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過五十,不想腦中風,要遠離哪些壞習慣?

小夏養生說


腦中風又叫腦血管意外、腦卒中,是腦血管突然破裂或者血管堵塞引起腦組織損害的一種疾病。

由於腦卒中隨著年齡增長,發病率與死亡率呈指數增長,年齡每增長5歲,死亡率就增加一倍。腦卒中致殘率高,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發生腦卒中的主要的原因

1、腦血管血管疾病,比如血管動脈粥樣硬化、先天血管畸形、動脈瘤,如果血壓高、情緒激動、用力等情況下容易發生破裂或者是栓塞。

2、高血壓是腦梗死和腦出血重要的危險因素,老年人單純收縮壓大於160毫米汞柱,舒張壓小於90毫米汞柱,是腦卒中重要危險因素。在控制了其他危險因素後收縮壓每升高10毫米汞柱,腦卒中發病的相對危險增加49%。如果高血壓合併細小動脈硬容易發生腦出血。

3、心房顫動容易形成附壁血栓,血栓脫落容易誘發腦卒中。先天性病、風溼性心臟病,瓣膜容易形贅生物或血栓,血栓脫落會導致腦栓塞。

4、糖尿病較非糖尿病患者發生腦卒中率增加2~4倍,發病提早10~20年。糖尿病患者合併脂質代謝紊亂以及動脈粥樣硬化,尤其容易發生腦梗死。

5、血脂代謝異常,血液中膽固醇增高容易形成動脈硬化斑塊,斑塊在動脈血管壁內堆積,使動脈管腔狹窄,容易引起腦梗塞。

6、不良的生活方式可以增加腦卒中危險,比如吸菸使腦血流量減慢,菸草中有害物質可以損害血管內膜,加速腦動脈粥樣硬化。

長期飲酒使血壓增高,增加血小板聚集和血液凝固,使腦血流量下降。

活動量減少和不合理飲食、精神緊張都可以使血壓增高或者血糖增高,加速腦卒中發生。

為了預防腦卒中的發生,需要做以下幾個方面:

1、血壓的控制:血壓控制目標要小於140 /90mmHg,老年人收縮壓高,舒張壓低,將收縮壓控制在150mmHg,舒張壓控制在65到70mmHg,舒張壓不能夠降得太低,太低容易導致腦供血不足,引起腦卒中事件發生。如果合併糖尿病、腎功能不全,血壓可以控制在小於130 /80mmHg以下。

2、血糖的控制:高血糖可以加速動脈粥樣硬化,使用降糖藥物控制好血糖。年紀比較輕,預期壽命比較長,空腹血糖可以控制在7mmol/l左右,餐後2小時血糖控制在

8~9mmol/l,不超過11mmol/l。對於年紀比較大的,70歲以上的空腹血糖可以控制在7~8mmol/l;如果年紀在80歲以上空腹血糖可以控制在8~9mmol/l,老年人對低血糖不能耐受,多次反覆發作低血糖容易導致腦卒中事件,引起腦梗塞。飲食方面需要注意糖尿病飲食,糖果、水果之類的儘量要少吃,可以吃西紅柿、黃瓜、青菜。

3、血脂的控制:如果膽固醇、低密度脂比較高,需要服用他汀類藥物。將膽固醇控制在5.72mmol/l以下,低密度脂蛋白可以控制到2.6mmol/l以下,如果有冠心病、血管堵塞性疾病,低密度脂蛋白可以控制在小於1.8mmol/l。如果超聲檢查頸部血管有動脈粥樣硬化,需要長期服用他汀類的藥物,不僅可以降低血脂,還可以穩定粥樣斑塊。

4、合理飲食:低鹽低脂肪飲食,儘量不要吃動物內臟,戒菸限酒,肥胖的還需要控制體重減肥,參加適量運動,飯後可以散步30分鐘到1小時,打羽毛球、乒乓球等。

腦卒中認識的幾個誤區

1、腦卒中發病比較突然,需要把以上高危因素控制好。腦卒中發病前大多數都有一次會多次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突然發生單眼或雙眼看不起東西,面部或單側肢體麻木、無力、說話不清楚等。一般發作僅持續幾分鐘便消失,極易被人忽視,認為自己好了不需要治療。而一旦出現上述先兆是大腦卒中即將來臨,必須到醫院救治,不可延誤。

2、血脂達標後停服他汀類藥物,腦中風主要是動脈粥樣硬化導致的,如果超聲檢查頸部血管有動脈粥樣硬化,需要長期服用他汀類才能見效。如果中途停止會導致斑塊繼續增長,斑塊脫落或者不穩定的斑塊發生破裂導致腦卒中。如果沒有禁忌症,一旦發現血管有動脈粥樣硬化,他汀類藥物應該長期服用。

3、腦卒中治癒後也是容易復發,所以腦卒中的病人臨床症狀消失,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並沒治療好。腦卒中恢復後一定要繼續長期服用藥物,定期複查。

總結:

中老年人要遠離腦中風的風險,高危因素需要控制好,將血壓、血糖、血脂控制好。飲食方面需要注意低鹽低脂肪飲,形成良好的作息習慣,不能夠熬夜、戒菸戒酒。

作者寄語:每天都會更新健康知識,喜歡作者的創作內容,那就關注@楊爽醫生 吧,而且我的粉絲均可以免費解答健康疑惑哦,謝謝大家。


楊爽醫生


前兩天給老家裡的姑姑視頻聊了一會,當時看到姑姑的那一瞬間眼淚止不住地掉了下來,姑姑才五六十歲,發現現在精神狀態非常的不好,而且身體現在明顯的胖了很多。可是就在和姑姑聊天的第2天,表姐打來電話說姑姑住院了……後來才知道姑姑是腦中風,舌頭有一些發麻,而且說話有一些不利索。幸虧家裡人發現的及時。發現之後立馬去醫院檢查,而且入院。


現在天氣越來越冷,人過了50歲以後,不想腦中風的話就要遠離一些不好的習慣,其實日常生活當中一些不好的習慣就應該改一改,但是一些上了年紀的人感覺生活了半輩子了都沒有改掉的習慣,他們是不想改,但的確這些習慣並不好,比如說像姑姑就是這樣,年齡50多歲了,按說也不算大,但是自己有一個不好的飲食習慣,就是每頓必須吃肉,而且吃肥肉也比較多,再加上自己不鍛鍊身體,這樣下去的飲食習慣可想而知。另外一點就是姑父去世以後,姑姑的精神狀態不太好,再加上這兩年也不經常用腦,所以也有一些腦萎縮……其實人過50歲以後,最重要的就是一些飲食習慣,一定要改一改,比如說不能吃太鹹的東西,不能吃太油膩的東西,儘量的吃一些素菜,而且要多鍛鍊身體。但是往往很多人卻忽視了這些最基本的一些好習慣。認為上了年紀了就應該多吃一些好吃的東西,這種想法是好的,但是吃東西控制不住量。所以有些人就容易血壓高,血脂稠,甚至是血糖高,所以說腦中風和這些不好的飲食習慣有一定的關係。
還有一點比較重要的是到了這個年紀,按說應該能夠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但是很多人往往脾氣暴躁,很多事情放不下,於是非常的糾結,導致自己的身體不好,其實最主要的還是因為心情不好。所以說保持一個健康的身體和心情有極其大的關係,到了這個年紀就應該能夠看得開,拿得起放得下才可以,不要什麼事情都太在意,這樣的話只能讓自己的身體太累。再一點就是人到了50歲以後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起碼要睡7~8個小時,不要熬夜時間太長。有些上了年紀的人,上床睡覺了,還像一些年輕人一樣抱著手機看。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就是上廁所的時間不要蹲得太久。午睡的時間也不易過長,最好控制在半個小時以內,而且吃完飯以後最好不要立馬睡覺,要活動一下再睡。


文史大世界


年過五十,預防有點遲,不過沒有什麼跡象,說明你身體還行。人在三十歲開始,血管就要慢慢老化,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越來越嚴重,如果不小心控制血壓,血脂,遇到心情緊張,情緒激動等誘因,就會出現血壓升高,引發腦血管意外,你現在暫時沒有出現中風的跡象,生話中就要注意血壓的波動,定時檢查,必要時該吃藥就得吃藥控制,平時注意飲食構,少油,少鹽,清淡。多吃蔬菜水果,粗纖維食物,有利於排毒,排便,養成多喝水的習慣,有利於配合藥物降壓,把血壓控制在相應的範圍內,每天根據自已身體狀況,適當的活動一定的時間,五十來歲的人也不要巨烈的運動,當然也要看氣侯的因素而定,心腦血管最怕寒冬季節,帽子是要戴的,保曖措施要得力,活動以微微出汗就可,及時補充水份。平時有事兒要淡定,情緒要穩定,不可激動,急燥。腦中風是多方面原因引起,本身血管硬化,你自已沒感覺,還以為健康,不注意保健養生,在你忙忙綠綠時它就找上門來了。本人就是在四十九歲時出現腦出血,現已偏癱十二年了,以上這些只是本人在病重期間,一邊恢復,一邊看些養生的書藉,生話中積累的一點小常識而己,真正想取得真經,還是和專家請教為好。


瑞雪110334276


腦中風是一組以腦部缺血及出血性損傷症狀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疾病,又稱腦卒中或腦血管意外,主要包括出血性腦中風(腦出血或蛛網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腦中風(腦梗塞、腦血栓形成)兩大類,以腦梗塞最為常見。我國每年大約有 200 萬左右的新發腦卒中患者,70%是腦梗死患者。

人過五十,腦中風風險逐漸增大!

50歲,年過半百。不僅正式步入中老年時期,而且隨著身體的各項機能衰退,各種疾病也逐漸變得高發。尤其是心血管疾病,可以說進入到“爆發期”。據數據統計,我國50歲以上中老年人中,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達到了40%以上,並且隨著年齡增長,發病率也呈現增高趨勢。心血管疾病種,腦中風又是最常見又最危險的一種!

腦中風發病急,病死率高,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

中風的死亡率也有隨年齡增長而上升的趨勢,由於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療措施,目前認為預防是最好的措施,因此,加強對全民普及腦中風的危險因素及先兆症狀的教育,才會真正獲得有效的防治效果。

那麼腦中風發生時有什麼信號呢?

  • 身體失去平衡 :最常見的是突然跌倒,也有人表現為走路總是偏向一側。
  • 視力突然下降 :可以是突然視物模糊,也有人突然間眼前一片漆黑而失明。
  • 四肢用不上力 :手腳不聽使喚,什麼東西也拿不住,可以只表現在一側肢體。
  • 面部口歪眼斜: 表現為合不上嘴流口水,眼皮睜不開,臉部麻木無知覺且下墜。
  • 張口說不出話 :最常見說話含糊不清,旁人聽不清、聽不懂在說什麼。

腦中風嚴重威脅中老年健康,50歲後,不想腦中風,務必遠離這四個生活習慣

1. 三高疾病不重視

高血壓是造成腦中風的因素之一,它會讓患者的腦動脈硬化發展加速、加重。高血壓患者發生腦梗塞、腦溢血的幾率比常人高7倍。而根據數據研究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腦中風的幾率是沒有患糖尿病的人的10倍。

高血脂會造成血管堵塞,引發心梗或是腦梗等重大疾病。高膽固醇也會引起全身動脈粥樣硬化加速,是引發冠心病、腦梗、心梗的重要因素。

2. 飲食不當

長期高鹽、高脂的飲食可能引起高血壓或是動脈粥樣硬化疾病,而這些疾病就是腦梗的誘因。日常飲食要注意低鹽、低脂。

此外長期大量喝酒的話,血液中會存在過多的酒精,容易引起腦血管痙攣、收縮。大量抽菸也會因為尼古丁等有害物質作用,導致人體的血液粘稠度升高。

3. 生活習慣差,精神壓力大

隨著信息化的高速發展,電腦、手機的大面積普及,很多人經常出現熬夜,不愛鍛鍊等習慣,其實對於心血管健康都是非常有害的。此外現代社會人們工作壓力比以前更大,競爭更加激烈,長期高壓狀態也是非常不利於心血管健康的。

4. 飲水不足

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有主動或被動的不吃早餐的習慣,再加上平時沒有良好的喝水習慣,綜合之下,會導致血容量減少,血液粘稠度增高,形成微小血栓,這樣就很容易在小動脈裡形成血凝塊而阻塞血管。

不想“腦中風”,牢記“3補”“3降”

“3補”

1、補充硒元素

硒可以清除脂質過氧化物,保護動脈血管壁上細胞膜的完整,阻止動脈粥樣硬化,起到減少血栓形成,預防腦中風、腦梗塞的作用。

紫陽毛尖生長在紫陽富硒生態谷,土壤中含有豐富的天然硒元素,每1公斤茶中含有150ug硒元素,每天沖泡一杯紫陽毛尖,可有效補充人體每日所需硒元素,長期飲用對於養護、軟化血管很有幫助。

2、補膳食纖維

適量攝入膳食纖維,有利於產生飽腹感。

經常食用,不僅能和腸道內的膽酸、膽鹽結合,還能刺激大腸蠕動,將膽固醇排出體外,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

3、補充維生素C

維生素C:可增強血管的彈性,改善動脈粥樣硬化的情況;

另外,其具有很強的抗氧化性,可防止自由基,對人體的傷害,預防衰老。

“3降”

1、降血壓

如果能夠將血壓始終控制在一百四九十毫米汞柱以下,就能減少近一半的小中風的發作。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要將血壓控制在一百三—八十毫米汞柱以下。

2、降血糖

糖尿病患者應該將自己的糖化血紅蛋白指標常年控制在6.5%以下。

3、降血脂

對於有高血壓和糖尿病的朋友,最好能夠控制在1.8微摩爾每升以下。


小夏養生說


腦中風是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可以說是中風裡面最厲害的一個,發病率最快,對人體的危害最大。

腦中風以前著重提現在老人的身上,都認為老人的中風幾率最大,其實在最近幾年,中年人患腦中風的幾率也在逐步上升。

雖然大多時候腦中風可能並不能危及到人的生命,但是發病率和致殘率還是非常高的,這就讓許多人失去了正常的生活。

人過五十,不想腦中風,要遠離這些壞習慣

1、吸菸

吸菸對血管的損傷是悄無聲息的,並且對血管內皮的損傷要10年才能恢復。到了中年,身體的代謝下降,各組織器官都在慢慢衰老,此時若還不戒菸,將會大大增加腦中風、腦梗、肺栓塞等疾病的發率。數據顯示,吸菸者,腦梗的發生率是不吸菸者的2.5倍。

2、熬夜

人到了中年,若是因為失眠導致的睡眠不足,一定要及時調整。因為熬夜會產生自由基堵塞血管,增加患中風的風險。其次,熬夜身體的器官得不到修復,會加速衰老,降低免疫力。而保持充足的睡眠,或能助你降低中風。

3、吃重口味食物

俗話說:“病從口入”,這句話是一點都沒有錯的,麻辣燙、辣火鍋等重口味食物都是腦梗的“加速器”。特別是到了中年,若是不改掉這種飲食習慣,會讓血液變得增加粘稠,增加血栓的形成率,一旦血栓脫落,就容易堵塞血管,誘發中風。

4、高鹽食物

誘發中風往往和血壓有很大的關係,而攝入鹽分過多是誘發高血壓的主要因素。有研究表明,10.4% 的冠心病死亡,10.4% 的冠心病死亡,21.4% 的高血壓性心臟病死亡均與平時生活中攝入鹽分過量有關。因此,不想中風,高鹽食品就要少吃。

那麼腦中風發生時有什麼信號呢?

  • 身體失去平衡 :最常見的是突然跌倒,也有人表現為走路總是偏向一側。
  • 視力突然下降 :可以是突然視物模糊,也有人突然間眼前一片漆黑而失明。
  • 四肢用不上力 :手腳不聽使喚,什麼東西也拿不住,可以只表現在一側肢體。
  • 面部口歪眼斜: 表現為合不上嘴流口水,眼皮睜不開,臉部麻木無知覺且下墜。
  • 張口說不出話 :最常見說話含糊不清,旁人聽不清、聽不懂在說什麼。

冬季預防腦中風,牢記“8個字”!

吃好

飲食方面切忌太重口味,不能太鹹和太甜。

提倡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如香蕉,以水果、蔬菜、低脂肪奶製品、富含纖維的穀物、植物蛋白質如豆類為主,儘量少些大魚大肉。

這樣可以預防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從而延緩動脈硬化的發生。

喝好

臨床表現,缺硒程度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之間呈正相關。

健康的血管柔軟且附有彈性,當人體缺乏這種元素時,血管壁就會失去應有的彈性。血管彈性下降,會降低血液的循環,從而誘發各種各種的心腦血管疾病。

而適當補硒,可以有效預防腦梗,心梗,冠心病等疾病。但事實上我國70%的人都屬於缺硒人群。

日常補硒不妨飲用富硒茶,如產自全國兩大天然硒谷之一——陝西安康地區的紫陽毛尖,其中富含硒元素,而且是天然硒好吸收。

不僅富硒,而且綠茶中的茶多酚、維生素、兒茶酚胺對於高血壓、高血脂患者有很好的調節作用,可以從根源上降低腦梗的發病率。

控好

眾所周知,高血脂對血管有明顯損傷作用。

而高血壓和糖尿病對血管的損傷僅此於高血脂,也是腦梗的重要誘因,因此對於中老人而言,定期體檢非常重要,一旦發現有三高,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如降壓藥、他汀類藥物或降糖藥物進行治療。平時做好定期檢查也很重要。

動好

預防腦中風,運動是必不可少的,平時應該養成定期運動的好習慣,另外平時也可以注意做一些養生的小動作。

1、按摩頸部少中風

將雙手摩擦發熱後,按摩頸部左右兩側,速度稍快,以皮膚髮熱發紅為宜。

這樣可促進頸部血管平滑肌鬆弛,減少膽固醇沉積,促使已硬化的頸部血管恢復彈性,改善大腦供血,預防中風發生。

2、空抓手防腦溢血

左右手各做3次空抓手,每次各做400~800次。

缺少鍛鍊的右腦血管壁異常脆弱,經常鍛鍊左手,可以鍛鍊右腦,減少病變發生。


陸曉慈的養生時間


人過五十不想腦中風,請不要長期的大量的抽菸喝酒,熬夜。要管住嘴邁開腿,遇事想開點看淡點,快樂的生活,有一個健康的身體,病魔才能遠離你。


用戶4437029011006王


戒菸戒酒,管住嘴,吃飯七分飽,邁開腿,多運動,保持心情開朗,樂觀面對生活,吃飯雜點,粗糧來點,少油少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