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2020年在東北種植黃豆玉米怎樣?

用戶2861068740833


在東北的黑土地上,玉米,大豆,穀子,高粱,水稻都是可以全面種植的,還有糜子,小麥,蕎麥,大芸豆,紅小豆,綠豆,黑豆等農作物都是可以種植的,還有土豆,地瓜,花生,也都是可以種植的,可以這樣說,東北的任何地方都是可以種植這些農作物的,只不過由於東北地氣溫的原因,因此,在東北地區,一年也只能種一季農作物的,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一年只能種一茬莊稼,所以,在東北地區的任何地方,都是可以種植大豆,都是可以種植玉米的,而農民朋友們在自己的承包土地上,想種大豆就種大豆,想種玉米就種玉的,想種穀子就種穀子,想種高粱就種高糧的!

雖然東北地區也可以種植水稻,而且種植水稻高產豐收,也能多賣價錢的,但是,由於水源的問題,在水資源比較缺少的地方,就無法種植水稻了,在東北大部分地方,現在主要種植的糧食作物,就是大豆,玉米,還有水稻的,在過去生產隊的年代,國家對糧食是統購統銷的,農民們種植糧食的品種,也是按國家的要求去種植的,而現在,由於國放開了統購統銷的糧食政策,農民在自己承包的土地種植任何糧食作物都是不受限制的,根據東北地區的實際情況,在東北地區,大部分農民在旱地都是種大豆,種玉米的,東北地區大豆玉米的產量的比例是非常大的!

哪麼,東北地區的農民是如何選擇種植大豆和玉米呢?這幾年來,由於種植大豆和種植玉米的補貼標準不同,因此,農民朋友們就要算賬了,剛才我們說了,東北農村的土地既可以種大豆,也可以種玉米了,這就要看種植大豆和種植玉米,到了秋後種植哪個能多收入一點,由於東北地區各個省,甚至各個市種植大豆,種植玉米的補貼標準不同,東北地區農民在種植大豆和種植玉米這個問題上,都會算細賬,算小賬的,如果種植大豆的收入多一點的話,那就種植大豆,如果種植玉米的收入多一點,那就種植玉米了!

由於我國大豆嚴重的供不應求,近幾年來,我國每年都要從國外進口9000萬噸左右的大豆,因此,我們提出了振興大豆種植計劃的舉措,也提高了大豆種植的補貼標準,這樣東北地區的大豆種植逐年在增加,而玉米的種植面積也就在逐漸減少,從種植面積上來說,東北地區玉米的種植面積還是高於大豆種植面積的,在我的吉林省老家的農村,我的那些親戚朋友們,除了種植少量大豆夠自己榨油,做大醬之外,大部分的農田都是種植玉米的,如果說從東北農村土地的屬性上來說,種大豆可以,種玉米也是完全可以的,最終決定種大豆還是種玉米,就看種哪個收入高了,種哪個收入高就種哪個了!

感謝您對從善如劉三農問答的關注和支持,歡迎您的評論留言!


從善如劉L


玉米價格在0.85元1.00元/斤左右,大豆價格在1.85元/斤左右(北方)——2.30元/斤左右(南方),玉米產值在1000元/畝,而大豆800元/畝,玉米補貼130元/畝,而大豆補貼320元/畝,玉米與大豆毛收入差不多,但玉米種植成本高一點,要比大豆多施一遍肥,玉米人工費用高於大豆人工費用。大豆利潤理論上要比玉米高一點,但實際上誰利潤好一點,還要看市場行情。

今年我國實施大豆振興計劃,大豆種植面積增加1000萬畝,力爭到2020年大豆種植面積達到1.4億畝,2022年達到1.5億畝,2019年實施大豆振興計劃擴大大豆種植面積和提高單產量的綜合方案將有效減少大豆外需,如果2020年大豆播種面積增加至933公頃,單產提高至2025公斤/公頃,大豆總產量將增加18.7%,達到1890萬噸,進口將減少2%,大豆自給率提高至16.9%。

我國大豆加工需求大豆2.65億噸左右,90%依靠進口,國產大豆佔10%的份額。大豆種植必須降低生產成本才能與外國大豆同場競爭,才能有好的利潤。今年美國大豆可能進不來了,作為反制措施,中方會加重關稅,南美大豆運輸成本太高,加上還在洽談磋商中,在價格上還沒有達成最後共識。俄羅斯進口的4000噸非轉基因大豆已經到達南京海關,並驗收通關。今年大豆價格可能會比去年高一點。

玉米價格行情目前還不明朗,也不容樂觀。價格仍然震盪下跌中,主要是深加工需求不大,玉米深加工企業庫存玉米較大,臨儲玉米拍賣成交率依舊處於低水平,8月22日,臨儲玉米拍賣成交率11.09%,較上次拍賣仍在下降,平均價1679.9元/噸,較上次拍賣下降3.95元/噸。目前正是臨儲玉米交割轉庫階段,短期內,玉米價格仍然不會有改觀,玉米供應仍然寬鬆。

今天生豬產能下降,飼料玉米需求下降較大,澱粉玉米加工成本高,沒有利潤可言,澱粉廠長期處於維修機械狀態,目前開工率只有57.98%,開工率依舊不足。DDGS行業開工率只有40.43%。南方港口玉米庫存開始增加,進口玉米受配額限制,只有720萬噸,玉米需求主要還是依賴國產玉米。

今年玉米種植面積減少920萬畝,華北玉米受乾旱天氣影響,東北、西南、華東地區玉米受漬澇災害、颱風影響倒伏,淹漬,玉米總產量或將只有2.6億,產量不如去年。2019年至2020年玉米工業消費8500萬噸,同比增加700萬噸,增幅9%,預計2019——2020年度玉米工業產能在1.25億噸,同比增加1400萬噸,2019年玉米總消費量2.9億噸,缺口達3000萬噸。

預計玉米價格在元旦、春節前後會有所上漲,大豆價格漲幅不大,今年種植大豆利潤好一點,種植玉米利潤也不錯,再過兩個月玉米、大豆都會大量上市,農民心理價位不能太高,要摒棄惜售心理,適時銷售玉米大豆。


四川張五


首先回答你問的“2020年在東北種植黃豆玉米怎麼樣”

今年的疫情我認為對東北的種植業影響不會太大。因為現在剛處於備耕初期,我相信在全國人民的努力下,疫情很快就會結束,不會推遲東北的春播。

如果你想到東北這邊承包土地,我勸你一定要慎重考慮。其實這邊種植黃豆和玉米的利潤非常低。投入是固定的,收入要看產量 而且風險太大。

如今糧食價格太低,當地人種地也就是靠國家給的差價補貼和運氣。承包土地的話,差價補貼 種植戶一般是拿不到的。就算給你差價補貼,承包費也會很高,畢竟羊毛出在羊身上。

雖然東北的土地肥沃,但種地不一定賺錢。




農夫有話說


時間已來到2020年的2月下旬,一些春播區域的朋友,開始準備購買種子、肥料,不過,有個問題,困擾著部分的農戶,今年是種植玉米還是種植大豆?

以東北區域和內蒙區域來說,玉米和大豆兩種作物種植面積都不小,不過,一部分種植戶,可能在收益方面表現的達不到自己的滿意,種植玉米的朋友想改種大豆,而種植大豆的朋友想改種玉米。

關於玉米,種植戶們都知道,從2016年開始,取消最低收購價,轉為價補分離(補貼是部分地區,不是全部),原來的收購價有所降低,通過補貼的形式來保證農民的收益,經過這樣的措施以後,到了2017、2018年,部分農戶選擇放棄種植玉米,轉為種植大豆、花生或者其他的作物,玉米種植面積整體降低,消化了部分的庫存,這也符合最初的設想。

關於大豆,大豆目前在一些地區也是有一定的補貼,據瞭解,近兩年來,大豆的整體種植面積呈上升趨勢,一方面是由於玉米價格的降低,部分農戶改種大豆,另外一方面,大豆這兩年的收益相比還可以,吸引了一些農戶去種植。

接著說說玉米和大豆一畝地大概的收益,不加地租,都按照平均的產量和價格,標準畝667平來算。

玉米:從種到收,中間包含整地、種子、化肥、農藥、澆水、收穫等,一畝地成本在500-600元,按照產量900-1000斤區間,價格0.9元/斤,一畝地收益大概800-900元,除去成本,一畝地淨利潤大概300-400元。

大豆:從種到收,中間包含整地、種子、化肥、農藥、澆水、收穫等,一畝地成本在400元左右,按照產量300-350斤的區間,價格2元/斤,一畝地收益大概600-700元,除去成本,一畝地利潤大概在200-300元左右。

上面簡單算了算成本和利潤,一畝地會有些差別,但相差不是很多,如果大豆種植的好,一畝地的利潤比玉米還掙錢,主要看個人的管理。

再從管理上簡單來看,玉米在整個生育期管理過程中,相比大豆,可能會麻煩一些,以我們這邊來說,如果是外出打工的人群或者對種地不是很看重的農戶,會選擇種植大豆,管理過程中,相對不是那麼麻煩,相反,還是種植玉米的多。

看過了以上分析,相信不少朋友對於種植玉米還是種植大豆,心裡會有一個大概的認識,最終不論選擇哪種,最重要的是要保證高產,只有在高產的前提下,利潤才會增加,開頭的問題並沒一個固定的答案,看自己如何選擇。


富川后生仔


豆類雖有補貼,但是產量價格不佔優勢,穀子花生可以


58同鎮-新發街道站



彩虹的微笑1114


種在地下,收在天上,誰也不知道能啥樣,價錢如何市場說了算。


萬事皆順2


今年的疫情嚴重,很多產業都沒有發展到位。如果在東北種植,因為是後半季度成熟,應該可以。


承德達哥


啥也不能種了,種啥都賠錢


用戶3925855067036


東北本身 就種植大豆玉米。行情一直穩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