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陽:開啟“疫情防控+”模式,防控、脫貧、生產齊步走

祁陽:開啟“疫情防控+”模式,防控、脫貧、生產齊步走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2月20日訊(通訊員 唐書東、劉志軍)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勁的關鍵階段,湖南省祁陽縣認真落實黨中央和省、市的有關決策部署,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勠力同心、協同作戰,統籌推進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工作,開啟“疫情防控+”模式,不讓病毒阻擋我們脫貧致富、發展生產的腳步!

疫情防控+移風易俗

“你們的親人去世,我們也深感惋惜,但正值疫情防控時期,白事從簡,既是關愛自己,也是關愛親人、關愛他人,希望你們能夠理解、支持、配合政府的工作。”2月15日,祁陽縣羊角塘鎮泉口村紅白喜事理事會配合鎮工作人員,成功勸導簡辦了村裡張娥英老人的喪事。

經過工作組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的勸說後,死者家屬最終接受了勸告,承諾喪事從簡。為表明決心,該戶還主動請求封閉通往自家的主要支路,防止外來人員進入。在鄉村幹部的幫助和監督下,於當日下午逝者入土為安。

紫山衝村原村支部書記譚真元近日恰逢80大壽。村幹部和紅白理事會獲悉立馬趕往他家勸導。雖然早已電話通知了四門親戚和朋友,為了阻擊疫情,譚家深明大義決定取消壽宴。譚真元說:“關鍵時期,黨員不能給組織添堵。取消壽宴,少吃一頓飯,親情不會散。”劉高嶺村黨支部書記劉雲華91歲的老母親病逝。他一邊防控疫情,一邊毅然選擇喪事簡辦,堅守崗位。按照上級防控疫情的指示精神,該鎮及時關停了元家廟、西道庵、包公殿等7處宗教場所,禁止從事一切宗教活動,避免人員聚集。

自疫情防控阻擊戰全面打響後,連日來,該縣充分發揮各村(社區)紅白理事會和鄉賢的帶頭示範作用,深入群眾、主動作為,積極參與村疫情防控卡點值班工作,凡哪家有紅白喜事,他們第一時間到場,協同鎮村工作人員進行規範監督。勸停村內喜事,勸說喪事從簡,共勸導了300多起紅白喜事從簡辦理,有效保護了人民群眾生命和健康安全。

祁阳:开启“疫情防控+”模式,防控、脱贫、生产齐步走

疫情防控+生產

“企業復產復工的‘第一堂課’就是組織防控知識專場培訓,並對廠房內外、食堂、辦公樓、宿舍等進行全面消毒作業,員工進入廠區的第一件事就是測量體溫。”連日來,祁陽縣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制定出臺了《祁陽縣企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指南》,突出重點,分類有序推進企業復工復產。”

為加強疫情防控和促進企業復工復產,該縣相繼召開書記辦公會,縣防控指揮部第十三、十四次調度會,並出合了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的十條措施,縣級領導均到所聯繫企業指導開展復工復產和疫情防控工作,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縣委組織部從縣直各部門選派220名副科級幹部擔任防疫聯絡員進駐企業,重點對規模以上企業選派1-2名聯絡員,小微企業選派1人負責多家,企業相對集中的園區和用工規模較大的企業選派3人以上組成防疫聯絡組,全面參與復工復產企業的防疫工作,做到全縣所有工業、商貿、農業企業和重點項目派駐人員全覆蓋。

“我項目部嚴格按照祁陽縣企業復工復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安全防控方案要求,印製防控手冊,確保人手一份,每人每天至少發放2個口罩,上下班測量體溫次,對整個工地消毒2次,實行分餐制……” 紅星美凱龍項目部負責人介紹說。

祁陽縣凱盛鞋業已全面復工,員工進廠上班必須經過量體溫、登記、洗手、消毒液踏腳、消毒間消毒五個程序方可進入工廠。嚴格規定每個車間和流水線、操作檯的上崗員工數量,併為員工提供口罩、痰盂、紙巾等物品。同時對員工們的日常行為也做了嚴格要求,確保生產、防疫兩不誤。

為加強復工復產進度,該縣對接企業需求,實行一企一策、精準幫扶,成立了復工報備核查、用工及材料供應保障、防疫應急保障等八個專項工作組,全力強化企業要素保障,主動引導、鼓勵企業儘快自願復工復產。2月18日,湖南省祁陽縣產業項目集中開工簽約儀式在白水科技工業園舉行,21個項目集中開工簽約,總投資42.7億。目前,全縣共有83個企業、項目復工復產。

祁阳:开启“疫情防控+”模式,防控、脱贫、生产齐步走

疫情防控+扶貧

2月19日上午七點半,黃泥塘鎮永祁村扶貧車間看到,貧困戶申件秀等23名工人戴著口罩,經過健康登記、體溫檢測、鞋底消毒等一系列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後,進入車間,在各自的生產崗位上開始一天忙碌而有序的工作。

“為促進扶貧車間復工復產,我們派駐了防疫聯絡員,幫助制定防控方案,完善相應的消毒措施,協助扶貧車間準備防控物資。車間恢復生產後,規定員工必須佩戴口罩,進車間前要經過測量體溫、洗手、消毒等程序,實行分餐制等措施來保障安全。同時,優先將工作崗位提供給貧困戶,保障他們的生活來源,確保脫貧、防疫兩不誤。”黃泥塘鎮黨委書記劉建華介紹說。

在潘市鎮高江村扶貧車間食用菌基地大棚內看到,一排排菌包擺放的整整齊齊,朵朵如雲般平菇像雨後春筍般從中“鑽”出來。基地負責人貧困戶李年秀帶領幾名帶著口罩的員工,正忙著將已成熟的蘑菇採摘下來。

“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車間復工後,為員工統一購置了口罩、消毒液等防護用品,李年紅每天在基地監督,要求所有人必須隨時佩戴口罩,每天檢測兩次體溫,並時常提醒工人們要注意自我防範。當前,該車間在保障安全的基礎上,每天生產鮮菇2000斤以上,雖然周邊市場價格已經高達12元/斤,但該基地還是按5元/斤的價格供應,以滿足當地城鄉居民的“菜籃子”需求。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春節過後,祁陽縣大部分扶貧車間處於停工停產狀態。為切實發揮扶貧車間的帶貧作用,促進貧困群眾務工增收,該縣在科學依法防控疫情基礎上,相繼下發了《關於做好扶貧車間復工復產的通知》及《扶貧車間復工復產工作指南》,利用網絡信息平臺對即將復工人員進行疫情防控知識宣傳教育,引導務工人員正確認識新型冠狀病毒,掌握防控的方法和措施,消除員工心理上的恐慌情緒。同時還派駐防疫聯絡員,幫助扶貧車間完善防控方案、防疫措施,全力築牢扶貧車間復工復產的安全屏障。截至目前,全縣41個扶貧車間已復工復產12家,共有上崗員工182人。

祁阳:开启“疫情防控+”模式,防控、脱贫、生产齐步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