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火神山重症護理組

備受矚目的武漢火神山醫院建成後,軍隊抽組1400名醫護人員承擔火神山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

火神山重症監護護理一組護士曾輝,來自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她用日記講述了醫護人員在火神山真實的工作情況……


今早起床推開窗,寒風烈雨迎面襲來,倒春寒果真厲害,還好兩天前細心的隊長已在群裡叮囑大家注意禦寒,有了心理準備。


戰疫手記 | 我在火神山重症護理組

老話說得沒錯,春捂秋凍,還是乖乖地披上我的軍大衣。在一樓餐廳簡單塞了幾口飯,我們一行5人坐上去火神山醫院的740專線公交,車上大家在閒聊,而我卻無心關注。昨晚半夜打雷,我沒睡踏實,一來雷聲打擾,二來滿腦子想的都是辦公班的那些事。

戰疫手記 | 我在火神山重症護理組

火神山抗疫護理工作培訓前期,重症監護一組護理組長派我深入學習火神山專用護理信息操作系統,我深知肩負重任,睡前仍然腦子裡一遍一遍地回放著操作方法和操作路徑。

戰疫手記 | 我在火神山重症護理組

紙上得來終覺淺,只有多次使用才能真正融會貫通。經過一週的辦公班工作的磨鍊,我自信心大增,在準確下達操作指令的同時,還儘量要求自己提高工作效率。與本單位護理操作系統相比,新系統更智能高效:護理文書刪繁就簡,護理人員從文書工作中解放出來,回到患者身邊;轉科患者護理文書無紙化交接,提升轉科效率;護理耗材捆綁式設置,減少重複錄入;醫囑智能式處理執行,醫護溝通高效快捷;自動推送需測體溫,護士執行直觀明瞭;緊急事件醒目提示,確保第一時間處理。雖然和新系統只磨合一週,但醫護工作已離不開它。

戰疫手記 | 我在火神山重症護理組

對於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一科全體一線護士而言,救治最大的挑戰在於——適應,適應防護服護目鏡保護下的汗流浹背,適應缺氧到頭疼下的堅持到底,適應三外科手套下的精準護理操作,適應長時間不吃不喝不上廁所,適應陸海空不同軍隊醫院護士下的工作配合,適應全新環境下提升危重症患者救治能力。

戰疫手記 | 我在火神山重症護理組

緊張忙碌過後,脫去一層又一層的防護,意味著今天的工作結束了,走出工作人員通道,外面飄起了雪花,不禁想起韓愈的《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戰疫手記 | 我在火神山重症護理組

細看春雪下的武漢,純潔而美好,彷彿新冠病毒的陰霾已煙消雲散,這一刻,已悄悄地愛上你,武漢!

火神山重症監護護理一組 護士 曾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