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7290份調研數據,讀懂疫情下的中小企業

2019年"活下去"上了熱搜,2020"活下去"卻成為中小企業要面對的現實。從2月3日起,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與百度聯合開展了疫情下中小企業發展影響的調研,共計收到來自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共計7290份的調研樣本。其中微型企業數量最多,佔比55.34%,涉及到農林牧漁,醫療,網絡服務,旅遊,房產家居建築裝修,教育培訓,生活服務,金融服務,食品保健品,交通運輸,機械設備及其他各個行業。

看7290份調研數據,讀懂疫情下的中小企業

在我們針對企業如何彌補損失的調研中。為了彌補損失,34.2%的企業選擇"遠程辦公或儘量使用線上化"來紓解自己的困難。與現實相符的是,疫情下的"中小企業生存發展之道"的在線培訓、諮詢、直播等模式快速崛起,在線協同辦公軟件使用率空前提高,與其說是一種倒逼,不如說是一種趨勢。是曇花一現,還是未雨綢繆?現在很難去判斷。

看7290份調研數據,讀懂疫情下的中小企業

不管怎麼樣,疫情激發出來的潛在市場及新型業態,勢必會讓更多企業重新審視未來發展之道。以教育行業為例,來自百度營銷中心的數據顯示,教育培訓高峰需求一般在6-7月和9-12月,但疫情期間,用戶對在線教育培訓的流量逆勢上揚,較高峰期增長16%,線上閱讀流量增長22%,健康行業流量增長32%,影視動漫流量增長27%。而行為心理學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複會形成習慣,90天的重複會形成穩定的習慣。因此,疫情期間,消費者行為習慣的變化將成為未來的長期習慣。這也意味著,線上對線下的加速替代。也意味是機會。

看7290份調研數據,讀懂疫情下的中小企業

但無論是未來機遇多麼美好,面對訂單聚減、人工成本增加、原材料供應信息不暢、物流不暢、不能有效復工的實際影響。相對於大部分實體中小企業而言,可能時間不會給他們任何喘息的機會。當前中小企業不僅要與時間賽跑,同時更要與手頭上的現金賽跑。

在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與是百度的聯合調研中(截止2月14日),77.91%的企業表示最晚只能承受1個月以內開工 。這看似是簡單與時間賽跑的問題,也間接反映出了作為企業資金能夠支撐的限度。

看7290份調研數據,讀懂疫情下的中小企業

調研中,我們針對疫情影響,企業建議國家在"減稅降費""給予企業用工補貼""降低企業社保費用" (我們欣慰的看到昨天國務院常務會議及時回應企業所盼,對相關項目及時出臺惠企政策)"酌情對企業貸款利息進行補貼"等方面給予支持;疫情結束後,並期望國家在"減免稅費"以及"為企業提供貸款,紓困資金"上面加大力度。不管通過什麼樣的方式解決,上述問題顯示了企業對資金需求和飢渴,也是對於各個方面提出的期望。

看7290份調研數據,讀懂疫情下的中小企業

當然,從企業自身角度而言,能夠自我造血,是關係到企業長遠發展的一個重要命題。現金流,看似是一道數學題,是一個財務問題。但確是企業生存發展的根本問題。

關於現金流的問題,我們也期望給到企業一些建議。

建議老闆著眼於當下,要根據疫情的發展情況,及時調整企業的經營目標,最大化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與政府相關部門進行溝通協調,在確認防疫工作到位的情況下,最大化實現復工復產,最大化實現銷售,儘量實現成本費用的最小化。

同時,我們還要做好現金流的梳理以及預測。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中,如果你的自有現金流能支撐18個月,恭喜你可能會順利過關。如果你的現金流活不過6個月,請緊急節流自救。

但可以想象,絕大多數企業是不可能手上預留這麼多現金的,多數中小企業可能3個月都無法維持。如何針對這一類中小企業給予有效的支持,對於我們政府更加有效精準針對性的財稅、金融政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樣對於廣大中小企業家來說,就要珍惜朋友圈、珍惜信用,珍惜什麼叫抱團取暖。

如果你已經度過了危機,那麼我們更希望與你們一起共同探討細分市場、堅定的目標和信心、專注甚至於偏執、客戶服務、全球化、技術創新、企業家精神等話題。


更多報告,請參考下面信息。

結果顯示,受疫情影響,56.02%的企業預計允許開工員工返工率低,而78.13%的企業表示開工後企業產能利用率將在80%以下。我們認為,受疫情影響,企業家們對於開工後仍然存在各項疑慮。

看7290份調研數據,讀懂疫情下的中小企業

企業無法開工的原因主要是"擔心疫情擴散(44.13%)以及"地方政府要求"(36.38%)


看7290份調研數據,讀懂疫情下的中小企業

疫情爆發之後,58.25%的企業預計一季度企業營收將下降50%以上,其中27.74%的表示將下降90%以上。造成企業營收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企業停工停產"以及"客源,銷路下降"

看7290份調研數據,讀懂疫情下的中小企業

疫情爆發之後,68.28%的企業表示企業成本會上升10%以上,其中31.96%表示將上升50%以上。造成企業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企業防控疫情成本較高"以及"人力成本上漲"

看7290份調研數據,讀懂疫情下的中小企業

75.92%的企業預估疫情對企業停工,停業將造成的損失將達到30%以上

43.26%的企業預估疫情對企業停工,停業造成的損失將達到50%以上

其中"員工成本"以及"空置的房租成本"是造成損失的主要原因

看7290份調研數據,讀懂疫情下的中小企業

在當前疫情情況下,企業的生產經營困難主要在於"營業收入減少""訂單預期減少""租金稅費壓力"以及"企業運營成本升高",63.92%的企業 預計2020上半年營業收入降幅超過10%

看7290份調研數據,讀懂疫情下的中小企業

疫情結束後,企業生產經營中可能還會面臨的損失有"市場萎縮""客戶流失"以及"企業規模下降難以有效搶佔市場",因為這些損失41.04%的企業表示將適度或者大幅減員

看7290份調研數據,讀懂疫情下的中小企業

在當前疫情情況下,企業的生產經營困難主要在於"營業收入減少""訂單預期減少""租金稅費壓力"以及"企業運營成本升高",63.92%的企業 預計2020上半年營業收入降幅超過10%

看7290份調研數據,讀懂疫情下的中小企業

您認為所在當地的防控措施中有無不甚合理之處給企業帶來不便?

很多企業主表示對政府採取的防控措施很理解也非常有必要,但是不讓出門,不能復工確實給企業造成了很大的損傷,期望政府能出臺相關的扶助政策。


企業制定了哪些相應的調整措施可供參考借鑑?

做好防控措施,開通員工線上辦公,同時積極的將業務轉向線上化尋找出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