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型運輸機機翼在背上,而客機都是在中下方?

風在聆聽73415170


因為運輸機是軍用為主的,只是兼顧民用。

既然是軍用,那就意味著,打仗時可能要在沒那麼整潔的跑道上起降,就是野戰機場。

甚至,有時候還要在沒有機場的情況下,找個平坦些的空地,就要強行起降。美帝的C130就有這能力,還有他的大運C17;俄伊爾76都行。我們的運8/9;運20或許必要時也行。否則就不叫軍用運輸機了。

如此,把機翼設計成上單翼,弄在機背上,讓發動機離地面遠一些,就更安全。還有利於投放傘兵。

至於客機嘛,中下方的機翼,可能更有利於飛行的平穩性吧,客機,總是以平穩為第一的。








風去了無痕D


機翼安裝在機身上方的我們把這種機翼佈局方式稱作“上單翼”,而機翼安裝在機身下方的,我們稱之為“下單翼”。

美國的C17環球霸王運輸機、俄羅斯伊爾-76運輸機、我國的運-20還有目前全球最大飛機安-225運輸機都是上單翼飛機,大型運輸機之所以採用上單翼,因為有這幾個特點:

1.由於翼盒位於機身上方,因此可以為下方的貨艙騰出更多貨物空間。

2.貨艙離地面更近,方便裝載貨物,尤其是大型貨物(如裝甲車、坦克等)。

3.發動機離地較高,不容易吸入沙石揚塵。而且由於飛機重心懸吊在機翼下方,提高了飛機穩定性,使得上單翼飛機更適合低空飛行和野外起降。

4.適合跳傘,因為發動機位置較高,傘兵可以從前部側邊艙門跳傘,而不用擔心會撞到機翼和發動機。

大多數民航客機都採用的是下單翼,相比於上單翼,下單翼有如下幾個有點:

1.機身結構較上單翼飛機簡單,飛行阻力較上單翼小,有良好的經濟性,並且翼盒阻斷了大型貨艙的佈置,因此適合民航客機,這點是主要原因。

2.機翼位於機身下方,而發動機又懸吊在機翼下方,因而機翼可以有效阻斷髮動機的噪音,提高客艙舒適性。

3.發動機和機翼離地面更近,便於維護。

還有些飛機把機翼安裝在機身中間,甚至把機翼和機身融為一體,我們把這種佈局稱之為“中單翼”,中單翼飛機多用於戰鬥機,如我國的殲-20、美國的F-16、俄羅斯的蘇-27等。


熊貓愛飛行


首先說呢,有很多運輸機(貨機)其實都是下單翼佈局的。

例如波音747-400F

或者伊爾-96T

再或者是運航天飛機或者火箭零件的“超級彩虹魚”

這些運輸機其實都是下單翼佈局。


但是下單翼佈局,尤其是噴氣式飛機的下單翼佈局往往會遇到這個尷尬事就是在裝貨的時候貨倉口離地距離過高。由於發動機吊艙的問題,飛機就必須有一個離地高度了。

這就導致貨物不得不升降機升到貨倉口哦進行輸送。如果是小件的貨物那麼還可以輸送,但是如果是太大的貨物呢?例如坦克,就得用很重型的吊車進行吊裝了吧?


那麼上單翼運輸機的優勢就來了。

直接放下貨倉板坦克可以直接開進去,這就省下了始發機場和到達機場的起重設備,這樣適應性就大為提高了。


但是這樣也有缺點。上單翼飛機離地間隙過小,就導致了飛機在起飛降落的時候尾部容易觸地,因此大多數重型運輸機的尾部都是翹起的。有一個離地切線角。

飛機起飛的時候,會沿著這個切線角飛起來。

但是也正因為有這個角,就導致了貨倉的容積受到了限制。貨倉小了。

當然了,下單翼飛機沒這個事情,因為機身離開地面很遠,機內容積就可以大幅度的提高,還說超級彩虹魚

全通體的大貨倉可以裝的東西比軍用運輸機多得多。


對於客機,人不可能像沙丁魚一樣擠在在飛機裡面,因此飛機的內部空間也就越大越好了。客機是捨不得浪費掉尾部切角的空間的。所以大部分客機就選用了相對機身可以做的更大的下單翼佈局了。


軍武數據庫


我們先來看兩張照片。


上圖是C919客機,下圖是運20運輸機

從圖片中可以看出,C919的身材非常苗條,而運20的身材就顯得高大粗胖,所以它得了個“胖妞”的外號。另外,C919採用的是下單翼設計,而運20則採用上單翼設計。再看它們的垂直尾翼,運20是T型尾,而且顯得非常高。而C919則是常規的三角翼,顯得比較低。再看它們的起落架,運20的顯得非常低矮,而且是兩排輪子。而C919就顯得比較高,而且輪子也沒那麼多。另外,運20的“屁股”是開有艙門的,而C919則沒有。這是兩者之間在外形上最大的區別。

目前絕大多數的民航客機都是採用下單翼設計,發動機掛在機翼下面。這樣的好處就是發動機儘可能低的靠近地面,便於地勤人員的檢測、維修、保養。另外,它在某種程度上也起到隔音的作用。坐過軍航的朋友可能對此體會更深。現在還有沒有軍航我不知道,但在前些年西北那邊還是有的。部隊的運輸機在執行完任務,返回駐地的時候,反正空著也是空著,不如順便接點活。哪位著急趕著走的,就可以買軍航的票。軍航的票比民航便宜很多,當然坐起來不如民航舒適。首先,他提供的凳子有限,很多上去搶不到位的,只能席地坐在機艙裡。其次,由於軍用運輸機都是採用上單翼設計,發動機就吊在機翼下面,機艙的外面,所以它一發動起來,雖然有機身隔著,但聲音還是很大,“通信基本靠吼”。當然,軍用運輸機這樣設計也是有道理的。因為它要適應野戰機場甚至是臨時機場的起降條件。野戰機場和臨時機場肯定不是像民航機場條件那麼好,它可能連水泥地都沒有,完全是土質跑道和停機坪。這時候它的發動機就要儘可能的安裝得高一些,因為低了的話搞不好就吸入異物導致機毀人亡了。但民航客機不需要在野戰機場和臨時機場起降,民航機場的條件也比較好,所以它沒必要搞上單翼設計,而是儘可能的讓發動機靠近地面


血染戰旗紅


飛機機翼按照安放位置分為3種:上單翼、下單翼和中單翼,大型飛機基本上都是上下單翼。

大型飛機為了保證機翼結構強度,兩側機翼實際上是相連接的,連接它們的那個部分叫做翼梁,而翼梁會從機身中間直接穿過,這無疑會對機艙裝載人員、設施造成影響,為了避免發生這種情況,機翼要麼安裝的很高,翼梁就在機身上方了,要麼就把機翼安裝的很低,翼梁在下方,這樣就可以保證機艙空間不被佔用。



運輸機都是上單翼,這是因為運輸機很多時候要裝載重型裝備,比如數十噸的主戰坦克,在降落的時候,特別是短距著陸,翼梁會受到很大的衝擊力,有可能會導致翼梁受損,影響飛行安全,因而運輸機機翼都放到上邊了,也就是採用上單翼。


除此之外,運輸機有時候會在簡易的跑道上起降,比如干涸的河床、沙漠上的平地、壓路機壓過的平地,這個時候跑道可不像專業機場那麼平整、光潔,為了避免發動機吸入塵土、雜物,就要儘可能地把發動機放的高一點,上單翼也是出於這樣的考慮。

民航飛機大多是運載乘客,也無需短距起降,採用下單翼的話便於地面人員對發動機進行檢修,據說這樣安放機翼還可以降低飛行時的噪音,機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阻隔發動機的噪音傳播到客艙,有利於乘客的舒適度。



可能還有一個方面,就是客機採用下單翼,看起來更美觀一點,下單翼的民航飛機和上單翼的軍用運輸機在外觀上有很大的差別,在遠處比較容易用目視進行辨別。


止水興波


客機和運輸機的客艙,主要差別是地板的位置。

客機的客艙在飛機中上部,下半部作為行李艙。這樣做的好處是儘可能多的安排座位。而且舷窗的視線好。乘客需要上部空曠的空間,減少壓抑感。而行李艙的行李可以裝得緊密。重量上行李比乘客更重。

運輸機的貨艙在中下部。運輸機為了減少對地面的依賴,尾部的艙門打開後可以作為跳板供人員車輛上下飛機,進出機艙。貨艙越低,距離地面越近。

這樣一來,顯而易見,客機的機翼安裝在下部更有利於機體結構佈置。機翼主樑穿過機身下部的空間。既能減少迎風面積,又能保證結構強度。而且機翼便於安裝發動機。客機對地面設備的依賴也不是壞事。乘客需要從停機坪到航空港的交通服務。民航客機為了保障飛行安,都是在地面設施完善的機場起降。

而運輸機在作戰的時候經常在機場條件惡劣下飛行。比如土質跑調。運輸機為了在野外機場降落,採用上單翼,減少了發動機吸入地面雜物的概率。




一葉楓流O靈似舞妖


現代的運輸機與客機在考慮適用性與舒適性方面是不一樣的,這導致在設計上機翼的位置也不一樣。運輸機特別是軍用運輸機,往往要考慮在野戰機場、簡易跑道起降,基本都採用上單翼結構,這樣有利於發動機離地面有一個較高的距離,可防止地面雜物在起降時吸入發動機。而客機是側重考慮乘客的舒適性,強調減少發動機噪聲,將客機設計成下單翼,利用機翼遮擋,減弱發動機噪聲的傳遞。其次下單翼設計的客機,發動機離地面較近,也便於地勤人員的維護檢查,利於客機較高的週轉頻率。下單翼設計的飛機也便於較寬距的起落架佈置,有利於飛機起落時的穩態。





清風雲淡霞滿天


這更多的是由雙方使用的環境和用途決定的!

飛機機翼不同的分為上單翼(機翼在背上)、下單翼(機翼在下部)、以及中單翼。從技術上來說,上單翼的穩定性最強,下單翼的舒適性和升力最好,中單翼兼顧雙方的特點最靈活。但是這些並不是運輸機和客機選擇機翼方式的原因所在,更重要的是雙方的使用環境的不同!

對軍用大型運輸機,首先選擇上單翼最大的好處就是機翼離地面足夠高,這樣在野外簡易機場起降的時候,才能避免風沙、異物被髮動機吸入,這主要是軍事用途上的考慮!

第二就得從機翼的結構強度上考慮。大型飛機的機翼是一個整體,兩邊的機翼由中間的翼梁連接在一起,如果採用下單翼這個翼梁就必須佈置在貨艙下邊,而大型軍用運輸機往往是幾十上百噸的重物,在如此承重下 降落,翼梁將承受巨大的衝擊力而容易損壞。而客機這部分是客艙,重量小就無所謂了!

第三裝貨的方便性,上單翼的好處就是機腹離地面很低,不管是機頭還是機尾部分,只要放下貨艙板,各種物資就能直接開進去了,尤其是裝坦克這種超重的直接開進去就行了,像下單翼這種還需要一個升降設備的根本就沒辦法裝坦克!

大多數的軍用大型運輸機都是採用下反上單翼佈局,這樣的佈局穩定性最好,尤其是抵抗橫風環境下降落的穩定性極佳。

而對於客機來說,採用下單翼佈局最大的好處就是保證客艙的舒適性,飛機的發動機是吊在機翼下方的,這樣發動機的轟鳴聲離客艙很遠而且還被機翼隔絕,可以有效降低噪音,給乘客最大的舒適性,這也是我們坐飛機的時候噪音很小的原因所在。

第二下單翼佈局升力最大,自然也最省油了,這是為了滿足客機的大航程

第三下單翼佈局能讓後起落架直接佈置在機翼上,而不像運輸機一樣佈置在機身上,這樣的佈置尤其是降落的穩定性就會好很多。

第四當然就是方便維修了,畢竟發動機這個大塊頭離地近,維修方便!

還有就是客機起飛的環境都是大型機場,條件非常好,不用像軍事運輸機一樣擔心吸入異物的問題,當然很多民用運輸機也是在大型機場起降的,運輸貨物的重量也不想軍事運輸機那麼大的載荷,也是採用下單翼佈局的!


狼煙火燎


這個問題其實涉及到軍用運輸機的使用環境、戰技使用要求和總體設計等方面,老鷹航空轉換一個角度,也就是說軍用運輸機如果採用上單翼的這種機翼設計會有如下的優勢:

1、能夠大幅降低對於機場跑道的要求;

無論是下單翼還是上單翼設計,發動機一般都是安裝在機翼的下方,這樣的情況下運輸機在跑道上降落或者起飛時,跑道上的砂礫或者雜物就容易被吸入到發動機中,從而引發事故。而採用上單翼設計之後,發動機距離地面的距離就比較高了,這樣的配置下軍用運輸機不僅能夠在常規跑道上起降,甚至還可以在沙土跑道上進行起降。

2、能夠提升貨運裝載的便利性;

軍用運輸機非常注重裝卸的效率,同樣噸位的貨物裝卸速度越快越好。在這種要求下,軍用運輸機除了尾部的大艙門之外,還會在機頭、機身兩側等開設多處艙門,以便於人員和貨物裝卸。採用上單翼的設計,人員和貨物之間可以直接穿越機翼下方從而實現機身前後快速的移動,而不需要繞過長長的機翼。

3、更利於採用大尺寸的渦扇發動機;

軍用運輸機的發動機推力需求往往超過了同等體積的民航客機,因此軍用大涵道渦扇發動機的直徑相對更大,為了適應這種等級的發動機,採用上單翼的機翼更為有利。

所以,在各種條件的綜合要求下,軍用運輸機尤其是大型運輸機基本上都是採用上單翼的總體設計佈局。


——問題就回答到這裡了——

對航空感興趣的朋友不妨來關注“老鷹航空”吧。

(圖片來自互聯網公開圖片,如侵則刪。)


老鷹航空


▲民用飛機則在條件很高的跑道起降

對比運輸機和民用大飛機,我們看到了兩種不同跑道。可以看到,軍用運輸機的起降條件,能適應野戰機場降落的需要。翼吊下的發動機位置較高,有利避開沙礫侵擾,以側安全。

▲安-124裝運裝備

▲運-8空投

上單翼的佈局,也有利裝卸貨物,便於空投的展開。因此主流軍用運輸機,一般都設為上單翼佈局。飛機設計採用什麼樣的佈局,都非隨心所欲,設計師們精心地經過風洞吹風,還發現,有利提高飛機的穩性。你懂得,它要裝滿軍用物資,在起飛時,需要較高的升阻比,以便在短促的跑道上拉起來,可滿足極限使用的要求,以得到更高的機場適應性。

他們總結飛機的生存率,還認識到上單翼比較下單翼,不容易為地面炮火和導彈所擊中,要比下單翼高出30%左右。被彈面在幅減小,提高了生存機率。

下單翼飛機,並非沒有優點,機翼橫穿過機身,有利加強機翼自身的強度,受到的空氣阻力也相對較小,有利提高航速,節省燃料;設計在飛機下方,也有升力大的特點。

發動機距離地面低,還有三大好處,一是便於發動機維護,二是利用客機緊急情況下順機翼逃生,三是噪聲較低,有利增加艙內舒適感。

專業之士還發現,在翼根部置後起落架,利其粗壯堅實,增加起降安全。另有經濟的特點,不似上單翼,對材料要求較高,設計上也較為複雜,無疑會增加生產成本。如此看來,上單翼與下單翼的佈置,都要根據軍地不同要求而設計,任何飛行器都有匠心獨具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