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白絹病如何防治?

用戶6484716074892


花生白絹病是病菌以菌核或菌絲體在土壤和病株殘體上越冬,種子和種殼也可帶菌傳病。為初侵染病源。

病菌主要借流水、昆蟲傳播,土壤也能傳播,病菌從花生根莖部的表皮直接侵入或從傷口侵入。

溫暖高溼有利於發病;雨後驟停以及久旱驟雨,發病都較嚴重。

花生白絹病發病的主要因素是連作地、播種早易發病重,前茬作物為水稻比甘蔗、甘薯發病輕。

管理不善,雜草叢生或自生苗很多的田裡白絹病也常很嚴重。

土壤黏重,排水不良、田間溼度大的田塊發病重。

有機質豐富,落葉多,植株長勢過旺倒伏病害特別嚴重。

防治方法如下:

農業防治:

購買原種選擇抗病蟲品種,同一塊地不要連續多次種植,做到合理輪作,當雨季來臨時,拒絕在低窪和排水不暢的地塊種植花生,收穫後要及時清除田間病殘體,集中燒燬或掩埋,然後深翻土地,把菌核深埋於土壤中,減少第二年的初始菌源。

藥劑防治:

播種前可以用哈茨木黴菌液拌種,也可以使用50%多菌靈拌種。

發病初期用50%克菌丹,敵力脫,50%甲基硫菌靈,20%甲基立枯磷,50%苯菌靈,50%異菌脲,50%腐黴利,噴施或灌根。隔7~10天噴1次,連續3~4次。



兩隻松鼠


在去年的時侯,我種植一畝花生,在花生秧苗長到20一30公分的時候,就開始發現有蔫巴葉,慢慢地就死棵,當時我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以為可能是地下害蟲咬的或化肥燒的。我拔下花生一看,不像那麼回事,並非是害蟲所致。發現根部白白的像長的白粉狀根基腐爛,花生也有白狀粉絲。當時我也不知道這叫什麼病,後來也連續死了幾十株,我也沒當回事。這次“悟空問答”提到了這個問題,我才慌然大悟,並查找了資料,才知道是“白絹病”所致。幸虧沒有大面積漫延,否則就殘了。

作為老一輩農民,只知種地,不懂一些農業知識。有些病蟲害,不能夠及時地發現和防治,等到莊稼發了黃,造成了損失,才發現,再去防治就為時太晚了。

根據花生“白絹病",它是一種菌性病。在防治上當然要用一些殺菌劑來防治。作為我老農民,不懂一些藥物名稱,一切來源於資料查找,我在這裡附上,可能有疑我的回答不為原創,我相來不抄襲別人的作品。在這裡我就不介紹了。具體可以自己搜索就行了。


老年之光


每年都會有大片的花生髮生白絹病,對花生產量造成巨大的影響。花生白絹病在連年重茬種植地塊發生嚴重,其主要危害花生莖部、果柄和莢果。

發生症狀

白絹病發生初期莖基部組織呈軟腐狀,表皮脫落,嚴重時整株都會死亡。土壤溼度大時可看見白色娟絲狀菌絲覆蓋病部和四周地面,後產生油菜籽狀白色小菌核。根莖部染病,呈纖維狀,最終導致植株乾枯死亡。

防治方法

其實花生白絹病防治起來很難,一旦發生,是很難根治的,我們曾經做過多次花生白絹病防治試驗,效果都不理想。目前在藥劑防治上很多人都是推薦使用噻氟酰胺,在發病初期,對發病植株噴施噴透,或者淋根會有一定效果。但由於花生白絹病發生都會有一定的潛伏期,在發病初期是很難發現的,所以建議應該及早做好預防措施,特別是在高溫多雨季節來臨之前就要噴霧防治。

防治花生白絹病的發生最有效措施還是避免重茬種植,發生白絹病的地塊基本上都是連年種植花生,白絹病得不到根治,造成白絹病年年發生,並且越來越嚴重。在河南周口扶溝縣這裡農民種花生,花生種植基本上都是倒茬輪作,花生很少重茬,因此花生很少發生白絹病,因此建議種植戶要意識到花生輪作的重要性。


付老師種植技術團隊


前幾天隔壁鄰居跟羅姐說,不知道什麼原因自家地裡種植的花生,突然出現了很多的白毛。花生出現了這種情況,就意味著你要重視起來了,這是你家的花生得上了白絹病,如果在這時再不進行防治那麼這個現象就會越發嚴重,導致花生在後期出現死苗爛棵、果莢腐爛。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田地裡的溼度溫度都很高,所以花生出現白絹病的幾率也就大大提高,病菌會通過雨水、害蟲、土壤等這幾個形式進行傳播,從而侵害到花生植株的內部,然後發生病害。羅姐講一講病害的防治方法,大家在種植過程中也一定要多多注意。

一、我們在種植花生時一定要避免重茬種植,尤其要注意的一點是,這塊種植地在之前有沒有發生過白絹病,如果之前就有這種病害發生過,那麼今年的發病率就會大大提高。所以我們在選擇種植地時,一定要儘量去選擇那些在三年之內都沒有種植過花生的地塊,也可以與水稻玉米這一類的作物進行輪茬種植。

二、土壤中攜帶白絹病病菌是這種病害發作的主要原因,所以我們在每一次進行花生的收穫之後,都要對種植地的土壤進行深度為10釐米左右的深翻晾曬,這樣可以將土壤裡隱藏的白絹病病菌通過深翻以後翻到土壤表面,然後再使用陽光中的紫外線就可以將這些病菌消滅了,從而控制住這種病病發的源頭。

三、除了深翻晾曬以外,我們還可以適當的使用一些藥物進行殺菌,在施底肥的時候可以使用枯草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結合著生物菌肥一起使用,這樣可以使白絹病病菌的生活空間得到抑制,所以效果也是很不錯的。


四、在挑選種子時,我們要使用那些抗病性較為良好的品種,在播種前也要使用藥物進行半種,這樣對預防病害也有著很好的作用。我們在挑選花生種子時要選擇果殼較厚、種子形狀飽滿、顏色一致、沒有病蟲害的優良種子。最好選擇連著兩三天都有晴朗陽光的天氣將種子進行晾曬,然後再使用多菌靈進行拌種。

五、在種植花生的過程中,我們對於補充水分這方面一定要重視起來,在平時澆水的頻率以及澆水量不敢過大,同時花生在處於不同的生長期內對於水分的要求也是不一樣的,也說在種植花生時千萬不要盲目澆水。田地內的溼度過高是引發花生出現白絹病的因素,因為澆水量過多很有可能會將花生的根部破壞掉,所以白絹病的病菌就更容易侵害到花生內部。如果在田地裡發現了零星病棵,要趕緊將其拔除移到田地外面進行焚燒,然後再使用藥物將之前種植過的地方進行消毒。


以上這些就是花生白絹病的一些防治方法了,請大家一定不要忽視這種病害,否則就會造成很大損失。我是羅姐,感謝大家的閱讀。


羅姐在農村


近期,雨水漸漸多了起來,很多花生種植戶都擔心花生白絹病的發生,每年都是這樣,每遇到陰天多雨的天氣,特別是連年種植的花生就容易患上白絹病。

花生白絹病最明顯一個特點就是,發生危害時,莖基部會有白色的菌絲黴狀物,所以也特別好辨認。

那麼,花生白絹病又該怎麼防止呢?真的像大家說的那樣,發生了就會造成減產嗎?

首先,花生白絹病是一種土傳病害,播種過早、過密、重茬、雨水偏多的情況下最容易誘發,特別是重茬種植的花生,一定要在白絹病預防這一塊做足工作。

針對重茬地塊,預防的話,應將當年收穫後的花生植株,全部清理出去,來年種植前,整理土地時,一定要用福美雙或乙酸銅等土壤處理劑進行土壤消毒,當然,捨得投入的或是重茬病害比較嚴重的地塊,也可以使用克菌丹+枯草芽孢桿菌組合。

有人說,花生重茬病害多,積極換茬要輪作,合理輪作本身就是預防重茬病害的關鍵所在呀,但是,農作物之所以出現連年重茬的現象,也是一件很無奈的事情。

家裡的土地就那麼多,輪來輪去也就那幾塊地,再說了,無論花生行情如何變化,只要不出現自然災害,種植花生的效益還是不錯的,所以,誰捨得不種植呢?

花生播種前,要進行拌種,殺菌劑可選擇咯菌腈、苯醚甲環唑、噻呋酰胺等。

關鍵是眼前,前天還有一位花生種植大戶諮詢,前幾天下了一場雨,天晴後就發現有白絹病發生了,這時候噴點什麼農藥防治比較好呢?

針對已經發生的白絹病,推薦使用1、噻呋酰胺+甲基硫菌靈或克菌丹;2、噻呋酰胺+苯甲嘧菌酯+克菌丹;3、腐黴利+甲基硫菌靈等,效果都很不錯。

在噴施殺菌劑防治的同時,可添加蕓薹素內酯或海藻酸葉面肥對花生進行營養補充,一是修復已患病植株,二是增強未患病植株抵抗力。

對於患病植株,每隔七天左右,再噴施一遍,基本上就可以控制住病害的蔓延。

關於花生白絹病的防治,今天就暫時分享到這裡,如有更好建議,請在評論區交流指正。如感覺有用,歡迎點贊關注。

佰秀農業


花生白絹病是一種土傳真菌性病害,病原菌為齊整小核菌,分佈在1-2釐米的表層土中。該病在花生莢果膨大至成熟期才表現出症狀,發病後進行防治效果較差,因此,及早進行防治效果較好。



在談防治前首先了解下花生白絹病發生條件。病菌主要以菌核或菌絲體在土壤及病株殘體上越冬,種子和種殼也可帶菌傳病。病菌主要借流水、昆蟲傳播,土壤也能傳播,病菌從花生根莖部的表皮直接侵入或從傷口侵入。在高溫高溼條件下病菌開始萌動,侵染花生,沙質土壤、連續重茬、種植密度過大、高溫高溼或雨後驟停及久旱驟雨發病較重。



花生得了白絹病要抓緊防治。

1、排水中耕。病菌遇水傳播快,田間有積水要抓緊排出;組織中耕,將病菌翻壓深土層中,減少傳播。

2、清除病殘體。花生收穫前,清除病殘體,集中燒燬或掩埋;收穫後深翻土壤,可減少田間越冬菌源。

3、藥劑蓋種。發病後用75%五氯硝基苯可溼性粉劑加50%福美雙,等量混合後加細土拌勻後蓋種。

4、藥劑噴霧或灌根。發病初期用50%克菌丹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25%敵力脫乳油10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靈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500倍液,或50%異菌脲WP1000-1500倍液,或50%腐黴利可溼性粉劑1000-1500倍液,噴施或灌根。隔7-10天噴1次,連續3-4次。


花生髮生白絹病後防治效果一般不太理想,但也要盡最大努力,防止病情擴大和蔓延;防治藥物要輪換使用,防止病菌產生抗藥性。


農藝天地6971


花生地裡驚現“白毛毛”,不是細菌是真菌,前期白色菌絲蔓延起來很可怕,中後期還會生出茶褐色油菜籽顆粒,輕則減產10%-20%,重則減產50%,特別重茬地塊嚴重絕收!這裡有4點建議,掌握這4點方法白絹病可以有效緩解了

很多的網友諮詢最近花生地裡突然出現白毛毛,一開始還沒有,出現之後地裡死苗加重發生,花生都有很多果了,太可惜了!

目前“白毛毛”還在蔓延,越來越多,從土壤表面到花生莖稈、花生根部、花生果,一直在增加;

“白毛毛”就是花生的白絹病,前段時間很多地方雨水比較多,花生白絹病呈蔓延趨勢,怎麼更好的預防呢?不能見死不救啊,給大家三點建議:

1、如果地塊白絹病比較厲害,一年比一年厲害,那麼建議你明年換茬不種植花生;

2、當下花生出現白絹病現在只能藥劑噴施,可以使用豐洽根保三組合噴淋根部,在晚上花生葉子閉合的時間或者下小雨的時間進行噴淋,更容易達到根部;

3、明年提前規劃,把好種子質量關,一定要精選優質種子,播前曬果殺菌,最好不要年前剝殼習慣,過早種子失去保護,病菌侵入品質差!

4、播種密度不易過大,播前拌種採用優質高效的殺菌劑拌種,比如福達兩拌,含有咯菌腈苯醚甲環唑,安全足量;之後配合生物菌肥的使用改善土壤環境。


福達花生網


花生得了白娟病怎麼治?

花生白絹病,是花生感染了齊整小核菌產生的一種病害;此病對花生危害極大,一旦感染此病,治療不及時,幾乎造成絕產。


花生白娟病的病菌寄存在土壤或病殘體中,大部分分佈在土壤1-2釐米的土壤表層,此病菌在土壤2.5釐米以下,很少萌發,在7釐米處,幾乎不萌發。

花生白娟病菌在高溫高溼條件下,萌發迅速,靠田間流水或者昆蟲傳播蔓延,因此,高溫多雨季節,土壤粘性大,低窪處的花生髮病嚴重。另外,連作地塊的花生髮病率高。

花生感染白娟病的症狀是花生根部,莢果,莖基部受害後,初期呈褐色,病變部位發軟腐爛,地上根基部有白色娟狀菌絲,它附近的土壤表面先形成白色絹絲,後期,高溼條件下菌絲逐漸擴展到附近的地面,感染其他植株;乾旱條件下,花生植株的莖葉變黃,逐漸枯死,地下莢果腐爛。



知道了花生白娟病的症狀,發病特點及感染方式,在防治上就可以採取有效的方式來防治花生白娟病。具體措施如下:

第一,深耕土壤。由於花生白娟病的病菌只能在土壤1-2釐米處萌發,在2.5釐米處就很難萌發,到了7釐米處就幾乎不萌發,因此,深耕土壤,把附著在土壤表層的病菌深埋到土壤深處,這是防止花生感染白娟病菌的有效措施。


第二,藥物拌種。用種子重量0.5%的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拌種,在種子的表層塗上一層保護層,防止病菌對種子的侵害。

第三,藥物防治。在花生結莢初期噴施20%的三唑酮1000倍藥液,或者撲海因1000倍藥液進行預防。發病初期,用三唑酮,根腐靈,硫菌靈等藥液灌根,治療效果非常顯著。

注意的是,花生白娟病預防大於治療。到了中後期,就失去了治療意義。

同意我的觀點,請點個贊;對您有所幫助,請多關注。謝謝!


老農說鄉村


花生白絹病,一種很常見的病害,也是花生生長過程中,很主要的病害之一,一些地方,又稱它為“白腳病”或“棉腳病”,去年在小幫手這裡,花生白絹病的發生比較嚴重,今年還沒 做調查。

花生白絹病一般是在生長中後期發病,發病的部位也是在根部居多,從外觀很好判斷,一旦感染白絹病的花生,它的根部會有一些白色物,也就是所說的白絹病的菌絲,剛開始,菌絲較少,白色區域看著也不多,隨著並白絹病的加重,白色菌絲慢慢的增多蔓延,肉眼從外觀看,很容易就會發現一片白色(這也是白絹病的明顯症狀)。

有人說,不會判斷,不知道從哪看?也很簡單,雙手撥開花生,看根部和土壤的交接處,即可發現,另外, 從葉片也能進行初步分辨,其一,葉片會出現發黃情況,隨著病害的加重,葉片慢慢變得枯萎,最後乾枯死亡。

花生白絹病根據往年的觀察經驗,下面這5種情況發病要嚴重(說的是一般情況下,不包括特殊情況):

1、同一環境下,春花生相比夏花生來說,春花生髮生白絹病的情況要嚴重。

2、同一環境下,田間溼度大的地塊相比干旱的地塊,溼度大的地塊發生白絹病的情況要嚴重。

3、同一環境下,地勢低的地塊相比地勢高的地塊,地勢低的地塊發生白絹病的情況要嚴重。

4、同一環境下,沙土地相比粘土地,沙土地發生白絹病的情況要嚴重。

5、播種過密的田塊相比正常密度的田塊,播種過密的田塊發生白絹病的情況要嚴重。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情況,花生白絹病的發生也比較嚴重,那就是重茬種植,當一塊地多年連續種植花生的情況下,發生白絹病的概率以及嚴重程度,要大大增加。

花生白絹病為什麼說危害大?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對產量帶來的減產,據瞭解,感染後,不及時防治,輕則帶來20%左右的減產,重則能減產一半,再嚴重的話,直接出現絕收,給農戶帶來的損失不可小覷。

花生白絹病為什麼說不好防治,原因有4點:

1、病菌存活時間長,有些能存活5-6年,給預防和防治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2、發病在底部,初期不易被發現,一旦被種植戶發現後,往往到了中後期,給防治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3、常用藥劑對此效果不佳,一方面是抗性原因,一方面是用藥不對的問題,導致打了藥,也沒起到效果。

4、對此認知不夠,認為花生播種以後,打打藥就可以豐收了。

花生白絹病該怎麼辦?以預防為主,防治為輔,先說預防的4點辦法:

1、在播種時,如果上年種植的花生,感染的有白絹病, 就不建議留種了,購買新種子,以抗病性較強的為主,從種子上開始預防。

2、播前注意拌種,拌種是一個很好的預防白絹病的措施,其實不僅是白絹病,一些地下害蟲也能很好的預防(前提是選擇殺蟲劑+殺菌劑配套的拌種劑),拌種時的殺菌劑,可選擇多菌靈、咯菌腈等,提醒一下,量不要過大,按照說明使用,以免出現抑苗現象。

3、輪作倒茬種植,不要聯繫每年都種植花生,如果是花生白絹病連續幾年發生都很嚴重的地塊,輪作倒茬2-3年後,再種植花生,可以發現,不僅是白絹病,其他病害,一樣會減少很多。

4、播種密度要注意,合理密植才是最重要的,不要一味的追求高密度,這樣的話,不僅不會增產,還有可能造成減產,病蟲害都會加重。同時注意控旺措施,針對旺長的地塊,及時噴施控旺劑。

除以上4點預防措施外,很多朋友關心的化學藥劑防治問題,下面給大家說說。

目前,在防治花生白絹病上,藥劑有很多,比如:噻呋酰胺、多菌靈、井岡黴素、甲基硫菌靈、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環唑、丙環唑等等,不同地方所處的環境不同,所選擇的藥劑也會有差別,不過,據一部分種植反應,上面所說的一些單劑,在防治白絹病上,效果已經不太明顯,所以復配藥劑也就越來越多,比如噻呋酰胺+甲基硫菌靈、苯甲·丙環唑,或者是吡唑醚菌酯和其他藥劑復配,從各地的用藥來看,沒有一個統一的配方,一些農資店推薦的也不一樣,大家根據當地具體情況,具體選擇。

關於花生白絹病的講解,小幫手就先說這麼多,希望以上內容能給大家帶來幫助,同時,如果你有其他更好的觀點或看法,歡迎在下面評論,大家一起來探討。


農民的小幫手


"花生得了白絹病怎麼治?"針對這個問題,願意與你分享一下個人看法。

花生的白絹病,主要感染花生的根部、莖基部以及花生的莢果部位,是由寄生於土壤、種子表面的細菌感染所致,藉助澆水流動、風傳以及蟲害進行傳播,造成大面積的病害,減產能夠達到20%以上。



花生得了白絹病肯定需要針對下藥,目前比較常用的藥劑有:苯菌靈可溼性粉劑、撲海因可溼性粉劑、腐黴利可溼性粉劑或者甲基立枯磷乳油等等,可以交替使用其中的兩種,避免白絹病產生抗性。使用量上,需要根據所使用的藥劑說明為主,通常情況下,一株花生需要100~200ml的藥液才能夠起到效果。切記使用濃度超標,或者混合使用4~5種藥劑,以免花生的白絹病沒治好,反而導致藥害發生。



花生白絹病發生了,導致了損害才思考如何救治,還不如提前預防,避免損失。具體的操作方法為,在每次收穫完花生之後,對花生地裡的病殘體及時清除,以減少病原體。接著,避免連作,而是要玉米、水稻或者小麥等等糧食作物進行3年以上的輪作。

另外,預防花生白絹病,在選種子上面也需要特別注意。第一是選擇具有抗病能力的種子品種;二是,在播種之前使用多靈菌進行拌種,因為白絹病病菌也寄生於種子上面,故而消毒處理種子顯得非常重要。



好了,以上是我個人看法,歡迎評論指正。另外,大家有關於三農方面的問題,可以一起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