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強:“在疫情防控方面,我認為我們應該‘迴歸主流’。呼吸道飛沫傳播接觸傳播仍是我們需要關注的重點”

點右上角“關注”,知道更多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一種煎熬,也是一次考驗。而對廣大醫務工作者來說,更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在這場短兵相接的戰鬥中,急診人所表現出的勇氣和風範,讓人為之動容,難以忘懷。

在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中,廣大急診人用自己的堅韌與堅持撐起了大醫療的半壁江山,完成著似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我想對所有戰鬥中的急診人說一聲:鮮花未必予我,戰鬥必定有我!

——節選自呂傳柱 陳玉國 張國強《鮮花未必予我,戰鬥必定有我——致抗“疫”中的急診人》

張國強:“在疫情防控方面,我認為我們應該‘迴歸主流’。呼吸道飛沫傳播接觸傳播仍是我們需要關注的重點”

張國強教授

衝鋒陷陣&守土保家——急診醫護盡從容

“急診作為醫院的窗口,是處理公共突發事件的第一戰場,而急診人所具備的急危重症救治能力,使其成為了應對公共突發事件和災害醫學救援中的特種兵。”中日友好醫院急診科主任張國強教授介紹,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近百名北京急診人奔赴湖北,奮戰在武漢戰“疫”的各個戰場。中日醫院急診科先後已有7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在2月3日出發的第三批醫療隊中,急診科兩名護士從接到通知到出發一共只有一個半小時時間。他感慨道:“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急診人一如既往,展現出了勇往直前的風範。而無論是在開赴前線的動員會上,還是發回的前線戰報中,都看不出絲毫的悲壯,有的只是淡定與從容。就像在經歷著職業生涯中的一次歷練,這就是急診人的責任與擔當。”

張國強:“在疫情防控方面,我認為我們應該‘迴歸主流’。呼吸道飛沫傳播接觸傳播仍是我們需要關注的重點”

送別了戰友,急診人來不及感嘆,轉身投入了守土保家的戰場。張國強教授表示,在有些醫院,急診科本就兼顧了發熱門診的工作,理所當然地衝在了疫情防控的最前線,為大醫療遮風擋雨;而更多的急診人,則堅守急診陣地,嚴防死守,不僅要保證重症發熱患者的救治和甄別,還要從眾多急診患者中努力篩查出“漏網之魚”。而那些能夠‘躲過’發熱篩查,來到急診的隱匿患者,大多是臨床表現不典型的患者,甄別難度可想而知。


“‘大醫療可以減,但急診一刻也不能停!’這句話道出了急診人的使命——守好這個家,保一方百姓健康,讓更多的人,聚更大的力量支援武漢,抗擊新冠!”

張國強:“在疫情防控方面,我認為我們應該‘迴歸主流’。呼吸道飛沫傳播接觸傳播仍是我們需要關注的重點”

急診科姚堯主治醫師參加大年初二的出征儀式

“臨床診斷”是非常時期、特定區域採取的特殊手段

2月12日起,湖北省首次將臨床診斷病例數納入確診病例數進行公佈。對此,張國強教授表示,此舉將對“應收盡收、應治盡治”的原則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他介紹,之前,湖北一度有萬餘例疑似病例,再加上每天新增的發熱患者,如此龐大的樣本量,醫務人員很難及時消化。這會導致患者確診週期的延長,從而對疫情的防控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根據患者體溫、血象以及影像學檢查結果等臨床表現進行臨床診斷,是在非常時期、特定區域採取的特殊手段。”

張國強:“在疫情防控方面,我認為我們應該‘迴歸主流’。呼吸道飛沫傳播接觸傳播仍是我們需要關注的重點”

抗疫前線醫務人員起霧的護目鏡

張國強教授也指出,根據國家衛健委印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新冠肺炎胸部影像學特徵是“早期呈現多發小斑片影及間質改變,以肺外帶明顯。進而發展為雙肺多發磨玻璃影、浸潤影,嚴重者可出現肺實變,胸腔積液少見”,而這與病毒性肺炎的影像學表現非常接近,且兩種疾病在臨床表現上也很相似。他強調,現在正值冬春之交,是流感的高發期。廣大奮戰在一線的醫務人員應重點關注新冠肺炎與流感引起的病毒性肺炎的鑑別,對存疑病例一定要進行病原學檢查。”


張國強教授表示,目前(2月14日),全國除湖北以外地區新增病例數量已實現“十連降”,很多省市新增病例只有個位數,檢測能力已足以滿足對疑似患者篩查的需求,因此,其他省市還應通過病原學檢查進行患者的確診。“病原學檢查,依然是檢驗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金標準’”。


警惕“炎症風暴” 重視器官功能的保護和支持


隨著對新冠肺炎認識的深入和診療經驗的積累,醫務人員逐漸發現,一些病例在起病初期症狀相對平緩,但會在7~10天后突然加重。張國強教授認為,這一現象可能與細胞因子風暴(Cytokine storm)有關。

張國強:“在疫情防控方面,我認為我們應該‘迴歸主流’。呼吸道飛沫傳播接觸傳播仍是我們需要關注的重點”

張國強教授表示,新冠肺炎的始動器官大多在肺部,但肺部細胞本身並不具備消滅病毒的能力。因此,當始動器官遭到打擊後,人體免疫系統會產生細胞因子,清除入侵病毒。而隨著感染的不斷加劇,免疫系統大量產生細胞因子,不分敵我地進行攻擊,這便是細胞因子風暴,也稱“炎症風暴”。“炎症風暴”會對人體免疫系統以及肝臟、腎臟、心臟等重要臟器造成傷害。


張國強教授表示,在阻斷病因方面,目前雖然沒有針對新冠肺炎的“特效藥“,但已有部分藥物初步顯示出良好的臨床療效。醫務人員要對可能由輕症向重症和危重症轉化的患者進行甄別,“比如,當患者因缺氧導致肺功能出現問題,或出現一些其他的炎症反應時,醫務人員就應提高警惕,及時採取相應的措施。另外一個需要關注的問題,是病毒對患者其他臟器功能的損害,在治療中,應及對患者腎臟、心臟功能進行保護。早期的識別和早期的干預,是防止、延緩患者病情向重症和危重症轉化的一個非常關鍵的措施。”

張國強:“在疫情防控方面,我認為我們應該‘迴歸主流’。呼吸道飛沫傳播接觸傳播仍是我們需要關注的重點”

“病毒感染是一塊‘敲門磚’,它會破壞人體的免疫功能,使那些與我們“朝夕相處”的病原微生物得以趁虛而入。”張國強教授強調,對於病毒感染以後可能出現的細菌感染同樣需要關注。以流感為例,最常見的繼發細菌感染就是肺炎鏈球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但新冠肺炎做為一種新的病毒,它所引起的繼發感染的規律尚有待進一步觀察和研究。


盡職盡責防大概率風險 盡心盡力堵小概率事件

疫情爆發以來,全國醫務人員在武漢前線打了一場病毒“殲滅戰”,隨著隔離措施初見成效,湖北省外新增確診病例數持續下降,總體看到了向好的趨勢。而對於留守的急診人而言,一場以抗擊輸入性病例為主的“遭遇戰”演變成了針對聚集和社區發病的“游擊戰”。張國強教授認為,隨著流行病學史愈發隱匿和臨床症狀的不典型,會有更多的2、3代病例遊走於急診大醫療中,急診所面臨的挑戰和所承受的壓力還會持續一段時間。“革命遠未成功,防控和防護仍是急診工作一段時間內的主旋律。”

張國強:“在疫情防控方面,我認為我們應該‘迴歸主流’。呼吸道飛沫傳播接觸傳播仍是我們需要關注的重點”

“全副武裝”的醫務人員

張國強教授指出,由於對病毒的恐懼心理,很多患者都不願去發熱門診,因此,患者往往會有意無意地“淡化”那些可能把他送到發熱門診的信息”。這些無疑大大增加了我們排查的難度。因此,廣大急診人不僅要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練就一雙“火眼金睛”,更應在日常診療過程中注意防護,避免院內感染的發生。


黑暗總會過去,黎明終將到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返城、復工近在眼前。但“糞口傳播”“氣溶膠傳播”卻像一把無形的利劍,高懸在每個人的心頭。對此,張國強教授表示:經呼吸道飛沫和接觸傳播是新冠肺炎的主要傳播途徑。至於氣溶膠和消化道等傳播途徑,大家可以去關注,但不必談之色變。“病毒在空氣中會迅速失活,室外流通空氣也會極大地降低病毒密度。普通百姓只要注意佩戴口罩、勤洗手、儘量避免到人員密集場所就可以了。


“在疫情防控方面,我認為我們應該‘迴歸主流’。呼吸道飛沫傳播接觸傳播仍是我們需要關注的重點,我們應該盡職盡責去防大概率風險,盡心盡力堵小概率事件。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以最小的代價、最高的效益取得這場戰‘疫”的最大勝利!”

歡迎合作與投稿,我們的工作郵箱:[email protected]

張國強:“在疫情防控方面,我認為我們應該‘迴歸主流’。呼吸道飛沫傳播接觸傳播仍是我們需要關注的重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