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火神山重症护理组

备受瞩目的武汉火神山医院建成后,军队抽组1400名医护人员承担火神山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

火神山重症监护护理一组护士曾辉,来自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她用日记讲述了医护人员在火神山真实的工作情况……


今早起床推开窗,寒风烈雨迎面袭来,倒春寒果真厉害,还好两天前细心的队长已在群里叮嘱大家注意御寒,有了心理准备。


战疫手记 | 我在火神山重症护理组

老话说得没错,春捂秋冻,还是乖乖地披上我的军大衣。在一楼餐厅简单塞了几口饭,我们一行5人坐上去火神山医院的740专线公交,车上大家在闲聊,而我却无心关注。昨晚半夜打雷,我没睡踏实,一来雷声打扰,二来满脑子想的都是办公班的那些事。

战疫手记 | 我在火神山重症护理组

火神山抗疫护理工作培训前期,重症监护一组护理组长派我深入学习火神山专用护理信息操作系统,我深知肩负重任,睡前仍然脑子里一遍一遍地回放着操作方法和操作路径。

战疫手记 | 我在火神山重症护理组

纸上得来终觉浅,只有多次使用才能真正融会贯通。经过一周的办公班工作的磨炼,我自信心大增,在准确下达操作指令的同时,还尽量要求自己提高工作效率。与本单位护理操作系统相比,新系统更智能高效:护理文书删繁就简,护理人员从文书工作中解放出来,回到患者身边;转科患者护理文书无纸化交接,提升转科效率;护理耗材捆绑式设置,减少重复录入;医嘱智能式处理执行,医护沟通高效快捷;自动推送需测体温,护士执行直观明了;紧急事件醒目提示,确保第一时间处理。虽然和新系统只磨合一周,但医护工作已离不开它。

战疫手记 | 我在火神山重症护理组

对于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一科全体一线护士而言,救治最大的挑战在于——适应,适应防护服护目镜保护下的汗流浃背,适应缺氧到头疼下的坚持到底,适应三外科手套下的精准护理操作,适应长时间不吃不喝不上厕所,适应陆海空不同军队医院护士下的工作配合,适应全新环境下提升危重症患者救治能力。

战疫手记 | 我在火神山重症护理组

紧张忙碌过后,脱去一层又一层的防护,意味着今天的工作结束了,走出工作人员通道,外面飘起了雪花,不禁想起韩愈的《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战疫手记 | 我在火神山重症护理组

细看春雪下的武汉,纯洁而美好,仿佛新冠病毒的阴霾已烟消云散,这一刻,已悄悄地爱上你,武汉!

火神山重症监护护理一组 护士 曾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