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假商、周之爭,自寫幻想”:魯迅為什麼不待見《封神演義》

文 |郭曄旻

“(《封神演義》)似志在於演史,而侈談神怪,什九虛造,實不過假商、周之爭,自寫幻想,較《水滸》固失之架空,方西遊又遜其雄肆,故迄今未有以鼎足視之者也”。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

為魯迅先生所不待見的《封神演義》(又叫《封神榜》),算是本中國文學史上的“奇書”。它作者的身份,直到現在都沒有完全弄明白。坊間最大膽的一種猜測認為,《封神演義》是明朝嘉靖年間的吳中大才子王世貞所作,傳說王世貞寫了《金瓶梅》,被朝廷得知後命令他將書稿獻上。王世貞自覺將“天下第一淫書”獻給皇帝不妥,於是通宵達旦寫

《封神演義》代替,他因疲勞過度,連頭髮也變白了。這個說法不但沒有可靠證據,而且將《金瓶梅》與《封神演義》兩本書的作者都歸於王世貞一人,著實有些難以令人信服。

考慮到《封神演義》現存最早的刊本是明朝天啟、崇禎年間的金閶舒載陽刊本,凡二十卷一百回,書中卷二題作“鐘山逸史許仲琳編輯”。後來人們就以此為據,定此書作者為許仲琳。但這是一個孤證,而且許仲琳其人的生平事蹟更付之闕如。也有人認為《封神演義》是16世紀後期一位全真派道士陸西星所作。根據清朝咸豐年間的《興化縣誌》記載,陸西星,字長庚,江蘇興化(今屬泰州)人,擅長文章,又精通釋道,看起來是《封神演義》的合適作者,但此說也沒有任何直接證據。因此,《封神演義》的作者問題至今仍是一個待解之謎,將許仲琳看作作者也只是一個比較通行的說法而已。

“不過假商、周之爭,自寫幻想”:魯迅為什麼不待見《封神演義》

彩繪插畫《渭水文王聘子牙》

作者的真相之所以如此撲朔迷離,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封神演義》一書,與其他早期長篇小說一樣,同樣是長時期民間創作與文人加工相結合的產物。“武王伐紂”當然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大重要事件。與之相關的各類傳說,在民間也早有流傳。大概是因為吸引眼球的需要,這些傳說距離事情的真相也變得愈來愈遠。比如家喻戶曉的“姜太公釣魚”這個典故,最早版本只是《史記·齊太公世家》裡的“(呂尚)以漁釣奸(古意為請求)周西伯”這一句話。到了西漢、東漢之交,劉向在《說苑》裡就出現了“呂望年七十釣於渭渚”的說法,姜子牙是個白鬍子老頭的傳統形象,大概就此而來。到了元代,說書藝人彙集了民間傳說,編成一部講史話本——《武王伐紂平話》,其中的姜子牙索性自稱“吾今老矣,年已八十”,年紀就更大了。明朝嘉靖、隆慶間的餘邵魚又寫了一本《列國志傳》,進一步演繹出姜子牙在渭河上之磻溪垂釣,且釣鉤是直針,“吾寧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的說法。

從內容上看,《武王伐紂平話》與《列國志傳》這兩本書,與《封神演義》的誕生可以說有著直接的淵源。發生在大約公元前11世紀的武王伐紂史實,距離後世年代非常的久遠,而且在史傳中記載都很簡略,可以自由發揮地方極多,於是就成為說書藝人絕好的講說資料之一。《武王伐紂平話》可以說是第一次從歷史小說的角度較完整地演述了妲己惑紂王、紂王暴虐、姜子牙佐武王伐商、紂王妲己伏誅這段殷周興替的歷史故事。到了明朝,餘邵魚寫《列國志傳》,這本書敘商周春秋列國故事,從蘇妲己驛堂被魘起,到秦統一天下止。囿於史料的匱乏,書中的商周這段,諸如妲己系九尾狐精附體、雷震子出世、千里眼順風耳等等,無不沿襲了《武王伐紂平話》,只是對細節進行了修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