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禁止課外輔導機構,刻不容緩,支持嗎?

用戶100478332449


想要課外輔導的目的是為了學會,學好,弄懂。課上老師講的弄不明白,或者有些老師水平也一般,怎麼辦。說說我自己吧,我特別反對上補習班。兒子學校的小學老師沒聽說過哪位開辦補習班的,三年級的時候看著好多家長都給孩子報了英語補習班,當然還有些報作文閱讀的,甚至有報奧數的,我們什麼也不報,我兒子的成績也不是很好,我就想著這些課程我也能輔導了,出去上課幹什麼。到了五年級英語就出現問題了,考試難度明顯和以前不一樣了,涉及的內容太偏,開始考語法了,而當時老師可能也沒把語法作為重點來講,考的不理想,但是好多學習課外班的都考的不錯,於是我也給兒子報了英語班。不是我想報啊,老師講的有可能不到位,考試考的內容太深,還有點偏,沒辦法了,英語拉名次太多


我是七零厚


怎麼取締?這是關鍵。如果說強行關閉輔導班,給課外教學的老師查一個抓一個這樣絕對可以取締。但是真的能這樣做嗎?我上小學的時候就聽到過給學生減負。但是到了現在我的孩子都上一年級了,我所見到的我的孩子比我以前更累。你說不補課,人家都在補。你不補你就落後了。如果說全面取締輔導機構。你能保證家庭條件好的不在家裡請家教嗎?我們現在家家都一個孩子,及時沒錢就是賣血也不能讓比其他孩子差,如果家庭條件好的請了家教絕對比我們的孩子學的好,這樣看來我們還得補課。只不過不是明著補。這樣下來我們花的補課費可能會更多。


金子就是時間


由於疫情,小孩子在家上了學而思的網課。老師的水平一般。可能是一年級。感覺比不上我們那時候的老師。補習班我倒是不排斥,但是也不喜歡。。等小孩需要找老師的時候,還是得選擇一個1對1的。其實,小孩子,需要的,有時候是一把打開學習的鑰匙。而不是現在補習班這種教法吧。我指的是理科。。。文科還需要補習的,不如讓小孩每天花1個半小時讀書。。讀一年,成績就好了


翰風1


回顧為什麼有校外輔導機構存在:

1、以新東方為例:新東方教育最早是做英語培訓起家,為什麼那個時代經濟狀況不好,但是卻做起來了呢?是因為我國缺少英語專業的人才和有出國的需求,所以英語培訓的市場需求成就了新東方教育集團。這是市場選擇的結果,而不是國家行政命令強推,有需求,才會存在。

2、中國教育體制應試教育,一切以高考為主,以文化成績為主,除了文化課之外,一切都是百無一用,而每年的高考招生有限,鯉魚躍龍門的比例很小很小。我國是人口大國,很多學生有這樣那樣的天賦,如果不借助校外的督導機構,校內很難辦到,如:鋼琴,能做到專業培訓的有幾個公職學校?校外輔導機構,是對公職學校的補充。

3、中國家長的失職。從優生優育角度,有多少家長關注、明白真正做到優生優育?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有多少家長想當然的就為孩子報了這樣那樣的課程?比比皆是,很多校外培訓,真的是符合孩子需求的?因為父母的不稱職,做不到,才把孩子的課外時間交給了課外輔導機構。

4、成績在中國父母心中是衡量孩子聽話與否,努力與否的唯一標準,提升孩子成績是父母最關心的,校外英語培訓、數學培訓、語文培訓,絕大多是都是父母主導進行報班的。父母的認知也是催生校外輔導機構的要素之一,父母的焦慮也是催生校外輔導機構參差不齊的原因之一。

我認為,現在最急需的不是關停輔導機構,最急需的是教育家長如何做合格的家長。太多父母邊打麻將邊叫孩子認真讀書的,家長為孩子提供了什麼樣的學習環境,做到以身作則嗎?多少父母瞭解自己的孩子,特長是什麼,天賦是什麼,興趣是什麼?多少父母能和孩子友好溝通,做到孩子能和父母說說心裡話?

所以,全面禁止校外輔導機構,我不支持。

我支持的是,中國教育制度從應試教育進行素質教育改革,中國的人才選拔從高考向多元化轉變,並完善一些列的人才晉升通道。

我支持的是每一個父母在當父母之前,能接受專業化培訓,從優生優育到合格的父母,這才是中國教育的未來之道。

到時候,不用禁止,市場的手段就會淘汰校外輔導機構。


風雲百家


大傢伙,我是化學何老師,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歡迎大家關注我。全面禁止課外輔導機構,實在是不現實的事,我不支持。當前,課外輔導機構仍然是非常火的一行行業,當然許多家長,學生和老師要求全面禁止課外輔導機構,我們對待輔導班的態度,不能一刀切,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有道理的。

為什麼會有人呼籲禁止呢?

1.對家長而言

學生上輔導班經濟壓力大,動輒幾千元,更有甚者上萬元,家長的壓力可想而知。看見身邊朋友的孩子去輔導班,家長心裡更著急,我的孩子還能比他們差,攀比心也佔到了一定比例。家長認為全面禁止之後,大家都一樣,不用去輔導班了。

2.對學生而言

學生白天在學校學習,晚上回家還要去輔導班學習,週日週末還得去輔導班,儼然成了學習機器,學生苦不堪言。等到高考結束的那一刻,學生的心裡是很抗拒的,各種摔東西,撕書的行為就出現了,學生對這個輔導班其實很牴觸。

3.對老師而言

社會上總是有些人汙衊老師去課外輔導班教學,課上不講課下講,把輔導班都禁止了,沒人講閒話了,家長的注意力就都放學校了。

但是就目前的國家政策和市場的運行來說,全面取消課外輔導班是不合理的。

1.市場需求還是很大的,學生家長寧願花錢,別不願意孩子在家玩。

2.只要中考高考存在,輔導班就會存在。

3.中小學生作業負擔過重,家長教不了,不得已還是得去輔導班。

國家出臺了很多政策,來減少孩子的負擔。

1.全面整頓現有的課外輔導機構,對於沒有教師資格證的老師,一律嚴查。對於輔導班的消防安全也作了規定。取締了一大批無證經營的輔導班。

2.規定了輔導班的授課內容,不能提前教學,不能超時教學,晚上8點之後就不能教學了。

3.查處了一大批在外輔導的在職教師,追究他們的責任。

總體來說卻得了一定的效果,淨化了社會環境,保證了學生的安全。

我的結語

現階段輔導班的存在是必然的,我們無法徹底取消。只要國家的教育制度不變,輔導機構就不會取消。像課外輔導機構,我們要引導它向健康的方向發展,不能一棍子打死,讓它真正的為社會做出貢獻,成為一個被大家廣泛認可的行業。


化學何老師


昨晚打開電視,無意間發現電視上的各種應用也是上線了各種在線課堂。面對疫情,我們“停課不停學”幾乎全網都上線了在線課堂,來幫助孩子們在疫情下不用去校外輔導班也能學習。今天一早上,悟空問答上又有多人在熱議是否要全面禁止校外輔導。就此我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1、線下線下的事:從電子商務一出現後就一直有著線上和線下倒底哪個重要的爭論?甚至有了馬雲先生和王健林先生一億的豪賭,可事實證明誰也代替不了誰,只能是線上和線下融合,線上補充著線下,線下服務著線上。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膠著狀態。所以說在線課堂一定是我們學習的一種補充,不可能全面替代線下輔導。

2、是否全面禁止校外輔導:其實我覺得這句話本身是一個不成熟的命題。一個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是多元化的,正如營銷中講的那句話一樣“有需求,就有市場”。怎麼可能一刀切呢?對了,好像歷史上我們總愛搞這種一刀切的做法,做什麼事情不是左就是右。殊不知,老子2000多年前就講過“一陰一陽謂之道”,陰陽相生才是事物發展的本質規律。所以全面禁止校外輔導不現實,也不應該 。

3、學習本身是個性化的事情:在古代學習是很個性化的事,私孰的先生們都講“因材施教”。只是到了近代的工業化時代,為了培養更多的流水線上的工人,才把學習搞成我們這種全日制的統一的教育模式。每個孩子的興趣愛好不同,每個孩子接收新知識的方式也不同,拿我來說,上學時只要認真聽講,考試就考的不錯,而我有個同學,上課一直是讀小說不聽講,但人家只要在考試前兩三週,把書本自學一遍,照樣考的很好。所以說學習是個性化的事,有的人對圖像記憶好,在家獨立學在線課堂就OK了,有的人則需要一個學習的氛圍,需要老師的親自講解,那可能就需要線下的老師輔導。所以說只能根據每個孩子的特點安排合適的學習方式,沒有誰對誰錯,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積極教育


看到這個問題,我感覺挺可笑。

1.輔導機構存在的根源在於?

有需求。

學有餘力,且希望更進一步的同學有上輔導班的需求。

總有一些學生,學校的課程掌握的比較好,而且又有興趣在某個領域深入學習。客觀上催生了輔導機構的存在。

各種競賽班,特長班,等等就是證明。

學習較差,跟不上節奏,只有通過課外輔導排憂解難。

必須要承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有學的快的,必然就有學的慢的,學習慢的學生的,為提高也只有選擇輔導機構。

除此之外,為追求全面發展,培養一技之長。各類興趣班應運而生,也是順應形勢。

2.輔導機構的瘋狂的源動力是什麼?

首先是家長的攀比之風助長了輔導機構的瘋狂。

別人家的孩子上了個奧數班,培優班,考了一個好初中,好高中。也不考慮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反正我的孩子不能輸到起跑線,也必須得上。

盲目的攀比,造成輔導班的瘋狂。

其次,輔導機構的過度宣傳,也是促進輔導機構瘋狂的重要因素。

學習本來是最需要腳踏實地的,來不得半點投機取巧急功近利。

但是輔導機構的各種各樣,過度的宣傳。使得一些家長學生感覺好像學習真的有訣竅有捷徑。

“提分熱線”,“不懂不要緊”,“一樣能學會”,“內部資料”等等,非常明顯的言過其實。

這種宣傳的亂象誰來管管?

保健品宣傳成特效藥,這個有人管了。可是教育上的過度宣傳,似乎還沒有真正開始管起來。

3.理智看待輔導機構。

輔導機構的存在是客觀剛需,是學校全日制教育的補充,一刀切取消,明顯不合理。

理智看待輔導機構,無論是家長還是機構冷靜下來。嚴格管理過度宣傳,取締不合格的機構。

讓全民瘋狂的輔導培訓迴歸理性,才應該是當務之急。

以上是專注中學數理教育的豆棚散人為你分憂解惑。

歡迎轉發和關注豆棚散人。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探討,你的評論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豆棚散人


這是不可能的!

輔導班並不是洪水猛獸,它有存在的價值。

一、現在的學校,一個班裡有幾十個學生,老師無法照顧到每一個人,在學校跟不上的和想讓自己學得更好的,可以通過課外輔導班達到自己的目的。如果沒有課外輔導班,難道要讓底子差的學生一直差下去嗎?

二、有些家長沒有能力或精力輔導孩子,輔導班可以幫他們做到。一般的孩子喜歡聽老師的,也喜歡跟家長做對,把孩子送到輔導班就免得被自己的親生孩子氣得懷疑人生。前段時間網上很火的一個視頻,家長給孩子輔導作業,一個個被氣得生不如死,甚至管自己孩子叫大哥😂如果經濟條件允許,還不如請校外老師代勞。

三、我們公司附近的學校有一個學生,每次考試都是年級第一。據說他家很有錢,每一科都給他請了家教,而且是花大價錢請的名師。自己摸索著學習猶如在大霧天行走,有高人指點會讓學習事半功倍。輔導機構有不少老師很有應試經驗,瞭解出題規律,找他們指導,會讓自己的成績有所突破。



當然,輔導班不是萬能的,它也有不盡如人意的一面,所以在選擇輔導機構和老師的時候要謹慎一點。最好是孩子自願,家長強迫的效果肯定會打折扣。


wode吉祥三寶


“全面禁止課外輔導機構”,這個話題由來已久,老百姓是非常贊成的。但要根除這些頑疾,首先,我們國家教育體制,教師的素質要近一步完善和提高,對那些三觀不正,品德堪憂的教師,必須要清理,這樣教師隊伍純潔了,教師立足本質,精攻術業,真正做到為人師表,使孩子們在校,不但學到課本上該授業的文化知識,更重的是,培養孩子們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將來成為國家發展和建設的有用之人,哪怕是一塊“磚”一片“瓦”。

作為老師,當你回首往事時,你會心安一笑,不辱“老師”這個稱謂


用戶2148835735857


這個其實很難,可以從三個方面回答:

1.管理層角度:在當下這個階段,我們對人才質量的追求應該比數量追求更迫切,我們不需要大量的考試機器,我們需要的是大量能適應未來社會發展所需要的高素質公民,希望在受教育階段能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在當前大家都站在座位上看電影的劇場效應下,作為電影院的秩序維護者,管理層有規範秩序的迫切必要,讓大家迴歸正常秩序:都坐在位置上看電影。即取消一切校外文化課培訓機構,把時間還給學生主動探究、運動強體、閱讀滋養也是好的。

2.學生角度:

在傳統的分數考核觀念支配下,學生的價值觀念已然被綁架:分數是根本。他的學習活動的目標就是提高分數,包括跟其它同學比勤奮比資源,也會主動選擇課外輔導。

3.家長角度:

現在生活水平逐漸提高,物質短缺不再,精神消費比例逐漸提高。對一個家庭來說,最大的精神消費就是子女的教育,是未來的希望。既然孩子想學,那就報名輔導唄;隔壁老王家孩子都在外培訓,你也要去呀,否則就吃虧了…在競爭壓力下,家長會成為校外培訓的重要助推力量。

等這些孩子大了以後,成年了以後,你會發現她們很多是討厭學習的,儘管當時成績不錯。有些連最基本的閱讀習慣都沒養成,大學是他人生學習的終點。

以上是我的淺薄思考,大家認為這三個方面的分析有道理嗎?歡迎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