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開學上初三,今年就要面臨中考了,語文成績一直都是60多分,平時學校老師讓背的也都背了,分數還是沒有提高,我心裡可著急了,怎麼辦?

手機用戶98627702350



李令林1


語文是個好學卻得不了高分的學科。如果問問學生,語數外三大主科中哪科難學啊,學生回答語文的一定沒有幾個,問問學生,語數外三個學科如果需要補習的話你需要補習哪個學科啊,說語文的同樣不多,瞅瞅一個個補習班招生廣告也能知道這個答案,補語文的就幾乎沒有。但如果問學生,三門主科中哪門學科好學啊,回答語文的一定最多,但如果說三門主科中,你哪一門考的分數最高啊,回答語文的一定又多不了,從小學一年級就學,一直學到初中大學的語文到底怎麼了?

語文確實好學,所以學語文不難,但學好語文卻不容易。語文是慢工,很難在短時期內見效。這是因為語文雖然好學,但知識龐雜包羅萬象,廣博厚重,學無止境。我們說它好學,一點不假,但我們只學了它的表面,字、音、詞。我們沒深入到它的內涵。我們僅是認識它,卻沒達到運用它駕馭它的程度。所以,我們會常常錯誤的認為語文好學,我們又往往理解不了為何得不了高分而困惑。

語文學習既然是個慢工是個細活,想在短時間內不容易見效,那麼對於開學上初三即將參加中考語文成績只在60分的學生來說,如何能在一年的時間內提高到可能的分數上呢?

建議如下。

一、找清弱點,有的放矢的補習弱項。語文本身的內容雖然博大精深,但考題類型卻很明確,從字音字形考起,到病句常識,從古詩詞翻譯理解,到文章閱讀與寫作。弄清自己最容易在哪種類型的題目上失分,再專門去訓練那種類型的題目,效果更好些。

二,書寫認真,短時間內也無法一下子能把字寫的多好。但認真起來寫,總會顯的更板整些好看些,同樣答案書寫美觀不同的兩張試卷,得分能懸殊在三四分之間,別忘了無論中考還是高考,往往因一分差,天壤之別。

三、注重寫作,作文得分在語文考試中佔分比例較大,對於各種文體的寫法都要掌握基本的寫法,雖然作文也無定法,但作文寫作技巧和各種文體的基本套路都是存在的,找名師指導或注重寫作總結很有必要。

四、開學後還有一年的時間,完全還有可能大幅度的提高,所以要樹立信心,真正的行動起來,作文家長不要乾急躁,不要憑空給孩子增添心理負擔,而要在瞭解如何是好的情況下,給孩子交流,看看採取什麼措施適合孩子的補救措施。

對於中考來講,初三一年的努力,語文雖然不一定能有大幅度的提升,但也不至於在中考中拖學生的後腿,對孩子的整個學習過程來講,現在努力還不晚,語文學習貴在堅持,需要持之以恆的長期努力。


我用相聲說教育


初中語文答題的題型結構還是基本上分四類,學好語文就要從這幾方面下手,只靠背誦並不一定就能找對考試要點。

第一,詞音詞意

主要考察學生詞語量的掌握情況,對多音多義和相似、相同、通假等方面都有考察。這方面提升要靠學生自己歸類總結,多做題多背誦。這一項的學習比重應該佔30%以上。屬於基礎知識夯實。建議學習方法為:制定一個學習計劃,規定每天必須完成✘✘個詞語記憶。量變推動質變。

第二,古詩文閱讀

古詩文分為古詩和古文言文背誦和閱讀理解。名言名句必須要背過會默寫,詞意一定要準確,這個可以通過專項練習來完成。常考的名言名句無非就那幾十句,多背誦還是能記得過,這一方面提升較快。

文言文考點基本上是古今異義詞,通假字,名詞做動詞,形容詞做動詞等老考點。找個本子記錄歸納總結一下常考的一些詞語,做題的時候可以拿出本子對照著,對號入座,記住用法,提升應該也比較快。

第三,閱讀理解

閱讀理解分古文閱讀和現代文閱讀。

古文閱讀主要是在前面的古詞語使用的積累後可以質變,前面一部分如果積累夠多了,古文閱讀就成了現代文閱讀理解,而且更簡單。

現代文閱讀理解重點考察起承轉合。考差點一般在這幾個位置。學生應該把重點放在開頭起始點、文章終點總結、中間段落歸納。還有就是轉折點,一般是必考。

要提升閱讀理解就應該對照答案做題,歸納考點,一般幾十道題做完就基本把考點做全了,以後做題對照自己歸納的考點對號入座,時間長了就摸到規律了。

第四,作文

作文有人說多寫多練就能提高,我覺得多寫多練確實能有幫助,但是很盲目。當前應試教育階段,完全靠自己文學修養功底去打動老師簡直太難了。最直接快速的提升方法就是範文範句、文章結構的借用。

找一找高分作文或者公認的好的作文,或者直接去搜一些作文框架泛型,背過!遇到相似的題目直接套用即可。內容上再多用一些名詞名句,亮點就有了。不愁不高分。

總結一下,語文提升成績就是多記多背多總結,善於借用他山之石。





上天賜給我的寶貝們


首先,著急的有點晚了!然後,語文成績是初中各科裡補課效果最不明顯的學科,重在從小學開始的平時積累,所以,最後一年的衝刺階段,不建議把重心放在語文上,只需要跟著老師的總複習節奏,把該背會的基礎知識牢記,文學常識及古文基礎熟背,牢記各類閱讀的答題技巧就好,最後再牢記幾套作文範文!然後把更多的精力時間放在其他學科上吧,語文這一科是分數上限最低的,也就是說分差最低的,而數學英語物理化學這幾科的上限基本是要求接近滿分的,同時也是最後階段突擊補習提分最明顯的,所以與其浪費太多的時間精力去語文成績提高那十幾二十分,不如把重心放在另外幾科上,總分再提高個二三十分難度要小很多


逗恩的豆


辦法是有的,而且語文說是機理的學科,但是呢,提高還是比較容易的,相對於數學來講也是容易提高分數的。因為語言是有規律的,你可以找有經驗的老師專門的提高一下。讓老師幫您分析一下問題的原因,需要加強的地方。如果條件不允許的話,可以自己做點模擬卷子,然後呢,從這些卷子的錯題中找出規律,重點的加強一個個的模塊,語文是非常容易提高成績的一個學科。尤其是在初中階段的語文。一定要有信心,這種例子很多呢。用好您家裡的“文昌位”,和孩子的生辰的“文昌星”,擺上一套能旺文昌的文昌筆,學習就能進步,提升學習運氣和考試運氣,早日“開竅”。



學業一帆風順


我是初中語文老師,我試著幫您解答一下這個問題。首先您要明白語文需要識記,但是死記硬背卻不能學好語文。尤其是閱讀理解和寫作,佔據了語文的多半片江山,更不是靠死記硬背解決的。我給您的建議是找出弱項,逐個突擊。

因為孩子已經初三了,想把所有的知識點和答題技巧走一遍需要一個較長的週期,不太現實,不如現在選擇問題較大,佔分較多的版塊突擊。

先要確定孩子丟分的主要版塊在哪。

可以把孩子最近考試的試卷拿出來,最好多找幾張,看看孩子丟分的版塊都是哪裡,然後有針對性地給孩子鞏固。

有的家長可能會說我也不會輔導,初三的綜合性複習習題中一般都附有答題思路和技巧,可以先讓孩子自己識記、理解,然後再做題鞏固,實在理解不了的要及時請教語文老師。

對於名著閱讀來說,初三再看已經來不及了,那也要把基礎知識掌握,就是作者、朝代、國籍,能複述主人公的性格特徵和文章的主要故事情節。

中考語文的常考題型和答題指導。

一、基礎知識部分:正音正字、成語(詞語)運用、句子排序、病句、綜合性學習。綜合性學習包括口語交際、漫畫、名著閱讀、應用文寫作、非連續性文本、新聞、傳統文化知識等。

建議:熟練掌握每種題型的答題思路,強化記憶瑣碎的知識點。一定在第一輪複習中鞏固紮實,跟上老師的速度。

二、閱讀理解部分:主要包括古詩、古文閱讀,現代文閱讀,現代文閱讀一般又包括說明文、議論文和記敘文。相比較而言,古文的丟分率比較高。

建議:古詩閱讀要熟練掌握詩文的內容、作者的情感和名句的賞析。古文閱讀則需要準確把握重點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能夠準確翻譯文本,把握人物性格特徵和主題思想。

現代文閱讀中議論文主要是會確定中心論點,找出論證方法及其主要作用,理清作者的論證思路。說明文閱讀要準確把握常用的說明方法及作用,說明文標題、首段和中間段的作用,利用文本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記敘文閱讀主要包括小說和散文,要求熟練掌握段落的作用,句子的賞析,人物的性格特徵,文章的主旨,還包括環境描寫的作用,插敘的作用,詞語和句子的含義。

三、寫作部分:其實初中的作文一個立意和選材能夠運用到很多的題目中,主要包括關注自我、母愛親情、師恩友情、歷史人物、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等。

可以讓孩子在中考之前,針對每一種選材寫一篇作文,然後反覆修改,要讓孩子學會用同樣的題材去應對不同的題目,做到融會貫通。

案例:我兒子在初中階段寫的最好的一篇作文是關於母愛的,我就告訴他,如果遇到不同的題目也讓他儘量的選用他擅長的題材。當年他中考的題目是“不平凡的___”。兒子就寫的不平凡的母愛,作文應該得分很高,因為語文成績非常理想。

總結:學習語文切忌生搬硬套,更不能寄希望於死記硬背。要在識記的基礎上能夠靈活運用、舉一反三。平時多看看中考滿分作文,寫作文的時候不要總是抄襲和套用,可以進行有意識的模仿。相信孩子一個版塊一個版塊地去突破,語文成績很快會有所提高。

軒老師談教育,中學語文老師、班主任,多年教學經驗,歡迎您的關注、評論和點贊。

附思維導圖:


軒老師談教育


中考卷子現在越來越靈活了,背的內容越來越少,所以光靠背是沒有辦法全面提高成績的。

比如說南京市中考,語文120分的卷子,基礎題28分左右,這28分中大概有8-10分是要背的內容,包括古詩詞和文言文中的句子,通常還有一句現代詩或者散文中句子填空。其他都是活的題目。

要想把中考成績提高,有這幾個方面:

一、掌握文言文字詞句式的應用。

文言文的考試的數量和難度在增加。以前都在12分左右,今年開始文言文佔比到了15%,即18分左右,這是跟新的部編版的教材相對應的,新的部編版教材中古詩詞、文言文的數量和難度明顯增加了,相應的考試內容也增加了。瞭解文言文字詞的意義,還有句式,你才能讀懂整篇文章,面對文言文題目的時候才不發怵。這些題目通常包括字詞解釋,翻譯句子,歸納總結全文的意思,以及跟課文中學過的文章或者古詩的類比等。這意味著對三年中學過的課文內容及其精神要了如指掌。


二、現代文閱讀理解要多做多練習。

中考120分中通常有兩到三篇現代文閱讀理解,分值約30多分,在平時老師的課上都會告訴你如何去解讀一篇文章類型,包括散文、說明文、議論文等,如果來理解這些文章的特點,包括修辭手法的運用,特定語句的作用,某個段落的意思,以及一些字詞的解讀,說明方法,論證方法等,學會了往上套,基本上不會偏離太遠。在現實的教學過程中發現最多的問題就是學生經常會忽略老師給他們的總結,看到一篇文章的時候不知道如何下手,讀完了不知道表達的什麼意思。所以要多練,熟能生巧。

三、名著閱讀要熟練。

初中課文中推薦的名著閱讀,對書目講述的內容,主要的人物表現,全書表達的精神等等要做到爛熟於心。現在的名著閱讀不再是考斷章取義的,要求通讀全書,考試的時候隨時可能拿出其中的一部分來考,所以,趁著假期把幾本名著好好看一下很有必要,比如說《駱駝祥子》、《簡愛》、《水滸》、《西遊記》、《海底兩萬裡》等等,你不熟悉內容和人物,到時候就抓瞎。


四、作文部分。

120分的卷子,作文佔了50分,是大頭。要想寫好作文,多讀書多練習,最好每週寫一至兩篇作文,這樣到考試的時候才不會覺得手生。現在的作文大都是材料作文居多,其實也挺考驗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能不能通過給你的材料,深刻理解那簡短的文字背後要表達的內容。我在給學生上課的時候,很多學生都特別怕寫作文,有的學生選擇了躲,也有的學生選擇了湊字數糊,這兩者都不可取。如果作文沒寫好,肯定得不了高分。

總結:以上就是本地中考的主要內容,也是我自己帶初三學生的體會。現在死記硬背的內容越來越少,活學活用的內容越來越多。把以上幾部分內容掌握通了,對於學生提分有著比較好的效果。

最後,祝你的孩子明年考出好成績!


蘇小妮


平時學校老師讓背的,孩子也背了,但是語文成績一直在60多分左右,如果孩子的學習成績一直是在60多分左右,那就證明孩子在語文的學習過程中存在著三方面的問題。

第一,平時老師要求背誦的和記憶的內容,孩子是沒有真正掌握的。

平時學校老師讓背的,孩子也背了,但未來並不代表孩子就真正記住了。

有些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對自己要求非常嚴格,比如老師要求,某篇課文背三遍,能嚴格要求孩子不僅能夠按照老師的要求背三遍,而且能夠大致的背誦下來。

但有些學生預期說是在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不如說是在應付老師的作業,應付家長的檢查。

這類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的確是背了三遍,但是在背誦的過程中,是出工不出力,嘴上背了三遍,沒有一遍經過大腦。

出現這種情況,一方面是因為孩子的學習態度有問題,另外一方面是因為家長對孩子錯誤的引導。

比如有些家長在陪孩子學習的過程中,只關注孩子的任務完成情況,而不關注任務完成質量,只要孩子在學習,家長就非常高興;只要孩子沒有在學習,家長就會開始批評孩子。

長此以往,可能就會造成有些孩子,在完成老師佈置的背誦任務時,關注被送了多少遍,關注背誦了多長時間,而不關注這些內容,到自己到底背會了沒有?

如果在初次記憶的過程中,孩子記憶的效果就非常差,該背的內容背的磕磕絆絆,甚至丟三落四,再加上後續沒有按時複習,在考試的過程中,估計連10%都記不起來。

第二,孩子的學習習慣不好。

另外,孩子記住了之後,也並不代表他後續就不會忘記。

有些孩子在初次學習的過程中,該記的內容確實記住了,但由於學習習慣不好,後續沒有按時複習,導致在考前重要的考點和知識點回憶不起來。

心理學家艾賓豪斯,在對人的記憶規律進行研究的基礎上,總結出了艾賓豪斯記憶曲線。該記憶曲線反映了,人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遺忘是“先快後慢”的,如果學習一個新的知識之後,30天不復習,那麼記憶的留存量只佔到當初的20%左右。

如果孩子的學習習慣不好,學了一個內容之後30天不復習,能夠回憶起來的內容只佔到當初的20%,再加上有些學生在第一次學習的過程中,掌握的就不太熟練,那麼在考試的過程中,真正能夠回答到試卷上的內容就少之又少了。

第三,孩子的語文學習方法存在問題。

有不少學生和家長把語文的學習和記憶看作一回事,認為語文記的東西越多,那麼學習成績就越好,因此把語文的學習拆解成及生字詞,背誦古詩詞,文言文及作文素材。

但記憶只是語文學習的一部分,並不是語文學習的全部。

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有一部分內容確實需要記憶,畢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果孩子連基本的字詞和該背誦的文言文、古詩詞都沒有背誦,那麼語文也是學不好的,但僅有背誦是不夠的,有一部分內容還需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

比如記敘文閱讀,初一初二和初三的考察側重點是不一樣的,初一主要是考察課內的記敘文閱讀,課內的記敘文閱讀老師在課堂上有分析並且有總結,你只需要把這些內容背會,那麼在考試中就能夠拿到很高的分數。

但初二和初三的記敘文閱讀,偏重於考察學生的語文閱讀理解能力。

所謂的語文閱讀理解能力,就是要求學生能夠利用課內所學的修辭、技巧、思想情感、文學常識等知識,去分析和理解課外的文章。

用一句通俗的話來說,就是在考察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

如果在初二、初三階段,你還是習慣於把課本上的內容背下來,而沒有任何理解的過程,那麼語文學習的過程中,閱讀理解能力肯定是提不上來的。在考試的過程中,自然也獲得不了理想的成績。

因此針對上面的問題,題主如果想要提高孩子的語文成績,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

(1)關注孩子的學習效果。

平時在陪孩子學習的過程中,不要單純的關注孩子的學習時間,而要關注孩子的學習效果。

比如該背的生字詞,古詩文言文作文材料,孩子真的記熟練了嗎?

(2)讓孩子養成及時複習的習慣。

在學習的過程中,最忌諱的是過度學習。

如果孩子第一次背誦的過程中,都已經掌握了,那麼可以隔一段時間之後再去學習,而不是一次反覆不斷的學了很長時間。

比如隔12個小時之後,一天之後,兩天之後,5天、8天、14天之後,按照不同的間隔去多次複習。

(3)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要侷限於語文課本。

要想提高語文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最關鍵的是要多讀和多寫。

多讀和多寫一般有兩條途徑。第一條途徑就是大量的閱讀課外書籍;第二條途徑就是做一定量的課外習題。


我是“升學與考試”---分享學習方法,關注教育時事,指導升學規劃。期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幫助。


升學與考試


語文成績該怎麼提高呢?

首先,要弄清楚孩子語文扣分的是哪些知識版塊,找出做錯的原因。

讓孩子把做過的試卷,以及平常做過的練習拿出來,找到錯題,把這些錯題總結歸類,是基礎知識、還是閱讀理解丟了分,還是作文寫得太差,並且找出做錯的原因。

第二,調整好學習心態。勤能補拙,想學好,主動性強,能克服自己的惰性,學習提高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老師讓背的都背了,這裡面有多少不情願的成分。一般來說,沒有特別笨的孩子。大部分成績差的孩子都是學習上沒有主動性,懶於學習,懶於動腦子。在學習上非常被動,學習上都是家長和老師推著動一下。這樣的學習結果很難達到理想的狀態。只有孩子真正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願意主動學習,為提高成績而拼搏,他會想盡一切辦法達成自己的願望。“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第三,是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學習方法可以向老師請教,向語文成績學得好的同學請教,綜合總結出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語文的知識版塊主要有基礎知識、閱讀理解、還有作文。基礎知識需要平時理解性記憶,力爭在基礎知識版塊不要丟分。閱讀理解題稍微難一些,非常考驗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

平時在課堂上,老師講課時要認真聽講,並且及時記錄好課堂筆記,課後複習消化,並多做一些閱讀題來強化理解。語文所涉入的知識比較零散,認真聽老師講課是一方面,還要學會總結,把學過的知識點歸類整理,方便記憶。並且向語文學得好的同學請教,取得他們的學習經驗,在自己身上加以驗證。

作文方面,多閱讀,多提筆寫,寫得多了,水平也就提高了。

第四,“日拱一卒”。要勤奮努力,堅持不懈。

每天像“卒”子一樣,每走一步有一步的進步。時間長了,再小的進步都會產生價值。給自己立一個進步的願望。比如說我想要達到八十分、九十分,那麼就朝這個方向去努力。那麼怎麼達到這個目標呢?把這個目標細分一下。基礎知識爭取拿滿分,閱讀理解少扣分,作文爭取及格線,那麼這個總分自然也就起來了。再具體一點,強化自己的執行力度,畫一個表格,當天必須理解完成哪幾個知識點,到點了就去做,不完成不睡覺。每天記憶一部分基礎知識,完成一篇閱讀理解的題,寫一篇作文或者每天收集一篇作文的素材。這樣積累下來,沒有進步才是怪事。

總之,學習的方法有很多種,最重要的是孩子學習的執行力度。無論是哪個學科,每個知識點學紮實,多加練習,面對問題勤于思考,善於舉一反三,多提問題。成績提高是水到渠成的事。

放上一位學霸級的孩子總結的語文知識點,方便孩子們對照自己的語文水平查漏補缺。

我是程俊,電視臺新聞工作者,教育領域創作者。分享孩子的快樂與成長,歡迎關注我。

程俊談教育


每個城市的中考語文卷面分數是不一樣的,不知題主所在城市的卷面分數是多少?

有些城市卷面總分是100分,也有些城市卷面滿分是120分,而廣州的卷面總分是150分。

無論總分是多少,60分的成績都不太理想,說明學生的基礎知識比較薄弱,作文分也不高。

如果在小學五六年級我還會建議大量閱讀,但是到初三已經來不及了,因為孩子已沒有時間!那就沒有辦法了嗎?也不見得,如何各個擊破呢?

我就以廣州試卷為例分析:

第一部分,積累與運用30分

這部分總分不高,題量不小,考察學生過去8年所學的字、詞、句的基礎知識,包括讀音,包括挑錯,包括對字詞的運用等……
當然重點在初一與初二,初三也有教學內容,不過會快速學完,給學生留出了更多的綜合複習時間。

原本初一、初二、初三的教材都不難,教學重點都是要求必須牢記的是課下字詞及註釋,課後背誦必須得背熟,這些就是基礎知識。

學習建議:

  1. 初三開學後,新課一定要跟上老師的講課節奏;複習一定要緊跟老師,按老師的步驟來。
  2. 老師會安排做大量的試卷,這個必須得認真做。我自己想考試基礎最好把初一到初三的語文書全部翻出來,把書下注釋及必背課文認真背三遍!
  3. 如果做完老師要求的所有卷子,還有空餘時間,建議多找些卷子來做,加強鞏固基礎知識練習。

第二部分,閱讀與鑑賞60分

現代文閱讀與文言文閱讀總共60分,佔卷面總分的比重很大。文言文通常會選擇所學過的課文,重點進行賞析,考查的是對所學內容的掌握情況。

閱讀理解,原本有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意味在內,在考試中屬於精讀,出題者一定是設有3-4個釆分點的。平時多跟老師做一些相關的練習,加強對課文的理解,以便在考試時隨機應變。

關於閱讀理解題,如何拆解問題,如何找出採分點,這些在學校做卷子時,要認真聽老師講解分析,回答問題時切忌不能鑽牛角尖兒。

學習建議:

如果當地有名師,也可以請名師指點,但不建議找網上的一對一老師,因為每個城市的考試風格都不一樣,只有當地的名師會研究當地歷年的考試卷子,研究出題者的風格,總結出應對的方法,這是網上老師所不具備的優勢之一。

而且跟名師真人面對面,老師會認真檢查學生所做的練習,並逐一指出不足之處,包括對學生寫字的建議等,這是網上的老師所不具備的優勢之二。

第三部分,作文60分

原本,想寫好作文,首先要進行的是大量閱讀。大量閱讀可以積累詞彙量,學習別人的遣詞造句的方式,也可以模仿別人的寫作風格。

但過去沒養成閱讀的習慣,現在閱讀又沒有時間,唯一的辦法就是多讀些優秀的範文了。優秀的範文,能展示出一些寫作手法的,各種類型的文章都找20-30篇來讀,然後研究它的寫法。

中考寫說明文的概率不算高,但我們也要先掌握寫說明文的方法,找一些範文來讀,能學習這種方法。

中考寫記敘文或者是夾敘夾議的文章,概率比較高。記敘文無非就是交代清楚,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儘量故事寫的精彩點,可以採用倒序的方式或插序的方式等。

如果能在故事中引經據典間或評價幾句,就算是夾敘夾議了。引經據典,來源於平日閱讀時摘抄好詞好句,如果能引用名人名言,分數會比較高。

中考作文一般要求600~800字,字數也不多。如果能平時養成寫300~500的的日記,或每週寫週記的習慣,寫起作文來,下筆就會順暢很多。

以上總結不知對你有沒有幫助?祝你明年中考:考的全,會蒙的全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