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專業靠譜麼?


學前教育專業,被很多中低分段的女生家長和考生看好,因為這個分數線段的招錄院校的學前教育專業設置會更多一些。

在中低分段報考的眾多專業選擇中,女孩家長更認同和接受“當個老師也行”的歸屬感,隨著國家政策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所以學前教育專業也逐漸成了一些院校和家長選擇的主流專業。

如何去評價學前教育專業?當然就業率是個硬性指標。從目前全國的學前教育現狀看,還是民辦園為主,這是大多數學前教育畢業生的主要出路,要想進入體制內的公辦園必須要面對激烈的競爭,此其一。

其二,我國的學前教育正處於起步和發展階段,大量民辦園畢竟以盈利為主,所以學前教育教師的薪酬普遍偏低,社會認同率還有待提高。

評價指標三是,學前教育是否適合你,除了專業知識外,你是否具有學前教育教師的應該具有的愛心、耐心和責任心,適合你的專業才是好專業,你“真愛”的專業才是好專業。

相信學前教育專業的未來一定會是美好的,假如你已選擇了,就腳踏實地去學好這個專業,認真的打磨自己的本領,只有學得好你的就業前景才會更廣闊,決定這個專業未來的不是這個專業本身,而是你自己。


扎蘭杜鵑


學前教育這個專業就業前景很不錯,只是你若從事了這份工作就要準備好,這份工作很辛苦,責任心大,工資也不高,孩子的吃喝拉撒樣樣都得管,自己要學會多才多藝,教孩子可不是啥省力的工作,我女兒現在就從事這份工作,除了擁有教師上崗證和資格證和普通話二甲證書外,她還有多個才藝,鋼琴八級,書法七段,舞蹈和唱歌四級證書,因為民辦實習了二年,現在剛進公辦,要明年才能入編,工資也只有三千五每月,一線城市,每天除了備課,都少不了家長的微信,電話,這是幼兒教師流動性大,導致幼教教師緊缺的主要原因。祝您成功。


用戶4780429391554


學前教育學是一門年輕的科學,但在國內的發展趨勢是很好的,需求也比較大。學前教育專業一直是經久不衰的報考熱門,就業率在高達85%以上。政策支持力度很大,國家十二五重點提到了幼教專業,春天到了,就業形勢一片大好,尤其本科生,待遇自然不錯。

專業技能:

大學期間課程有理論和實踐課,實踐課包括舞蹈、聲樂、鋼琴、美術等。在學習教育學、心理學等知識的同時,還可以練就一身技能,多美好的生活啊!


用戶泳方琪琪


很多家長們會異口同聲的說靠譜的呀!“我家自從上了學前班寶寶會唱歌了,我家寶寶學會背唐詩了,我家寶寶學會數數了……等等”你會聽到媽媽們數不勝數寶寶們表現的各種好。這樣來看孩子的學前教育是個不錯的選擇,靠譜!

在這小編覺得孩子的學前教育是靠譜,但也要慎重選擇,正因為各位寶媽們都想讓自家的孩子超越同齡孩子的水平,盲目的把寶寶們提前送入各式各樣的學前輔導班,培養學習,這樣是不正確的,雖然學前教育大家很提倡,但是各位寶媽們要注意了選擇一個好的學前班也是很重要的,這會對孩子以後的上學有一定的影響。

現在經常會在一些網頁上看到有的老師會不同程度的責罵、體罰孩子,讓孩子對上學產生負面的情緒,比如逃學、厭學、再去學校的路上嚎啕大哭等等,所以說要正視學前教育,不是說因為有的老師會責罵跟體罰孩子,是不是孩子去學前教育就沒必要了,這個說法也不完全對。

只是提醒各位寶媽們在選擇學前教育班時,要注意會不會給孩子心裡造成不必要的心裡負面影響。


甜甜姑娘私享會


學前教育的學生 一點點個人的看法 不認可勿噴🙏 在學校學習期間呢 考察課比較多吧 音樂美術舞蹈都會學 但是不會太深入 不過如果自己有興趣可以繼續深入的學習 畢竟是有這個環境 還會學學前兒童心理發展 學前兒童衛生 語言等等 絕對不像是外行人想的那麼簡單 但是實習也是真的累 我是自主實習 我很多朋友去北京一個比較高端的私立幼兒園 一個月工資是1900 做的都是保育員的工作 打掃衛生,一張桌子每天要擦20遍左右。非常辛苦(當然孩子的健康和安全問題不是小事,我只是單純的站在實習生的角度去說)

不過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都比較多才多藝然後性格也比較好吧 累是累一點但是小孩子還是很可愛噠



世間有趣


學前教育是一種社會實踐活動,其科學依據則是兒童生理、心理發育和發展的規律。

在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中,學前教育的目標發生了改變:

1、工業社會初期——主要為工作的母親照管兒童。

2、工業社會——不限於看護兒童,對兒童施行促進其身心發展的教育。

3、現代社會初期——以發展兒童智力為中心。

4、現代社會(20世紀80年代以後)——促進兒童身體的、情緒的、智能的和社會性的全面發展。

家長若提出此疑問後想為孩子的早期教育進行甄選,可以由學前教育工作者共同協助,在瞭解孩子身心發展的特點之後,為他/她選擇最適當的教育方法,對兒童進行有的放矢的教育。


模擬成長


教育類專業性很強,選擇哪一個專業可能就決定了你人生的走向。

問:有沒有人畢業了不從事這一行的,無論小教還是學前?

回答你:有,人數甚少。

也算是高考之後給了你第二次選擇的機會,所以還請慎重選擇!!!一定要慎重!!!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問:選擇學前專業,從就業來說,形勢好不好?

好!

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等你四年後畢業這一批孩子正好處於學齡前教育階段,需要幼兒教師,尤其是你我這種高學歷(本科就勉強算是吧)的幼兒教師。從輿論角度來說,你需要經受的住七大姑八大姨甚至包括街坊領居在內等一系列親屬的質疑,他們雖然嘴上不說,心裡卻會想上個大學還學幼師,一定高考成績不咋地,還不如XX家的孩子初中畢業去上的那個五年大專的幼兒師範哩!

從高校錄取結果上看好像沒什麼要求,成績夠了就可以。我覺得作為一個教師,撇開技能不談,你要有一個愛孩子的心、有足夠的耐心,能夠聽寶貝們把他們想說的想跟你分享的聽完,能夠忍受孩子們嘰嘰喳喳的喧鬧。如果連這一點都做不到還是趁早放棄好了,畢竟學前期是孩子們剛剛踏入社會的階段,教師的引導和幫助必不可少,其重要性不亞於帶高三重點衝刺班的教師。

好了,說了這麼多,有點跑題,回答你關心的問題吧。從大二開始你會開始學習與本專業相關的專業課了。技能方面有鋼琴包括音樂基礎、即興伴奏;聲樂基礎;美術包括繪畫如簡筆畫、素描(入門,不是特別深入),手工如摺紙、橡皮泥、剪貼畫等;舞蹈包括一些最基本的基本功和一些幼兒的成品舞。理論方面包含的比較多,比如學前教育概論、學前教育管理學、學前教育史、幼兒園課程論等。分享一下電腦裡有資料的一些課吧,見下圖:

大概就是這些,可能還有一些沒涉及到的。每個學校開的課程會有一些不同,基本的大概不會變。以上回答均基於我的自身經驗、所在學校情況,如有不當之處,誠邀諸位批評指正!略有些答非所問,希望我的回答沒有嚇到題主。還有什麼問題都可以提出來哦,我自當盡力回答。

最後,歡迎加入學前教育的事業中,願你抱著一顆熱愛教育事業的誠摯之心前來,勿忘初心!


教書師傅


因為每位家長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在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的孩子在課外之餘都會去參加一些興趣班,甚至有些不到3歲的小寶寶們也早早的開始接受早教,很多家長質疑這種教育方式到底對不對?

一、孩子過早學習好不好

教育部曾發文,嚴禁幼兒園(含學前班)提前教授小學教育內容,幼兒園不得以舉辦興趣班、特長班和實驗班為名進行各種提前學習和強化訓練活動,不得給幼兒佈置家庭作業。然而,有不少幼兒園,孩子還是照樣每天要完成作業,學校的興趣班還是照辦不誤。

1、2歲多孩子每天要寫家庭作業

“春天來了,樹木變綠了,幼兒園的草地一片綠色……”這是一個3歲多男孩泉泉課本上的詞句,他全部都認識。不僅如此,他每天除了要朗讀認得的文字外,還要做數學題,10位數以內的簡單加減都可以立考立答。

軍軍2歲7個月就上了幼兒園,上幼兒園第一個學期,老師就開始佈置作業了。開始是讓家長慢慢引導,一天十幾分鍾,後來作業量越來越大,泉泉要跟媽媽一起做,每次都需要30分鐘才完成朗讀。一個學期過去了,泉泉竟然認識了很多字。

對於才二三歲的孩子,認得那麼多的字,而且還懂得基本的加減法,泉泉的家長很開心。“藥盒上的字、公交車站的字、廣告牌上的字,他幾乎都認得;上電腦的時候,甚至可以根據電腦上出現的文字提示進行操作,很聰明!”孩子的爸爸說。

據瞭解,現在很多孩子也像軍軍一樣,認得很多字,除了家裡的教育外,學校的認字教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家長默認幼兒園辦興趣班

學校早早教孩子認字,按理說應該是好事。一些家長不理解地說,孩子到幼兒園,老師不教他們認字,來幼兒園幹什麼;大部分家長甚至要求學校讓孩子早早學會認字、做算術題,“如果每天不教孩子認識幾個字、算幾道題,那麼幼兒園對於孩子的意義到底是什麼?難道孩子上幼兒園就是單純地為了‘玩’嗎?幼兒園從小教孩子學習,對孩子將來上小學有益處”。

據瞭解,目前一些幼兒園接孩子回家的時間大都安排在17:00-17:50之間,家長接孩子必須在16:00左右出發,不少家長因為下班時間與接孩子有衝突,希望孩子在幼兒園參加興趣班,以此來延緩接孩子的時間。“我們學校除了跳舞、繪畫、奧數、認字、英語的興趣班早就滿員了,晚了還報不上。”一私立幼兒園老師說。

二、關於幼兒學習有什麼說法

說法一:認字也是幼教競爭力之一

“我們也不想那麼累,教孩子認字、改作業都是需要精力的,但這是學校佈置的任務之一。在這裡,教育考核過關是按照孩子認字的多少來核定的。”一傢俬立幼兒園的一名園長介紹說,私立幼兒園為了能吸引家長,只能開設各種公立幼兒園很少涉及的課程。

私立幼兒園更注重孩子的學習,包括10位數以內的加減法、詩歌背誦、寫字認字等課程教育,家庭作業也是私立幼兒園推出的吸引家長的條件之一。而公立幼兒園更注重培養孩子的綜合素質能力,如針對孩子低齡的特點,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堅持以遊戲為基本活動形式,注重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的發展,為幼兒提供安全健康的活動環境,保障幼兒快樂成長。

幼兒學前教育 幼兒過早上學前班好嗎

另一私立幼兒園負責人表示,4年前,學校也是在教育上跟公立幼兒園對接,基本上不教孩子認字、不佈置作業,後來流失了不少生源,有的家長甚至給孩子轉學,轉學的原因就是,在別的幼兒園學到的東西更多。為了迎合家長的愛好,為了增強競爭力,很多學校不僅開設了認字班,還教英語。


說法二:幼兒園“早教”不利於與小學教育對接

“幼兒園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而學習習慣的養成則是小學教育的主要目標。過早地讓孩子接受‘小學化’教育,容易增加其厭學情緒,更會錯過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最佳時期。”某小學一名校長說,在幼兒園接受過和沒有接受過“小學化”教育的孩子,在上小學一年級後就出現了“兩極分化”現象,前者在學習一年級基本課程的時候,認識所有拼音字母,會計算100以內的加減法,甚至會背誦乘法口訣和簡單的英語單詞;而後者卻要從頭學起。

幼兒學前教育 幼兒過早上學前班好嗎

某小學的李老師也認為,過早接觸“小學化”教育的孩子並不一定是最好對接小學教育的,因為他們學過,對老師所講的內容不感興趣,課後作業也完成得馬虎。現在提前學習小學知識的孩子越來越多,這樣很容易給孩子造成負面影響,嚴重的還會使孩子產生厭學情緒。“孩子在什麼年齡就該做適合這個年齡的事,如果孩子們在幼兒園把小學一年級的課程都學完了,而小學老師卻要從頭教起,那麼孩子們哪來的新鮮感?剛一上學就沒了新鮮感,以後還談什麼學習興趣?”

說法三:適當引導,孩子易在玩耍中養成好習慣

某保育院的張老師則表示,俗話說3歲看到大,從孩子剛一入幼兒園開始,老師們會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和遊戲,不斷地把良好的行為習慣滲透到每天的教學活動中,讓孩子在快樂地玩耍中養成好習慣。如果孩子從小就養成了良好的習慣,那麼他將終身受益,這比孩子學會了多少字,會背多少唐詩重要得多。

“其實,對於剛入幼兒園的孩子來說,重要的不是學習了多少知識,而是要重點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良好的行為習慣。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品質、優秀的學習習慣和動手能力更重要,如果想給孩子一個幸福的人生,就要從其行為習慣開始。”有著36年幼兒教齡的李老師如此說道。

所以對於孩子過早的接受早教是否正確的問題,有人質疑,有人認可。那麼作為父母不妨從自己的角度上認真考慮一下這個問題。


恆來也


學前教育靠譜。

學前教育不僅限於幼兒園學前教育和學前班學前教育,還有家長學前教育。兒童是人生智力發展的基礎階段,又是發展最快的時期。適當正確的學前教育對幼兒智力以及日後的發展有很大的作用。尤其是智力方面的學前教育以及生活常識教育與社會情感對孩子至關重要。促進幼兒智力社會交往能力價值觀和自我意識的發展。



一、幼兒園學前教育,教師寓教於樂,讓幼兒身體智力和心情得以健康發展。幫助小孩子健康快樂地度過童年時光。在幼兒園不僅可以學到知識,而且可以從小接觸集體生活。是對兒童進行預備教育,性格完整健康、行為習慣良好、初步的自然與社會常識。注重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集體活動的能力。我有個親戚的女孩,脾氣暴躁、性格內向、嬌生慣養、愛哭愛鬧。剛送去上幼兒園的時候,總哭鬧不止。爺爺奶奶看到小孩這樣不忍心讓小孩去上幼兒園,在小孩父母的堅持下,上了一段時間幼兒園,女孩慢慢適應了。到後來發生了很大的轉變,變的活潑開朗,性格溫和。



二、學前班學前教育,相對於幼兒園學前班的內容比較豐富。學前班的內容不僅是課本知識類更包括社會適應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行為習慣、動作發展、學習能力的提升以及語言的提高。使幼兒園和小學能更好的銜接。注重孩子的知識儲備、行為能力的培養、良好的習慣、養成健康心態培育、身體素質鍛鍊。我認識有兩個孩子,一個上了學前班上小學,另一個由於上幼兒園晚了,年紀夠到上小學的年齡直接上小學,沒能上學前班。在一年級的表現中,兩個人的區別很大,上過學前班的,很輕鬆的學會了知識,毫無壓力,謙遜有禮,熱愛勞動,臉上總洋溢著笑容。而另一個沒有上過學前班的孩子,覺得課業繁重,上課也很難聽懂老師上課的內容,心情煩躁,整天鬱鬱寡歡。而我四歲上一年級,幼兒園和學前班都沒有上過,以至於我上一年級的時候不適應,還讓母親在一旁伴讀了一段時間。



三、家長學前教育,在學前教育中至關重要,與幼兒園和學前班學前教育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和自尊心,加強與教師之間的溝通。給孩子一個溫暖的環境。我有個鄰居也是同學,她父母齊心,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每天陪伴孩子學習,還買字帖給她練,每天都練,很嚴厲。她父母在一旁給他輔導功課,晚上生活還是學習上她都擁有良好的習慣,從小到大都成績優異。而我雖然母親一直陪伴著我,但由於母親文化有限,不會輔導我。也不懂方法,讓我養成良好的習慣,以至於我和我同學人生的道路上在很大的差別。當然我從未怪過我母親,母親為我付出了很多,他想讓我成為更好的自己。我很開心有這樣一個母親。

綜合上述幾點,學前教育是必須的。


剎那永恆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因此在對兒女的教育上,父母一點都不含糊,不僅傾注了大量的時間精力,更是一擲千金進行投資。記者走訪日照市不少幼兒園及早教機構後發現,目前除了幼兒園教育,一些校外早教出現低齡化的趨勢。日照市聖馬丁幼兒園楊園長告訴記者,年輕父母的孩子在對孩子的教育上不能不用心,因為父母才是孩子們的第一任老師,但這不代表父母對孩子學習能力的開發越早越好,這樣無異於“拔苗助長”。“如果過早對孩子進行各種興趣培養,反而容易導致孩子的逆反心理。”

進了興趣班,孩子反而不愛畫畫了

“萌萌一歲的時候畫出來的東西就有模有樣,我們覺得她在這方面有天賦,但是現在專門讓她練習畫畫了,她反而不喜歡學了。”一個朋友的,女兒萌萌今年5歲正在上幼兒園,這孩子從小在繪畫方面有點“天賦異稟”,1歲左右的時候就喜歡拿著筆到處塗鴉,而且平時只要萌萌一哭鬧,大人拿畫筆就能把她哄好。所以朋友和丈夫早早就把萌萌送進了一家早教機構的繪畫興趣小組,希望盡最大可能開發萌萌的“潛能”。

朋友說,最初幾天萌萌非常興奮,也很用心地學習繪畫,但沒出一個星期,萌萌開始表現出厭煩的情緒,最後居然發展到一看見畫筆就哭,連去興趣班都很不情願。孫女士感覺非常困惑,明明非常喜歡畫畫的一個孩子,怎麼進了興趣班反而不喜歡了。難道是孩子沒耐心的原因嗎?

針對這個疑惑,朋友問了一個早教中心教師李女士。李老師說,每個寶寶身上都蘊含著巨大的能量,有些孩子的能量表現出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天賦”,但是天才的養成不能單靠強度的訓練完成,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萌萌的情況是她們早教中心經常遇到的情況,進了興趣班反而不喜歡原來的愛好了,這與孩子自身的耐性有關係,跟父母急於求成的心態也密不可分。

含著奶嘴,兜著尿不溼來上早教班

還有一個朋友,陳女士帶著一週歲不到的寶寶鑫鑫從家裡出發,鑫鑫下午要到市區新瑪特附近一家早教中心上育樂課,上課時間是3時15分,所以陳女士有點著急。雖然只有11個月大,鑫鑫已經在這家早教中心上了一個多月的早教課了。

陳女士說,聽早教機構說是興趣培養要越早越好,她的朋友們都是在孩子半週歲的時候就到早教中心上課,相對而言自己已經是“晚了一步”了。陳女士說自己並不清楚早教有什麼特別意義,但是看到別人家孩子都是早早開始啟蒙,不甘落後的心理促使她也給孩子報了名。“千萬不能讓寶寶輸在起跑線上呀!”

有一次我也跟著陳女士來到她們上課的早教中心,發現那裡有10幾個正在準備上課的孩子,孩子年紀都很小,大部分需要媽媽抱著,有的寶寶兜著尿不溼,還有的寶寶含著奶嘴就被媽媽抱來了。工作人員說,早教應該從胎教開始,懷孕三四個月就可以進行胎教,孩子一出生就應該接受早教以及親子訓練,她們中心接收的最小寶寶只有17天。

現在早教中心,普遍發現低齡化現象明顯,很多機構列出的“培養計劃”中,都包括從0歲到1歲孩子的計劃。

專家提醒,興趣培養不是越早越好

某少年宮一位老師介紹,少年宮、青少年活動中心 、婦女兒童活動中心、中小學社會實踐基地等各類校外教育機構,本來應該是青少年課外學習的“集中營”,但是最近兩年卻逐漸演變成了幼兒的開發基地,甚至有三四歲的孩子前去參加各類興趣班,對此他表示不可思議。“教育學上將初中才是培養孩子興趣和特長的黃金時代,但是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在初中學業太忙,所以把很多興趣特長培養提前了。有的孩子讓父母揹著琴來練琴,琴都比孩子要高。”

“孩子身心發展都有一個自然過渡過程,任何東西過猶不及,教育也一樣,如果過早對孩子進行各種興趣培養,反而容易導致孩子的逆反心理。”日照市聖馬丁幼兒園楊園長介紹,很多家長想要培養孩子們琴棋書畫的興趣特長,而且認為越早培養越好其實是不對的,興趣發展理應遵循孩子生長的規律來進行。如果兩三歲的孩子被送到舞蹈學校進行訓練,孩子領悟能力有限根本連基本的動作要領都記不住,而且這對孩子骨骼的生長肯定有影響,不利於孩子的發育。“小孩學琴棋書畫,當然要看小孩自身的實際,因材施教,但是,肯定不能一味往前趕,盲目低齡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