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等您老了,我養您。”4歲小孫子話。讓奶奶哭了

今年國慶節,閨蜜一家一家三口開著私家車,出外旅遊了十多天。待他們回來時,來到父母家,卻碰上了媽媽在床上打點滴。

“奶奶。等您老了,我養您。”4歲小孫子話。讓奶奶哭了

4歲的小孫子見狀忙問奶奶怎麼了,奶奶說,想你了。小孫子冷不丁地說了一句:“奶奶,別怕,我長大了,養奶奶和爺爺。”

閨蜜兒子的話,瞬間讓孩子的奶奶眼淚流了下來,閨蜜跟我說起這段的時候,我也感動得流下眼淚。我對她說,寶寶是個感恩的孩子,這說明你們平時對寶寶教育的很好。

“奶奶。等您老了,我養您。”4歲小孫子話。讓奶奶哭了

其實,教育好孩子並不是十分困難的事情,只要掌握好的方式方法就事半功倍了,接下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有關怎麼教育孩子方面的知識吧。

1、給孩子隨性玩耍的時間

美國兒童教育學者湯姆斯、阿姆斯壯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計劃性的活動,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更為健康有益。

“奶奶。等您老了,我養您。”4歲小孫子話。讓奶奶哭了

父母要避免將孩子的時間塞滿各種活動。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無所事事,隨性玩耍的時間。

2、教導他關懷別人

快樂的孩子需要能感受到自己與別人有某些有意義的連結,瞭解到他對別人的意義。要發展這種感覺,可以幫助孩子多與他人接觸

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一些舊玩具,和他一起捐給慈善團體,幫助無家可歸的孩子。也可以鼓勵孩子在學校參與一些義工活動。

“奶奶。等您老了,我養您。”4歲小孫子話。讓奶奶哭了

專家指出,即使在很小的年齡,都能從幫助他人的過程中,獲得快樂。並養成喜歡助人的習慣。

3、用心聆聽

沒有什麼比用心聆聽更能讓孩子感受到被關心。想要當個更好的傾聽者嗎?不要只用一隻耳朵聽,當孩子對你說話時,儘量停下你手邊正在做的事情,專心聽他講話。

“奶奶。等您老了,我養您。”4歲小孫子話。讓奶奶哭了

要耐心聽孩子說完話,不要中途打斷、急著幫他表達或是要他快快把話說完,即使他所說的內容你已經聽過許多遍了。

陪孩子去上學途中或哄孩子上床睡覺時,是最佳的傾聽時刻

4、讓孩子從做好小事開始

根據中國傳統文化來說,真正的兒童教育學的是“灑掃應對”,小孩子在六歲至八歲之間入小學,怎麼掃地、抹桌子,怎麼與老師、大人、朋友講話的禮貌態度、規矩,這個最重要。

“奶奶。等您老了,我養您。”4歲小孫子話。讓奶奶哭了

古代講入小學開始學“灑掃應對”,是學做人的基礎,教育的目的是做人。

你不要看掃地、抹桌子、端碗沒什麼了不起,這些都是一種生活的教育,生活教育會了,以後長大去做事自然會了。

“奶奶。等您老了,我養您。”4歲小孫子話。讓奶奶哭了

基本的教育沒有學好,而專門去讀書,那叫學知識,把知識學會了,而做人的基礎沒有,這個教育是失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