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鬼片恐怖,《餃子》講吃人,更講吃人的社會


比鬼片恐怖,《餃子》講吃人,更講吃人的社會

<strong>「我們女人啊回春補身,得由內而外,才能白裡透紅啊。」
陳果導演的<strong>《餃子》,改編自李碧華短篇小說,講述女明星艾菁菁(楊千嬅飾演),20歲嫁給富商李世傑,隨著年紀增長,艾菁菁皮膚不再緊實,丈夫時常跟年輕女孩偷情,為挽回丈夫的心,菁菁找上密醫媚姨,<strong>她對菁菁說,吃人肉才能常保青春美麗。

比鬼片恐怖,《餃子》講吃人,更講吃人的社會

媚姨原本在中國擔任醫生,由於一胎化政策,醫院有許多<strong>死胎,媚姨收集胎兒將其剁成絞肉再包成餃子吞下,;菁菁吃過幾次人肉水餃,皮膚也慢慢恢復光澤,但效果依然不夠顯著,她問媚姨有沒有「極品」,媚姨說極品可遇不可求,<strong>最好的極品是五個月大的胎兒,最嫩最鮮美,此時,一名遭父親性侵的女孩在母親的陪同下找上媚姨,希望媚姨可以幫女兒墮胎,媚姨接下工作,一個嬰孩的死亡,或許可以挽救菁菁的愛情與婚姻?

比鬼片恐怖,《餃子》講吃人,更講吃人的社會

《三更》系列作品,大半跟鬼有關,《餃子》不是鬼片,但比鬼還恐怖,電影裡的男人和女人,為了青春為了權力為了愛情為了財富為了私慾,沒有什麼事情做不出來,反正這是個弱肉強食的社會,只有夠狠夠貪夠自私的人,才能站上權力的頂端。

《餃子》讓觀眾看見菁菁的心境變化,從一開始的畏縮,到後來比誰都兇狠,菁菁不只吃媚姨的餃子,還承襲媚姨的教導:「女人得要為自己著想,別淨想著靠男人」,後來媚姨遭警方追緝,倉皇逃離香港,菁菁為了自己(報復丈夫/鞏固婚姻關係/驅逐小三),付出大把鈔票買下丈夫情婦肚內的私生子,五個月大正剛好,反正我(菁菁)有的是錢(有錢才是老大),自己的餃子自己包,自己的青春/愛情/人生自己救;菁菁和媚姨食人肉,李世傑食有動物雛形的生蛋,他們的行徑極端 可怕,但想了一下,假如現實生活真有人肉餃子而且也真有電影所說的回春功效,《餃子》的情節大概就會在現實人生上演吧。

比鬼片恐怖,《餃子》講吃人,更講吃人的社會

《餃子》故事如果處理得不好,容易流於剝削與低俗,然而本片的出色,不只是食人肉的奇觀,還能兼顧劇情轉折以及角色心境變化的合理性<strong>,電影前半段,菁菁還只是待在媚姨廚房外等著餃子上桌,眼不見為淨,沒看到也沒經手處理屍體,就少了些罪惡感,<strong>藉此諷刺人的偽善(只要不清楚食物的烹煮過程,就能安心食「人肉」),<strong>影片後段,媚姨跑路,菁菁只好親自下廚(準備「食材」),比起丈夫,菁菁的狠毒倒也不遑多讓;菁菁一角呼應的是被父親性侵而不得不墮胎的女孩的悲劇,一個吃人(權勢者/父親/菁菁),一個被吃(弱勢者/女孩),<strong>《餃子》講吃人,更講吃人的社會。
「快點許三個願望,第一個願望是什麼?」好友們。
「我要男人一生一世愛我。」菁菁。
「第二個願望呢?」好友們。
「永遠都開心。」菁菁。
「第三個呢?」好友們。
「青春美麗。」菁菁。

比鬼片恐怖,《餃子》講吃人,更講吃人的社會

我很喜歡楊千嬅在片中的演出,一來,楊千嬅一直以傻大姐形象為觀眾所熟悉,她在《餃子》裡,演活了焦慮外貌老化想要重返青春挽回丈夫的心的女人,二來,虛虛實實,透過戲中戲畫面(楊千嬅早年演出的電視劇畫面),讓我們看見銀幕中的菁菁/銀幕外的楊千嬅,容貌上的變化。

《餃子》片中有一段我覺得處理的非常突出,菁菁轉開電視,螢幕上搬演她年輕時候的電視作品,菁菁看著看著便哭了起來,菁菁的淚水,不只是因為青春不再,更是因為曾經單純的自己,因為對丈夫與愛情與生活的失望而逐漸死去,再也回不去的不只是她美麗的容顏,還有純樸的心啊。

比鬼片恐怖,《餃子》講吃人,更講吃人的社會


話說,我這次看的《餃子》是一個半小時長度,之前看的是大約一小時長度影片(收錄在《三更2》),這兩個版本結局不盡相同,印象中,《三更2 :餃子》的結局,菁菁吞的是自己小孩,可是《餃子》改成菁菁花錢買下情婦的腹中孩子,從自殘變成殘殺他人,短版結局較為驚悚(連自己孩子都吃),但長版結局比較貼近影片吃人社會的議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