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房者想買“蔥價房”,炒房客想賣“高價房”,樓市僵局如何打破?

胡航科


市場真正的走向,或許可能會讓購房者和炒房客同時失望!

1.首先,二手房交易量在快速減少,交易報價虛高的情況下,真正成交的二手房並不多。部分地方最近個稅改革,原先按總價收一個點,調整按增值差額徵收20個點,二手房稅費僅個稅就提高最少大幾萬。未來在增值稅方面也有稅費的大調整,從稅費的角度,增大二手房交易時稅務成本,間接鎖住二手房市場。

2.按最新的7月31日的央行指導意見來看,也暗示控制房事信貸規模,傾向於會更多的投給新房市場,二手房房貸難度變大,交易除非全款或自籌資金解決,也間接鎖住炒房客二手房出不了手!

3.房子是用來住的喊了多年,房子上漲預期越來越淡,想靠房子升值賺差價越來越難,脫手難度也在增高!

4.現在市場還有少量對購房有需求的剛需和置換剛需,受制於自身收入和首付量的限制,因二手房稅費和貸款難度變難,會綜合考慮購買性價比更好的新房,當然有些性價比合理的二手房,只要價格合理,總價不高,也有一定的購買者購買的.

5.市場價格是慢慢走出來的,價格不合理,交易量少或沒有,受購買者資金存量,能否貸款,某一階段政策,區位優勢等綜合決定!

6.不會永遠是僵局,會慢慢鬆動,市場最終選擇價格方向


陽光侃房


購房者永遠是國家首先要考慮的群體。炒房客只是投資,永遠不可能排在剛需購房者之前的。


房價經過十多年的漲漲漲,已經達到了一個空前的高點。伴隨著房價上漲,各種問題也不斷出現:

一、因為大量資金投入房地產,造成實體經濟融資極其困難,整體經濟脫實向虛;

二、房價漲幅較高,投資房子賺錢來得快,讓全民進入炒房時代,人們無心去做實業,所謂的工匠精神也基本消亡,取得代之的是瘋狂的搶房,大家認為搶到就是賺到;

三、在高房價帶動之下,社會生活成本不斷上升,無論是房租,還是實體商業,成本都大幅度上升,造成衣食住行沒有哪一樣不在漲價,年輕人的夢想在高房價面前,被擊得支離破碎。

四、有一套房,似乎成了這個社會的必要條件,讓很多人成為了啃老族,讓這個社會的價值觀整體畸形發展。


顯然,國家已經看到這一點,房價再漲下去,或許不僅僅是綁架經濟那麼簡單的問題,因此“房住不炒”,簡單的四個字,卻預示著樓市將徹底轉向。我們有理由相信,房價上漲,是會被控制住的。這一點,一定要相信我們的政府,只要真的想控制,就一定能控制得住。


因此,房子是用來住的,對於廣大購房者來說,只要能保障一套住房,就可以了,其他作為投資性的房產,是該考慮變現了。


房家衛士


很多人都說房子沒降,一二線城市價格還在漲,那是沒去仔細研究,房價不是頭條裡的嘴炮,更不是中介的瞎忽悠,要實地去看看,多瞭解,今年的二手房成交價確實在降了,房子不好賣,掛牌半年一年也賣不出去,價格降不下去賣不掉,當然也有在漲的區域和個別房子,總體還是下降的,網上的平均成交價,和真實的交易價格也有差別,能差幾千塊錢,五六萬的房子能差三四千,沒這個差價沒人要,賣不出去!去年平均五萬多,今年網上的平均成交價四萬六七,實際成交價到四萬三,具體那裡的房子沒必要說了吧!有個樓盤2016年高位入手,想短期炒房的,入手五萬八,花十幾萬茶水費到手,持房三年利息,還有一個什麼費用十幾萬,最後虧本五六十萬賣出去,來回一折騰進去一百萬,不賣挺不住了,能出手就是解套!


夢醒尋夢晶純1


十年不買,寧可艱苦點,只要十年不買,比你上十年班都強,到時房價下跌百分之七十!


能哥177420462


上海曹楊路附近還有53-56年的房子,距今已經快70年了,每平米依然要6,7萬,因為總價低,買的人仍然很多。中國有戶籍制度,綁定了很多福利,不能只看每月支付的5000元錢。上海有房有戶口,子女在河南山東讀大專的分數,在上海就能讀一類高校,有可能保送出國讀研,同樣的人生,要付出幾倍的努力,還被人譏笑為考研大學,人生天壤之別。同樣的,鄭州的條件也不是你南陽,蘭考之類能比的。買房的人都不傻是不?什麼時候放開了戶籍制度,什麼時候房價才真正下降,就這麼簡單。


斐迪南大公雞


2017年城鎮化率目前57%,未來要達到70%。

2018年中國房產人均30平米左右。

2018年中國城鎮人口套戶比為1.1左右。

中國的城鎮人口的大部分二套房在交易稅費中繳納個人所得稅(非唯一住宅出售必須有)佔有80%以上,而二手房的業主大部分選擇繼續新房置業。

而我國的貧富差距在世界比較高,社會財富不均衡,也就說房產的分配並不均勻,推斷約有二成到三成的居民擁有二套房以上的資產,約佔有了近六七成的房子。近五成的家庭需要競爭為數不多的房產是常態,而且不斷城鎮化進入隊伍的競爭者。

最後一個數據,中國gdp年度增速為6.7%,中國的通貨膨脹率年度約為7%,如果房產保持原值,也需要跑贏通過膨脹率。而國民財富的增速,房價上漲實屬必然。

聊到這裡來回答,買房想省錢,其實是不存在的,如果房產持續下跌,你不買才是最省錢的邏輯推理。賣房子的想多賣,其實也是難以存在的,因為過剩房產的供應並不是囤貨可居操作市場。而最終的價格博弈往往會在跑贏經濟發展和通貨膨脹後,供需矛盾的上下波動震盪,只是買房的人沒有平衡標準得到了是否少花錢的答案,而賣房人也無法達成自己多賣錢的認定。時間在變化,其實兩邊都不知曉真正的答案。而我2016年在太原經歷過強硬的業主談價格時候不肯降價一分,導致他三個月後有漲了五萬,半年他有漲了二十萬,一年後2017年有三個買家在他競拍加價原始出售價格五十多萬成交的故事,希望你能看懂。

原創不易,一個從業11年的地產從業者張明。太原旅居地產原創作者。


太原樓評參考


買房子需要有錢,你們看看買車就好了,車市值得房市看。第一,市場規模相當。第二,沒人幻想奔馳賣白菜價;第三,買車用車費用相當,且使用成本一定大於購置成本;第四消費者都買得起相應價位的車;第五,帶動了無數產業發展。原因,一個是充分競爭的市場,經營設計了買車,交通和增值消費的模式,使消費持續,穩定,並保持習慣。另一種模式只為得到快錢,其模式就是提高逾期,綁架金融,一副路易十四的樣子~我死後哪管洪水滔天!所以房地產消費價格虛高的問題可以調整市場模式,使之成為容易入市,但使用成本有一定壓力,持有產權會增加社會責任等。降低房產賺錢的預期,增加其社會責任的分攤,應可以逐步使房價合理化。也讓炒房人通過承擔社會責任回報一下其消費的社會資源,如同汽車消費的車船稅,養路費,燃油稅和第三者責任險。


就你行不倦


建議確實沒錢買房的國家分配公房 這樣才能有效解決住房問題 民生為大


隨風搖擺88178777


有幾套貨,幾十套房子來顯示人的身份和地位的時代好像要過去。有生產製作能力。科技,和工匠,水平,彰顯人生本領的時代要來臨。將來。有過多盛餘的房子,沒有多大用處。在地段。位置。不好的地方可能成為累贅。有家是必須,但家太多沒有必要。我只需要兩套房子。城裡一套,農村一套。足矣。


善良精神永存


笑話!樓市怪象!買房的和買房的掐作一團,吵成一片。這個說高房價都是你們炒房炒的,那個說高房價都是你們假剛需扛的。躲在一旁把房價漲上天的開發商卻好象不關自己,沒事兒人一樣看著熱鬧偷著樂!一幫開發商的"腿子"也樂此不疲地替主子在購房者中間扇風點火,把人們對高房價的怨氣從始作俑的開發商身上引開,讓購房者互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