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歲民警“抗疫”犧牲,僅剩3個月退休:這群人,早該被曝光了

2月20號,疫情爆發的第74天,武漢封城的第30天,法定復工的第11天。


這一天,疫情傳來了許多好消息,“確診人數下降”、“個別省市交通逐漸恢復”、“有專家預測疫情拐點很快到來”。


但是也在這一天,在這個喧鬧大地上的一處角落,發生了一件令人怎麼也高興不起來的事。


2月16號凌晨,合肥市看守所綜合大隊民警段玉華,連續十多日戰鬥在“抗疫”一線,終積勞成疾,在辦公室突發疾病,以身殉職。


59歲民警“抗疫”犧牲,僅剩3個月退休:這群人,早該被曝光了


16號凌晨1點14分13秒,段玉華最後一次出現在執勤大樓的監控畫面裡。


59歲民警“抗疫”犧牲,僅剩3個月退休:這群人,早該被曝光了


凌晨5點多,執勤同事來上班,發現段玉華睡倒在自己的工位上,手邊有一瓶撕破了包裝紙,但沒來得及打開的速效救心丸。


59歲民警“抗疫”犧牲,僅剩3個月退休:這群人,早該被曝光了


沒有人知道,今年59歲的段玉華,還有3個月就能夠退休了。


他本可以在節前請假,但作為一名警察,段玉華說:

“現在看守所人手不夠,我來能頂一頂!


我也快退了,等疫情過去,退休了,再好好休息!”


為看守所採購、維修,執勤消毒、測溫、普及疫情防控知識,是這十幾天來,段玉華不眠不休、妥善完成的工作。


離世前,段玉華沒有留下任何信息,沒有和任何人說過一句話,唯一留下的,就是他執勤報告上,手寫的“安全”兩個字。


59歲民警“抗疫”犧牲,僅剩3個月退休:這群人,早該被曝光了


段玉華犧牲的前一天,合肥天降大雪,一直下到第二天,大雪讓原本空蕩的街頭變得更加寂寥。


疫情滔天的訊息每天席捲而來,沒有人知道那一天,有一位基層民警倒在了一線。


59歲民警“抗疫”犧牲,僅剩3個月退休:這群人,早該被曝光了

(在開門的就是段玉華)


有些人頭頂並沒有光環,但並不代表他們不偉大。


相反正是因為平凡,或許本不必為此犧牲、奉獻,卻依然挺身而出,保護我們,這更令我們肅然起敬。


位卑未敢忘國憂。


守衛在一線的基層無名英雄,同樣應當獲得嘹亮的歌頌與讚揚。


59歲民警“抗疫”犧牲,僅剩3個月退休:這群人,早該被曝光了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也有太多的犧牲是悄無聲息的。


他叫敖勤禮,是雲南省尋甸縣公安局嵩功高速公路交巡警大隊的一名輔警。


59歲民警“抗疫”犧牲,僅剩3個月退休:這群人,早該被曝光了


疫情發生後,他連續22天奮戰在一線,每天連軸轉。


冬天的寒風很刺骨,嗆得他不斷咳嗽。


同事勸他休息,他笑著說:

“只是有點咳嗽,不發燒又沒事,我還可以再堅持。”


從1月30號晚上23點,到第二天早上8點,這一夜,敖勤禮一直在微信群裡實時彙報查控情況。


但沒人想到,早上8:10的這條彙報視頻,是他最後一次發出消息。


發完這條信息,敖勤禮交接班,感覺身體不舒服,一個人前往附近的診所輸液。


臨走,他還不忘把對講機揣進兜裡,問起原因,他說:

“萬一隊裡臨時有事聯繫不到我怎麼辦?


不幸的是當天中午1點,敖勤禮突發疾病,永遠的離開了人世。


女兒聽到父親去世的消息,淚流滿面,心裡更萬分愧疚。


前一天父親還在家庭群裡發了消息,她沒來得及回覆,第二天她回了,父親卻再也看不到了。


59歲民警“抗疫”犧牲,僅剩3個月退休:這群人,早該被曝光了


有人說:

“和平年代,你看不見黑暗,是因為有一群人,用生命把黑暗擋在了身後。”


從來就沒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


深以為然。


他叫司元羽


是江蘇徐州公安局交警支隊的一名指導員。


59歲民警“抗疫”犧牲,僅剩3個月退休:這群人,早該被曝光了


疫情爆發後,他手寫請戰書:“國家有難,人民有難,我將臨危而上”。


連續奮戰防疫檢查一線16天后,突發心源性心臟病去世,年僅47歲。


在這期間,他只回過一次家,拿些換洗衣服又趕緊回到前線。


他曾對戰友說:“可惜咱們不能去武漢,咱能做的就是把身後這座城守好。”


59歲民警“抗疫”犧牲,僅剩3個月退休:這群人,早該被曝光了


後來同事們收拾他的遺物時,發現了一張準備回家出入小區的證明,落款日期是2月11日。


遺憾的是,這張證明他再也用不上了。


徐州城百姓安無事,司元羽殉職完使命。


像敖勤禮、司元羽這樣始終堅持在抗疫一線的警察,全中國還有千千萬萬。


59歲民警“抗疫”犧牲,僅剩3個月退休:這群人,早該被曝光了


正是他們的晝夜堅守,不畏艱險,才築起了抗擊疫情的銅牆鐵壁。


他們從未簽下生死狀,卻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守護好腳下這一方土地,保衛好身後這一座城池,山河無恙,人間皆安,是他們扛在肩上的使命。


59歲民警“抗疫”犧牲,僅剩3個月退休:這群人,早該被曝光了


有媒體統計,截至目前,已有數百人為“抗疫”、為保護人民犧牲在了一線。


他們的事蹟顯得那麼平淡無奇,逝去的那麼悄無聲息,但得知消息後,又隱約感到心頭被重重一擊。


微博上有個叫#用血肉築起新的長城#話題,不是很熱門,但每一條消息都很扎心。


話題的參與者是人群中最普通的一員,有醫生,有護士,有警察,有志願者,有基層幹部、還有保安環衛工......


就是這些普通的平凡人,用血肉為我們築起新的長城,護家國安好,護我們周全!


他叫孫訓祥


他是安徽太湖一名基層幹部,連續10天堅守抗疫一線。


59歲民警“抗疫”犧牲,僅剩3個月退休:這群人,早該被曝光了


每天在車上綁上小喇叭,走村串戶宣傳防疫知識,最終因過度勞累,生命被定格在56歲。


同為基層幹部的同事經常勸他:“你身體不好,不能太勞累。”


但孫訓祥總是擺擺手說道:“沒事兒。”


他叫廉光民


他的職業是淄博市婦幼保健醫院保安分隊分隊長。


59歲民警“抗疫”犧牲,僅剩3個月退休:這群人,早該被曝光了

(右二)


醫生保護病人,他保護醫生。


2月3日下午,廉光民在醫院執勤防疫工作時,突感身體不適,被確診為急性心肌梗死。


這位工作上的好隊長,生活中的好大哥,在保護人民的道路上,向自己的“戰友”說了永別。


他叫金華為


他是荊門抗疫前線的一名志願者。


59歲民警“抗疫”犧牲,僅剩3個月退休:這群人,早該被曝光了


49歲的他先後在林業局家屬區、職教華府小區值守。


為做好值守,金華為每天步行20分鐘來到社區。


宣傳防控知識和訊息,做好進出人員登記,體溫檢測,確保居民健康與安全。


金華為值守的小區正在風口處,早晚特別冷,但他沒有過一句怨言,最終因勞累倒在了戰疫一線。


在與病毒戰鬥的過程中,有無數個像孫訓祥、廉光民、金華為這樣默默堅守在崗位的“普通人”。


他們不是“領導”、不是“官員”,他們只是遠離聚光燈,卻也在最前線戰鬥的普通人。


永垂不朽的普通人。


59歲民警“抗疫”犧牲,僅剩3個月退休:這群人,早該被曝光了


“疫情”無情,奪走太多人的生命。


而人間有情,總有人站出來,用自己的生命去保護更多生命。


有醫生為了救治他人,吹響口哨後自己被感染,直至壯烈犧牲。


有護士為了幫助病人的恢復,耽誤了自己的病情。


有警察為了人民的安危,連轉不休,直至倒在一線。


有基層幹部為了群眾著想,輕傷不下火線,卻突發了意外。


有志願者為了早日戰勝疫情,主動奔赴前線,不惜奉獻了生命。


還有公務人員、保安、送貨員、城管、環衛工……


正是這些平凡生活中的普通人,在災難面前,讓我們看到了什麼叫做偉大。


網上有一句話流傳的很廣,這句話出自基辛格的《論中國》,他說:

“中國人總是被他們之中勇敢的人保護得很好。”


這句話暗含外國人的羨慕,也飽含中國人的自豪。


何為“中國人中勇敢的人”?


我想說,奮戰在一線的戰士們,無論何種崗位,何種職業,何種身份,用生命守護著我們的人,都是“中國人中勇敢的人”,是十四億中國人心中的大英雄。


歡迎給文章點一個“在看”,為一線戰士們加油,願早日結束災難,更為犧牲奉獻的英雄們點一個充滿致敬的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