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中前行的華為or陷入資金困局的海航集團,資金管理大有不同

任正非採訪時說:華為不怕禁,至少可撐兩年。

除了一流的技術實力和管理運營能力,任正非的底氣還在於華為有充足的糧食,看看華為的財務報表,就明白華為的底氣何在。

逆境中前行的華為or陷入資金困局的海航集團,資金管理大有不同

華為賬面資產總額(2019年9月數據)已達7711億元,資產負債率為65%左右,看似資產負債率不低,但實際上華為真正存在剛性兌付義務的有息債務只有1208億,這1208億債務包括包括了銀行借款、發行的債券,交易性金融負債。而同期華為賬面貨幣資金高達2532億,貨幣資金對銀行借款的保障倍數達到2.1倍。這麼高的資金作為支撐,哪家供應商會不和華為做生意,害怕華為沒資金付不了貨款,哪家銀行不想貸款給這樣的優質企業,這也說明了華為在財務管理上的保守和穩鍵。

逆境中前行的華為or陷入資金困局的海航集團,資金管理大有不同

良好的財務結構和充足的現金儲備是應對美國禁售行為的另一重要保障,也是支持華為加大研發支出、產業擴張的血液來源。

逆境中前行的華為or陷入資金困局的海航集團,資金管理大有不同

華為儲備大量的現金只是為了活下去?而海航集團則採用另種模式,如何將借來的資金都花出去,以賺得更多收益。

海航集團花錢速度非常驚人,2015年-2017年海外收購金額分別高達85億美金、218億美金、221億美金。一邊花錢、一邊借錢,讓海航集團迅速登記我國民營企業資產第一的寶座,海航曾自稱資產規模一度達到1.5萬億的巨無霸。

2017年公司的負債總額已經達至數千億,賬面資金已經不足以償還一年內到期的債務,達到借新債,還舊債的地步,債務危機已初露苗頭,2017年6月,中國銀監會開始要求商業銀行排查海航集團等對外投資較多的民營企業授信及風險情況,海航集團開始跌下神壇,開始大規模變賣資產,以期度過危機。

逆境中前行的華為or陷入資金困局的海航集團,資金管理大有不同

海航曾透露2018年已處置資產3000億,但2018年末海航的負債規模仍達7500億元,賬上能動用的現金只有400億左右,經過2019年一整年不停去資產化和去槓桿,還不知債務能夠降低多少,今年初仍稱2020年是海航集團化解流動性危機的關鍵一年。為了化解海航龐大的債務,海航會被分解嗎?

逆境中前行的華為or陷入資金困局的海航集團,資金管理大有不同

一流的企業拼實力,儲備足夠的現金預防危機,二流、三流的企業借錢拼規模。

蘋果現金儲備超過2000億美元,為什麼不將現金都分給股東,蘋果保留現金的目的只是為了預防不測。某一天蘋果手機也會存賣不動的風險,如果真這一天到來,蘋果抵禦的方法只有一個,利用手中龐大的現金儲備支撐企業2-3年,甚至更長時間去積累和取得新突破。

國內許多的企業只需要某一年經營出現狀況,倒閉、破產之言就滿天飛,抵禦風險的能力非常差,一切源於手握的儲備太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