。而血壓、血脂、血糖的異常,很可能進而引發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血管情況變得不穩定,進而引起心肌缺血、腦缺血的發生。

那麼,應該怎麼辦呢?我建議大家第一在家中儘量找一些感興趣的活來幹,分散不能外出帶來的乏味無聊感,儘量讓心情平靜。同時最重要的是平時一直在吃的藥要注意吃,不能自行間斷藥物和停藥,否則可能引起病情的波動。當然,有很多朋友一直在吃的藥快吃完了,想問問怎麼繼續買藥?我給大家提幾個建議:可以去附近藥店買,可以去社區衛生院買,也可以考慮網上購藥。

當然,有些朋友吃的藥必須回到原來就診醫院才能買到,那實在沒有辦法就做好預防措施,回原來醫院買。如果是這樣,請提前聯繫醫院,問好掛號取藥事宜。因為就張大夫所知,北京市很多大醫院已經停了現場掛號,只有網上掛號服務,這種情況下可以先在網上掛好號在去醫院,這樣可以減少在醫院逗留時間,從而減少被新冠病毒感染的機會。


張之瀛大夫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為了防止醫院內交叉感染,各大醫院正常門診停診,只保留了發熱門診和急診。

這樣一來對長期慢性疾病患者用藥及治療,以及新發疾病患者來說不能到專科就診,同時也擔心醫院內感染的發生,造成無法就醫。

針對這種狀況,其實很早各大醫院及在線問診平臺,比如微醫,好大夫,丁香醫生,平安好醫生都開通了免費在線問診,可以登錄相關軟件平臺諮詢病情,不僅支持文字,還支持電話,視頻問診。有些醫院和平臺還可以在線開處方,郵遞藥物上門等,方便群眾治病。

另外,2月17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加強疫情期間醫療服務管理滿足群眾基本就醫需求的通知,要求醫院要保證人民群眾就醫需求,尤其是孕婦,兒童,老年人。做到門診發熱病人篩查,網絡掛號,一人一室一診,嚴格走廊,樓道,診室消毒。防止出現交叉感染的發生。確實需要醫院就診的病人可以做好個人防護,按照醫院就醫流程。






甘肅省二院呼吸內科


不要害怕去醫院,戴好口罩注意防護就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