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孩子到底是老師在教還是家長在教?

威ver



公正永生


既然是說到了“現在”,那麼自然應該有一個“過去”。

我不知道你的過去是怎樣的, 我的過去是父母基本上是不管孩子的學習的,當然也不能說完全不管,尤其是當老師“告狀”的時候,那就不是一般的管教了……

但是在學習這件事情上,多數父母確實操心很少。

畢竟我那個年代中職畢業都包分配,成績好的反而才能考得上中專,很多父母的認識就是早點工作掙錢比什麼都好。

我父親是那個時代的高級知識分子了,我家算是書香門第了,然而又能怎樣?

我搜遍了自己的所有能夠記得起來的回憶,除了能夠回想起每次(我也不確定是不是每次)快到考試的時候父親最多跟我說一句:“快考試了,少玩點。”

我小學成績屬於倒數,父親也從不生氣,我也沒啥不一樣的感覺。

等我上初中開始突然開竅了直接逆襲到了最優秀的那部分學生時,他還是那樣的淡定,我有印象他第一次初中考試考了班級前幾名時候只是給我來了一句:“你本來就應該考這樣!”然後就沒啥了。

除此之外大概就是就是每個學期末的家長會發下來成績單(我們的成績單是含有各科分數、班級名次和年級名次的)之後他會給我分析一下理論我還能夠在考多少分……好吧,我覺得他確實挺神的,僅僅只是看看成績單上的分數就給我訂了一個目標,然後也就沒然後了。

到後來考上重點高中,然後有考上了一所985大學我都沒有任何的印象家人對我學習問題有多多少期待或者是要求。

但是現在我孩子都六年級了,最初幾年我工作很忙,忙到了一週可能會有3、4天甚至更多時間都不在家。

等到我時間寬裕了孩子都5、6歲了。

從那時候開始,我就把自己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孩子的教育問題上。

你說的這些問題我全都遇到過,但是我當時的想法很簡單:在我的求學過程中,我可以說是孤獨的走完了整個學習之路,事實上也因此走了不少的彎路。而我現如今有很多的經驗和心得可以幫助我的孩子提高效率、獲得更豐富的知識和更全面的鍛鍊,所以我會盡全力去幫助他。

因此面對你說的這些事情甚至比你說的這些事情還過分的事情我都是坦然面對的。

在我看來,這些問題根本不配讓我覺得為難的,如果區區這點破事兒都會讓我煩躁、惱火、抱怨什麼的,我還有什麼資格去要求孩子面對各種困難的時候不要輕言放棄,還有什麼臉跟孩子談“方法總比辦法多”?

你說的每一件事情我都有多種辦法可以解決,我都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搞定完成,而且過程是我跟孩子都開開心心的搞定,然後我們會把節省出來的時間用來做其他更有意義的事情比如說我們的鞏固拓展,比如說閱讀,比如說興趣特長等等。

我也因為孩子的一些問題生氣過,孩子嘛總不可能什麼時候表現的都很好。

但是問題終究是要解決的,而且如果你越是對教育心理學等有所瞭解的時候,你就越是覺得生氣發火是根本解決不了問題的。

那怎麼辦?

多跟身上有積極正能量的人交流——於是我加過很多家長群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全國的父母。

我把我的想法分享給大家,大家把自己的想法分享給我。

就這樣,孩子在學,我們也在學,慢慢地孩子進步了,我們也進步了。

所以到了今天我可以跟這位家長說:“你說的都不是事兒。”

但是這也是一個過程,我不可能要求你作為剛上學的孩子家長就能夠知道那麼多,但是作為過來人,我還是想提醒你:父母身上的正、負能量都會給孩子帶來正面的或者是負面的影響。而父母解決問題時的態度、行為甚至乾脆就是父母努力的樣子都會對孩子帶來耳濡目染的影響。

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我認為我們做父母的不說也要做成那樣的人,但是應該儘量把那種品質傳遞個孩子,而這個傳遞的最好方式,就是我們的言行。

你問:“孩子到底是老師在教還是家長在教?”

其實你可以不學的,你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教的。

如果你自己不準備做這些,那麼你可以選擇是否跟現在的老師去學。

但是你不能因為你自己不適應就去否定老師。

現實中,同樣是一位嚴厲的老師,有多少人反對就有多少人支持,這點你慢慢就會知道了。

不要說這種話,因為看你的問題描述我就可以肯定你現在沒有能力自己教,真的,不是我瞧不起你,而是我真的就這麼確信。

你看不到老師的價值的時候不是老師價值低,而是你的認知有問題。

但是現在有人告訴你可以怎麼去做,你卻認為這是給你找麻煩。

退學或者轉學吧。

真的不要抱怨了,沒用的,最終受到影響的只是自己和自己的孩子。

事實上,我絕對相信你孩子班有很多家長持有跟你完全相反的意見——他們會認為自己孩子非常幸運遇到了這樣以為認真負責的老師,會非常願意積極配合好老師幫助自己孩子進步……

你能想通這點的時候,你就不會再為這些破事兒而感到鬧心了。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我覺得現在的孩子是因為家長的過度緊張,本來是老師在教的,變成家長在教了。

想當年我們讀書家長從來不看作業,不聽背誦,我們一樣的讀過來了,現在的孩子有哪個家長不看作業,不聽背誦的。

現在的教育有點本末倒置了。



半個村婦


在孩子的成長教育中離不開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三個方面,而作為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生活中你的個人品德,知識和生活經驗會潛移默化影響孩子。(比如有的孩子說髒話,謊話。)所以題主應該充分認識到家庭教育

的重要性!

題主一定要積極配合學校,培養孩子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按照學校的有關要求,配合學校的安排,同步抓好孩子德、智、體等方面的教育。學校要求家長每天監督孩子是很有道理的。這是作為家長督促和了解孩子德有效方式,是聯繫學校與家庭的一個互動平臺,家長可以及時瞭解學校的安排,學習內容,學習進度,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的不好。因此我們除了工作忙和偶爾出差,都要嚴格督促和協助孩子完成作業,並仔細檢查孩子的完成情況,幫助他查缺補漏,對不懂得給他講解,對出錯的讓他強化改正。並且分享孩子的喜悅,分析表現不好的地方。告訴她為什麼那樣做不好,以後該怎麼做!

貪玩是孩子本性

在學校裡作為老師我們會對每個孩子認真負責的。但是老師不可能時時刻刻與孩子們相處。畢竟單獨與孩子接觸的還是家長。此時在家裡就要多督促,需要引導,讓孩子養成嚴格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上課專心聽講,課後複習,認真完成作業,獨立思考,勤學好問等良好的學習習慣,牢固掌握所學知識!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

所以題主一定要擺正心態!畢竟自己的孩子才是為自己養老的。孩子小多付出,長大了你就少操心。認真配合老師做到家校合作,共促成長!


國老師數學課堂


這位家長朋友先穩住情緒,咱們一起來分析一下,我作為一位一線人民教師,我說一說我的看法: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起碼應該具備職業德道素養,關心愛護學生,給學生樹立良好榜樣,教書育人,甘為人梯,這是老師的義務所在。

每當上班期間,上課前。大家都認真備課,磨課,探討交流如何將複雜的知識點更通俗易懂的傳遞給大家;老師熟知每位同學的性格和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上課中,會選擇那些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沒有認真完成作業的同學回答問題,為什麼?不言而喻就是讓同學好好認真聽講,進一步對知識進行鞏固,這難道說明老師沒有教學生嗎?

課下,辦公室總會有學生,每位老師及時對個別同學進行個別輔導,針對沒聽懂的知識點進行單獨講解,就是擔心同學們不掌握。記得有一次班級整體沒考好,我一晚上沒有睡著覺,一直在回憶到底是哪裡出了教學問題,拿著學生的成績認真進行分析,逐一進行談話交流,瞭解每位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最近疫情當前,停課不停學,每位老師都在家工作,有的人認為老師此時很清閒,其實大錯特錯,老師想著千方百計督促學生學習,有的用QQ 電話,有的用騰訊直播,還有的用釘釘功能,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天我老婆都會通過開小組會議,談論下節課應該教什麼?怎麼教?有時趁孩子睡覺了,晚上再起來備課,我認為這都是為了教好每位同學。每節課我會收齊當堂檢測,逐一檢查,有時覺得眼特別脹,我休息一會兒會繼續,擔心哪位同學知識點落實不到位。

我講了我的經歷,並不是讚揚我自己,我是想表達,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每位老師都具有很高的職業道德素養,無論在家還是在學校都會盡心竭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並不是教育領域之外的人所想的一樣。

作為家長反應的問題,我認為家長應該去學校親自和老師交流一下想法,聽一聽老師的想法,看一看老師的態度,爭取早點解決掉該問題,如果還不能解決,可以找當地的教育主管部門解決。

希望我的建議對您有所幫助!


蝸牛爬爬爬


老師教學生知識,家長教孩子長大。一切都是為了孩子,既然出發點是一樣的,必然需要家校共同合作。

中國的教育主要還是考試為主,而且,現在的知識點越來越來,對學生的綜合能力要求更高了,學生和家長壓力很大也是一種趨勢。

建議這位家長可以這麼做:

一、調整心態

感覺你現在是帶著情緒在輔導幼兒了,所以,容易影響幼兒,完成學習效果不好孩子學不好,孩子的主要任務是學習,遇到不懂的會問很正常,如果你不會就讓他記錄下來,明天回學校問同學或者老師。不要責備和吼叫孩子。

二、瞭解情況

如果覺得應付不來,可以找其他家長聊聊,聽聽別人的想法和意見,如果只是你會有這方面的問題,那可能是你太焦慮了,如果其他家長跟你意見一致,建議可以大家一起跟學校老師反應下,看能不能採取一些措施,或者做出調整。

三、家校合作

老師的教法大同小異。學生的領悟也各不相同。而且和家庭氛圍也有關,老師盡力教好自己的課,而學生學不好是學習能力有差異。老師和家長要多關注孩子,及時溝通孩子的情況。有什麼意見,主動提出來。


十月微光


老師與家長都在盡心盡力地在教,特別是面對學期階段和小學階段的孩子,家長和老師都非常的用心在教。

孩子的健康成長,離開老師和家長任一方都不可能得到健康成長。雖然老師和家長承擔的教育責任與義務是一樣的,其區別就是教育與培養孩子的側重點有所不同罷了。

老師的教育與培養孩子的重點主要側重於孩子的智商方面的內容,家長的教育與培養孩子的重點主要側重於孩子的情商方面的內容。

無論以孩子的智商內容為核心的教育活動,還是以孩子的情商內容為核心的教育活動。都不是絕對的和獨立的,是不能分清界限的。在對孩子的全面培養上,對於老師和家長來說,應該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只有老師與家長的常態化的彼此密切配合與協同,才能真正教育好孩子。


關注新教育


看了你的詳細描述,也覺得是可以理解的,而且你可能覺得以前的咱們這輩沒有網絡,學習基本上都是獨立完成,可是現在不一樣了,影響學生學習的因素也很多,學生學習受到干擾的因素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並不能做到自覺自制,所以這就需要家長的配合!另外我們可以換位思考,老師每天要面對很多學生,同時還有教學之外的任務,而且你可以把陪學生作業當做親子陪伴的一個過程,瞭解孩子當前的學習狀態,所以心態很重要!要知道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也是失敗的,二者所承擔任務各有不同而已,畢竟孩子管你叫爸媽,老師不過是孩子人生路上的一階段導師而已!



任楠小燕子


老師一定是給孩子教授知識的主體,但是家長的言行影響是最大的。也要對孩子說學習的科目進行了解,能夠更有效的陪伴孩子學有所成。

琴童寶媽可以關注我在頭條的內容,更多方法教您如何成為孩子的超級陪練!


悅未來音樂藝術中心


我看孩子是老師和家長在教,家長得檢查晚作業,有的送培訓班代替家長輔導,小學從五點半放學,早點的八點半完成作業,晚的到十一點,大城市好像不要緊,小城市的家長累孩子苦,真希望減負真正落實,解放孩子和家長,讓小學的孩子養成喜歡學習感興趣的專注學習,作業多,就是強迫學習,三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的作業,家長和孩子誰受得了?減負落實,解放家長和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