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一年級小學生上直播講課,家長搶著答題,對此你怎麼看?

紫竹長青


對於一年級的孩子和家長來說,在這次疫情中,他們面對的一個網絡課程是全新的一個東西,他們對於孩子的把控以及家長對孩子的一種管教的程度都是需要一個嘗試的過程。

在網絡課程中,孩子要扮演什麼樣的角色自己又該怎樣做,家長要如何配合呢?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來思考。

第一,在網絡課程中,老師與孩子其實是在媒體中的一個面對面的交流,而這種面對面的交流,相對於在課堂面授課中它的空間限制是比較大的,因為在教室裡面上課,老師給孩子的一個知識傳遞過程,他是可以觀察到孩子的一個及時反應和吸收的過程的檢測的,但是在網絡上的課程,他需要孩子在聽取錄像音頻的效果下,去理解老師所說的知識和方法,而這個過程中孩子的專注和家長的監督是很重要的,因為一年級的孩子必定自制力和一些紀律意識和專注力都是不夠的。所以在家長的配合下,要先專注於孩子的專注意識和心理意識的把控,而不是在知識層面上去幫助他,因為在上課時需要的是孩子的投入和理解以及運用的過程,這個時候家長可以在一旁陪著他聽課,也可以只把控它的幾率和專注力,其他的都交給孩子。

第2個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怎樣做呢?其實我們在管教孩子時,家長過多的操心,其實是干涉了孩子在自我成長或者是學習方法的鍛鍊上的一種障礙。我們生活中經常見到這樣的架子,孩子的數學題本來是會計上的,只是他的思路不夠流暢,在做題的過程中總是磕磕絆絆的,所以家長很著急,乾脆把答案給他說了一遍,並且告訴他這是什麼原因,但是這個過程真的是幫助到孩子了嗎?其實比較起孩子自己磕磕絆絆的,但是這種思路是他自己思考的過程,他需要自己鍛鍊這個過程的完整性,而比起你給他告訴他,那麼這個效果其實是阻礙了孩子的一個思考成長的過程。所以說我們有很多時候需要放手給孩子一次機會,這次機會不僅是對家長的一種考驗,因為你的心態很重要成功,決定了你對孩子管教程度,的一個把控也對孩子來說是一種鍛鍊,因為他需要嘗試,成功也好失敗也好,這樣這對他來說都有一些促進的積極作用。

所以在這個問題中而是,我們看到了一些家長的一種心態的問題,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千萬不要成為他學習成長的一種,而是要成為他在學習上的一個恰當的引導者和參與者,不要變成了這個學習的主角,因為學習的主角永遠是孩子。


思維數學小課堂


家長的積極性也太高了吧!建議不要干涉孩子的正常的學習。我是王老師,專注於小學數學,分享解題策略,推廣趣味數學,提供家庭輔導建議,歡迎大家的關注!低年級大部分地區是不強制線上課堂的,畢竟年齡還較小,不熟練也不適合長期接觸電子設備。學習是孩子的事情,家長事事代勞只會起到反面的效果,這是過度干涉孩子學習的表現。學習的主體到底是誰呢?

線上課堂不適合低年級孩子

王老師不建議低年級孩子上直播課堂,首先肯定是坐不住,這是年齡階段特點,另外由於缺少好的互動方式,上了也沒有效率。拿數學來講,更建議老師多佈置一些數學活動來加深知識的理解和積累日常數學經驗,這是課堂上欠缺的。以下學期主要內容為例。

① 100以內數的認知

家長可以引導孩子手機生活中的100以內數,製作百數表練習數感。

② 平面圖形認知

一年級很多數學內容和生活息息相關,課堂更應該在生活中,除了數域的拓展,還有對於空間和圖形的認知,本身就需要家庭的引導和配合。找出家中的長方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等圖形,鼓勵孩子自己描述圖形特徵,通過七巧板,摺紙等動手操作和趣味遊戲,加強孩子的空間觀念。

③ 人民幣認知

人民幣知識是下冊的難點,家長有時間搶答還不如和孩子來一次模擬購物活動,為下學期學習做好準備。

結束語:一年級剛入學,有時家長對孩子學習過於干涉,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你能幫孩子答題,寫作業,卻不能替代他的思考內化過程。結合孩子認知階段特點,科學引導,放正自己的位置,以上!

學習更多好玩有趣的數學學習方法


一學堂王老師


一年級的孩子上直播課恐怕效果不會太好,題目中所描述的這種現象,如果沒有家長的話,估計孩子們自己都不知道怎麼辦?

實際上很多省市的教育主管部門已經明確了小學低年級階段不允許開設網上直播課,也不允許開展網上授課。

這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網上授課這種形式不一定適合所有的學生,更不適合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所以有關教育主管部門才會叫停這種方式在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實施。

對於現在發生的疫情來講,全國人民都非常關注。教育上主要還是從事網上授課,但是到目前為止,幾乎所有人都發現了,網上授課的弊端還是比較大的,長時間來看,很多孩子可能會以各種理由的方式,不學習不做作業,家長不知道,老師沒轍。

所以如果真的是一年級的小朋友,家長那麼積極,恐怕也不可能,不能堅持太長時間,這是一個客觀狀態,剛開始很熱鬧,感覺到很新奇,所以無論是積極性還是互動性都非常高,可是呢時間才能沉澱一切。

好在我們慢慢的看到現在疫情得到了相當的控制,3月份開學已經成了大概率事件。

其實3月份開學也不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了,從這一次疫情的發生,給我們很多的中國人明白了一個道理,網上授課不一定適合所有的學生,這個教訓可能也算一個收穫吧。


義誠老師


其實很好理解。家長就是像平時輔導一樣,對於沒有及時回答的都是引導著小孩回答,不知不覺中就回答了。加上都不希望自己落後也就變成了家長回答。


寧靜的山裡蛙


那隻能提醒家不能喧賓奪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