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生化环材四大天坑?读硕博之后做科研,出成果,进高校不是都很有优势吗,说坑的指的是找工作吗?

wdsas


没什么别的,工作难找,或者说待遇差,工资低,我们化工的,硕士出来跟IT本科出来工资差不多吧(可能还不如,211硕士毕业大部分工资在八千左右),还有可能日夜倒班,一般工厂化学物质都会对人体有害。


流沙年华123456


本人是材料专业的,现身说法讲一下材料坑吧。

材料专业一级学科叫做材料科学与工程,下面还有二级学科。学科名字最终只是会反映在你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上。其实最主要的是在读期间你学的是哪个方向。

材料专业下面的学科方向就很多了,又可以分为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电子材料,高分子材料,还有一些复合材料等等。这些材料还可以细分,拿无机非来说,下面还可以分许多方向,如水泥材料、玻璃材料、陶瓷材料、混凝土材料等等。

学了材料以后,一般大一的时候都是上公共基础课,例如必修的高数,英语,材料科学基础,物理化学等。到了大二才会细分专业方向,而你选择的方向基本上就决定了你以后的就业方向或者研究方向。

那么我们就来讲讲就业和考研考博。只考虑专业对口的话,材料专业不算难找工作,通常男生比较吃香,有这么一句话:年年拿第一年年奖学金,不如一个性别男。因为材料专业从事的工作环境一般都比较差,说是实话男生一般也不愿意干。当然了这也和方向有关系,比如无机非方向的,本科毕业是不难找工作,但是都是去哪里工作呢?水泥厂、搅拌站、陶瓷厂玻璃厂、去中铁修路,去中建盖楼。工作情况基本三个字可以概括:脏累穷。而像什么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之类的,对口的工作相对不好找,而且一些东西毒性挺大的。像一些新兴的材料,比如近年来比较火的纳米材料,那更是不好找工作。用专家的话讲,就是没有相应体量的工业应用来支撑。

工作不行,那考研考博吧?这的确是许多材料人的选择。走向科研的道路听起来是个很不多的选择。但是,问题来了,读研读博意为着你的研究的方向越来越精细,也就意味着对口的工作越少,可选择性越小。尤其是读到了博士,几乎就只剩下进高校一条路了。这可是一条路走到黑的事情。如今学历贬值的厉害,读完博不去做个博后或者出个国想进个像样点的高校基本是没戏了。

这里所说的“像样点的高校”是指可以搞科研的高校。毕竟不是所有的高校都拿的到经费让你搞科研。另一方面,假如你博士毕业不进高校选择工作的话,也未必吃香。为什么呢?因为公司需要的人才是有“性价比”的人才。可以花100块钱请本科生做的事情绝不会花200块钱去请博士去做。

以上只是讲了比较“坑”的情况。不算全面,但确实是很大部分材料专业毕业生面临的问题。虽然问题会存在,但是你把专业变成了你自己的“专业”(专长)让专业更专业,那么这一切都不是事儿。


科学漫话


在我国被称之为「天坑」的专业何止「生化环材」,农学、哲学、心理学一个比一个坑,今天我们重点讲讲「生化环材」。

首先要明白的是,「生化环材」是生物医学工程、化学工程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四个领域的统称,里面包含的专业大大小小有几十个,比如制药、化工、石油工程、高分子、环境工程等等。

为什么「生化环材」被认为是「四大天坑」?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非常多,有的人说是,有的人说不是,原因在于标准得不到统一。认为「坑」的人的标准主要有三个:一、毕业薪资;二、对口就业率;三、取得成功的成本。看起来很庸俗,但实际却现实有理。

毕业薪资可以拿计算机来做比较,在同等学历的毕业生中,计算机毕业生的平均薪资大概是「生化环材」的3倍不止。

可以再量化一点的说,一个顶尖名校的计算机硕士毕业生拿到年薪20W的薪资属常态,30W以上也不稀奇。而同样背景的「生化环材」的毕业生,在大学期间即使疯狂玩SCI,疯狂刷实习经验,毕业后进入一家大企业如果能拿到年薪8W~12W已实属不易。

有人说,「生化环材」里边也有很多专业的毕业薪资很高啊,比如石油工程、化学工程等,在其他国家都能排到前10。

的确是这样,但有没有想过,当市场给IT毕业生提供100个岗位的同时,又给石油工程的毕业生提供了多少呢?实际上有一个就不错了,这也侧面反映出它的对口就业率很低。

「行行出状元」这句话没毛病,但是否考虑到取得成功,成为那个「状元」的成本呢?

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名校本科毕业生,只要努力,显然有机会进入行业内的前20%,可「生化环材」的毕业生想要进入前20%,多半得是本科211,硕士985才行。

不过这也说明,生化环材的就业情况虽然不是很可观,但读研读博还是不错的。

有很多硕士毕业生都能进入不错的研究所、设计院等体制内单位。如果读个博士,毕业后即使进入一所普通的院校,也确实能比较容易得出成果,而且安家费几十万,科研经费也不必太担心,优势还是有的。

所以说,我国你对未来的要求比较高,想在毕业10年内买车买房,又不想尽早地改换专业,最好的出路就是读研读博,这是我的建议。

大概就这些吧,你觉得呢?“四眼学长”期待你的点赞与关注~


四眼学长


谁说进高校有优势了。四大天坑要进一本院校,要博士学历以及两年以上留学经验,而其他非填坑985.211博士即可。天坑专业要进高校或者科研单位没有二区以上国际期刊就别想了,而其他专业EI即可,文科专业中文核心即可。


我的名字叫康熙


你是来搞笑的吗?你所说的优势,emmm……

第一步,考研或保研。简单吗?

第二步,考博或保博。简单吗?

第三步,科研出成果。简单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