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璜長江樞紐港:防疫生產“兩手硬”

本網2月20日電(記者 張渝)作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要陣地的港口,其正常生產面臨重大挑戰。珞璜長江樞紐港為我“水鐵公”多式聯運一體樞紐港。疫情期間,江津區交通局港航事務中心認真在珞璜港落實疫情防控、港口生產“兩手抓” “兩手硬”的方針,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保障港口正常生產。

2月19日,記者深入珞璜港,現場一派井然有序的繁忙景象。重慶珞璜港務有限公司倉庫,工人們正在對貨物進行消毒、清點,叉車來回行駛,將物資搬運到車上,一輛輛裝滿貨物的車輛駛離倉庫,前往物料供應點。五碼頭,一艘船正在接受磷礦補給。港區鐵路沿線,數輛抓料機不停地起降,從火車上卸煤。“珞璜港是重要的物流樞紐節點,春節假期到現在,沒有停止作業運轉,為疫情下多個地方,比如毗陵的江津綜合保稅區、珞璜工業園的生產生活提供了堅實的交通運輸服務和物資保障支持。” 區交通局港航事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

從1月24日至2月18日,珞璜港作業的船舶達115艘,完成貨物吞吐量超過38萬噸,集裝箱吞吐量超過4000標箱,與去年同期數據基本持平。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持續生產。早在1月21日,區交通局港航事務中心就成立了水上交通行業防控領導小組,1月25日全面啟動珞璜港疫情防控工作。隨後,在珞璜港航站設置珞璜片區水上防疫檢測站,由區交通局港航事務中心、珞璜鎮、衛生部門、海事部門、長航公安抽調人員到站工作,實行疫情期間24小時監控、管理、服務。檢測站負責長江珞璜水域7個貨運碼頭外來船舶靠泊作業的防疫檢測工作。實行報港申請檢測制度,由港口企業提前24小時向區港航處報告進港作業的船舶船名、始發站、經停靠泊點、船員等信息。

船舶到港後,檢測站通過海事系統、長航公安系統對船舶在經過港口碼頭、長江水域時,是否在湖北區域停靠、作業過,有無船員上過岸,船員體溫是否正常,有無出現其他症狀,進行信息查驗,並逐一現場核實,無異常才可以進行裝卸作業。

對碼頭水域實行全封閉式管理,船員不能上岸,船員、岸上人員不接觸。港口企業嚴格按照相關要求開展好場所消毒及作業人員安全防護工作,為船舶船員做好生活物資配送。

“全市企業復工、復產後,珞璜港靠港作業船舶隨之增加,船員流動帶來的疫情輸入性風險增強。”該負責人表示,他們將進一步嚴格船岸交流管控,嚴控集港車輛貨物,強化與業務關聯方的協調溝通,加強快速審核、高效協調,著力編織嚴防嚴控、聯防聯控的防控網,持續確保疫情防控、港口生產“兩手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