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時期,一份蒸餌絲是如何到顧客手中的?

本月初,曲靖市商務局公佈了疫情期間曲靖首批開展供餐服務活動的28家企業,其中包含曲靖靖晨園餐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6個門店,這6家店從2月10開展供餐服務以來,為眾多顧客用餐提供了方便。靖晨園是如何做好防疫消毒工作,又是如何為消費者提供安全健康的食物的?記者走進靖晨園,和你一起去看一看。

規範管理確保有據可查

早晨7點,靖晨園各門店的工作人員已經做好了一系列準備工作,開始營業。顧客能看到的,是整潔乾淨的環境和穿著規範的服務員,放在門口做隔斷的桌子將顧客擋在門口,桌子上醒目的提示牌上寫著“請佩戴口罩排隊取餐,人與人之間排隊間隔距離1米”。

抗“疫”时期,一份蒸饵丝是如何到顾客手中的?

在此之前的一個小時,天還沒亮,每個店的工作人員已經在工作了。到店後,他們先測量體溫並記錄,全程戴著口罩,認真清洗手部,然後戴上一次性手套和一次性腳套,用FDA認證的次氯酸消毒液對全身工作服消毒,再對店內所有區域設備消毒,確保各區域消毒措施到位,店內環境衛生符合防疫要求。接下來準備食材、開啟設備,開始營業。

在靖晨園的門店裡,記者看到每個店裡至少配備8位工作人員,消毒員、收銀員、分單員、打包員等,各司其職,不交叉工作。就連煮米線、煮麵條、挑餌絲的都各有分工,3個人各幹各的,互不干擾。

抗“疫”时期,一份蒸饵丝是如何到顾客手中的?
抗“疫”时期,一份蒸饵丝是如何到顾客手中的?

顧客點了一份蒸餌絲,收銀員收費後,廚房裡專門負責挑餌絲的人忙活起來,將熱氣騰騰的餌絲挑入一次性餐盒裡,然後給打料員放作料、裝袋,再由分單員將小票和“安心卡”訂在餐品包裝袋上。如果顧客是到店購買或線上下單自取,需測量體溫,並通過微信進行雲南抗疫情出入掃碼,然後食物直接由顧客提走;如果顧客是通過美團、餓了麼線上購買,外賣騎手取餐前需測量體溫,用免洗手酒精或消毒洗手液對手部正反面消毒,之後才能取餐配送,餐品包裝袋上的“安心卡”除了記錄餐品製作員、裝餐員的姓名和體溫外,還寫有外賣騎手的姓名和體溫。這樣一來,單單都有記錄,可以追溯源頭,顧客可以放心食用。

抗“疫”时期,一份蒸饵丝是如何到顾客手中的?抗“疫”时期,一份蒸饵丝是如何到顾客手中的?

高標準嚴要求將成常態

靖晨園餐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高永芬說,靖晨園以往對飲食衛生和健康都非常注重,通過這次疫情,敦促企業在這方面做得更認真、更細緻、更完善,“我們保證員工復崗前15天必須做健康檢查,保證員工沒有到過武漢、沒有接觸過湖北返曲人員,每天都測量體溫,確保員工健康符合防疫要求。同時,公司保證不採購沒有檢驗或檢疫不合適的禽類、肉類,杜絕售賣加工野生動物,確保食材菜品質量安全,衛生達標,保證食品、菜品價格公開透明,不亂漲價。這些都將成為常態,疫情結束後,我們依然會按防疫期間的高標準來進行管理,嚴格要求每一位員工。”

早在2月1日,高永芬就將籌集到的3000個口罩無償捐贈給荷花塘社區黨委,分發給轄區常住人口,以實際行動支持防疫工作。她說:“我是一名黨員,在這個特殊關頭,我應該盡一份力。在做好企業的同時,希望能力所能及地回報社會,讓社會充滿正能量。”

抗“疫”时期,一份蒸饵丝是如何到顾客手中的?

靖晨園有20個門店,目前還有十多個處於關閉狀態。高永芬表示,公司將嚴格依照政府的要求,在確保每一位員工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分期分批組織復工復產,每一個門店都會嚴格按照防疫要求進行管理,為顧客提供安全、優質的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