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涇鎮一線戰“疫”日記(0220)——黨員突擊隊,戰疫“英雄榜”

新涇鎮一線戰“疫”日記(0220)——黨員突擊隊,戰疫“英雄榜”

疫情阻擊戰打響以來,區委書記王為人多次來到新涇鎮,檢查指導社區防控工作開展情況。2月19日下午,王為人書記再次深入基層,來到通協小區開展調研,實地瞭解返城、復工期間社區防控的情況。

新泾镇一线战“疫”日记(0220)——党员突击队,战疫“英雄榜”

王為人書記先後來到居委會、口罩和出入證登記點等處,查看臺賬,並瞭解實際操作情況。關心詢問了農民動遷房小區在物業管理、業委會發揮作用等方面的做法,還對小區居民是否能就近買菜等民生問題表示了關切。

居民區黨支部書記張紅豔介紹到,目前居民區按照嚴格出入證登記制度,人員管控再加固;增派志願者力量,門禁值守再加固;實行“無縫隙式”大門改造,半封閉管理再加固這三個辦法對小區防控進行再加固。

新泾镇一线战“疫”日记(0220)——党员突击队,战疫“英雄榜”新泾镇一线战“疫”日记(0220)——党员突击队,战疫“英雄榜”

王為人書記對農民動遷房小區採用紅藍兩證管理業主和租客,使得社區防控有條不紊的做法表示稱讚。他強調,疫情防控正處於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關鍵階段,各項工作不能有絲毫鬆懈麻痺。希望居民區繼續從嚴有序、精準精細做好各項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地落實,全力以赴集民智、匯民力,守牢基層社區防疫陣地。

新涇鎮嚴格落實市委、區委要求,對不同住宅類型小區加強分類指導、分類管控,各居民區在實施具體舉措時,採取了許多量體裁衣、因地制宜的辦法。

屈家橋居民區是新涇鎮典型的農民動遷房小區,擁有1640戶居民。來滬人員佔居民總人數的50%、租房居民佔總戶數的50%,居民區在近期疫情防控工作中做足了功夫。

新泾镇一线战“疫”日记(0220)——党员突击队,战疫“英雄榜”
新泾镇一线战“疫”日记(0220)——党员突击队,战疫“英雄榜”

黨員突擊隊 戰疫“英雄榜”

守門人:業委會副主任、黨支部委員李嘉康,今年67歲,每天雷打不動守在大門口。寒潮來的那一晚,他接待了一名乘高鐵回滬途徑武漢的居民,為了查清情況,老李忙到深夜11點才回家。他說,守大門是重中之重,黨員必須把責任扛在肩上。

新泾镇一线战“疫”日记(0220)——党员突击队,战疫“英雄榜”

隊伍長:黨員志願者李阿妹是本地居民,她一直堅守在物業公司辦理口罩登記和出入證登記的大廳門口。一旦發現排隊隊伍中有異常情況,或周圍出現帶著“拉桿箱”的租客,她便主動上前詢問,把摸清的情況及時告訴社區幹部。

新泾镇一线战“疫”日记(0220)——党员突击队,战疫“英雄榜”

小喇叭:“只要我喉嚨還能喊出聲音,就不會停止防疫宣傳”——有著49年黨齡的志願者李四根,在疫情面前,毫不退縮。家人勸說他年紀大了,就在家歇著吧。可他義無反顧,每天上崗,戴上墨鏡、拿著電喇叭走樓道、巡小區,為疫情防控當起義務宣傳員。

新泾镇一线战“疫”日记(0220)——党员突击队,战疫“英雄榜”

還有許多黨員,比如理論宣講員陳忠岐、業委會主任姚金福等等,幾乎和社區幹部共同進退。他們,成為了小區抗擊疫情的核心力量和靈魂人物。

紅藍兩張證 業主、租客“門兒清”

在通協小區,發放“紅藍兩證”這一特有的辦法,成了屈家橋居民區解決流動人員管理難的實用方案。紅證發給業主居民,藍證發給租房居民,租客帶上有關證件到登記點登記信息並領取,證件上還填寫返滬日期。這一舉措,完善了小區防疫工作跟蹤管理信息鏈的關鍵環節。

新泾镇一线战“疫”日记(0220)——党员突击队,战疫“英雄榜”

兩點合一、只跑一次 北歐風”排隊法

預約購買口罩登記要排隊,租房居民臨時出入證的登記也要排隊。為了讓居民們“只跑一次”,居民區與物業公司通力合作,把物業公司的一樓大廳變成了口罩預約+臨時出入證的“雙登記點”,做到“兩點合一”。並採用“北歐風”排隊法,志願者引導居民按照“一人一米”的原則拉開間隔距離,保證安全有序。

新泾镇一线战“疫”日记(0220)——党员突击队,战疫“英雄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