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不會成為“孤城”丨香港一日

01

安全返港

週四零點30分左右,首輛載有“鑽石公主”號郵輪上香港乘客的大巴抵達日本羽田國際機場,等待乘坐包機返回香港。

此前一天,中國駐日大使館發佈通告稱,“在中央政府的統籌下,經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外交部駐香港公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有關部門緊密協調,特區政府將派包機撤離中國乘客前往香港”。

包機為國泰航空的波音777-300型客機,共有438個坐位。據瞭解,乘客會被安排隔一定間隔乘坐,以減少潛在的互相感染幾率。機艙內有10至11名機艙服務員,身著防護服,僅負責開關機艙門,不會提供飛機餐等其他服務。

零點40分左右,穿戴全套防護設備的日方官員開始為港人辦理出境手續。1點10分,首批港人到達登機區域。日方對每批次人數進行控制,以避免乘客大排長龍。

在現場協助工作的香港入境處處長曾國衛表示,首架包機共乘載102人(事後證實為106人),所有人的檢疫結果經日方證實均為陰性,只是因為時間匆忙,日方未能及時向所有人發出證明書。

香港不會成為“孤城”丨香港一日


香港不會成為“孤城”丨香港一日

香港不會成為“孤城”丨香港一日

凌晨3點30分,搭載首架包機撤離的106名香港乘客全部完成登機。4時35分,該機起飛,較原定時間延遲約3小時,並於週四早上8點30分左右抵達香港國際機場。

港府早前已經於停機坪上準備了8輛大巴和3輛小巴,司機悉數著防護服、口罩或面罩等防護設備。9點左右,巴士搭載“鑽石公主”號上的香港乘客前往火炭駿洋邨進行14日檢疫隔離。

現場可見,部分乘客神態輕鬆,並向窗外揮手或豎大拇指。另有乘客表示,即使在駿洋邨隔離14日,也比在船上好,“儘管日方照顧船上三餐,但始終擔心受到感染”。當晚,進行隔離的乘客已經入住駿洋邨的駿逸樓,該樓中層及以上大部分單元已亮燈。

此外,有消息指,週三獲准離船的港人中,有兩人未乘坐包機,而是自行搭乘週四上午的全日空航班NH859返港。航班於下午1時左右抵港,該二人入境後主動申報是“鑽石公主”號上的乘客。目前,香港衛生署正安排車輛,將他們自機場轉移至駿洋邨進行隔離。

香港不會成為“孤城”丨香港一日

香港不會成為“孤城”丨香港一日

香港不會成為“孤城”丨香港一日

02

第二班包機未能成行

香港保安局局長李家超週四見傳媒稱,最新數字“鑽石公主”號郵輪上共有364名香港居民,其中55人已經確診,33人為密切接觸者,須留日觀察。

餘下的276人中,除已搭乘包機返港的106人外,有16人拒絕乘坐包機,還有154人仍在等候日方檢疫結果,或是尚未決定是否會乘坐包機離開。

日媒表示,船上累計感染人數已達621人,週四共有274人可以下船,全部人檢疫結果對新冠病毒呈陰性反應。預計週五所有檢疫呈陰性的乘客都均可下船。

此外,當天“鑽石公主”號首次出現確診乘客死亡案例,兩名死者一男一女,日本人,為八十多歲的長者。此事引發當地社會搶購口罩,更有藥房和店鋪張貼告示稱,“一人限購一個”。

目前,港府呼籲所有下船的香港乘客都選擇搭乘包機返港,但羽田國際機場最新消息顯示,原定於當地時間週五凌晨1點45分起飛的第二班包機已被取消,或押後至週六。

香港不會成為“孤城”丨香港一日

03

香港不會成為“孤城”

中聯辦主任駱惠寧週四向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致信,就當前疫情工作提出三個“心”──“信心”、“愛心”和“齊心”。

駱惠寧提出,疫情的數據曲線牽動人心,大家都希望能從中看到“拐點”。令人欣慰的是,除湖北之外其他地區的確診患者數都呈現下降態勢,痊癒患者數也在不斷攀升,“這一降一升,讓憂心有所舒緩、讓信心有所增強”。

他還引用國家主席習近平所言,“面對疫情,全國形成了全面動員、部署、加強疫情防控工作的局面,經過艱苦努力,疫情形勢出現積極變化,防控工作取得積極成效”。駱惠寧強調,中國完全有信心、有能力也有把握早日戰勝疫情。

駱惠寧繼而提到,不少人將此次疫情同“非典”相比,但他感到相較17年前,今天的中國在綜合國力、治理能力、制度效能,包括國民心態等方面,都有了歷史性進步。正所謂“船大好頂浪”,中國用行動踐行了大國擔當。

但他也指出,此次疫情暴露了國家在公共衛生方面的短板,警示完善國家應急管理體系的必要,敦促國人對生活方式的反思。從眼前看,疫情已經影響到國家和香港經濟,不過他強調“沒有越不過的山”,“信心是最有效、最持久的疫苗”。

談到“愛心”,駱惠寧表示香港今天最大的新聞就是“鑽石公主”號上的港人陸續返港,指事件牽動人心,外交部和駐港公署緊急協調,特區政府迅即行動,建制派議員趕赴日本雪中送炭,首批106名香港乘客今早終順利抵港,“豈曰無衣,與子同裳;丹心寸意,皆為有情。一場疫情,凝聚起同舟共濟的深厚情意,也見證著人間大愛、人性光輝”。

駱惠寧指出,即使在內地最困難的時候,祖國也始終關注、關心香港,“不僅第一時間克服困難把內地生產的1700 萬個口罩運往香港,竭盡全力關注在內地香港同胞的狀況,採取停發旅遊簽註、調整交通安排、加強人流管制等措施,配合特區政府控關限流,全力保障香港市民生活物資供應”。

對於第三點“齊心”,駱惠寧表示,對抗疫有各種建議都可以講,但應符合科學理性、符合社會整體利益,“如果少數人到這個時候還在為政治私利製造各種對立,甚至操弄‘罷工救港’,這又何嘗不是一種政治上的‘新冠病毒’?正如有良知的港人專家所言,醫護罷工是‘乘人之危,置市民大眾生命健康利益於不顧,置同僚生命利益於不顧,置社會整體利益於不顧’,請‘不要站在歷史錯誤的一方’”。

最後駱惠寧指出,這是一個要冷靜理性、不要製造恐慌的時刻;謠言和恐慌,會讓疫情火上加油。這段時期,香港出現了一些市民搶購物資的現象。他強調,祖國內地始終全力支持特區政府和香港市民防疫抗疫,有關部門和駐港中資企業正開足馬力,為穩定香港市場供應而努力,“只要關口是通的,糧油米麵、鮮肉果菜乃至消毒液、紙巾等,會繼續源源不斷運來”。

他又強調,這是一個要同舟共濟、不要以鄰為壑的時刻。面對疫情,各人自求多福是人之常情,但也要看到,病毒面前,沒有人能夠獨善其身,“我們需要隔離的是病毒,而不是人心。山川異域,尚且風月同天;血濃於水,豈能袖手旁觀?我相信,那些趁機播散不滿、人為製造區隔、刻意破壞兩地感情的人,終歸不得人心。越來越多的香港同胞會認同,沒有人可以是一個孤島,香港也不應該成為一座‘孤城’”。

在信末,駱惠寧稱,今後會用“面對面”與“鍵對鍵”兩種方法,與大家更好地溝通交流,並推薦了《武漢最新城市宣傳片:武漢莫慌,我們等你》以及《堅信愛會贏:香港各界為抗疫加油》兩個視頻。

香港不會成為“孤城”丨香港一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