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一線的最美身影——吳偉:危難見忠誠,“疫”線顯擔當

春寒料峭,夜晚的寒冷讓人感到彷彿冬天還沒走遠。時針已指向十一點,此時大多數村民早已進入了甜美的夢鄉,偶爾有雞鳴犬吠之聲,一切歸於沉寂;唯有村頭、路口的疫情防控卡點內依然燈光通明,人影晃動,在寂靜的深黑的夜晚格外顯眼。他,還在一個卡點一個卡點了解當天工作情況、查看人員值守情況......從大年初一疫情防控工作開展至今,他已連續工作了十幾個日夜。白天,入村查看各村排查武漢或湖北其他地方返鄉人員登記情況、卡點防控物資分發、指導上報縣疫情指揮部報表,夜晚查崗、整理資料。他,就是鹿邑縣產業集聚管委會副主任吳偉。

戰疫一線的最美身影——吳偉:危難見忠誠,“疫”線顯擔當

臨“危”受命,勇挑重擔

大年初一下午一點,剛從單位結束值班回到老家的他,接到辦公室通知後立即驅車30多公里趕回單位,參加領導班子緊急會,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疫情防控工作指示精神,研究部署工作。經管委會黨委研究決定,任命他為產業集聚區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副組長兼疫情防控辦公室主任。大家都知道這個擔子沉重、任務艱鉅,但他毅然決然地接受了任務,立即著手在最短的時間內製定出詳細的實施方案。伏案疾書,腰痠了,忍者;眼澀了,揉一揉。對照縣裡的會議精神,疫情防控辦公室人員組建、各村卡點設置、各卡點人員調配、防控物資購置等問題他都進行了詳細列出。仔細寫,反覆改,連續工作了七個多小時成稿了,此時已是凌晨五點......

疫”線繁忙,無怨無悔

“彙報,我村今天又排查出來一名武漢返鄉人員”董樓村支書打來電話,他詳細安排:要認真做好隔離消毒工作......“我村今天有辦白事的”張柏墳支書打來電話;“吳主任,現在天氣較冷,是否給卡點買個電暖扇”,卡點工作人員打來電話;“口罩不多了,得儘快購買”,後勤保障組又打來電話……每天他都要接打上百個電話,來安排佈置和協調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同時,巡查各個卡點,瞭解開展情況,指導督促各村認真落實工作要求。一天下來,忙碌得沒有休息的時間。

初八上午入村巡查時,其他領導看到他步子緩慢、疼痛難忍,關心地讓他回去休息。但他輕鬆地回覆“沒什麼”,仍然堅持把全部卡點巡查完。事後才知道,由於近期的連續工作,他痔瘡病又犯了。那天巡查結束時,鮮血已經浸透了內褲。只簡單處理了一下,吃了點消炎藥,他就又投入了緊張的工作。

正月十五早上,妻子打來電話,說兩個孩子想他了,讓他回家吃湯圓團聚一下。接著電話他無語了,兩個孩子都在鄭州,兒子上大學、女兒上班,平常就聚少離多,好不容易春節都回來了,他卻半個月沒有回過家了。內心裡很想回家陪陪他們,但妻子聽到的是,等忙過這幾天再回吧。有一次去製作宣傳條幅路過家附近,他都是讓妻子把換洗衣物送出來的,妻子遞過衣服很難過,望著他匆忙的腳步、遠去的背影,不覺眼睛溼潤……

戰疫一線的最美身影——吳偉:危難見忠誠,“疫”線顯擔當

情注筆端,為戰“疫”助力

每天深入“疫”線,工作在“疫”線,他全身心投入,也想要把廣大黨員幹部頂風冒雨堅守的精神宣揚,為大家鼓勁加油!於是他連夜加班,寫出了《衝在防疫一線 踐行使命擔當》的通訊稿。宋莊寨村民宋曉霞看到防控疫線的卡點工作人員總是吃泡麵,送來了豬肉和加工的豆腐、豆芽等,他寫出了《小小善舉溫暖人心、片片愛心一樣鼓舞鬥志》;看到站在丁亮社區門口的寒風中為進出人員測量體溫和登記的村醫張春燕,他寫了《白衣戰士張春燕 抗疫前線急先鋒》......他以真摯的情感、鮮活的事例,來宣傳疫情防控的先進典型,先後寫了七篇新聞和通訊稿件,在鹿邑融媒、新鹿邑報、周口日報、學習強國等媒體刊發。《致敬,基層抗疫》現代詩,也被鹿邑電視臺採用,在鹿邑文苑播出。

“我是一名黨員幹部,戰鬥的集結號吹響,就要衝在前邊......”聽到吳偉的微信留言,妻子只能關心地說你要多注意身體啊。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幹部,秉承著自己一貫吃苦耐勞、紮實能幹、勇於擔當的工作作風,他忙碌奔波在疫情阻擊戰場,彰顯了一名黨員領導幹部的忠誠和擔當。談不上轟轟烈烈,但可圏可點之處也感人至深......(文圖:蔣保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