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高質量的教育認知升級書籍

這本書是2018年懷孕的時候,老公推薦給我看的。起初光看這個書名就提不起任何閱讀的興趣,後來臨近生產了才偶然翻翻隨意讀了一兩個章節,才發現這完全是一本被名字耽誤了的好書。春節之前,再一次翻起了這本書,還是覺得值得為這本書整理一篇讀書筆記。

以前很少去思考關於家庭教育的問題,也沒有想到過作為孩子家長的成年人的認知和行為原來才是影響孩子的關鍵。邊看邊回想我自己的原生家庭和我所知的周遭家庭的一些場景,才發現原來教育的失敗與成功是這麼回事。也慶幸在小孩出生前後就看了這本書,遂深信:要讓子女得到良好的教育,首先還是需要成人自身有正確的認知,然後讓這些正確的認知去指導我們的所言所行,才能為孩子的成長提供一個好的環境。

讀書筆記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高質量的教育認知升級書籍


本文主要是摘抄了全書中重要且有指導意義的觀點或者方法,一來便於朋友們瀏覽全書精華概要,二來也是用於今後我自己查閱起來方便。如果真正要深刻和詳盡瞭解這些觀點和方法,還是需要閱讀原著才能理解得全面和透徹。將來我也想結合自己的一些實踐來對其中的某些具體的值得研究或探討的點專門寫成文章,畢竟書裡面有多個有深度的觀點。

此篇筆記共計3萬字,需合理安排閱讀時間。

前言部分的精要觀點

01 作者主張“自然而無痕的教育手法”

  • 面對一個弱小而又有無限潛力的孩子,與其著力培養其“競爭意識”,不如專心培養他的良好品格。每一種好品格都可以催化出面對世界、面對困難的能力和勇氣,好品格本身就是競爭力。而培養好品格的最佳途徑不是講道理和定規則,而是給孩子自由、無條件愛孩子、為孩子做出榜樣。
  • 兒童的智力發育、注意力培養、興趣發展都離不開這種“沉迷”。這看似無聊的玩耍,正是孩子對未來真正的學習研究進行的“前期準備工作”。無端地、經常地打擾孩子,會破壞他的注意力,使他以後很難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情,同時也失去對事物的探究興趣。此外,“禮貌教育”頻頻引發家長和孩子的衝突,還會導致孩子在認知上不知所措,擾亂孩子正常的心理成長秩序,使他情緒煩躁,並且對環境產生敵意,影響品行發展。
  • 不要用鋤頭來雕琢玉,正確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錯誤的教育方法就是一柄鋤頭——當我們手上有一塊玉石時,我們必須做得正確。
  • 西方有句諺語:“地獄之路有時是好的意圖鋪起來的。”
  • “社會”“政策”“教育體制”等宏大因素沒法完美解決每一個學生的個體問題,孩子的成長取決於和他們接觸的家長和老師給他們營造的、直接包圍著他們的“教育小環境”,小環境的生態狀況才是真正影響孩子成長的決定性因素,而家長作為和孩子接觸時間最早、最長的關鍵人物,是“小環境”的主要營造者——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在每一件小事上如何引導孩子,如何處理和孩子的關係,幾乎每一種細節都蘊含著某種教育機緣。對細節的處理水平,區分出了家長手中握著的是鋤頭還是刻刀——它使孩子的世界與未來全然不同。
  • 在這本書中,我就孩子成長中的種種問題寫了很多細節,也給出了很多方法。無論這些“方法”多麼不同,它們其實都是建立在一些共同的教育理念上的。“方法”固然重要,但再多的方法也無法窮盡一個人遇到的所有教育問題。正確的教育理念則如同一把萬能鑰匙,可以打開不同的鎖

以下便是根據全書正文章節的順序結構做的摘抄筆記

02 如何提高愛的質量

對於必須要讓孩子承受的一些痛苦,大人應有幾個原則

一是平靜自若,不要表現出焦慮。如果大人首先一臉焦慮,孩子就會覺得問題嚴重,會嚇著他們。

二是對於為什麼要這樣做,要用孩子能懂的語言向他說明。比如告訴孩子他現在生病了,需要打針,打針可以治病。不要認為孩子不懂就不去說。

三是對孩子所要承受的痛苦如實相告,儘量不誇大也不要過分縮小。比如許多家長帶孩子打針時,為了消除孩子的緊張,就說“一點也不疼”,孩子上一次當後,就絕不肯再上第二次當;他們挑戰困難的理性和勇氣就失去一次萌發機會,並且以後會不信任大人。

四是激發孩子的勇氣。兒童的忍耐力其實是驚人的,只要不嚇著他們,給出一個合適的心理預期,他們多半能夠接受一些似乎很困難的事情。同時也要給他們退路,不要讓孩子為自己流露的“不堅強”感到羞愧。

五是絕不通過哄騙或收買的方式達到目的。有的家長通過“不打針警察就要來抓你”,或“吃了這藥就給你買個遙控汽車”等方式達到目的,這是很糟的。哄騙和收買只能解決一時的問題,並不能真正緩解孩子的緊張,還有礙他們的道德發育。

兒童應該學會從小理性地面對一些困難或痛苦,這樣不僅能緩解痛苦,還能很好地保護自己。

可以逗孩子,但不要捉弄孩子

“逗”孩子和“捉弄”孩子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逗”孩子應該是以兒童的快樂為前提,指成年人把自己放到兒童的位置上,以兒童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製造出讓兒童快樂的事件,其中包含著童心、快樂,甚至幽默和智慧。

“捉弄”孩子,則是成人居高臨下地利用孩子的幼稚,故意讓孩子犯錯誤、哭泣和害怕,目的是逗大人高興,給孩子帶來的是羞辱、擔憂和失落。

我國現代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就堅決反對捉弄孩子,他認為和孩子玩也是德行教育,經常被捉弄的孩子會出現品德方面的缺陷。

給小板凳揉揉疼,體現的善良與豁達的教育

善良和豁達永遠是相隨的,一個能給小板凳揉疼的孩子,她對別人會有更多理解和愛心,遇到問題從不偏執於自己的理由和利益。這樣的思維方式不僅讓她在當下心情愉快,也能保證她一輩子不吃大虧。

哲學家弗洛姆認為,利己主義與孤獨是同義語,而人不可能在與外界毫無關係的情況下實現自己的目的。人只有和他的同胞休慼相關、團結一致,才能求得滿足與幸福。愛鄰人並不是一種超越於人之上的現象,而是某些內在於人之中,並且從人心中迸發出來的東西,它是人自己的力量。憑藉這種力量,人使自己和世界聯繫在一起,並使世界真正成為他的世界。

漢字激光照排系統發明人王選先生說:“考慮自己和考慮別人一樣多,就是好人。”我們也堅信,家長所能教給孩子最重要的做人技巧,就是做個好人。

當前致力於青少年思想健康教育的李開復博士特別強調“同理心”,就是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能夠體會他人的情緒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場和感受,並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處理問題的能力。與美國教育家杜威說的“同情心”是一個概念。杜威認為同情心作為一種良好的品質,不單純是一種情感;它是一種有素養的想象力,使我們能想到人類共同的事情,反抗那些無謂地分裂人們的東西——當“同情心”或“同理心”這些東西成為一個人天性的一部分時,他就沒有了自以為是,沒有了居高臨下,沒有了敵視排斥;有了理解,有了善良,有了豁達。

“教育即風格之培養。”教孩子“給小板凳揉疼”與其說是一個技巧問題,不如說是一個教育觀或哲學觀的問題。家長一定要注意你所有的言行中蘊含的價值觀的和諧統一,只有前後統一的東西,才能潛移默化到孩子身上,並穩定在他們的心中,成為他們做事的風格。

善良的人,才是和世界摩擦最小的人,才容易成為幸福的人;在心態上不苛刻的孩子,長大後他的處事態度會更自如,人際關係會更和諧,會獲得更多的幫助和機會。

當“給小板凳揉揉疼”成為孩子的一種思維方式時,他在生活中處處表現出的就是理解、善意和尊重——而他從生活中能獲得的,也正是這些。

每年準備聖誕節禮物

家長稍稍花一些心思和時間,就可以讓孩子有不同凡響的經歷,讓他的生活和世界煥發出奇異的光彩。兒童是天使,只有在天使的世界裡,聖誕老人才千真萬確地存在;等他長大了,變成了凡人,聖誕老人就消失了,再也不來了。

孩子不是為“長大”或“成功”“成才”活著,孩子首先是為“童年”而活著。我們要讓自己的孩子有過做天使的經歷,不要讓他生來只能做沒翅膀的凡人。

對異性的懵懂的好感

人是很容易受到暗示的。如果一個人總被別人暗示為品行端正、善良友愛,他就會在這種氛圍裡漸漸生髮出自我肯定的意識,他的品行就會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如果一個人總被暗示為有某個問題,他就會在這方面不斷地自我否定,逐漸喪失自信,向壞的方向滑去。

不安和自責,是每個孩子在青春期對異性產生好感時都會有的,發展得嚴重了甚至是一種負罪感。這種感覺不僅不會使少男少女對異性的興趣降低,反而會刺激興趣增長。孩子在家長和學校的壓力下,覺得喜歡異性是不潔的,不道德的,他們就會表面上任性行事,不聽家長的話,內心卻彷徨迷失,自我鄙視。只有孩子自尊自愛,在青春期和異性交往時覺得坦然、正常,才能產生自信和理性,才能做得端莊自在,才有自我控制的能力。

在“早戀”等兒童問題上,家長實際有兩種功能,一種是疏導平息,一種是刺激強化。所有的家長都希望達到第一種效果,但遺憾的是現實中許多家長都把它做成了第二種結果。他們想阻止孩子早戀,卻用錯誤的方法推了孩子一把,使孩子不由自主地掉入旋渦中。“動搖孩子意志最有效的方法是喚起他的有罪意識”,家長在這裡最大的過錯就是用成人庸俗的觀念,把孩子們一些原本正常的行為惡俗化了,人為地製造孩子的罪惡感,客觀上把孩子推到了不可自拔的境地。

“像牛頓一樣”其實是批評語

如何看待孩子無意中犯的一些小錯誤,對這些小錯誤家長應該以何種態度處理——這其實是家庭教育的大問題。

孩子其實十分好面子,大人以為無所謂的事,孩子往往會看得很嚴重。我們絕不能以我們的感覺來衡量孩子的壓力。大人經常隨口批評孩子幾句,就像平常說話一樣,可它們給孩子留下的,卻是非常消極的情緒體驗。不批評不嘮叨是育兒中的“硬技術”,需要家長精心練習。

就像割傷了自然會感到疼一樣,孩子犯了一些小錯或闖了禍,不用你說他也會感到不好意思,感到內疚和痛苦。家長這時如果不顧及孩子的心理,再板起面孔說一些教訓的話,說一些早已說過的提醒的話,只會讓他覺得丟面子,覺得煩;孩子為了保護自己的面子,為了表達對你嘮叨的不滿,可能會故意頂嘴或做出滿不在乎的樣子。

如果家長與孩子之間經常出現這樣教訓與反抗的態勢,孩子就會漸漸地真的對自己的錯誤不在乎,對家長的話無動於衷。

許多人在平時也知道孩子有了過失要好好和他談。但一遇到突如其來的事情時,經常條件反射地衝孩子發火,“我早就提醒過你了,你居然還……”“你怎麼那麼不小心……”過火的教訓話說過了,事後又後悔,可下次遇到同樣的事,還是忍不住先發一通火。一些家長只好用“我脾氣不好”來為自己開脫,來平衡自己。“脾氣不好”在家長身上可能只是個小毛病,可它給孩子帶來的卻會是個大惡果。這會讓孩子的“小毛病”變成一個痼疾。孩子或變得脾氣暴躁,自卑固執;或是屢教不改,一錯再錯。

家長一定要從內心認識到兒童成長需要“試錯”。孩子從生活中汲取的經驗與教訓,比你口頭講一百遍道理都印象深刻。“犯錯誤”是孩子成長中的必修課,只有修夠一定“課時”,他才能真正獲得舉一反三、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的能力。家長要理解“過失”的價值,看到在孩子成長中,他的“過失”與“成就”具有同樣的正面教育功能。

至於偶爾的“過錯”給孩子自己及家長帶來的時間、經濟等方面的損失,算作培養孩子成長必交的學費,可以換回他的成長、成才、成功。他拆壞了一輛新買的玩具汽車,可能就此激發了製造一架航天飛機的興趣和潛能;今天炒煳一鍋菜,明天就可能出個烹飪高手。建立正確的兒童觀,用期許的眼光看孩子那些“闖禍”行為,就會感到它們是良機而不是壞事。這樣的心境下,你內心還會有“火”嗎?

“像牛頓一樣”既是家長如何理解孩子的一個問題,也是以什麼方式批評教育孩子的問題。人們常說一個人會不會說話,不在於說什麼,在於如何說。我們可以批評孩子,但一定要選擇合適的方式批評,以保護孩子自尊心、樹立自信心、培養他們能力為目的。凡對孩子自尊心、自信心和能力有損害的批評方式都是不好的,都是家長要徹底戒除掉的。

“像牛頓一樣”的批評方式,把一件不好的事,本該生氣的事化解為一句玩笑,既讓孩子知道他哪裡錯了,又不損害他自尊心,還暗含了對他的理解,甚至隱藏著對他某種才能的褒獎。這樣的批評話,孩子比較愛聽。

哪怕有的孩子永遠在生活細節上不精明,永遠有“像牛頓一樣”的毛病,只要不是什麼大事,請允許他有這些毛病。

想一下我們自己,同樣也有很多弱點,會不時地犯些小錯。比如我不止一次地犯可笑的錯誤,穿運動衣出去跑步,跑的過程中覺得運動褲有些彆扭,回來才發現是把前後穿反了;去商場退一件衣服,進了商場才發現衣服根本沒帶來……這些毛病像膚色一樣,長在我身上,難以去掉。我的先生和女兒也各有各的“毛病”,發生了,我們笑笑,經常自嘲我們的那些低級錯誤為“像牛頓一樣”。這在我的家裡完全是件趣事,不會遭到蔑視或訓斥。

有的孩子認真細緻,有的孩子粗枝大葉;有的心靈手巧,有的笨手笨腳;有的孩子從小善於關注生活細節,表現得精明能幹;也有的孩子喜歡默默思考,思想整天不知在哪裡飛翔,樣子宛若夢遊……孩子的狀態是很不一樣的,我們應該允許這種差異存在。正是這種差異性構成了人的豐富性。

一些太求完美的父母特別注意孩子的每一個細節,當孩子犯了一些小錯誤,或在某方面表現出能力不濟時,他們就憂心忡忡,就想立即幫助孩子改變——而他們選用的方法就是告訴孩子你應該如何如何,一旦孩子在後來又犯了同樣的錯誤時,他們可能就會拉下臉來——這時,他們事實上已變成太苛刻的父母。

牛頓如果因為不注意生活細節而成天挨訓,他還能是牛頓嗎?愛迪生如果整天被苛責,他還能是愛迪生嗎?

凡出於缺乏經驗或心不在焉的過錯,只要不涉及道德問題,都不必指責或發火,甚至不需要提出來,孩子自己會在這種過程中感受不便和損失,知道以後該如何做。我們當然可以把自己的生活經驗告訴孩子,但同時一定要有耐心等待他經歷併成長,甚至要故意給他製造一些機會讓他嚐點不用心的苦頭。只要孩子有自尊自愛的心態,有足夠多的經歷,該學會的他都能學會,該注意的他都會注意到。

退一步說,如果孩子的天性造就了他在某些方面就是低能,那麼他也不會因為家長的教訓或不斷的提醒而有所改變;反而會因為你的不斷嘮叨,更降低這方面的能力,並同時增加自卑。

欣賞孩子不是隻讚賞他的優點,更是如何看待他的缺點。你看他總是用“像牛頓一樣”的眼光,他就會真的越來越像牛頓。

古詩滋養的孩子

古詩滋養的孩子,得到的不僅僅是詩情和文才,實際上也成為被生活和命運多一份垂青的人。中國文字原本就蘊含著藝術美,周作人先生說,中國漢字具有遊戲性、裝飾性與音樂性的特點。而中國古典詩歌更濃縮了我們母語的精華,以其特有的節奏感、韻律感、美觀性等特質,從古到今始終散發著迷人而高貴的氣質。我在教圓圓讀詩的過程中,逐漸堅定了一個認識,即兒童應該大量背誦詩歌,尤其是古詩。

詩歌是一塊精美的蛋糕,我們把它送入口中,只是為了品嚐它的香甜,不是為了某天向別人炫耀我吃過蛋糕,也不是為將來某一天可能餓肚子而儲存更多熱量。在享受之外沒有其他功利心——背誦是為了更好地把那些詩句內化為自己的東西,更好地體會詩歌的語言美、意境美、想象美,而不是為了“會背詩”。在詩歌之外沒有任何其他目的——這才是應有的目的。所以不要讓孩子給別人表演背詩,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對別人說他背會了多少詩,這樣才能讓孩子對詩歌有單純的心境,也才能產生真正的好感。

只有喜愛,才能談得上接受。如果一個人在讀詩中從沒有為詩中的情打動,從沒為語言的美吸引,從沒為智慧而深思,縱使他會背一萬首詩,也還是個不會讀詩的人。

給孩子犯錯權

童年需要“試錯”,需要“不聽話”。不允許孩子犯錯誤,要孩子事事聽命於家長,這猶如不允許學走路的孩子摔跤一樣,是以暫時的、表面的完美取代長久的、內在的完善。就一個孩子來說,他內心自信平和,比謹小慎微重要;凡事有好奇心,比凡事不出錯重要;他有自我選擇的勇氣,比選擇正確更重要。

培養一個完全“聽話”的孩子是件可悲的事,當一個孩子事事聽命於家長,處處循規蹈矩時,那不是教育成果,是生命中隱伏的久遠的悲傷。

在具體的教育生活中,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在無關緊要的問題上,儘量不要給孩子糾錯。大致原則是:

第一,儘量減少對孩子的擺佈,不要強行讓孩子接受任何他不願意接受的事情。比如吃飯,比如問叔叔阿姨好等。

第二,儘量滿足孩子的要求,哪怕孩子做得不夠好。只要沒有生命和健康危險,第二不損壞他人的利益——即在“道德”和“安全”的底線上,家長都可以放手,都可以給孩子自主空間。

第三,如果特別希望孩子做出家長所期望的選擇,就不要讓孩子在“是”與“否”間選,不要給他說“否”的機會,而要在“是”的框架裡給他一個A與B間選擇。比如孩子不想睡覺,你想讓他睡,不要問“現在睡覺好嗎?”而要問“你打算直接睡了,還是聽一個故事再睡?”總之,要給孩子一個選擇,而不是給他一個命令。當然,這一招不要經常使,或者適當變著花樣使。

很多人擔心這樣是在“溺愛”孩子,或是縱容孩子,這是因為他們錯把自由理解為放縱,這種誤解讓許多教師和家長在錯誤教育的路上走得很遠。文字經常會誤導人,“愛”和“溺愛”表面看來有共同要素,事實上它們不是一種東西程度上的深淺,而是完全相反的兩種東西。“愛”必定包含著自由,而所謂“溺愛”,則是披著愛的外衣的“過度管制”——過度管制的出發點可能是愛,但結果是走到了愛的反面,是反“愛”的行為——在這個問題上,惡果現在有目共睹,原因卻一直被錯誤歸納。

允許孩子犯錯誤,給孩子自由,本質上就是在教會孩子寬容。

寬容是這個世界的潤滑劑,世上有多少痛苦和悲劇是不寬容造成的。而一個人不寬容性格的形成,很可能就是從嬰孩時期的一些小事上開始的。

一個無法無天的孩子,他的行為其實和“自由”毫不相干。理性的缺失使他無力主宰自己,他的放縱和毫無章法,是自覺意識的喪失,是選擇功能的失效。他一方面被慾望控制,另一方面想去控制別人,他的行為正是長期壓抑的後果。這樣的孩子,他內心軟弱無力,由於失去了對自己的掌控力,其實是恐懼地活著——如果大人不承認這一點,認為孩子不自覺是為了更快樂,那真是太不理解孩子了。陶行知先生曾說過,“放蕩不是自由,因為放蕩的人做了私慾嗜好的奴隸而不能自拔。一個人若做了私慾嗜好的奴隸便失掉自由。”

那些真正幸福快樂的孩子,是那些真正獲得了自由的孩子。他在生活中獲得了尊重,所以他學會了尊重,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他在生活中體味了寬容,他就不會小肚雞腸、頤指氣使、心胸狹隘;他在生活中很少受到干涉,所以他拒絕干涉,不要別人干涉,也不去幹涉別人;他被當作一個獨立的人來對待,他就獲得了把控自己的力量,不被壞習慣操縱,有力量選擇健康的東西。

“只有這樣一種人才是自由的,這種人願意使自己和周圍的一切都獲得自由。”只要是正常的愛,給孩子再多也不會把孩子愛壞了。就像一個智力正常的人走到懸崖邊上會自動停止腳步一樣,一個心智正常的孩子也知道自由的邊界在什麼地方。他可能會由於缺少常識有一些小過失,卻會自動獲取經驗,自動校正自己的行為,使小過失成為積累經驗的重要途徑。

03 把學習做成輕鬆的事

孩子原本不需要為學習而苦惱,凡是因為學習感到痛苦的孩子,都因為他遇到了不正確的引導。只要觀念和方法改一改,孩子的學習就可以變得輕鬆愉快。

讓孩子識字並不難

把學習生字融匯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在大量的閱讀基礎上,是非常有效的教育方法。不僅孩子學起來輕鬆,大人實際上也輕鬆,事半功倍。

一週歲前開始讀故事,一遍一遍反反覆覆讀,一字字指著讀,慢慢孩子可以背下來,裝作自己會讀書。

從家長讀改為孩子一個字一個字指著讀,把故事與文字聯繫到一起。文字在她眼裡一點也不空洞枯燥,文字是有內容的,文字就是故事,是有趣而生動的生活場景中指著文字讀出來,討論。

五歲開始自己看書。

小學二年級閱讀水平相當於中學生的水平,可以一本接一本讀長篇小說了。

十歲小學畢業,,她已讀完了金庸全部的武俠小說,十四部共約三四十本;鄭淵潔系列童話故事書本;此外還有外國名著如《簡愛》《魯濱遜漂流記》及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等,其他零散的兒童文學書籍以及各類報刊雜誌則不計其數。

不主張用識字卡片,單詞卡片獨立的學習生字和詞彙,而主張要把單詞放到語境中去學習。

所以孩子如果認了好多字,卻不會專注地讀一本書的話,那是一件很不妙的事。把識字和閱讀割開了,可能早早地破壞孩子識字的興趣和自信心。學習過程中如果再加上炫耀,那是最壞的,恐怕只是在製造一個漂亮的肥皂泡吧。

盧梭說:“人們在煞費苦心地尋找教讀書寫字的最好辦法,有些人發明了單字拼讀卡和字卡,有些人把一個孩子的房間變成了印刷廠。真是可憐!”

和諧合理的方法往往是美的,也是有效的;壞方法則把原本簡單的事變得複雜、低效。我們在兒童教育中,要特別注意尋找好方法,不要想當然地用壞方法去教孩子。

開小賣部——培養孩子的數感和運算能力

“開小賣部”的過程就是孩子不停地做“應用題”的過程,這對孩子有很好的數學啟蒙效果。數學教育不要一下把孩子拉到抽象的數字上,不要拿一些乾巴巴的枯燥的計算來為難孩子。要讓孩子在遊戲中感受數字,讓他體會到計算不是抽象的東西,是存在於周圍生活中有用的東西,和我們的日常生活密切聯繫著。

圓圓讀小學一二年級時,當別的同學在抽象的數字裡苦苦掙扎時,她卻對每個題一眼看透,覺得那些題都太簡單了。

學習為什麼非得是“苦的”不可?學習也可以在快樂中進行。而且,在快樂中進行的學習會讓孩子學得更好。我們都希望孩子喜歡學習,如果把學習做成一顆酒心巧克力,孩子如何能不喜歡;如果把學習做成一顆牛黃解毒丸,孩子又如何能喜歡?

在玩“開小賣部”遊戲時要注意幾個問題。

首先是不要把用意告訴孩子。

玩這樣的遊戲,在家長這裡是為了讓孩子學會計算,如果你把這個目的告訴孩子了,或被他察覺了,孩子就會失去遊戲的興趣。要讓孩子覺得這僅僅就是個遊戲,只是為了玩。大人在和孩子玩時,要拿出認真而單純的心態,把自己當成孩子一樣投入地去玩,不要在這個過程中有任何說教,更不要因為孩子算錯賬訓斥孩子。

其次是避免造成孩子不好意思。

我們在和圓圓玩時,剛開始圓圓對什麼東西定多少價沒感覺,完全是隨意報數字。比如她把一小塊“蛋糕”定價成一百元,她爸爸就很誇張地說“啊,這麼貴啊!”她爸爸是為了製造氣氛,以他所熟知的市場價格來感嘆,可他的口氣把圓圓嚇住了。圓圓從爸爸的口氣中感覺自己定的價格太離譜,有些不知所措。再問到下一個東西的價格時,她報價時就有些膽怯和不安,猶豫地說出一個數字,然後等待大人的反應,試探定得對不對。這樣玩下去,孩子的注意力就不能集中在玩耍上,時間稍長就會感到緊張和厭倦。我趕快出來打圓場,告訴她爸爸說這塊蛋糕做得特別香,值這麼多錢。

事後我告訴圓圓爸爸,以後無論孩子定價多少,都不要那樣大驚小怪。不要以你的生活經驗來干擾孩子的思維,孩子並沒有市場價值概念。我們只是為了讓她學會計算,不是為了讓她學會做生意,所以她怎樣定價並不重要。她完全可以把一斤米定成兩百元,也可以把一個金戒指定成四角錢。

第三是不要讓計算為難孩子。

家長要記住的是,這是個遊戲,不是數學課。家長可以通過“買賣”發展孩子的計算能力,但不可操之過急。在遊戲中要把孩子的樂趣放在首位,學習放在第二位。計算的難度可以慢慢提高,但不要讓太難的計算干擾樂趣。如果孩子在買賣中屢屢感到計算的困難,他就會有受挫感,就會失去興趣。

第四是不強迫孩子玩。

不要為了讓孩子學習而頻頻地玩同一個遊戲。這個遊戲我和一些人講過後,就有人回家天天和孩子玩。開始孩子還有興趣,但連玩三天後就不想玩了,家長就左說右勸地要他玩。

也有那樣的時候,就是剛開始玩,一筆生意還沒成交,孩子就因為什麼原因突然不想玩了,這時家長也不要強迫,只要孩子表現出不想玩了,就要立即停止,以免敗壞了孩子對遊戲的胃口。如果家長在遊戲中表現得太積極,還容易讓孩子察覺你的用意。

第五是儘量用真錢。

第六是增加遊戲變數,儘量使每次遊戲略有不同

我們和圓圓除了“開小賣部”,還“擺菜攤”。她有時也願意當菜市場小販,我們就用小紙片畫上各種蔬菜水果,或找來各種替代品,和她玩賣菜。為此特意到中藥房給她買了一杆小秤,因為當時市場上小販們用的都是有砣有杆的手提秤。

“開小賣部”給出的啟示是:和生活結合的學習效果更好,源於生活的教育可以無處不在。

教孩子學習並不一定需要坐在書桌旁,只要有心,處處能發現教育的機會。比如,最早教孩子從1數到10時,如果你只是口頭反覆唸叨這些數字,孩子聽到的只是音節,他其實不知道這些音節代表什麼,也就不理解這些“1、2、3、4”是什麼東西。如果在抱著孩子上下樓時,每次都邊走邊數臺階;打開一盒巧克力時,一定是先數數里面有多少粒然後再吃。總之,凡唸叨“1、2、3……”時,總和一個具體的事情聯繫在一起,孩子就記得更快,並且建立起數的概念。

孩子進入學校教育後,仍然可以通過“活動”學習功課。我發現讓孩子當“小老師”給家長講課是一種不錯的活動。

玩“小老師”時我注意了這樣幾個問題。

第一,在設計這類活動時要“賦權”,讓孩子“掌權”。

第二,要選擇那些答案或內容比較確定的東西讓孩子來講。

第三,家長提出要求的方式要自然,不能總用自己小時候沒學好這一個藉口。

第四,不要在這個過程中挑剔孩子講課的毛病,更不能嘲笑他講課中的錯誤。

偉大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兒童學業落後的原因,就在於他沒有學會思考。周圍世界裡的各種事物、現象、依存關係和相互聯繫,沒有成為兒童的思考的源泉……讓實際事物教給兒童思考——這是使所有正常兒童都變得聰明、機敏、勤學、好問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條件。”

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的核心教育思想,即少年兒童應該從生活中學習,在做事中去學習,而不是在書本里學習。他認為教育中永遠成功的教學方法就是“給學生一些事情去做,不是給他們一些東西去學”。

所以,當家長想要孩子的學習進步時,不要忙著把孩子拉到書本上,拉到課外班裡,應該創造些機會,讓孩子運用他所學習的知識解決一些問題。無論學什麼,如果我們為孩子創造出了“開小賣部”的實踐機會,那孩子多半就不會為學習苦惱了。

被魔杖點中的孩子學習能力強

魔杖”是什麼,就是課外閱讀。它有一種魔力,不顯山不露水地賦予孩子不同的能量——凡從小有大量課外閱讀的孩子,他的智力狀態和學習能力就會更好;凡缺少閱讀的孩子,學習能力一般都表現平凡;哪怕是寫作業的速度,一般來說他們也比那些閱讀多的同學要慢得多。

閱讀為什麼對孩子的智力和學習有這麼大的影響?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對青少年閱讀有很多研究,他對閱讀與學習能力的關係闡述得很多也很清晰。

他說:“三十年的經驗使我深信,學生的智力發展取決於良好的閱讀能力。”他從心理學的視角分析:“缺乏閱讀能力,將會阻礙和抑制腦的極其細微的連接性纖維的可塑性,使它們不能順利地保證神經元之間的聯繫。誰不善閱讀,他就不善於思考。”他指出缺乏閱讀的壞處:“為什麼有些學生在童年時期聰明伶俐、理解力強、勤奮好問,而到了少年時期,卻變得智力下降,對知識的態度冷淡,頭腦不靈活了呢?就是因為他們不會閱讀!”相比之下,“有些學生在家庭作業上下的功夫並不大,但他們的學業成績卻不差。這種現象的原因,並不完全在於這些學生有過人的才能。這常常是因為他們有較好的閱讀能力。而好的閱讀能力又反過來促進智力才能的發展。”“凡是那些除了教科書什麼也不閱讀的學生,他們在課堂上掌握的知識就非常膚淺,並且把全部負擔都轉移到家庭作業上去。由於家庭作業負擔過重,他們就沒有時間閱讀科學書刊,這樣就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現代心理學對此已有很多研究和證實。梳理心理學代表人物皮亞傑、布魯納、奧蘇貝爾等人的學習理論,可以看到關鍵的兩點:一是思維發展與語言系統的發育有密切關係,二是學習新知識依賴已有的智力背景。“閱讀”是一種以語言符號為媒介,包含有豐富的、超越現實生活內容的活動,會讓閱讀者的“語言系統”發育得更好,同時可以讓他的“智力背景”更為豐富,從而使得他們的思維能力及學習新知識的能力更強。

修得一支生花筆

孩子的閱讀就是他最好的修煉過程,潤物細無聲地滋潤著他的潛能,總有一天你會驚喜地發現,孩子手中的筆已不知在什麼時候發芽,開出了芬芳的花朵。

“好閱讀”與“壞閱讀”

好閱讀儘量用書面語,壞閱讀拋開書面文字大量使用口語。

好閱讀要求快快讀,壞閱讀要求慢慢讀。

好閱讀在乎讀了多少,壞閱讀計較記住多少。

好閱讀讀字,壞閱讀讀圖。

閱讀需要誘惑

在教育中,想要孩子接受什麼,就去誘惑他;想要他排斥什麼,就去強迫他——這是非常有效的一招。

不看“有用”的書

不看“有用”的書,不是說不給孩子選好書,而是在選擇中要以孩子的興趣為核心要素,不以“有用”為選擇標準。

現在,不少家長不關注孩子的課外閱讀,只是熱衷於給孩子買作文選,訂中小學生作文雜誌,這是一個極大的認識誤區。

學“語文”不是學“語文課本”

如果不關注閱讀,死抱著教材學語文,那麼學生進入中學後就會越來越力不從心,到頭來,在最關鍵的高考考場上,恐怕也難以獲得好成績。

寫作文的最大技巧

當我們苦苦尋找“寫作技巧”時,其實技巧多麼簡單——寫作時請首先記住“說真話”。給孩子灌輸這一點,它的意義超越了寫作本身。就像錢理群先生說的,“培養一個人怎樣寫作,在另一個意義上就是培養一個人怎樣做人”。

04 一生受用的品格教育

孩子是從哪裡來的

把“性教育”做成“性啟蒙”,比不做還要壞得多。

孩子天生不會說謊

孩子說謊不外乎兩個原因,一個是模仿大人,一個是迫於壓力。每個孩子最初的謊言都是從這裡來的。

可不可以批評老師

美國教育家杜威說:“理智的自由才是唯一的、永遠具有重要性的自由。”。這句話提醒我們,思想上的獨立和自由如此重要,人的理智不可以有枷鎖。這句話讀起來有些空,似乎也比較平淡;其實它說得很實在,是兒童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理念,值得家長和老師們時刻關注,深入反思,處處實踐。

遇到一個“壞小子”

每個孩子在學校都有可能遇到“壞同學”,家長如果需要出面,目的應該是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化解矛盾,而不是去報復。針對不同的對象可以有不同的處理方式,有一個底線,就是在生理及心理上都不能傷害那個“小敵手”,而是像尊重自己的孩子一樣,尊重那個孩子。同時要考慮所採用方式對自己孩子人格行為的影響,以及對他今後人際關係的影響。愛孩子,就幫他創造一個和諧的局面,不要給他製造麻煩。

比黃金珍貴的四個字——實事求是

一個孩子在未來生活中的踏實度,取決於他成長中多大程度上受到實事求是這四個字的影響,取決於他長大成人後的思維方式與這四個字有多接近。

實事求是的主要對立面不是虛假,是虛浮——虛榮、浮躁,以及這之下的偏執和嫉妒等——看似小問題,在不經意間流露,卻有相當的破壞力。

盧梭說“最高尚的道德是消極的,同時也是最難於實踐的,因為這種道德不是為了做給人家看的。”把這句話從對待他人那裡推廣到對待自己上,就可以這樣理解:人在針對自我做一件事時,也必須要實事求是,做什麼事情“不是為了做給人家看”,這就是人對自己的真實,也是對自己的善待——不過它可能同樣是“難於實踐的”。

沒有實事求是精神的人,即使他很精明,也往往目光短淺;即使他很努力,也總是後繼乏力;即使他很自大,也暗中沒有底氣;即使他想要去愛,也不會好好把握。他既缺少平和與寧靜,做不成一個平凡而幸福的人;也缺少個性和創造力,難以成為一個出類拔萃的人。

培養孩子實事求是的精神,除了家長以身作則,注意言行上的影響,我認為閱讀也有很好的作用。尤其是一些人物傳記,對兒童的影響很大。

那些傑出人物,無論是科學家、藝術家,還是政治家、企業家,他們對事業的熱愛、意志的堅定、開創性的勇氣、有高度的認識,無不透露著實事求是的思維方式,無不充滿著實事求是的精神。他們的成果,莫不是植根於實事求是這一堅實的土壤。閱讀偉大人物的傳記,就是在和一些優秀的人、優秀的思想交流,就是在形成自己真善美的情懷。

實事求是是個很大的話題,探究沒有窮盡,實事求是又是個非常簡單的事情,無須任何技巧即可處處實現。這四個字素顏無痕,卻給人以最好的保護,極盡平實,卻給人帶來光彩。我想再一次地說,給予孩子這四個字,真是比給他黃金更珍貴啊!

“成人儀式”寫給女兒的信

“爸爸和媽媽希望長大成人的你在未來的生活中,首先要做好人,做一個善良、寬容、正派的人,學會解決生活中的矛盾和不快,遇事不要太計較,讓自己生活得快樂。同時希望你有好的生活習慣,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多參加體育運動,保證身體健康。”

05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培養“好習慣”過程中如果方法用得不對,恰恰就培養了壞習慣。方法用對了,好習慣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正確的方法,其實遠比錯誤的方法簡單易做。

“不陪”才能培養好習慣

一個人,首先是個自由的人,才可能成為一個自覺的人。

人的天性是願意遵從自己的思想,排斥來自他人的命令。所以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為了形成兒童的自覺意識,也為了他更好地執行決定,應該儘量讓孩子自己去思考和選擇。哪怕是相同的決定,如果它不是來自家長的指令,而是來自兒童自己的意願,他也會更願意去執行。

我敢肯定剛上小學的孩子,如果他以前不曾遭遇學前班或幼兒園佈置作業的困惑,如果他的自尊心不曾受到損害,他是不會同意不寫作業的。每個學齡兒童心中都有對作業的責任意識、還有自尊和對老師批評的懼怕,這些讓他不會隨便放棄作業。

對於孩子偶爾所犯的小過失不要大驚小怪,內心一定要堅定一個想法:它只是個“小事”,不是個“錯事”,孩子的成長需要經歷這些“小事”,它們甚至比做功課還重要。所以,只要鼓勵孩子改正就可以了,不要責怪,也不要經常提起,不要讓孩子有內疚感和負罪感,否則的話它真能固定成孩子一個難以改正的缺點。

如果家長在對待孩子的問題上從不去認真地思考,不去理性地處理,只是憑性情做事,一遇到問題就著急,一著急就發脾氣,這隻能說明你是個任性的家長。一個任性的家長,怎麼可能不培養出一個任性的孩子呢?

家長應該記住這一條:在培養習慣的過程中,如果總是製造孩子的主動性和成就感,他就會在這方面形成一個好的習慣;如果經常讓孩子有不自由感和內疚感,他就會在這方面形成壞習慣。

兒童所有頑固性的壞習慣,幾乎都是小問題沒得到合理的疏導解決,長期和家長或教師摩擦衝突形成的。陪孩子寫作業就是特別容易養成兒童壞習慣的一種做法。

人的天性都是追求自由的,任何為兒童所熱愛的事情,當它變成一項被監督完成的活計,讓人感到不自由時,其中的興趣就會蕩然無存。家長陪著學習的時間越長,扮演的角色越接近監工。而孩子從骨子裡是不喜歡一個監工的,最多表面上暫時屈從他,內心絕不會聽他的話。所以說,陪孩子寫作業,不是培養孩子的好習慣,而是在瓦解好習慣,是對兒童自制力的日漸磨損。

需要家長陪著寫作業,這絕不是孩子的天性需求,也不是一個正常要求,這隻說明他已養成一個壞習慣。他學習成長中遇到的一系列的摩擦和挫折,已造成了他不會管理自己,造成他內心的無力感和無助感。他對自我管理極為不自信,只好求助於外部力量約束自己。事實上,他的內心是反抗這種“陪”的,所以即使有家長在身邊,他也不可能真正把心思放到學習上。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如果一個人在童年時期就體驗過克服自己弱點的滿足,那麼他就會以批判的態度看待自己。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如果一個人在童年時期就體驗過克服自己弱點的滿足,那麼他就會以批判的態度看待自己。人們正是從這一點上,開始對個人的自我認識。沒有自我認識,就既不可能有自我教育,也不可能有自我紀律。一個年紀幼小的人,不論他把“懶惰是不好的”這句話記得多麼牢,理解得多麼清楚,但是如果這種情感沒有迫使他在實際行動中管住自己,那麼他就永遠不會成為一個意志堅強的人。孩子的弱點如果總是通過大人的操縱去克服,那所謂“克服”就是不存在的虛幻,只能叫做屈服。屈服是不會成為孩子自我認可的一部分的,只要有機會,他就不再想屈服,就要從約束中掙脫出來。

懲罰你,不讓你做作業

成人在教育兒童時之所以屢屢採取不合適的教育方法,使“教育”變成一種破壞性行為,有兩個最根本的原因:一是不信任孩子,二是太相信自己。 孩子天生不反感寫作業,他們中的一部分之所以後來變得不愛寫作業,是因為在上學的過程中,尤其是小學階段,寫作業的胃口被一些事情弄壞了。被罰寫作業,就是弄壞胃口最有效的一招。

任何事情,當它裡面包含有交換、被監督、責任等這些因素時,它的有趣性就會大打折扣。

但現實中,許多教師和家長卻把方法用錯了。最典型且最愚蠢的做法是以“寫作業”作為懲罰手段,來對付學生的某個錯誤。許多家長或教師的口頭禪就是“你要再不聽話,就罰你寫作業”。

當“作業”變成一種刑具時,它在孩子眼裡能不恐怖嗎?孩子還能對它產生好感嗎?

這個問題追究到底,至少可以看出這些成年人的三個問題:一是在教育孩子中不能細膩體察孩子的心理,不考慮把工作做到孩子的心坎上,只是滿足於孩子表面的、暫時的服從;二是自己內心不熱愛學習,潛意識中把學習當作苦差事,就會在生了氣尋找“刑具”時想到寫作業;三是權威意識在毫無反擊之力的兒童面前變得肆無忌憚,人性中的惡不小心流露出來。

懲罰性質的作業,無不說成是為了孩子,其實它的第一動因只是成人在出惡氣,和教育無關。它對兒童的學習只有毀壞,沒有成全。從本質上說,它只是教師或家長對學生的一種施暴手段。

孩子天生不反感寫作業,他們中的一部分之所以後來變得不愛寫作業,是因為在上學的過程中,尤其是小學階段,寫作業的胃口被一些事情弄壞了。被罰寫作業,就是弄壞胃口最有效的一招。正如“滿漢全席”人人愛吃,但如果我們這樣對待一個人,讓他天天吃滿漢全席,而且規定他必須頓頓吃夠多少,少吃一口就罰多吃一百口——這樣做上一段時間試試看,這個人以後再見到吃的不吐才怪呢。

杜威說“一切需要和慾望都含有缺乏”。讓我們記住這句話,並認真琢磨。

反過來可以推導出,想讓一個人喜歡和珍惜什麼,就不要在這方面給得太多太滿,更不能以此作為交換條件或懲罰手段,強行要求他接受,而是要適當地剝奪,讓他通過危機感和不滿足感,產生珍惜感。同時最最重要的是讓他在行事過程中伴有愉快感、成就感和自尊感——這無論在學習還是其他事情上,都是普遍適用的。

成人在教育兒童中之所以屢屢採取不合適的教育方法,使“教育”變成一種破壞性行為,有兩個最根本的原因:一是不信任孩子,二是太相信自己。即首先不相信兒童的本能是自愛和上進,擔心不及時管教,孩子就會一路下滑;其次認為自己對孩子說的話都是金玉良言,可以讓孩子變得更好。

針對這一問題,哲學家弗洛姆的一句話值得家長們一千遍地體味:“教育的對立面是操縱,它出於對孩子之潛能的生長缺乏信心,認為只有成年人去指導孩子該做哪些事,不該做哪些事,孩子才會獲得正常的發展。然而這樣的操縱是錯誤的。”

所以家長和老師在管理孩子時,一定要小心,不要站到教育的對立面去。遇到每一件具體的事情都捫心自問一下:我是在教育孩子,還是在操縱孩子。被操縱的孩子不由自主地把心思用於反操縱上,他會漸漸變得毫不在乎大人的話,墮落,並且喪失理性和自愛之心。寫作業是當前兒童教育中,最為密集地表現“教育”還是“控制”的事件,這個事情上最需要家長反思。

弗洛姆還說:“運用破壞性的手段也有其自身的結果,即實際上改變了目的。”在任何具體教育細節上,家長一定要考慮目標與手段的統一問題。把作業當刑具使用,還是當獎品使用,這不是個小區別,它是分水嶺,決定了你是在走向目的,還是走向目的的反面。

替孩子寫作業

替孩子寫作業,不是家長幫孩子在學習上舞弊,而是以理性對抗學校教育中的一些錯誤,以不得已的方式幫助孩子獲得更多的自由時間,讓孩子生活得更快樂一些,並教給孩子實事求是地面對學習。它是保護孩子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之一。

我想提醒父母們,在孩子的中小學階段,尤其是小學階段,一定要注意給孩子留出自由安排的時間,切不可讓寫作業、練琴、上課外班等這些事把孩子的時間佔滿。要讓孩子每天都有自由安排的時間。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正像空氣對於健康是必不可少的,自由時間對於學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讓學生不把全部時間都用在學習上,留下許多自由支配的時間,他才能夠順利地學習。學生的時間被各種功課塞得越滿,給他留下供他思考與學習直接有關的東西的時間越少,那麼他負擔過重、學業落後的可能性就越大。

這裡要提醒的是,“自由時間”絕不可以拿來消費在看電視上,電視是另一種捆綁,對孩子來說尤其是一種壞消遣。這個時間可以讓孩子讀書、找小夥伴玩耍,或者和家長一起跑步、打球、下棋等等。任何有利於孩子身體和心理健康的活動都是好的。

一個始終被尊重的孩子,一定是個懂得自尊自愛的人,他絕不可能利用家長的善意去做任何讓他感到羞恥的事情。

教育全在細節中。替孩子寫作業這事,就是家長和孩子相處中千萬個細節中的一種,如果在細節處理上做不好,結果可能會完全相反。細節處理水平,還是取決於家長的教育理念。

不寫“暴力作業”

哲學家弗洛姆說,人可以使自己適應奴役,但他是靠降低其智力因素和道德素質來適應的;人自身能適應充滿不信任和敵意的文化,但他對這種適應的反應是變得軟弱和缺乏獨創性;人自身能適應壓抑的環境,但在這種適應中,人發生了神經病。兒童當然也能適應“暴力作業”,但“暴力作業”中含有的奴役、敵意、壓抑,會全面地破壞兒童人格與意志的完整和健康。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對教師要求學生死記硬背的行為多有譴責,他說:“學生的那種畸形的腦力勞動,不斷地記誦、死記硬背,會造成思維的惰性。那種只知記憶、背誦的學生,可能記住了許多東西,可是當需要他在記憶裡查尋出一條基本原理時候,他腦子裡的一切東西都混雜成一團,以致他在一項很基本的智力作業面前顯得束手無策。學生如果不會挑選最必要的東西去記憶,他也就不會思考”。

家長首先一定要注意,自己絕不製造暴力作業,同時要支持孩子對來自學校的這種作業說不。家長要積極尋求和教師、學校的正面溝通,可以找老師談,可以向學校反映,也可以自己想辦法保護孩子。許多家長一邊抱怨老師作業留得太多太不合理,一邊看孩子在暴力作業中苦苦掙扎而無可奈何、袖手旁觀,這是最壞的。

學習不要“刻苦努力”

一個人不可能既討厭一件事,又能把一件事做好。

不關注環境中的培養要素,只是從主觀上要求孩子具有“刻苦精神”,這就像認為可以從空氣中抓來一沓鈔票一樣沒來由,是典型的唯心主義做法。

把“學習”這件事和一種令人不舒適的“苦”的感覺聯繫到一起,它會使孩子一想到學習時,就有微微的不快。有誰會喜歡苦呢?一個人為了實現某個目標而“吃苦”,必須基於他有足夠的理性和毅力。這種理性和毅力,連成年人都不是人人具有或事事付得出,用它來要求孩子,就更不合適了。

人的天性是避苦求樂,孩子更如此。感覺“甜”的東西他就喜歡,感覺“苦”的東西他就討厭。

我們原本想要孩子喜歡學習,卻把學習過程做成苦饃饃,只把結果設想成甜餡餅,要孩子天天吃著苦饃饃去想甜餡餅——過程天天具體而真實地陪伴著孩子,目標卻遙遠得虛無縹緲。當他在吞嚥苦饃饃中感到厭倦時,就被批評為“不刻苦”,被要求以那想象中的“甜”來壓抑這真實的“苦”。孩子不具有反駁成人教導的能力,他只是感受到了這裡面的不和諧,感受到了自己的無能為力,感覺到自己心底深處對“苦”的討厭。

一個人不可能既討厭一件事,又把這件事做好。

把“學習”這件事和一種令人不舒適的“苦”的感覺聯繫到一起,它會使孩子一想到學習時,就有微微的不快。有誰會喜歡苦呢?一個人為了實現某個目標而“吃苦”,必須基於他有足夠的理性和毅力。這種理性和毅力,連成年人都不是人人具有或事事付得出,用它來要求孩子,就更不合適了。

人的天性是避苦求樂,孩子更如此。感覺“甜”的東西他就喜歡,感覺“苦”的東西他就討厭。

我們原本想要孩子喜歡學習,卻把學習過程做成苦饃饃,只把結果設想成甜餡餅,要孩子天天吃著苦饃饃去想甜餡餅——過程天天具體而真實地陪伴著孩子,目標卻遙遠得虛無縹緲。當他在吞嚥苦饃饃中感到厭倦時,就被批評為“不刻苦”,被要求以那想象中的“甜”來壓抑這真實的“苦”。孩子不具有反駁成人教導的能力,他只是感受到了這裡面的不和諧,感受到了自己的無能為力,感覺到自己心底深處對“苦”的討厭。

一個人不可能既討厭一件事,又把這件事做好。

孩子在各個學習時期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不一樣,就現階段我國的教育體制來說,我認為小學階段主要解決學習興趣的問題,初中階段主要解決學習方法的問題,高中階段拼的才是勤奮。

不考100分

正因為我特別渴望孩子取得好成績,我才絕不向她要分數。

孩子成績好壞,並不在於家長對孩子說出了多少要求和希望,而在於怎樣去說。語言不是呼出的空氣,不會消散在空中無影無蹤。所以不要在孩子面前信口開河,不要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家長說過的任何話都會在孩子心中留下痕跡,好痕跡產生好影響,壞痕跡只能產生壞影響。

心理學研究表明,在學習上,成功動機過強或過弱都不好,一是對學習不利;二是對保持不利。庸俗目標只能給孩子帶來庸俗的刺激,不會產生良好的內在動力。從上小學就追求分數,會使孩子形成畸形學習動機,變得目光短淺,急功近利,反而降低學習興趣,影響考試成績。就像一個跳高運動員,如果在訓練中或賽場上他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助跑、起跳、躍過橫杆,而總是考慮場上觀眾如何看他,如何評價他,他跳過去了會得到怎樣的獎賞,跳不過去會如何難堪。這種想法會讓他顧慮重重,甚至裝腔作勢,那麼他在賽場上將不會取得好成績。

哲學家弗洛姆認為,現代生活最突出的一個心理特徵是,許多為實現目的而採取的手段及活動,已越來越篡奪了目的的地位,而目的本身卻成為模糊的、非真實的存在……我們已陷落在手段之網中,經常忘記了我們的目的。

家長要建立這樣一種信心:不提分數或名次要求,不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孩子從家長的態度中知道,學習不是為了分數,不是為了和別人比,而是為了自己學會。他不對分數斤斤計較,才會最終獲得好成績。

這是個奇怪的定律——想要“100分”,就別要求孩子考100分——聽起來像個悖論,但它真正成立。

考好了不獎勵

把獎勵當作學習的誘餌提出來,是一種成人要求兒童以成績回報自己的行賄手段。它讓孩子對學習不再有虔誠之心,卻把心思用在如何換取獎品、如何討家長歡心上。這讓孩子的心總是懸浮在半空,患得患失,虛榮浮躁,學習上很難有心無旁騖、腳踏實地的狀態。

家長們也許擔心不在學習方面提醒或刺激,孩子就會不好好學習,這種擔心是多餘的。

就當下的社會生活來說,考試的重要性已被渲染到無以復加的地步,孩子周圍根本不缺少“分數場”。從一上學開始,孩子就天然地知道好成績非常重要。家長什麼都不用說,孩子也會盡力去拿一個好成績。縱使家長沒有獎勵,好成績本身也會給他帶來巨大的快樂,已足以形成激勵作用。

家長在成績上的淡然,恰是對社會、學校過度渲染成績現象的平衡,把孩子拉回到踏實的學習心態中,防止他在學習中壓力過大或變得虛浮起來。

我們認為,家長不渲染考試,不強化分數,會讓孩子在考試方面心理一直比較坦然,使他的學習注意力不被分散,學習中沒有壓力,不但不會影響孩子的成績,從長遠的時間裡來看更能促進他的學習進步。

人對獎品的熱愛程度取決於他在這方面的欠缺和需求程度。從物質貧困年代走來的家長們常有的思路就是物質刺激,這是供應短缺時代遺留的觀念。

就現在的孩子們來說,在物質方面並沒有太大的欠缺,所以物質獎勵並不能真正刺激他們的熱情。即使物質獎勵能帶來一些動力,也是階段性的,持續不了多長時間,而學習需要的是持之以恆的態度。

物質獎勵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卻會產生不少的副作用。

首先,它轉移了孩子的學習目的。

一個孩子如果為了一雙旱冰鞋而去學習,他在學習上就開始變得功利了。在短時間內可能會取得好成績,可一旦得到了這雙鞋,對學習就會懈怠。庸俗獎勵只能帶來庸俗動機,它使孩子不能夠專注於學習本身,把獎品當作目的,卻把學習當作一個手段,真正的目標丟失了。

其次,它破壞了孩子實事求是的學習精神。

學習最需要的是對知識的探究興趣和踏實的學習態度,這是保持好成績的根本動力和根本方法。把獎勵當作學習的誘餌提出來,是一種成人要求兒童以成績回報自己的行賄手段。它讓孩子對學習不再有虔誠之心,卻把心思用在如何換取獎品、如何討家長歡心上。這讓孩子的心總是懸浮在半空,患得患失,虛榮浮躁,學習上很難有心無旁騖、腳踏實地的狀態。

再次,它讓孩子對學習產生對立情緒。

任何考試都有變數,誰也不能保證在每一次考試中都取得好成績。如果一個孩子很早就想得到一雙旱冰鞋,家長說如果考試能進班內前十名就給他買。結果孩子考了第十二名,家長就說等到下次考試進了前十名再買。家長認為這樣可以激勵孩子繼續努力。孩子由於和家長有言在先,也會答應下次爭取進前十名,但他心裡會不由自主地對下次考試憂心忡忡。他下次進入了前十名,會有暫時的愉快,但用不了多久,家長一定會在新一輪考試中有新的條件提出來。每一次考試都是個坎,需要他去跨越,一旦做得不理想,他就會有挫敗感。不知不覺,他變得反感學習、憎恨考試了。

06 做家長應用的智慧

家長掌握著孩子的命運。任何改變孩子的打算,都必須從改變家長自己做起。家長教育理念上的“一念之差”,可以讓孩子的命運“千差萬別”。

自己不帶孩子就是瀆職

如果家長能領悟兒童成長中每一天、每一種境遇的重要,知道這些境遇會對孩子產生巨大的影響,那麼父母又帶孩子又工作的能力和辦法自然就有了。想做一件事總有理由,不想做一件事盡是藉口。

幸福的家就是五星級賓館

婚姻是最深刻的一種人際關係,人性的真實、文化素養、價值觀、愛的能力等等,都在這樣一種關係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它是兩個成年人合寫的生命自傳,是讓他們最親愛的孩子感受生活的幸福,體會生命的美麗,認識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啟蒙教材。

哪怕是離婚,只要理性和體面,也好過沒完沒了讓孩子備受折磨的爭吵。哲學家弗洛姆說:“當一個不幸的婚姻面臨解體時,父母之間陳腐的論據是,他們不能分離,以免剝奪一個完整的家庭給孩子所帶來的幸福。然而,任何深入的研究都表明,對孩子來說,家庭中緊張和不愉快的氣氛,比公開的決裂更有害,因為後者至少教育孩子,人能夠靠勇敢的決斷,結束一種不可容忍的生活狀況。”

只設“記功簿”不設“記過簿”

一些家長之所以經常批評教育孩子,就是因為有一個根深蒂固的錯誤假設,即如果自己不說,不經常提醒,孩子就不會改正缺點,就會越來越墮落。事實是,每個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上進是他的天性,只要不被扭曲,就一定會正常生長。對於孩子身上的某個缺點,可以適當提醒,一旦發現這個缺點反覆出現時,就應該考慮用正面鼓勵的方式,不動聲色地去幫助孩子克服,而不要反覆地直接地批評,不要說“我都給你說過多少遍了,你就是不改”之類的話。反覆的批評就如同貼到牆上的“記過簿”,會把孩子的缺點固化下來,使孩子難以和那個缺點剝離開來。

無論是以實物形式還是在自己的內心,父母都要為孩子設立一個小本子。只設“記功簿”,不設“記過簿”。珍惜孩子的榮譽感,避免懲罰性記錄。兒童沒有過錯,只有不成熟,而不成熟才意味著有生長空間和成長可能。家長應真正從內心欣賞孩子的不成熟,從不成熟中看到美。這樣你才容易打開“記功簿”,而不是一看到孩子的失誤,就不由自主地翻開“記過簿”。

做家長的素養和理性就表現在,每當你準備採用什麼方法教育孩子,都要就你所採取的手段思考一下:你想強化的到底是什麼,你採取的方法是孩子喜歡的還是反感的,它對兒童的影響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是激勵的還是消極的,是眼前的還是長遠的,是高尚的還是庸俗的?不思考這些,只是憑情緒和習慣做事,不但達不到目的,更可能從根本上破壞目的。

“不管”是最好的“管”

一個被管制太多的孩子,他會逐漸從權威家長手下的“聽差”,變成自身壞習慣的“奴隸”。他的壞習慣正是束縛他的、讓他痛苦的桎梏,不是他心裡不想擺脫,是他沒有能力擺脫。

可能我們經常會發現這樣一種情況:對孩子管得特別細特別嚴的家長,大都是在工作、生活等方面很用心的人,成功動機在他們的生命中始終比較強,他們的自我管理往往做得很好,在工作或事業上屬於那種放哪兒都會幹好、都會取得一定成就的人。同樣,在孩子的教育上,他們成功心更切,也很自信,把對自己的管理都拿來套用到孩子身上。可是,他們基本上都失望了。

家長要認識到自己的侷限性,知道在孩子的某些發展階段上和某些發展方面,你是無能為力的,或者說是不需要作為的。

做“聽話”的父母

長是孩子第一個且最重要的榜樣。如果家長在任何事上都想說服孩子按大人的想法來做,整天要求孩子服從自己,就教會孩子在無意識間也用同樣的方法對待他人。幼小的孩子很快學會一套綁架家長的做法,“不聽話”就是他們慣用的繩索,消極但有效。這種事件積累得太多,會形成極端心理,發展為一種偏執。

教育中許多看似司空見慣的做法,背後其實有很多人們看不到的錯誤。多年來人們習慣於要求孩子“聽話”,這彷彿是為了孩子好,但深入分析,就可看到這是成人與孩子間的不平等。並非父母們不願平等地對待孩子,而是不容易對自己的權威意識產生警覺,不曾意識到自己在孩子面前扮演了權威的角色。

無論家長們多麼愛自己的孩子,如果經常向孩子提出“聽話”要求,並總是要求孩子服從自己,他骨子裡就是個權威主義者。這樣的人幾乎從不懷疑自己對孩子提出要求的正確性和不容否定性,他潛意識中從未和孩子真正平等過,但在孩子眼中,他們只不過是些“不聽話”的家長。

基本可以肯定的是,凡是那些非常自以為是、性格偏執的人,他的童年中一定有一段較長的必須服從於他人意志的生活。個人的意願不斷受到壓抑,這是童年時代環境給他留下的心理創傷,一生難以完全癒合。很多人把這種偏執施行於自己的後代身上,又在後代身上留下偏執痕跡。

當然,做“聽話”的家長絕不是對孩子言聽計從,不能突破道德底線。對於孩子那些沒有禮貌的發號施令,沒完沒了的交換條件,粗魯無禮的話語,一句也不能聽,否則就是縱容。“聽話”與縱容是完全相反的兩種東西。“聽話”的實質是如何理解兒童,如何平等對待兒童,縱容只是溺愛。“聽話”培養的是具有民主氣質的公民;縱容只能造出一個頤指氣使的小暴君。

盧梭說:“當兒童活動的時候,不要教他怎樣地服從人;同時,在你給他做事的時候,也不要讓他學會役使人。要讓他在他的行動和你的行動中,都同樣感到有他的自由。”用本文的話語來表述,就是家長和孩子都不要去控制對方,都要做“聽話”的人。而家長作為強勢者和主導方,是局面的開創者——想有個聽話的好孩子,一定要記住:在孩子面前首先做個“聽話”的家長。

學會開家長會

我們覺得以後要多和老師溝通,多瞭解一下孩子在學校的情況,但不能回家後不認真和孩子溝通就簡單地教育她或教訓她。凡事都要兩方面看待,既要考慮老師的意見,也要考慮孩子的感受。這次家長會後,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批評她一頓,簡單生硬地要求她尊重老師,那其實是激化矛盾,惡化她和老師的關係。她當時會生氣,感覺委屈;往後會不自信,變得諂媚或奴性。我們的目的應該是讓她學會和老師相處,在現有環境中適當調整自己,讓自己和環境取得協調,但要保有自信,不失去思想的獨立性。

從此,我們就很注意如何把家長會上的情況帶回來和孩子分享,無論是針對她的優點還是缺點,都注意談話以能夠對她形成促進為目的,而不是干擾或打擊。

家長和學校老師溝通是一種有效瞭解孩子的途徑,老師一般也都會如實地將孩子的各種情況告訴家長。但家長如何“轉達”,要動一些腦筋,不要不分情況地全部“如實”轉達給孩子。一定要考慮你的“轉達”所採用的方式及言語會對孩子形成怎樣的影響,是建設性的,還是摧毀性的,對孩子是有激發作用,還是抑制作用。

孩子是敏感而脆弱的,如果老師和家長的見面,變成了讓孩子蒙羞、挨訓的恐怖事件,後果只能是讓孩子憎恨老師,討厭學校,讓孩子在學習、自信、道德等方面失去上進心和判斷力,而且最後多半會反映在學習上,影響學習成績。

不做穿西裝的野人

暴力教育能讓孩子變得順從,不能讓孩子變得聰明和懂事;能讓他們變得聽話,不能讓他們變得自覺和上進——暴力教育能得到一些暫時的、表面的效果,但它是以兒童整體的墮落和消沉為代價的。

打孩子是一種陋習和惡習。一個用武力征服兒童的成人,無論財富多麼豐厚,地位多麼顯赫,學問多麼高深,打人的理由多麼充足,都是智慧不足的表現。這一瞬間,你以為自己強大而正義,其實是缺少理智,恃強凌弱。你在弱小的孩子面前心理全部失守,只能從體力上給自己找平衡——在愛的名義下施暴,此時此刻你的行為如此粗野,不過是個穿西裝的野人。

在弱者面前,最能流露一個人的真性情。許多人,他們在單位、在朋友面前表現得謙和並富於教養,唯獨在他們最親愛的孩子面前,不自覺地流露出粗野。

面對一個未成年人,成年人最大的文明所在,就是站在兒童的角度,努力理解他的所想所為,以他樂意接受的方式對他的成長進行引導。你必須要把他當作一個“人”來平等對待,而不是當作一個“弱小的人”來征服。

家長當然都不是聖人,會經常因孩子的問題有情緒起伏。但我們一定不能任性,要學會在孩子面前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能高興時把孩子寵上天,不高興就打罵孩子。家長要確立一個信念:不管孩子多大,在任何時候,因為任何原因,都不打罵孩子。要記住,凡通過打罵能解決的問題,通過態度友好的教育也可以解決。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大聲叱責,這是人們相互關係中修養很差的基本特徵。凡是出現大聲叱責的地方,就有粗魯行為和情感冷漠的現象。用大聲叱責(家庭中還有拳頭)教育出來的孩子,失去了感覺別人最細膩的感情的能力,他看不到也感覺不到周圍的美,他非常冷漠無情,毫無憐憫心,在他的行為中有時會出現往往是人身上最可怕的表現——殘忍。”

蒙臺梭利博士說:“每種性格缺陷都是由兒童早期經受的某種錯誤對待造成的。”

07 小事兒就是大事情

兒童教育無小事,所有的小事對孩子來說都是大事。父母在小事上有正確觀念,不誤導孩子,就是幫孩子打下了成就大事的基礎。孩子也會以做大事的氣度回報家長。

孩子的隱私

尊重孩子的隱私

如何讓孩子愛吃飯

吃是人的一種天性,怎麼可能需要費那麼大力氣去讓孩子張嘴呢?

許多為孩子不好好吃飯而發愁的家長不去思考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我國五六十年代,包括七十年代出生的孩子,哪裡聽說有不好好吃飯的?那個時候家裡孩子多,哪個孩子需要追著餵飯?只要有吃的,哪個孩子被餓著了?八十年代以來,特別是九十年代以後,生活越來越好,為什麼孩子們會不約而同地厭食?

美國著名兒科醫生、心理學家本傑明·斯巴克先生對這一問題闡述得非常清楚,他說,“為什麼有那麼多孩子吃不下東西?主要原因是喜歡催逼孩子吃飯的父母也不少。”[1]——這句話把事情解釋得很清楚,孩子不喜歡吃飯的主要原因就是家長太在意孩子的吃飯,在這個問題上太強求了。孩子的正常食慾被當下物質和時間都比較充裕的大人好心地破壞了。

不是現在出生的孩子天性變了,是父母都有精力來做違反天性的事了。

斯巴克先生認為:“每個兒童生來就有一套自行調節進食數量和種類、滿足正常生長髮育需要的精妙的生理機制。”也就是說孩子自己最清楚自己想吃什麼,該吃多少。大人不要管,他就能正常發揮自己的飲食功能;而家長在這方面如果經常干涉孩子,事情就會變糟。“兒童有一種被逼急了就要頂牛的本能。吃什麼要是吃得不高興,下次見了就討厭……催逼兒童吃飯是無益的,反而會進一步敗壞食慾,使之長期得不到復原。”

睡覺不怕吵,學習不怕吵

無菌艙裡培養不出體格健壯的人,靠消滅周圍正常聲音來成全學習的做法也沒有道理。在一個正常環境中備受打擾的孩子,他在安靜的環境中同樣容易受到打擾,真正打擾他的不是那個聲音,是他尋找聲音的習慣。

家長應該給孩子積極的影響,讓孩子學會和周圍的環境和諧相處,而不是處處苛責,處處想改造。

如何讓孩子自覺的少看電視

在控制孩子少看電視方面,我認為正確的做法是,在他很想看的時候讓他心安理得地去看,不要讓孩子一邊看電視一邊覺得有負疚感,但平時家裡要儘量少開電視,家長自己在看電視上做到節制,以身作則,用行動產生說服力,而不是用語言。

最糟糕的情況是,家長自己整天在客廳裡看電視,孩子從自己的書房裡跑出來想看一會兒,卻遭到訓斥。理由是:我是大人了,工作一天很辛苦,並且現在不需要學習,可以晚上看電視;你是孩子,需要好好學習,需要完成作業,所以不應該看電視。這樣的道理聽起來沒錯,孩子也無法反駁,但這種說法造成的效果非常不好,你實際上是在告訴孩子:電視是一項特權享受,我已經有資格享受了,你還沒有資格,你只有好好學習,將來才能獲得這樣的資格。

這種感覺讓孩子覺得他和大人不平等,他意識到了大人的強權,他也意識到了“學習”和“享樂”是對立的。他理性上知道應該去學習,可是天性中的享樂願望又讓他非常想看電視。這種矛盾讓孩子不舒服,不舒服感如果經常刺激他,就會慢慢激發他對看電視的渴望和對學習的厭煩。

關於家長少看或不看電視,我對一些為孩子看電視而頭疼的家長建議過,不少人表示這一點難以做到,有的是管不住自己,有的是管不了配偶,有的是不好意思讓家裡老人委屈,總之電視就是不能不開,也不能少開——如果這樣,就沒招了。連家長們做起來都有難度、都不想做的事,為什麼要求孩子能做到呢?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家長的行動比言語更有說服力。要儘可能減少環境中的誘惑,而不是勸說孩子去抵抗誘惑;要用“人性”來體恤孩子,而不是用“神性”來要求孩子。我認為每個孩子都是非常懂得感恩的,如果家長在和他的相處中很體貼他,他也會反過來以他的“懂事”和“聽話”回報家長。

電視如美食,本身沒什麼錯,但享用要有節制。我們在教育孩子時,要想辦法讓他學會有節制地吃東西,而不是把美食鎖進冰箱,惹得他總想瞅個空偷吃幾口。

家庭教育中,在任何事情上,家長和孩子都不要形成這種貓捉老鼠的關係。不要讓孩子因為“聽話”或害怕家長才不看電視,要培養他的理性和上進心,讓少看電視成為孩子自覺自願的選擇。

從幼兒期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也是防止他患上電視癮的好辦法。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喜歡閱讀,他的智力就會發育得更好,他會更容易發現別的有興趣的事。同時他的思想會更成熟更理性,他知道事情的輕重緩急,不會捨得讓電視浪費自己的時間。

有的家長不贊成孩子從小閱讀,認為小孩子應該活得輕輕鬆鬆的,太早讓他讀書很累,應該等他長大了再去閱讀——有這種想法的家長,一般來說他自己不喜歡讀書,把閱讀看成件勞累的事。他不知道孩子是多麼容易受到書的誘惑,一個心智開始萌動的孩子,他捧著一本書時表現出的如醉如痴,甚至超過看電視。孩子是在閱讀中成長,還是在電視機前長大,其所形成的智力差距和智慧差距是巨大的。

永遠正確的家長最失敗

“永遠正確”的家長放下自我中心念頭,他不是降低了自己,而是推開生命的另一扇窗戶,陽光會照進來,灑滿孩子和自己的世界。走出永遠正確的幻境,就是開始走出失敗的厄運。

養育孩子是一件時間跨度長、問題層出不窮的事情,一旦有問題,必定意味著有一個問題根源。如果家長相信過失肯定不在自己這裡,那唯一的過失者就是孩子自己,他的問題只來源於他自己,他天生有問題。這樣,家長就成了受害者、無辜者。病態的教育必會導致病態的結果,藥家鑫成長的過程就是心理畸變的過程。長期以來的苛求、責難、體罰,在明處培養出一個會彈鋼琴的大學生,暗處卻製造出一個心理和道德變態者。

但是,上帝似有不公,永遠正確的父母,總是一群最失敗的家長。其中原因,分析起來很簡單。

首先,生活總有種種矛盾出現,如果父母從來沒錯,犯錯的就只能是孩子。一個孩子經常領略自己的失敗和窩囊,他會慢慢地形成一個穩定的認識:自己不行。

其次,父母永遠沒有錯,孩子就看不到認錯的榜樣。雖然他經常被要求認錯,而他學到的正是“我從來沒有錯”,漸漸養成愛自己的想法超過愛一切的固執習慣。

第三,永遠正確的家長總是不停地給孩子各種建議和要求,孩子沒有思考的機會,嘗試精神和判斷力一點點萎縮,慢慢變成一個成年的幼兒,以一棵藤存在而不能以一棵樹站立。

“永遠正確”的家長古今中外一直有,但在當下,更成為一種愈演愈烈的社會現象。

科學史上有一條重要法則“假設有某個對立方能永遠處於強勢地位,那麼世界的秩序就將遭到毀滅”。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永遠正確的家長最具破壞性。雖然不是有意而為,他們對孩子的愛也不必懷疑,但一個孩子培養得好不好,從來不單純是目標的問題,更是方式的問題。教育方式決定了,父母之愛可能是一座花園,也可能是一間牢獄。

教育的真正準備是完善自己。知不足者好學,學然後知不足。

從為人父母那天起,面對一個完美、獨立、有無限潛能的生命,讓自己變成一個力圖自我完善的謙卑者,而不是榮升為一個沒有過錯、不可以被指責、具有完全操控權的君主。

沒有人能成為一架精密儀器,沒有過失的家長是不可想象的。父母之愛應該是水。上善若水,如水的愛,一定包含著適時的自我調整、自我改變,它至純至真至善至美。

“永遠正確”的家長放下自我中心念頭,他不是降低了自己,而是推開生命的另一扇窗戶,陽光會照進來,灑滿孩子和自己的世界。走出永遠正確的幻境,就是開始走出失敗的厄運。

開“提意見會”

孩子身上有什麼問題,家長當然需要讓孩子知道,要幫他完善。但如果直接說,孩子多半不願意接受,甚至會不高興。所以,“提意見會”的價值不在於改造孩子,在於讓孩子鄭重其事地獲得表達權,並且感受到交流方式的重要性。

童尚處於心理無序期,對很多事沒有把握,其實心底經常會不自信。所以在指出孩子的不足時,最好把自己和孩子置於一個平等的對話平臺上,友好地和孩子交流,讓孩子心理放鬆。要忌諱居高臨下的批評,也不能簡單地要求孩子聽話、乖。

“聽話”和“乖”是我們傳統的育兒審美心理,在一個小環境中,某些教師或家長很容易自封為權威,在兒童面前忽略自我約束的意識,使最需要民主和平等的關係,完全變成了統治與服從的關係。只是,由於習俗使然,很多人意識不到批評一個孩子“不聽話”或“不乖”時,成人已變得多麼不講理。

觀察我們周圍的情況可以發現,不少媽媽只愛嬰兒期的孩子。孩子在兩三歲前,幾乎是完全的被動體,父母被孩子的可愛感染,柔情似水,對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充分享受著做父母的快樂。可一旦孩子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自主意識萌發後,父母就會覺得孩子處處觸犯家長的期望和規則,變得不聽話了,不可愛了,於是家長眼睛裡開始流露出厭煩的神色。不少家長掛在口頭的一句話就是“孩子越大越不好帶,越來越不聽話”。

依孩子的天性,他們其實都想變得完善,想表現得更好,孩子會本能地討好父母。但如果在溝通中體會的是壓力和不尊重,孩子逆反情緒就會被激活,以更加“不聽話”來守衛自由意志和尊嚴。也有一些孩子走向另一個極端,徹底放棄個性,內心不產生任何主見,變成一個天真可愛的提線木偶。不管哪種情況,都會導致孩子情緒淤積,無法建立良好的內在秩序感,思維紊亂,甚至行為怪異。

在我們和女兒的相處中,不是沒有困惑,而是有了困惑後,努力去想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絕不以犧牲孩子的自尊或面子去簡化自己作為家長的勞動。

“我所知道的最快樂的家庭,是那些父母不說教而對孩子絕對誠實的家庭。恐懼在那些家庭不存在,父親和兒子是夥伴,愛也可以在那裡滋長。在另外一些家庭中,愛卻被恐懼壓倒,矯飾的尊嚴和強求的敬重使愛縹緲無蹤,強迫的尊敬永遠暗示著恐懼。”

杜威認為,純粹的外部指導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不能強加給兒童什麼東西,或迫使他做什麼事情,忽視這個事實,就是歪曲和曲解人的本性。成人的規則和控制可能立即見效,但卻使兒童後來的行動失去平衡——後果就是兒童更容易受一些壞習慣的影響,他會不自覺地採用迴避或欺騙的手法來平衡自己。所以控制慾強的成人,錯誤就在於缺少對受控制兒童發展傾向的預見性。

不願意和孩子平等對話的家長必須意識到這一點,“因為我們沒有勇氣面對自己赤裸的心靈,所以我們就變成道德家。”而教育的美好境界是“有心無痕”,並不是說什麼也不做,什麼也不說,而是要做得得體,讓孩子心理上有自由感。

讓孩子成長得更安全些

首先是防輕信的教育。這方面最好的辦法是多向孩子展示相關事件,豐富孩子的經驗,即經常把相關案例講給孩子。在安全教育上,家長應該拿捏好度,既不要讓孩子輕信,也不要讓孩子覺得外面的世界多麼可怕,更不能進行嚇唬教育。否則,在為孩子提供一層保護時,有可能在他們心頭裁下與世界不相融合樊籬。

不要讓安全教育破壞兒童對世界的信任,成人在盡到保護責任的同時,要儘量為孩子營造一個讓他們能無憂無慮地信任別人、信任生活、信任世界的氣氛。如果一個人總是感覺活在危機四伏中。他的身體可能是安全的,但他的心會有很重的不安全感,這其實也是一種損失。

生活就是最好的課堂,每一種經歷都是財富。我們要讓孩子更多地感受生活的美好,也應該讓他們知道生活還有陰暗面,還有危險。這樣,他們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

08 走出坑人的教育誤區

一些“坑”堂皇地布在路上,從來不缺少被坑者,而一個“坑”足以折斷兒童的某一種天賦,嚴重的可能毀壞他的一生。如果家長知道那叫“坑”,花錢買傷害的事情就不會再發生。

河流可以是粉色的

“沒有誰可以規定小河必須畫成藍的,小河本身是沒有顏色的。但我們畫畫兒的時候,總得用一種顏色把它畫出來呀。如果畫畫兒只能畫真實的顏色,那我們就永遠找不到一支可以畫小河的筆,對不對?”

“還有很多其他東西,在我們的彩筆裡也找不到它們的顏色,但我們也可以把它畫出來。所以你要記住,一張畫只有好不好看,沒有對或者錯。你可以大膽地使用各種顏色——河流可以是粉色的,只要你喜歡,它可以是任何顏色。”

不上學前班

蘇霍姆林斯基說:“凡是那些沒有讓兒童每天都發現周圍世界各種現象之間的因果聯繫的地方,兒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就會熄滅。”[1]——失去好奇心和求知慾,這對孩子的學習來說是致命的。

現在我們要討論的是,學前班學習是“啟蒙教育”嗎?

良好的啟蒙教育在形式上應該是遊戲的、無拘無束的、變化豐富的、與生活相關聯的,內涵上應該有技能訓練、語言發展、想象力激發等一系列智慧啟蒙功能。可當下學前班教學,急於讓孩子掌握書本知識和考試知識。課桌限制了兒童的自由,封閉性的學習內容束縛了兒童的想象,教學方式違反了兒童天性,無聊的作業消磨了孩子們學習的熱情——它是一種功利性的、奴役性的學習,它使兒童遠離智慧訓練,走到“智慧訓練”的反面,是反智慧教育的行為,它充其量可以叫做“提前學習”,不能稱為“啟蒙教育”。

啟蒙教育可以讓孩子成為人才,而不合適的“提前學習”只能讓孩子變得平庸無才。反對“學前班”,實質上是反對不科學的、急功近利的學前教育。不讓孩子上學前班,目的是想把良好的學前教育還給孩子。

暴力作業就是“教育事故”

暴力作業主要有三種

第一種是數量大

第二種是懲罰性

第三種是惡意評價

有兩個直接原因,使一些教師和家長偏愛暴力作業。

一是他們頭腦中有一套邏輯,在這裡我不客氣地稱之為“笨蛋邏輯”——認為多寫多記就能多學到知識。

第二個原因是教師的急功近利。

暴力作業對兒童信心、意志、品格等有全面的消極影響。它的壞作用,遠不是多穿一件衣服有點熱、多吃一個饅頭有點撐那樣簡單。它能改變事情的整個狀態,讓孩子罹患一種“厭學”的慢性疾病,摧毀他們的上進心,吞噬他們的創造力,消磨他們的幸福感,其中的“暴力性”甚至會損害他們的道德品質。所以它不是小事,是“教育事故”。

不是電腦遊戲的錯

一個孩子如果長期鑽在遊戲裡不肯出來,以至於成為一種病態,那是因為遊戲外的世界讓他感到枯燥、不快或自卑。一個孩子如果因為電腦遊戲耽誤了前途,那他即使生活在沒有電腦的時代,也會有別的事情把他拉下水。我堅信使人墮落的不是遊戲本身,而是心靈的空虛,或某些素質的缺失。那些在遊戲中墮落的人,即使沒有電腦遊戲,也會有另外的什麼東西使他不可自拔。

我認為,要從根本上解決孩子的“網癮”問題,只能從家庭教育開始。需要家長從根本上改變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技巧。沒有家長的改變,就不可能有孩子的改善。

一是家長要對網絡遊戲有正確的態度,坦然接受它只是孩子的一個遊戲,是一種娛樂方式。不要讓孩子在玩的時候有內疚感和負罪感,不要讓你的態度激起孩子的逆反情緒。逆反情緒只能強化他玩的慾望。

二是讓孩子有豐富的課外閱讀。不論是兒童還是成人,任何放縱都與內心空虛及道德墮落有關。網絡遊戲只有在精神空虛的孩子那裡,才會變成鴉片。豐富的課外閱讀會讓孩子的精神世界豐富,讓孩子更聰明更理性,形成更好的道德意識,它強大的力量會搶佔陣地,不給遊戲留下更多的空間。一個從小有閱讀習慣的孩子,閱讀對他來說也是魅力無窮的,會沖淡他對遊戲的興趣。

三是讓孩子學會自己管理自己。這是最關鍵,也是最難的。絕大多數網絡成癮的孩子,他們家長的共同特點就是經常去“管”孩子,對孩子不斷提出限制性要求。他們的目的也是想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就經常告訴孩子你應該這樣,應該那樣。單看家長給孩子提出的安排,確實是很好,很合理。家長正是由於相信他做出的安排會變成孩子自己的安排,所以不厭其煩地提醒孩子該做這事了、該做那事了。事實是,你把所有的“管理”都擔負起來了,孩子哪裡還有機會去學習自我管理呢?

四是在具體言行中多運用逆向思維。例如前面提到的,把上網作為“任務”或“懲罰手段”,而不是獎勵手段來運用。這算是一個小技巧。

這幾條很好理解。在具體操作中,家長們要注意和反思的是:

你的每句話、每個動作,對目的是成全的還是破壞的,在孩子內心強化的是哪一個效果。比如,你想讓孩子多讀課外書,就把孩子硬從電腦前拉開,塞給他一本書,告訴他要多讀書少玩遊戲——這樣做其實更破壞了他讀書的興趣,強化了他對遊戲的慾望。還有家長急於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就給孩子規定嚴格的作息時間,特別是嚴格的遊戲時間,一旦孩子安排得不好,就批評他不善於管理自己——這樣,就奪走了孩子學會自我管理的機會。如果只是為了“管住”孩子,你完全可以這樣做,做起來也很簡單;如果想要“教育”孩子,讓他學會自我管理,則要家長動許多腦筋。

至於有些遊戲充滿暴力與色情,家長應儘量阻止未成年孩子玩這類遊戲。同時要給孩子正面引導,讓他選擇那些內容健康的遊戲。暴力與色情不是遊戲的本質屬性,如同有的書刊也充滿色情與暴力,可這並不是書刊的本質屬性。我們只是不允許孩子看內容低下的書,但不能因此不讓他看書。

另外,建議孩子玩單機遊戲,不玩網絡遊戲。前一種玩到一定時間可以結束,後一種由於不斷升級,總也不能結束。

“兒童多動症”是個謊言

如果說兒童確實表現出一些行為或品格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基本上都可以用教育學來解釋。

一部分原因是,家長或教師把孩子正常的活潑好動看成是問題,無風三尺浪,沒事找事。大多數原因是,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壓力,他們在反抗壓力中,發生和發展了許多畸形行為。這些畸形行為當然讓人不舒服,追究它的成因,必須要回歸到家庭成長環境中。

其實,患“多動症”“抽動症”或“感覺統合失調”的兒童的真正不幸,都是他們出生後,正常天性被屢屢剝奪。

【完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