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生化環材四大天坑?讀碩博之後做科研,出成果,進高校不是都很有優勢嗎,說坑的指的是找工作嗎?

wdsas


沒什麼別的,工作難找,或者說待遇差,工資低,我們化工的,碩士出來跟IT本科出來工資差不多吧(可能還不如,211碩士畢業大部分工資在八千左右),還有可能日夜倒班,一般工廠化學物質都會對人體有害。


流沙年華123456


本人是材料專業的,現身說法講一下材料坑吧。

材料專業一級學科叫做材料科學與工程,下面還有二級學科。學科名字最終只是會反映在你的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上。其實最主要的是在讀期間你學的是哪個方向。

材料專業下面的學科方向就很多了,又可以分為無機非金屬材料,金屬材料,電子材料,高分子材料,還有一些複合材料等等。這些材料還可以細分,拿無機非來說,下面還可以分許多方向,如水泥材料、玻璃材料、陶瓷材料、混凝土材料等等。

學了材料以後,一般大一的時候都是上公共基礎課,例如必修的高數,英語,材料科學基礎,物理化學等。到了大二才會細分專業方向,而你選擇的方向基本上就決定了你以後的就業方向或者研究方向。

那麼我們就來講講就業和考研考博。只考慮專業對口的話,材料專業不算難找工作,通常男生比較吃香,有這麼一句話:年年拿第一年年獎學金,不如一個性別男。因為材料專業從事的工作環境一般都比較差,說是實話男生一般也不願意幹。當然了這也和方向有關係,比如無機非方向的,本科畢業是不難找工作,但是都是去哪裡工作呢?水泥廠、攪拌站、陶瓷廠玻璃廠、去中鐵修路,去中建蓋樓。工作情況基本三個字可以概括:髒累窮。而像什麼高分子材料,複合材料之類的,對口的工作相對不好找,而且一些東西毒性挺大的。像一些新興的材料,比如近年來比較火的納米材料,那更是不好找工作。用專家的話講,就是沒有相應體量的工業應用來支撐。

工作不行,那考研考博吧?這的確是許多材料人的選擇。走向科研的道路聽起來是個很不多的選擇。但是,問題來了,讀研讀博意為著你的研究的方向越來越精細,也就意味著對口的工作越少,可選擇性越小。尤其是讀到了博士,幾乎就只剩下進高校一條路了。這可是一條路走到黑的事情。如今學歷貶值的厲害,讀完博不去做個博後或者出個國想進個像樣點的高校基本是沒戲了。

這裡所說的“像樣點的高校”是指可以搞科研的高校。畢竟不是所有的高校都拿的到經費讓你搞科研。另一方面,假如你博士畢業不進高校選擇工作的話,也未必吃香。為什麼呢?因為公司需要的人才是有“性價比”的人才。可以花100塊錢請本科生做的事情絕不會花200塊錢去請博士去做。

以上只是講了比較“坑”的情況。不算全面,但確實是很大部分材料專業畢業生面臨的問題。雖然問題會存在,但是你把專業變成了你自己的“專業”(專長)讓專業更專業,那麼這一切都不是事兒。


科學漫話


在我國被稱之為「天坑」的專業何止「生化環材」,農學、哲學、心理學一個比一個坑,今天我們重點講講「生化環材」。

首先要明白的是,「生化環材」是生物醫學工程、化學工程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四個領域的統稱,裡面包含的專業大大小小有幾十個,比如製藥、化工、石油工程、高分子、環境工程等等。

為什麼「生化環材」被認為是「四大天坑」?

其實關於這個問題的討論非常多,有的人說是,有的人說不是,原因在於標準得不到統一。認為「坑」的人的標準主要有三個:一、畢業薪資;二、對口就業率;三、取得成功的成本。看起來很庸俗,但實際卻現實有理。

畢業薪資可以拿計算機來做比較,在同等學歷的畢業生中,計算機畢業生的平均薪資大概是「生化環材」的3倍不止。

可以再量化一點的說,一個頂尖名校的計算機碩士畢業生拿到年薪20W的薪資屬常態,30W以上也不稀奇。而同樣背景的「生化環材」的畢業生,在大學期間即使瘋狂玩SCI,瘋狂刷實習經驗,畢業後進入一家大企業如果能拿到年薪8W~12W已實屬不易。

有人說,「生化環材」裡邊也有很多專業的畢業薪資很高啊,比如石油工程、化學工程等,在其他國家都能排到前10。

的確是這樣,但有沒有想過,當市場給IT畢業生提供100個崗位的同時,又給石油工程的畢業生提供了多少呢?實際上有一個就不錯了,這也側面反映出它的對口就業率很低。

「行行出狀元」這句話沒毛病,但是否考慮到取得成功,成為那個「狀元」的成本呢?

一個計算機專業的名校本科畢業生,只要努力,顯然有機會進入行業內的前20%,可「生化環材」的畢業生想要進入前20%,多半得是本科211,碩士985才行。

不過這也說明,生化環材的就業情況雖然不是很可觀,但讀研讀博還是不錯的。

有很多碩士畢業生都能進入不錯的研究所、設計院等體制內單位。如果讀個博士,畢業後即使進入一所普通的院校,也確實能比較容易得出成果,而且安家費幾十萬,科研經費也不必太擔心,優勢還是有的。

所以說,我國你對未來的要求比較高,想在畢業10年內買車買房,又不想盡早地改換專業,最好的出路就是讀研讀博,這是我的建議。

大概就這些吧,你覺得呢?“四眼學長”期待你的點贊與關注~


四眼學長


誰說進高校有優勢了。四大天坑要進一本院校,要博士學歷以及兩年以上留學經驗,而其他非填坑985.211博士即可。天坑專業要進高校或者科研單位沒有二區以上國際期刊就別想了,而其他專業EI即可,文科專業中文核心即可。


我的名字叫康熙


你是來搞笑的嗎?你所說的優勢,emmm……

第一步,考研或保研。簡單嗎?

第二步,考博或保博。簡單嗎?

第三步,科研出成果。簡單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