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集團,被疫情放大的危局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海航集团,被疫情放大的危局

債務沉重的海航集團,正在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最後一根稻草的考驗。

有消息稱,受肺炎疫情衝擊,海航某一天的收入甚至只有4000萬元。而在過去,海航旗下最小的西部航空,每天的收入也有5000萬。

2月19日,一則關於海航被國資接管的傳聞甚囂塵上,雖然海航集團相關負責人對媒體進行了否認,仍然引發股價上揚。

2月20日,海航系股價集體飆升。二級市場表現出來的亢奮似乎可以理解為,市場更期待通過外部力量干預來解決海航危機。

傳聞

市場傳言稱海航集團總部所在的海南省政府,正在談判接管負債累累的海航集團,並將處置名下航空資產。

如果傳言屬實,意味著,海航集團危機爆發以來的一系列自救宣告失敗。

19日消息傳出後,在海航集團內部也引發了不小的震動,大家都在為自己的前途而擔憂。

20日早間,海航集團一位高管向媒體否認了這一傳聞,他從未了解到關於海航集團的接管、拆分或重組等相關信息。

而海航集團下屬海航控股董事會辦公室一位人士告訴媒體,她不便對外回應傳聞信息,對於投資者的問詢,只能告訴他們“一切以上交所公告為準”。

一位接近於海航集團高層的知情人士表示:“最近國家派駐海航的工作組組長即將換人,海南銀行行長王年生將接任該工作組組長一職,海航給予王年生副董事長級別的待遇。”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中央工作組自 2017年派駐海航後,每年工作組組長都會更換。

另有消息稱,2月19日上午,海南省政府的工作組確實與海航集團董事長陳鋒、海航集團副董事長李先華等四人談話,另外兩人分別是海航集團負責金融業務的領導和負責航空業務的領導,談話不僅僅是例行的工作會。

無論海航是否真的會被接管,或者繼續全力自救,在疫情蔓延之下,留給海航的挑戰都已經變得越發嚴峻。

艱難自救

海航集團董事長陳峰在2019年底通過內部信稱,海航集團仍面臨資金短缺,並且迫使其在2019年遲發、緩發了部分員工的薪酬。

不過陳峰在內部信當中誓言2020年將徹底解決海航集團所面臨的流動性問題,其稱“2020年是海航化解流動性風險的決勝之年”。

海航集團所形成的化解流動性風險的整體方案裡,以聚焦航空主業、處置資產以換取流動性。

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海航集團開始遭遇流動性危機,債務問題集中爆發。為挽救危局,海航不得不大規模出售旗下資產,僅2018年海航集團就處置了約3000億資產,清理了300多家公司,處置對象主要為金融、地產等非航空資產和業務。

進入2019年,海航集團資產處置仍在繼續。其半年財務報告顯示,由於出售部分子公司及業務,導致海航集團旗下幾乎所有業務板塊的收入和成本都出現了較大的下降。

海航集團極力避免公募債券和投資理財產品的違約,則是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海航集團在2019年12月24日如期兌付了一筆發行總額為13億元的公募債券,避免了在公開債券市場出現違約。

但在私募債券市場,海航集團及其關聯企業仍有違約。

以海航集團為主體發行的“16海航02”(135706.SH)私募債在今年出現違約,這筆本金15億元的債券原本應於2019年7月26日到期償付。

被疫情放大的危機

1994年,海航集團用只能買一個飛機翅膀的錢——一千萬元融資買了一架飛機,開啟了第一條航線。自此一發不可收拾,不斷買飛機、抵押、再融資,一路發展壯大到能夠和“三大航”相競爭的大型航空物流集團,資產規模過萬億,位列世界五百強170位。

海航集團於2015-2017年間進行的一系列瘋狂全球擴張。據瞭解,海航系此間先後進行了40宗跨境併購,交易總金額超400億美元。其中多數海外收購都是在這兩年間發生。

最典型的,如2016年海航以60億美元收購美國科技公司英邁(Ingram Micro),以65億美元從黑石集團手中收購約25%希爾頓集團股份;2017年以22.1億美元收購曼哈頓公園大道245號大樓;增持德銀至持股9.92%;以7.75億美元收購嘉能可石油存儲和物流業務51%的股權等。

2017年6月,銀監會要求金融機構清查涉及海外併購的大型民企的授信風險。被要求核查的企業名單中,海航集團赫然在列。

自此,海航集團陷入嚴重的流動性困境且不斷髮酵,甩賣資產、斷臂求生的戲碼不斷上演。

海航當前的危機,除海航集團早已出現的高負債且有債務違約情況,突如其來的疫情也是壓在海航集團身上的一個沉重包袱。

海航集團前高管透露向媒體透露:“航油欠款近百億,無力更新航材,已經到了靠拆部分飛機的零部件補充航材的地步。”

上述前高管表示:“肺炎疫情導致航班大面積取消。最近一段時間,受肺炎疫情衝擊,海航有一天的收入只有4000萬元。而在過去,海航旗下最小的西部航空,每天的收入也有5000萬。”

2019上半年的財務報告還顯示,海航集團的總資產下降了8%,縮水近900億元,不過總負債仍高達7067.26億元,雖然較去年同期下降了6%,但資產負債率不降反升,仍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到72.07%。

海航集團到2019年總資產規模仍接近上萬億元,陳峰計劃到2020年底將海航集團負債率降至70%以下,總資產不超過7000億元。

業內人士認為,以海航系核心資產海航控股上市公司為例,其主業為民航運輸,儘管整體資產負債尚未淪落至資不抵債的地步,但其固定資產絕大部分是飛機,佔到了總資產的接近4成,其流動資產只有500多億元,而流動負債卻超千億元,存在數百億元的鉅額資金鍊缺口,這一缺口差不多相當於海航控股一年的總營收,很顯然,如果沒有外部力量干預,海航控股很可能沒有力量解決自身的問題。

END

海航陷債務危機,甩賣海越能源

五大能源央企迎來新掌門人,“外行人”做一把手

職位空缺半年,葛洲壩終於迎來新任總經理18億注資能救得了盛運環保嗎?

行業公司:

碧水源科融環境東江環保啟迪桑德雲投生態神霧集團中國天楹天翔環境雅居樂環保東方園林葛洲壩

生態資本論入駐平臺

海航集团,被疫情放大的危局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