囂張的婆婆,媽寶男的老公,她靠“借勢”逆轉


《知否》盛淑蘭 | 囂張的婆婆,媽寶男的老公,她靠“借勢”逆轉

初看《知否》時,只是被劇中場景、服裝所吸引,重刷中卻讓我受益頗多,這部劇無論是站在哪個角度,都可以從每個人身邊找到啟發點。

其中盛淑蘭和孫秀才的婚姻生活告訴我們,婚姻也需要經營,更需要“手段”。否則即便是低嫁,也未必獲得幸福

盛淑蘭是高門低嫁。

她是盛家大房嫡女,卻嫁給了家境貧寒,靠著母親漿洗才勉強餬口的孫秀才,就因為在十二歲那年一舉考上了秀才,在當地頗有名氣,所以盛家衝著這一點,才把淑蘭嫁給了孫秀才。

結婚後,孫母卻一度縱容兒子,不僅處處向著兒子,還欺負壓榨媳婦,甚至把淑蘭的嫁妝用來娶小妾。

盛淑蘭一出場就

畏畏縮縮的站在婆婆身邊,小心翼翼的伺候著,不敢吱聲。婆婆在她孃家囂張跋扈、”活靈活現“的”口才“,令盛家汗顏,但沒有誰敢去阻止。

可想而知,盛淑蘭在婆家的處境有多難。

《知否》盛淑蘭 | 囂張的婆婆,媽寶男的老公,她靠“借勢”逆轉

同樣是低嫁,可盛如蘭卻比盛淑蘭活的透亮、幸福。

盛如蘭因為是低嫁,以盛家大娘子的脾氣,女兒受氣,會馬上跑到婆家為她撐腰。

如蘭雖然是低嫁,但是有一個為她撐腰的孃家,要是如蘭在婆家受了氣,王若弗定會破口大罵:“吃我家的,喝我家的,用我家的,還這麼欺負我女兒,你們憑什麼。”

可同樣低嫁的淑蘭,受屢屢受婆家的氣。婚後幾年沒有孩子,卻主動為相公納小妾。 不僅如此,每㳄一鬧,母親都會為她賠兩間鋪面,以平息孫家怒火,盛淑蘭則只會處處忍讓,處處遷就。

可即便如此,婆婆依然對盛淑蘭欺負和壓榨。更可惡的是,相公還是一個媽寶男。

《知否》盛淑蘭 | 囂張的婆婆,媽寶男的老公,她靠“借勢”逆轉

而盛如蘭的敬哥哥卻是一個“寵妻狂魔”。

文炎敬的母親想為難盛如蘭,他會馬上站出來說:“你吃穿用度都是盛家的,你還欺負別人”。

兒子都這麼說了,他母親雖然想為難媳婦,但也不會總是上鋼上線。

文炎敬母親想幫他納妾,盛如蘭知道後,在雨中大哭了一場,敬哥哥很快就心軟了,並聯合岳母上自己家上演了一場鬧劇,這才讓婆婆停息。

雖然盛如蘭低嫁,婆婆也時不時搞點事為難她,但好在老公是愛她的,大事面前也能拎的清,所以日子也算過得甜蜜。

可堂姐盛淑蘭就沒有這樣的好運氣,婆婆囂張跋扈,老公吃喝嫖賄樣樣俱全。

盛淑蘭給他老公納妾,他不但全盤接受,還在外面找。婆婆卻縱容兒子,嫌棄她沒生孩子,孫秀才不但沒勸說,反而跟母親一起責備她無用。

婆婆的縱容,丈夫的媽寶男,盛淑蘭忍無可忍,終於靠這“二樣”為自己“擠”出了一條活路。

《知否》盛淑蘭 | 囂張的婆婆,媽寶男的老公,她靠“借勢”逆轉

1.盛明蘭為堂姐籌謀

盛家大房經商為主,在當地沒什麼地位。盛淑蘭又沒有依靠,只能用錢財破財消災。

可盛明蘭和祖母的出現,無疑提高了她孃家地位,加上明蘭祖母又是勇毅候的獨女。

當孫家要休妻,全家都束手無策時,盛明蘭想到找回花娘的戶籍,這才逼著孫家和離。

孫家和離前還不忘貪婪的要回一半的嫁妝。

當時看這段的時候,很替淑蘭不值,明明紅妝十里,到頭來卻被婆家嫌棄、擠兌,還賠掉了嫁妝,人財兩空。

《知否》盛淑蘭 | 囂張的婆婆,媽寶男的老公,她靠“借勢”逆轉

2.盛淑蘭及時“掉頭”,借勢和離

盛淑蘭雖然事事順著婆家,但她心裡還是想離開的。雖然她沒有盛明蘭睿智、有謀算,但她很會借“勢”。

劇中有一個這樣的細節,盛淑蘭受屈辱後跑回孃家,跟祖母哭訴老公有外室,且是青樓女子。她知道這是祖母心裡最恨的,又是盛家祖訓,定會為自己做主。最終祖母提出和離。

我一直覺得,女人在婚姻中不管是高嫁還是低嫁,都得依靠自己才能“闖”出一片天。

就像盛明蘭說的:“世間萬物沒有那麼如意,須得盡心經營,步步小心,最後才能好。”

《知否》盛淑蘭 | 囂張的婆婆,媽寶男的老公,她靠“借勢”逆轉

總結

盛淑蘭的軟弱、孫秀才的貪婪、孫母的縱容,在這段婚姻中,十里紅妝既給他們帶來了希望,又因此了卻了姻緣。

所以女人一定記住,不管你嫁的人條件好與不好,都要活出自我,有他時依靠,沒他時也一樣活得像太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